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_第1页
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_第2页
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_第3页
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_第4页
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佳答案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作为•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和实现。这•体系的实现有赖于七大重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好从组织制度和思想三方面来抓。(一)组织方面:要注重辅导员、班主任环节的建设。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必须选择素质水平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并具有较强教育管理能力的人员充当。同时要注重辅助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和他们自身良好诚信形象的“榜样效应”,从而有力地带动同学。(二)思想观念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诚信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道德要求:要把诚信作为高校和学生行为的基本规范,注用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要把诚信建设摆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首位,将诚信视为一种文化在高校和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发扬。(三)制度方面:1、完善高校规章制度。2、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3、将学生的诚信纳入学生的考核中去。诚信品质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现在缺乏的就是诚信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恰恰在此从小学开始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就不断警戒我们要好好学习可是好好学习是为了什么呢?我们现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把其他人性的善良之至不管我们的言行我们的素质我们的修养我们的道德何在?公交车上我们看到老弱病残者是否主动让位?大马路上,公园里我们是否做到了不随便乱扔果皮纸屑?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一尊老爱幼,我们是否做到了孝顺父母?对待他们,为人处事我们有是否做到了诚诚恳恳?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是否伸出了援助之手?要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诚信,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中国的传统美德真实的存在而并非一句名言警句!晕倒!不过,我也是法律专业毕业,我来说说我的答案。诚实守信,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更应以诚实守信严格要求自己,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这不仅表现在学习中求真务实,不抄袭不作弊,制作就业简历不夸大不掺假,也表现在生活中,珍惜个人的良好社会评价和荣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将诚实守信的品质精神,传递给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以诚实守信的态度服务社会,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鉴别和防范他人不良企图。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作者:孙雷时间:2007-4-28点击:6396

