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自主学习知识回顾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小结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自主学习1专家提醒:“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有危险!专家提醒:“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有危险!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31.我们学过的氯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从氧化性和还原性角度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氧化还原理论模型Cl-
Cl2HClOKClO3
NaClO
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已知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存在如下氧化性关系:①ClO->Cl2;②MnO4->MnO2>Cl2>Fe3+下面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ClO-+Cl-+2H+=Cl2↑+H2OB.2MnO4-+10Cl-+16H+=2Mn2++5Cl2↑+8H2OC.2Fe3++2Cl-=2Fe2++Cl2↑D.MnO2+4H++2Cl-=Mn2++Cl2↑+2H2OC1.我们学过的氯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从氧化性和还原性角度4知识回顾知识回顾5列举实验室制备O2、CO2的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制备装置设计图。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制备O2原理:2H2O2==O2↑+2H2OMnO2制备CO2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列举实验室制备O2、CO2的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制6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实验室制法7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提供浓盐酸、稀盐酸、NaCl固体、NaCl溶液、二氧化锰等试剂【分组实验】提示: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制备的时候要注意防止泄露,可以连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分组实验】提示8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提供浓盐酸、稀盐酸、NaCl固体、NaCl溶液、二氧化锰等试剂【分组实验】
还原剂氧化剂现象1NaCl溶液MnO2不加热,无明显现象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2稀HClMnO2不加热,无明显现象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3NaCl固体MnO2不加热,无明显现象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4浓HClMnO2不加热,反应较慢加热后,有黄绿色气体生成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分组实验】还9问题1-1:实验中除了要考虑Cl-的浓度还要考虑哪些因素?选择试剂的时候不仅要考虑Cl-的浓度还要考虑H+的浓度。H+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所以实验室制取Cl2采用了浓HCl和二氧化锰来反应。为了加快反应,还采用了加热的条件。问题1-2:本实验最终采用的原理是什么?MnO2+4HCl(浓)===MnCl2+Cl2↑+2H2O问题1-1:实验中除了要考虑Cl-的浓度还要考虑哪些因素?选10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的设计思维模型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如需要)→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如需要)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制备Cl2制备CO2、O2建立模型使用模型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的设计思维模型为11实验室制备氯气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内生成的气体越来越多,压强增大,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烧瓶内的压强,从而使浓盐酸不能顺利滴下。2、Cl2有毒,排空气法容易产生泄露,最好用排液法。3、尾气吸收的时候,如果气流过快,容易吸收不完全。资料卡片思考:如何进行改进?恒压漏斗排饱和食盐水法采用多孔球泡学会知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实验室制备氯气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资料卡片思考:恒压漏斗排饱和12氯离子的检验氯离子的检验13【提出假设】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明确方法】实验室如何检验Cl-?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实验2-9】完成实验并填表
实验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加AgNO3溶液后加入稀硝酸后稀盐酸产生
NaCl溶液产生
Na2CO3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
,有
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不消失消失气泡Ag++Cl-=AgCl↓Ag++Cl-=AgCl↓2Ag++CO32-=Ag2CO3↓2H++CO32-=H2O+CO2↑【提出假设】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实验2-9】完成实验并填表实14鉴定方法为:先在被检验液中加
酸化,再滴入
溶液,如产生
,则可判断该溶液中含有
。【明确方法】【实验验证】稀硝酸AgNO3白色沉淀Cl-分别验证自来水和蒸馏水中是否含有Cl-
实验现象加入稀硝酸后加入AgNO3溶液后自来水
蒸馏水
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无现象不产生白色沉淀一般用Cl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自来水中的Cl-如何生成的?【得出结论】Cl2+H2O=H++Cl-+HClO化学来自生活化学指导生活鉴定方法为:先在被检验液中加酸化,15【练习1】下列方法不适合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是
(
)
A.B.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C.2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D.2NaCl+2H2O===2NaOH+Cl2↑+H2↑【练习2】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②⑥⑤C.①④③②⑥⑤D.③④②①⑥⑤MnO2+4HCl(浓)===MnCl2+Cl2↑+2H2O电解DB【练习1】下列方法不适合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是16【练习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盐酸后.沉淀不消失C.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向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练习3】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正确的操作是(17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维模型总结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氧化还原理论模型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如需要)→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如需要)实验探究科学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预测性质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Cl-→Cl2氧化剂氯离子的检验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维模型总结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氧化还原理论18板书设计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
发生装置
除杂装置