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眼下,在全国很多高校里,诚信缺失成了•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骗取助学金、考试舞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随意毁约等等,这些行为给学生个人、学校乃至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如何帮助这些还未长大成型而又即将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大学生们树立诚信意识.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在我国传统美德中,学生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孔子的''民无信不立”,更是把诚信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重要地位。《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做人、做事的基本标准、中华民族传统的要求,容易被公民所接受和认同。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重:要标准。学校德育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德育积累了许多丰富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F,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趋势,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对不同层次道德水平的学生来讲,诚信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而教育的要求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没有了诚信。对少数学生中出现的''说谎献媚"、''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等脱离诚信道德的''两种语言系统”,则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学生诚信教育与引导,对不诚信道德开展批评与帮助,制止不诚信的''两种语言系统”现象在学校生活的其它领域进一步蔓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伦理对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产生越来越莉耍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网络伦理以其内容丰富、观点鲜明、诚信观念新颖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作用。但是,网络伦理是一种虚拟伦理,具有''数字化"、''虚拟化"运行的特点,学生网上的交流与沟通以字符为中介,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因而表现出非常自由、难以控制的虚拟人格,可以做出许多与现实人格不相适应的事情,表现出与现实社会诚信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这对缺乏分辨力、判断力的学生的诚信道德观念也产生着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青年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首先,德育工作者要树立学生是学校诚信道德建设主体的观念。其次,深化诚信道德体验教育。第三,形成诚信道德的舆论宣传。第四,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第五,以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如果把诚信协议书和加修''诚信课"两个结合起来,诚信的''前门"、''后门”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的诚信意识何愁建立不起来,社会的诚信何愁不能确立?诚信的预置和后补都有积极意义,请大家以扶持新事物的态度,去呵护、支持这些工作创新,让它结出我们期待的''诚信果"。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在国内媒体匕''诚信"这个词是近些年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校园,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到街谈巷议,人们都在关注诚信.让人觉得它似乎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产物,一霎间成了热门话题。甚至有人建议开设一门诚信教育课,先从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什么是诚信”开始。(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2)加强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诚信品格;(3)抓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4)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监控、管理力度,从制度上防止和杜绝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诚信?何为诚信?金钱?权力?地位?荣誉?不,都不是,它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人类有别于兽类就是人间不可磨灭的诚信,它与我们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亲如一家;诚信是做人的资本,因为它是自我把握的尺度;诚信是•种道德上的准则,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彼此信任,平等相待.黄金屋一终有一日会在风雨的洗礼中褪尽颜色,颜如玉一终有一天会枯老成一副朽骨。而诚信却不,诚信它是生命的要求,历尽千年而不失生命的本色。我们诅咒那些坑蒙拐骗的人,痛恨那些造假卖假的人,鄙视那些不诚信做事的人,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呢?尽管我们涉世虽浅,眼光虽薄,心灵虽弱,但凭着一份执著,靠着一份不辍,携着一份坚强,我们追求着一份美好的信仰,寻觅着永恒的美德,追求着一种有血有肉的人格魅力--这就是诚信.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创造了,得到了,拥有了很多......梦想一个个变为现实,科技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物质生活经历了质的匕越。然而,站在新世纪通往明天的渡口,合上史册,掩卷长恩,我们在一路匆匆进取的步伐中又失去了什么呢?一是诚信。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有时候,一个人很可能代表了一个群体!很害怕有一天我们一边扇着自己的脸,还一边说不疼;很害怕有一天''千万不要相信中国人!”这句话会成为国际流行语。我们都不希望我们这群被称做中国人的群体,被旁人瞧不起。不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因为有我们这样的父母而感到羞愧!那么你,一个中国人,一个或迟或早,会成为孩子父亲或母亲的你一今天又诚信了吗?请问心无愧地说!今天你又诚信了吗?别说这与你无关,只要你还是炎黄子孙,就挺直了腰板,让诚信成为你的身份证,让咱中国人成为诚信的代言人!诚信是通往灵魂高贵的门,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门,是通往幸福生活的门,是通向美好理想的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门。诚信是你流下悔恨眼泪之后的知错即改;诚信是你写下奋斗目标之后的脚踏实地;是你承诺孝敬父母之后亲手为他们端来的一盆洗脸水;是你承诺勤奋学习之后亲手为自己点燃的一支夜读的蜡烛:是你发誓远离网吧之后,第一个坐在书桌旁安心读书的星期天;是你发誓不再抄袭作业之后第一次苦思冥想皱紧的眉头......诚信是大学生的一张身份证,诚信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责任。面对社会给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握诚信着张盖有特殊印迹的身份证。五.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诚信意识‘当乐"如何树立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其实是一个从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教育界都在思考与讨论的问题,自打老师第一次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的时候就开始了所谓的诚信教育"首先来说说何为"诚信诚信,包含诚实与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守信的基础,离开诚实就无所谓守信: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也是评判诚实的政要标准,翻译成大白话可以理解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没有真实也就没有了诚信,在古代,诚信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学要求为人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可见一个品德高尚之人不可无信.时隔千年,诚信仍是为人品德高尚或低劣的评价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重要标准.而纵观当代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现状,用“诚信危机''这四个字来形容已经不是个夸大或者说是个过分的形容或者概括.正所谓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诚信危机”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这方面的问题已经牵动了社会,牵动了几代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人格问题,为什么会导致这样如此重大的品质问题呢?我们来粗浅的分析一下便可探知其中的,从本身上来说:学生自身的不成熟与社会阅历、责任意识、思辨,分析能力的欠缺是“诚信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的,而从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社会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运行改革的过程当中,其负面效应的影响是根源.市场经济对人性的影响显然是具有双面性的,它强化了人们的个体意识与竞争意识,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以经济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原动力,在当今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法制尚不健全以及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的状况下,受到利益的驱使,使得在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现象,使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一种道德失范的状态Noh。8市场经济利益杠杆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仅侵蚀着那些身处社会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当乐"也将其魔爪伸向了纯真年幼的学生们的那边"净土"之上对在校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准择等产生不良影响致使尚为年幼的学生们的拜金主义.诚信乃至道德的沦丧也就再所难免了.在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们道德方面的成长,可见如何正确的辅导并教育可学生们的诚信意识起了相当市要的因素.所以那些所谓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绝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中,而应该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诚信是治国理政之道诚信是和谐社会之基想要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就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坐起,特别是从每个未来社会的栋梁一学生们的心中做起'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有2000多万,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总书记特别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要求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学习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品质,深刻认识诚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体会诚信在人的成长、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意识,主动把诚信理念变为诚信行为你的通过管理,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加强制度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用制度巩固诚信成果、遏制失信行为,从而努力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八•专家点评:怎样树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针对诸多的争议,社会学家们又是如何看的呢?专家们认为,增强诚信及信誉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合肥学院与学生签订这样一个诚信协议实际上就是为诚信设立了一个标准,量化了守信度,是推进信用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值得肯定。另外,通过“诚信记录卡''将学生失信予以记录并装入档案的方式更有价值,可以真正起到制约作用,帮助大学生在未成型时建立诚信意识,从而尾高整个学校的信用环境,整个社会的诚信度。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结合大学生实际,用生动的警示教育的方式,加强信用观念的教育。必须摒弃过去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用具有警示意义的例子深刻剖析现代社会不讲信用给予社会及本人带来的恶果,让学生晓以利害。二、加强教师队伍信用建设。加强对教师甚至教授的诚信建设同加强学生的诚信建设同样市要,绝不能顾此失彼,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第一道诚信的防线。三、让诚信制度化、法制化。诚信法制化是人们议论颇多的,呼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声音很多。让诚信协议具有强大的效力,才能有效避免其流于形式。据报道,大学生抄袭、剽窃、考场作弊、欠费也是国外某些高等院校经常出现的现象,由此不少大学引入了“诚信誓言”,要求每个学生一进校就必须签署“诚信誓言”,做出不剽窃、不舞弊等保证,并承诺如不能遵守诺言,甘愿接受一系列惩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这类“诚信誓言'‘具有法律效力。让诚信协议具有强大的效力,可以在取得伦理支持的同时,取得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如果那样的话,诚信协议将可能承载我们更多的期待。七.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诚信品质呢?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诚信教育体系,将诚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建设和实现。这一体系的实现有赖于七大重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好从组织制度和思想三方面来抓。(-)组织方面:要注重辅导员、班主任环节的建设。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必须选择素质水平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并具有较强教育管理能力的人员充当。同时要注重辅助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在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和他们自身良好诚信形象的“榜样效应”,从而有力地带动同学。(二)思想观念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诚信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道德要求;要把诚信作为高校和学生行为的基本规范,注重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要把诚信建设摆在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首位,将诚信视为一种文化在高校和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发扬。(三)制度方面:1、完善高校规章制度。2、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3将学生的诚信纳入学生的考核中去。诚信百科名片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1诺千金。有同名电视剧《诚信》。目录中国人的诚信观讲诚信诚信的准则你也做得到中西诚信两面观公平-诚信-规则中国人的诚信观讲诚信诚信的准则你也做得到中西诚信两面观公平-诚信-规则展开编辑本段中国人的诚信观概述诚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为你一一阐释。诚信,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讲文明,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立人之本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诚信是齐家之道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之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忠诚、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崩溃。诚信是交友之基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诚信是为政之法《左传》云:I•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I•足食」、「足兵」、I■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I■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I■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I■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诚信是经商之魂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r金质名片」。诚信是心灵良药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何为诚信什么是「诚」?「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I■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什么是「信」?《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I'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I■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r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门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历代经典论诚信中国历代儒家经典中,对诚信之道的论述颇多,现摘其重要者加以阐述。「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无诚信品德的人的说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诚实而有证据,所以怨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越分妄言,又无根据,所以遭致怨祸。要求人说话要诚实、要有根据,切忌无实事根据的胡言乱语。「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论语•述而》)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文」(即《诗》、《书》、《礼》、《乐》等典籍),।■行」、「忠」、।■信」并重,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戴圣编《礼记•儒行》)儒者重德,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信」为宝。可见,儒者是把「忠信」作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法宝。r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荀子《荀子•议兵》)施政守信国兵必强,施政失信国兵必弱。说明诚信是治兵的根本。।■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古代圣王禹、汤,循义讲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所以,作为国君一定要慎礼义、讲忠信,然后才能治国。这是「君人者之大本也」。由此证明诚信是治国之本。।■或问信,曰:1不食其言」"(扬雄《法言•重黎》)所谓信实,就是指不违背和忘记自己的诺言,一定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班固《白虎通义・性情•论五性六情》)从一定意义上,信就是诚,诚就是信,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内涵都是真实无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诚实可信的。