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固液混合加热制气体装置饱和食盐水(HCl)、浓硫酸(H2O)向上排空气法NaOH溶液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建立模型使用模型板书设计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发生装置19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自主学习知识回顾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小结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自主学习20专家提醒:“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有危险!专家提醒:“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会有危险!2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221.我们学过的氯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从氧化性和还原性角度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氧化还原理论模型Cl-
Cl2HClOKClO3
NaClO
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已知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存在如下氧化性关系:①ClO->Cl2;②MnO4->MnO2>Cl2>Fe3+下面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ClO-+Cl-+2H+=Cl2↑+H2OB.2MnO4-+10Cl-+16H+=2Mn2++5Cl2↑+8H2OC.2Fe3++2Cl-=2Fe2++Cl2↑D.MnO2+4H++2Cl-=Mn2++Cl2↑+2H2OC1.我们学过的氯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从氧化性和还原性角度23知识回顾知识回顾24列举实验室制备O2、CO2的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制备装置设计图。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制备O2原理:2H2O2==O2↑+2H2OMnO2制备CO2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列举实验室制备O2、CO2的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并画出制25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实验室制法26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提供浓盐酸、稀盐酸、NaCl固体、NaCl溶液、二氧化锰等试剂【分组实验】提示:因为氯气有毒,所以制备的时候要注意防止泄露,可以连接一个装有NaOH溶液的试管。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分组实验】提示27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提供浓盐酸、稀盐酸、NaCl固体、NaCl溶液、二氧化锰等试剂【分组实验】
还原剂氧化剂现象1NaCl溶液MnO2不加热,无明显现象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2稀HClMnO2不加热,无明显现象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3NaCl固体MnO2不加热,无明显现象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4浓HClMnO2不加热,反应较慢加热后,有黄绿色气体生成根据提供的试剂,分组进行实验,看是否可以制出【分组实验】还28问题1-1:实验中除了要考虑Cl-的浓度还要考虑哪些因素?选择试剂的时候不仅要考虑Cl-的浓度还要考虑H+的浓度。H+的浓度越大,Cl-的还原性越强,所以实验室制取Cl2采用了浓HCl和二氧化锰来反应。为了加快反应,还采用了加热的条件。问题1-2:本实验最终采用的原理是什么?MnO2+4HCl(浓)===MnCl2+Cl2↑+2H2O问题1-1:实验中除了要考虑Cl-的浓度还要考虑哪些因素?选29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的设计思维模型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如需要)→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如需要)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制备Cl2制备CO2、O2建立模型使用模型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的设计思维模型为30实验室制备氯气可能会出现的问题:1、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内生成的气体越来越多,压强增大,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小于烧瓶内的压强,从而使浓盐酸不能顺利滴下。2、Cl2有毒,排空气法容易产生泄露,最好用排液法。3、尾气吸收的时候,如果气流过快,容易吸收不完全。资料卡片思考:如何进行改进?恒压漏斗排饱和食盐水法采用多孔球泡学会知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实验室制备氯气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资料卡片思考:恒压漏斗排饱和31氯离子的检验氯离子的检验32【提出假设】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明确方法】实验室如何检验Cl-?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实验2-9】完成实验并填表
实验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加AgNO3溶液后加入稀硝酸后稀盐酸产生
NaCl溶液产生
Na2CO3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
,有
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不消失消失气泡Ag++Cl-=AgCl↓Ag++Cl-=AgCl↓2Ag++CO32-=Ag2CO3↓2H++CO32-=H2O+CO2↑【提出假设】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实验2-9】完成实验并填表实33鉴定方法为:先在被检验液中加
酸化,再滴入
溶液,如产生
,则可判断该溶液中含有
。【明确方法】【实验验证】稀硝酸AgNO3白色沉淀Cl-分别验证自来水和蒸馏水中是否含有Cl-
实验现象加入稀硝酸后加入AgNO3溶液后自来水
蒸馏水
无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无现象不产生白色沉淀一般用Cl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自来水中的Cl-如何生成的?【得出结论】Cl2+H2O=H++Cl-+HClO化学来自生活化学指导生活鉴定方法为:先在被检验液中加酸化,34【练习1】下列方法不适合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是
(
)
A.B.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C.2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D.2NaCl+2H2O===2NaOH+Cl2↑+H2↑【练习2】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加入MnO2粉末;④从装有浓盐酸的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凝血因子VIII、IX项目建议书
- 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第23课《〈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沧州泊头一品施工方案
- 石材铺装专项施工方案完整
- Unit 6 Section A (2a~2e)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合肥市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技术方案
- 2024年河北承德热力集团外县区及外埠地区招聘3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维罗中学中考联考语文试卷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教学设计-2.2.2 图形、图像的加工方法-
- U8-EAI二次开发说明
- Q∕GDW 11612.4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 2006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员培训监察执法程序(林琳)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 疫情期间离市外出审批表
-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理化建议和降低成本措施提要:完整
- (改)提高地下室侧墙刚性防水施工合格率_图文
- 电芯品质协议版本(标准版)
- 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最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