「诚,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诚下》)诚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亦是人的各种善行的根源。可见,「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I■信者,无伪而已J(程颖、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所谓「信」,就是无「伪」的意思。既不说假话,亦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诚实为本,排除一切虚伪、虚假。I■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诚信」是人的法宝,因为「国保于民,民保于信」。君无信用不能使民,失去民心则不能守国。所以古代圣王不欺四海,五霸不欺四邻。善治国者,不欺其民;善齐家者,不欺其亲。可见,信在治国齐家中是何等重要。「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诚信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具有诚信美德,而禽兽则是不讲诚信的。如果人只求物质私欲而不讲诚信,就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禽兽行为。名人论诚信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诚信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信实,因为诚信之言是质朴无华的。孔子:I■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强调人讲信用要符合「义」,只有符合I■义」的话才能实行。孟子:I■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肯定「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追求诚信之道才是做人的道理。荀子:「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耻于自己不能有I■信」德,而不耻于不被别人信任。刘安:「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说林训》)应当先看他是否讲信用,然后再论及他的能力如何,说明「信」重于「能」。诸葛亮:I■勿持功能而失信。」(《出师表》)不要仗持有功劳、有才能就失信于人。王通:I■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中说•周公》)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用言说也会相互信任。程颐:I■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诚实就会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可见「诚」与I■信」是相通的。朱熹:I■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诚信就是真实而无虚假。曹端:I■一诚足以消万伪。」(《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语录》)一个诚实的行为足以消解千万种虚伪。编辑本段

讲诚信☆叶千华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却结果令君大失所望。曾度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如今不会又失去“诚信力”了吧!尽管辞典里找不到“诚信”一词的书面意思,但并不表明它没有、不重要。这个在心里和行动中存在的东西,恐怕就只能不要去找,也不要注明和解释,它只能是人之间的共识和默契。可以说,它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人事里,一但人丢掉了诚信,人性就显得可恶、可怕、可耻。本不稀罕的更稀贵了,从而体现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良知良心的迷失。人总有自己的优劣势、强弱点和长短处,在今天的人事面前,说诚信,怕是有点难度,甚至不知去说。更不会去理解诚信的优劣、强弱和长短。真可谓说是说,做是做,因人而已、因事而已、因玩笑而戏弄诚信。在失缺了道德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旗子,总算对一些受骗者有了交待,或许对诚不诚、信不信的人是一种安慰。现实中,可怕的是讲诚信就是去“送死”,讲诚信就得吃亏上当,这个诚信谁还敢讲?目前似乎什么都在发展进步,唯独人的道德品质没有进步,相反在逐渐下滑,而且下滑得令君后怕。一切都在金钱中舛误,诚信也无法逃脱被利用的命运或下场。编辑本段诚信的准则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这部分将为你介绍诚信的准则,并看看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戒欺「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杨震「不受四知金」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I■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I■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I■天

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J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胡雪岩与「戒欺」牌匾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I■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这则故事说明,「戒欺」二字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过而能改《左传•宣公二年》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日:(■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陆九渊日:I■闻过则喜,知过不讳(忌讳),改过不惮(畏惧古人申居哪日:「小人全是饰非,君子惟能改过。」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是诚实的•种表现。《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I■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I■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何必等到明年!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东坡悔续菊花诗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I■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讥嘲王安石。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信守承诺《左传•僖公十四年》日:「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曾子杀猪教子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r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同小孩子开玩笑的,孩子年纪幼小,没有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刘廷式坚娶盲女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诚信待人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I■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宋就以诚感人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情,所以瓜长得不好。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r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喑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言行一致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r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I■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I■口言美,身行恶」,那是I■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季札赠剑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I■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破镜重圆南朝陈国将亡时,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会被人掠去,于是打破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日后而见时的凭证,并约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卖这半面镜子,以探听对方的消息。陈国亡后,乐昌公主为杨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卖镜,年复一年,终在某年见到一人叫卖破镜,与所藏半镜相合,于是题诗日:「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到此诗,悲泣不食。杨素知道此事后,便让公主与徐德言重新团圆。一诺千金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

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编辑本段你也做得到为何社会愈文明,失信的现象却愈严重呢?当你实践诚信之道时,会否感到无从入手?不用担心,我们从日常生活各方面出发,不论在学业、人际交往,以至将来在工作、营商、政治等方面,教你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并以中国历史小故事,说明个中大道理。诚信之道,由你做起!现代社会失信的思考失信面面观在现今世界各地,失信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信用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扰乱生活秩序。例如,在中国大陆,有些政府官员欺上瞒下,贪污情况严重。在商业交易中,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目前中国约有35%的企业被假冒伪劣产品侵权,此类产品的产值年均高达13,000亿元。商家对顾客态度冷漠敷衍、虚假广告、毁合约、作假帐的现象相当普遍。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香港,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也发生过不少惊人的贪污案件,如I■葛柏案」、「律政高官受贿案」、「圆洲角短桩丑闻」,至于街头行骗、盗窃、信用卡赖帐等现象俯拾皆是。失信的原因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现代人虽利用科技创造了物质财富,但自己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现代人每天营营役役,为的是赚多点钱,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质享受,但道德价值观念却开始失落。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思想的冲击下,现代人普遍认为见利忘义、投机取巧比中国传统美德如诚信、刻苦、勤奋更为重要,社会崇尚金钱、权力,以此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反观人类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崇高理想、道德情操则被逐渐遗忘。当现代人意识到自己可以积极争取权利和利益时,却错误地认为自由就是无规定和不受约束地为所欲为,因此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合约法律置诸度外,作出种种自私行为。例如中国大陆的经济开始急促发展,但信用制度、市场规则尚未健全,于是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就会钻制度、法律不完备、执法不严的空子,不讲信用,形成现今种种「见利忘信」的现象。自我修养儒家十分重视I■修身为本」的思想,认为齐家、治国(这里指诸侯国)、平天下,都以自我修养为根本。子路是孔子的门人,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答:「修

己以敬(谨慎)。」子路又问:「这样就足够吗?」孔子答:I■修己以安人。」子路再问:「这样就足够吗?」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这里是把I■修己」作为「安人」、「安百姓」的前提,孔子认为君子应先慎重地培养、训练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再去治人,再去治百姓。孟子也明确地阐述了「修身」与「家」、I■国」的关系,他说:I■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孟子作出结论:I■君子之守(操守),修其身而天下平。」荀子从I■修身」的社会效应角度指出:I■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I■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遵从道德原则),如是则贵名(美好的名声)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认为其理想人物圣人和大儒,都具备道德上最高的品格。若一个人能实践道德,便会正如圣贤般留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百姓就会如雷霆般拥护他。儒家经典《大学》对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作出了更为具体、更为系统的表述,当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大学》逻辑地得出结论说:「自天下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不论是什么人,都以修身养性为根本。根据I■修身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个人在求学阶段,务必先从自己修身养性做起,不断地磨练自己的诚信品格,诸如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到不自欺亦不欺人,不护短亦不造假,在无人监督时亦能自律,勇于改过等。正如晚清而臣曾国藩所说:I■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练而出耳。」学业在学校读书是人生重要的求知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犯上不少错。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说过:I■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全无过失。不过,我们应持诚实态度对待过错,知错即改,不文过饰非,弄虚作假。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才能超越自己,从中吸取教训和知识,走向成功之路。孟子曾说:I■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通常人们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若有别人对自己给予善意的批评,当事人会受益非浅。东汉尚书令左雄曾推举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后因左雄推荐贪官冯直为将帅,周举以此上书皇帝,揭发左雄罪状。左雄知道自己的过失后,即赔礼谢罪,说:「我曾是冯直之父的部下,又与冯直是好朋友;现在周举以此来揭发我,这确实是我的过错。」天下之人因此更加尊重左雄。在学业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过饰非,隐瞒错误的侥幸心理。实际上,只要是犯了错误(如说谎、考试作弊等),迟早会被人发现。传说宋代奸臣秦桧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杀害忠臣岳飞。秦桧死后,王氏叫道士招魂,看见秦桧在阴间受审。秦桧对道士说:「可否代为通传我的妻子,东窗的事已被发现了。」可见纸包不住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学校求知,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求学时应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I」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不懂装懂,欺世盗名。同时,学

贵在勤,勤能补拙,历代不少名人都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求学,如「苏秦发愤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勤学」等,成功非侥幸,只有诚实、刻苦、排除万难的人才能成功的。诚信高考2010年高考,湘潭全市五个县市区15个考点都将启用身份证鉴别仪,首次对考生身份证进行核验,以防止舞弊代考事件发生。考生的违纪作弊受到处理的一律计入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对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或将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发现违纪舞弊现象,可拨打电话予以举报。按照省考试院规定,今年必须对考生的身份证进行鉴别。湘潭市教育考试院已统-购置身份证鉴别仪,将分发到全市所有考点,由专人对考生身份证进行检查校验。身份证鉴别仪长约10厘米,宽8厘米,厚度不到4厘米,只要将身份证插入就能在瞬间识别证件的真伪。此外,严禁考生携带各种无线电通讯工具和具有贮存功能的电子设备进入考场;严禁考生穿校服、制服、佩戴校徽、手表和饰品进入考场。01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营造种和谐的关系,这是每•个人所期盼的。为了营造这种和谐的关系,我们平日与人交往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以诚相待东晋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交际》中,反对「匿情而口合」、「面从而背憎」,故我们应以真情实意对待朋友,不可口是心非,隐瞒实情。真诚是友谊的生命,如果对朋友诈伪而无真诚之情,这只是「乌集之交只有肝胆相照的朋友,才是「腹心之友」。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扬雄于《法言•学行》日:「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若交朋友而不交心,不能开心见诚,这种缺乏真诚的友谊是难以持久的,故人际交往贵在真心、交心与知心。以信相交朋友之间必须诚实忠信,《论语•学而》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旦欺骗朋友,朋友也不会信任自己,便会破坏了大家的友谊。而真的朋友,能做到如《礼记•儒行》所言:「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就算大家很久没见,当听到有关朋友的谣言,彼此仍能互相信任。以道义相交将人际交往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彼此皆以道义为原则,这是一种君子之交。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深刻地分析说:I■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形者忠义……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终始如一。」真正的君子之交以道义为基础,真心相待,友谊是持久的。相反,小人之交以势利为基础,虚假造作,友谊是短暂的。以平等相交

将友谊建立在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基础上,贵者一方不应以自己的年资、地位、权势、财富作为交友的资本,彼此应当相互尊重,做到正如《法言•修身》所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遇到显贵的人,不会因此奉承巴结;遇到寒微的人,不会因此傲慢自大,这正是平等之交的可贵之处。工作当你日后离开校园,投身社会工作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应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呢?那么,请你紧记这三个要诀:身为下属应具有敬业精神,凡事做到精益求精,完成本职工作,切不可弄虚作假,偷奸耍滑,欺骗上司。《管子•乘马》篇曰:「非诚贾(不是诚实的商人)不得食于贾(以商谋生),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只有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方可事业有成。所谓「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诚信是百行之源,也是成事之本。身为上司若日后你成为别人的上司后,你在用人时,必须奉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宋代欧阳修曾在《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曰:I■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任人之道有二个要点:一是选人一定要选准,要选德才兼备的贤者:二是一旦选准,就要信任他,放手使用他,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使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亦注意到「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信任),然亦不可遽信(I■急于相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虚伪不实)以投之。一有偏好(特别的或不正当的爱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这就是说,上司对于下属应当用人不疑,这是对诚实君子而言;而对那些曲意逢迎、极力投其所好的人,必须加以警惕,并对他进行了解和考察,以辨其真伪,切忌轻信。同事之间要以诚相待,切不可互相猜疑,各怀鬼胎。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诚信具有双向性的,只有自己以诚对待同事和朋友,才能得到他人以诚相报。这样,同事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营商从营商角度来看,「诚信」主要有以诚待客、货真价实、公平买卖、信守合同、偿还借贷、不做假帐等。有一位外国专家曾讲过一句话:「诚实是最好的公共关系政策。」商家只有以诚待客,方能赢得顾客盈门。徽州商人吴南坡宣示:「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所以,他出售的「南坡布」货真价实,深受顾客信任。久而久之,四方顾客都十分相信「南坡布」。只要去买布,看见是吴南坡的铺面,不管精恶长短,买了就走。为政

若你将来毕业后打算从政,应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呢?正如《吕氏春秋・贵信》所言:「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礼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对于从政者来说,取信于民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政府守信,赏罚分明,人民才能信赖政府,遵纪守法,所以对于政府来说,祸莫大于无信。西晋大臣、文学家傅玄在其著作《傅子•义信》中,援引了两个历史典故说明这一道理。其一是昏君周幽王为了取悦宠妃褒姒,以烽火戏弄诸侯,失信于诸侯而亡国。其二是春秋时期,齐襄公令连称、管至父戍守葵丘,时正值瓜熟,答应他们明年瓜熟时由他人接替。结果,齐襄公失信,二人以此为借口作乱,并弑齐襄公。傅玄就此作出结论:I■王者体信,而万国以安;诸侯秉信,而境内以和。」只要君主与诸侯互相信任,信守诺言,取信于民,天下自然太平。可见,取信于臣民是何等的重要。从政者最重要是取信于民,如何做到取信于民呢?其一是为官清廉,其二是秉公执法。明初名儒梁寅在石门山讲学,其中一名学生初为官,前去请教梁贵。梁寅认为做官的三个要诀为I■清」、「慎」、「勤」。所谓「清」,即是反贪倡廉:「慎」即是为官慎重认真,不马虎从事;r勤」即勤敏执政,力戒懒惰。这样,方可取信于民。编辑本段中西诚信两面观西方哲学家、伦理学家与中国圣贤一样,都十分重视诚信之道。究竟西方人眼中的诚信之道是怎样的,这与中国的诚信之道有何不同?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是如何实践诚信之道?相信大家都听过「金斧银斧」这个寓言故事,但当中寓意你又领略多少?以上问题,本部分将为你一一解答。西方哲贤看诚信西方哲贤对诚信之道的诠释,并不像中国儒家经典般有条理和系统。现主要挑选出几位较具代表性的西方哲贤,谈谈他们眼中的诚信之道。人生修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土多德(Aristotle)认为人类如果只会讥讽而不务实,这是•种不足;而言过其行,名过其实,这又是一种虚夸。所以,他在《尼可马克伦理学》(NicomacheanEthics)•书中提出「信实是虚夸和仇讽的中道」,并肯定只有既不过誉亦非不足的中道之信实,才是一种美德。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主张以诚实的态度对待生命。他指出「生命既不是受苦,也不是欢乐,生命只是我们必须做的事业。我们必须诚实经营这事业,直到生命终结。」所以,我们在生命历程中,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人际关系英国著名诗人、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认为诚信是最能使

人安心的东西。而美国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外交家班哲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进一步认为人与人之间和人生中最重要的幸福,莫过于真实、诚意和廉洁。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认为:「从来最有能力的人,都是有坦白直爽的行为、信实不欺的名誉的工英国小说家乔治•艾略特(GeorgeEliot)更具体强调朋友、夫妻、父子和同伴之间要以诚相待、肝胆相照。她曾说过:「两个灵魂结合一起,在彼此的工作、成就与不幸中互相支援,直到最后告别的静默时刻降临,这是何等美妙的事。」政治希腊著名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对政治的诚信十分重视,他认为国家起源于自由人的I■共同协定」,所以诚实地遵守这一项协定是人们的义务。西方著名社会学家吉诺维希充分肯定诚信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信任是国家唯一的支撑物,也是国家稳定的维持物。」经济美国著名学者佛兰克林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认为诚信是一种工具,而信用就是金钱,他说过:r要记住,信用就是金钱。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金钱放在我这里,逾期不取回,那就将利息或者在那段时间用这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只要一个人信用好、信誉高,并且善于用钱,这种所得的总额就相当可观。」这就是说,信用是一种能为人们带来物质财富的精神资源。所以,在市场经济中,必须充分发挥这种无形资产的社会功能。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格斯(FriedrichEngels)充分肯定诚信在商业社会中的作用,指出「大商店的老板是珍惜自己的声誉的。假如他们出售劣等的掺假的货物,最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I■大零售商在自己的买卖里投下大宗资本,骗局一旦被识破,就要丧失信用,遭受破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指出伦理道德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I■支持性资源」。比较中西诚信之道相同之处中西思想家均肯定诚信之道是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秩序的基础,并肯定诚信的基本含义都是诚实不欺。相异之处由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在诚信之道上,也有不同之处:I■原善说」与「原罪说」中国人的诚信之道建立在「原善说」的基础之上,儒家认为人类生而具有善性,具有仁爱的「良心」,只要通过自身修养即可求得诚信之道,认为诚信源于人类的I■良知」。西方的诚信之道则是建立在I■原罪说」的基础之上,基督教认为人类生而有罪,所以种种灾难随着原罪而来到人间。因此,只有相信上帝是万物的终极真理,是至善的化身,是人类道德的最终根源,相信只有上帝会赎人类的罪,拯救人类的灵魂,人

类才能求得至善和幸福。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e)认为,我们「只有照着信心而生活,而且我们只能够这样做,以我们的信心与祈祷,盼望那给我们以信心之上帝会帮助我们。」他认为信仰源于神。奥古斯丁以《圣经》中的「诚信即智慧」为根据,宣称信仰既高于理性,也高于知识,只有信仰才能给人类以真理,使人类道德完善。「身份」伦理与「契约」伦理中国人所讲的诚信主要是一种「身份」伦理,而西方人所讲的诚信则是一种「契约」伦理。在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社会里,主要是在家族、部落和村镇等狭小的范围内讲诚信,这是身份网络中的一种宗法亲情伦理。主要要求臣民对君主的忠诚,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妻子对丈夫的忠贞,完全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而不是建立在彼此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之上。如果臣民、子女、妻妾试图摆脱这种依附关系,就会受到家族和国家的严厉惩罚,以至死刑。西方的诚信之道则是随着商品与货币经济的发展,提出的•种互利互惠的契约伦理。西方社会契约论者皆把诚信视为人的一种承诺、履约的道德法则,把道德与法治结合起来。西方学者格劳修斯(HugoGrotius)指出守约是人的本性,人们订立契约,就会产生民法。他认为「有约必践」、「有罪必罚」。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从人性自私论出发,认为人生来是自私的,只会维护自己之利益。人类必须通过订立社会契约,由国家以法律指导人民的行为,以谋求共同利益。为了保证利益的实现,就必须履行已订立的契约。他进一步认为守约为正义之源,无契约即无正义,有约而不遵行即为不义。大学生诚信守则(试行)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养德始于真,修业成于勤忠诚报祖国,荣耻铭于心信仰须高洁,立场当坚定精诚探真知,独创著文章评奖要真实,考试应自警真挚敬师长,坦诚待同学文明行网络,是非应辨明花销要适度,兼职重信誉诚实求助贷,守信还款清客观荐自我,郑重许承诺踏实干事业,契约必践行守则缘起:《大学生诚信守则》(以下简称《守则》)系西南大学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2006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研究成果,《守则》为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提供了诚信规范,对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美德具有重要意义。《守则》成文过程历时近四年,2010年3月《守则》的试行文本定稿。其间,《守则》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大学生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报》曾给予专题报道,在全国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大学生通过网络论坛、来信等方式给《守则》的修订提出了近万条建议。课题组召开大学生专题座谈会6场,听取各方意见,六易其稿,最终形成《大学生诚信守则》(试行)。守则释义:守则共12句,分为总述(第1,2句)、政治诚信(第3,4句)、学习科研诚信(第5,6句)、交往诚信(第7,8句)、经济诚信(第9,10句)、就业诚信(第11,12句)五部分;单句采用五言形式,为“2+1+2”句式,即“名词(副词)+动词+名词(副词)在音韵上,偶句押韵,押ing(in)韵。总述两句,总领全文,论述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是为人处事之本、养德修业之源。分述为以下五方面:在政治信仰方面,从忠诚报祖国、铭记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政治立场等角度出发,倡导大学生在政治生活中以诚信为价值取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勇担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践行政治信用。在学习科研方面,从追求真知、创新学术科研、真实评优评奖、严守考试纪律等角度出发,号召大学生坚守诚信学习品德,杜绝学术欺诈、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科研风气。在人际交往方面,从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网络交往等角度出发,提倡大学生以诚实守信的人格素养作为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在经济生活方面,从大学生日常花销、校园兼职、助学贷款等角度出发,要求大学生科学理财、守信还款,自觉抵制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不正之风,将诚信作为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就业创业方面,从求职自荐、签订协议、踏实工作、履行义务等角度出发,号召大学生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将诚信理念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编辑本段公平-诚信-规则公平的体制制度是诚信的前提条件,而诚信又是保障法律道德等规则建立与执行的前提条件。诚信必须建立在善意往来,特别是公平相待的环境之上,否则对规范的承诺诚信是难以坚持、难以持久的,比如印度教“梵从口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的教义,中国儒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的核心思想将解释权归之于统治者,这都无可避免地引起了国家内部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等名义与统治者相对抗的势力。而制度执行实施上无

私无偏、平等相待,群体成员又能共同自觉遵守无疑也是诚信的表现,这也就是诚信与公平是互为前提的含义。在首先保障规则公平的前提下,国家乃至团体的诚信机制是一切规范(包括道德)的基础,诚信存则规则存,诚信亡则规则亡。下面例子中就“逃票”建立的“国家信用档案”的方式就是一种诚信机制:从中国留学生德国逃票看国人诚信意识的培养欧洲某些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一位中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他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他很乐意不用买票而坐车到处溜达,在留学的几年期间,他一共因逃票被抓了三次。他毕业后,试图在当地寻找工作。他向许多跨国大公司投了自己的资料,因为他知道这些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场,可都被拒绝了,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他认为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中国人。最后一次,他冲进了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予录用他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下面的一段对话很令人玩味。“先生,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开发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那为什么不收天下英才为贵公司所用?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较真?以后改还不行?不、不,先生。此事证明了两点: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佣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因为没人会冒这个险的”。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对诚信的重视,这是其日耳曼民族自我约束精神,具有高昂活力与凝聚力的来源所在。诚信是公平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如果群体内部互相之间无诚信可言,那么群体内部之间在共进退时的所谓公平就难能获得信任。这也就是以公平来保障诚信,而以诚信再来保障公平,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九.重要性一、何为诚信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二、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这里,诚不但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荀子发挥了“诚”的思想,指出它为“政事之本:他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礼记•中庸》里,“诚”成为礼的核心范畴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至诚如神,有了诚笃的品德和态度,就可以贯通多种仁义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够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赞天地只化育而与天地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学》把“诚意”作为八条目之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成为圣贤们体察天意,修身养性和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环节。宋代周敦颐进一步认为“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诚实在内的“诚”看作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基础和各种善行的开端。程颐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其见解入木三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这个范畴,肯定诚实是社会公德中的一个重要规范。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诚实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渐明晰为:忠诚、正直、老实。忠诚的主旨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正义事业的忠诚。当然,这种忠诚不是盲目和狭隘的“愚忠”,而是认同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从而表现出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正直,是指为人正派,处事公正坦率。老实,则特指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信,也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范畴。“信”的含义与“诚"、"实'相近。从字形上

分析,信字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隋

国大夫季梁说:“忠于民而信于神”,“祝史正辞,信也。”后来,由于私有经

济和私有观念的发展,原有的纯朴的社会被逐渐破坏。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得不订立誓约。但誓约和诺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慑力量维持。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始摆脱宗教色彩,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信”作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则,强调“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历代当权者大都将“信”作为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左传・文公4年》中说:“弃信而坏其主,在国必乱,在家必亡。”《吕氏春秋•贵信》对社会生活中的信与不信之后果,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会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汉代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并对“信”作了较详尽的论述:“竭遇写情,不饰其过,所以为信也”。他认为“信”要求诚实,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现,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说:“以实之谓信”,其说与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里,诚与信往往是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信,诚也”,“诚”与“信”的意思十分接近。由此看来,传统伦理将诚信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认为诚实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总之,是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三、与诚信有关的故事1、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2、郭沫若与芭蕉花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四、诚信的作用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I,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可以说,“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

道德基石;它不仅对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导正社会风俗、医治社会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社会成员的个人道德涵养,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培养有知识、有作为、讲道德、守法纪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国、立业之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宝。五、如何恪守诚信我们青少年要做到恪守诚信,就要对自己讲的话承担责任和义务,言必有信,一诺千金。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约定见面,一定要准时赴约。上学或参加各种活动,一定要准时赶到。要知道,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我们失信于人,就等于贬低了自己。如果我们在履行诺言过程中情况有变,以至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就要向对方如实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这与言而无信是完全不同两件事,所以说树立诚信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恪守诚信的传统美德,还要把“江湖义气”与恪守诚信区别开来,认清“江湖义气”的实质和危害,不被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习俗所污染,做到恪守诚信。文字[/C]诚信,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又是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规范,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秩序。做人需要诚信,诚信赢得尊严;经商同样需要诚信,诚信赢得市场。(一)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比如:孔子的“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以诚而立”;孟子论诚信“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们这么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发生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二)诚信是法律规范的道德诚信原则逐步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始自罗马法,后来被法制史中重要的民法所继承和发展,比如法国民法、德国民法、瑞士民法等,如《瑞士民法典》总则中的第二条规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诚实信用也是我国现行法律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可见“诚实信用”是并非一般的道德准则。在诚实信用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因此,诚实信用又是支撑社会的法律的支点,是法律规范的道德。(三)诚信是治国之计诚信为政,可以取信于民,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