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应用_第1页
摄影技巧应用_第2页
摄影技巧应用_第3页
摄影技巧应用_第4页
摄影技巧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窗体顶端

春天是一个多么令摄影爱好者兴奋的季节,万物苏醒,春暖花开,快拿上手中的相机去拍摄春天的灿烂。本文将介绍一些风光摄影的容易忽视的重要技术,以便引起摄影爱好者的重视,提高拍摄水准。

我们生活在一个读图的时代,许多地方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去,但是有漂亮的风光照片在,我们就可以通过看照片来认识这些地方。所以风光摄影能够让我们认识自然,分享大自然的壮丽与秀美。在中国摄影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以摄影为生的职业摄影师大多喜爱拍摄人物,而以摄影为娱乐的业余摄影师大多喜爱拍摄风光。所以中国拥有最大的业余风光摄影群体。但是,风光摄影与其它类型的摄影相比较,属于入门容易,提高难,要想拍出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风光照谈何容易。笔者常年与基层业余摄影爱好者交流,总结了一些关于风光摄影的几个容易被忽视的技术问题,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该拍什么

该拍什么?可能有人会说:见什么就拍什么呗!其实,能否拍出精彩的风光照片,事先必须要有好的构思。首先,我们应该观察眼前风光的特征,为什么它会令人着迷?为什么值得一拍?想想这幅精致会带给你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是辽阔的草原、荒凉的沙漠、茂盛的森林、还是雄伟的山峰。

然后,仔细研究眼前的风光,看看那些元素可以用镜头来凸现,以传达心中的感受。比如该用什么长度的镜头、该在什么时候拍摄、该把那些元素放入画面。假设是在大海边,为了表现大海的深邃,(如图1)可以把海平线放在画面的四分之一以下,突出天空中浓重的云彩,并且在曝光上压暗画面的亮度,以传达辽阔与孤独之感。

[乌云笼罩下的大海(乌云使普通的大海拥有了个性)]

二、清晰度的获得

风光摄影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是拍出清晰的大自然影像。但是,如何获得清晰的风光照片却不那么容易,这须要有较为扎实的摄影基本功。进行风光摄影,就必须深刻理解景深的概念。我们知道,每个镜头都是有景深的,在大光圈下,景深小;在小光圈下,景深大。风光摄影大师亚当斯的许多照片都是用F64的小光圈来拍摄的,这样能够获得从前景到远景都清晰的大景深照片。所以我们在拍摄风光照片时,通常应该用尽量小的光圈,这样能够获得最大的景深,而且对焦点必须控制在景深范围的中间略靠前位置。

[瀑布(在小光圈下可以获得如此清晰的画面)]

不要只对准前景或远景来聚焦,否则就不能够获得足够的清晰度。由于,风光照片不需要抓拍,所以可以多用手动对焦,以期获得更准确的对焦效果。但是,如果你用了小光圈,就必须用慢速快门,所以在光照不够强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动,使画面发虚,而提高感光度来拍摄又会使画面产生躁点,这时你就必须使用三脚架。所以三脚架是风光摄影师的必备。

三、小景也精彩

大家可能总是喜欢拍摄气势磅礴的照片,要知道精致的小景,如路边的一株生机勃勃的小草,也可以拍得很精彩。其实在大景观中的一些细节,非常的动人,拥有很美的画面,很让人喜欢。小景照片可以在野外的各个角落找到,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你拍完眼前的大风光照片时,是否能够留意一下身边的一花一草,去细心观察每一个大自然造就的奇迹。而你拍的这些小景照片很有可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因为没有人能够重复。

[秋叶(几片水边的落叶也会如此精彩)]

四、时间与天气的重要性

职业摄影师总是喜欢不同寻常的天气,运用云、雨、雪、雾等气候特征来增强照片的气氛,从而传达出风光作品的不同心理感受,我们常说风光摄影师是靠天吃饭的。不同的天气可以使同一个景点获得不同的视觉特征,运用好天气是你的风光作品与众不同的好办法。比如,天空中的云彩是一个改变风光照片画面效果的好帮手,白云朵朵会使风光照显得清新透亮,霞光异彩会使风光照变得光彩动人,浓云低沉却会使风光照充满神秘感。应该想方设法选择富有魅力的天气状况,才出去拍摄你的风光作品。

[夕阳(壮观的夕阳是这张风光照片成功的关键)]

另外,根据笔者的经验,要想使你的风光照片获得最饱和的色彩再现,应该在多云或者天空较亮的阴天拍摄,而不是在阳光耀眼的时候去拍摄。过强的阳光会使景物的反差太大,层次损失较多,不利于再现色彩。

除了不同寻常的天气,不同的时间也是拍好风光照片的关键。早起与晚归是风光摄影师的职业特点。不同的时间段会有不同的光影效果,这会启发你拍出不同特征的照片,很多著名的风光照都是在早晚间拍到的。

[夕阳下的芦苇(夕阳能够把不起眼的芦苇照得神采奕奕)]

五、构图是灵魂

构图对于风光照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张照片都必须为构图而费心。大胆构图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但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这要求你经常尝试新的构图形式。构图新颖的照片常常会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在拍摄开阔的场景时,应该注意画面中具有艺术感的元素,并用镜头来强调它。例如韵律重复的物体或图案、有力的对角线、强烈的颜色对比、丰富的肌理、或者富有美感的图案。而拍摄精致的小景时,构图也极为重要,应该想各种办法突出主体。平时多研究一些古典风景油画作品,有助于培养视觉的构图能力。

如何突出拍摄主体呢?三分法则是传统艺术家的构图宝典,它可能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在你拍照时应该熟练掌握这个技法,用横竖各两根直线平均将画面分成九个格,直线交汇的各点就是最能吸引人目光的地方。只要将拍摄主体或画面中的最重要元素放在其中任一点附近,观赏者的目光必然会注意这个主体,照片的构图也就会在视觉上显得和谐。有一些数码相机的取景器中甚至直接就有这些辅助构图的线条。当然还有许多其它办法来突出主体,只要你用心尝试,一定会发现许多经验。

[富春江渔歌(三分法则是这张照片构图成功的基础)]

六、拍出层次感

如何在技术上判断一张风光照片的好坏,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看照片的层次感。有了层次感,也就有了立体感,画面也会显得丰满,意境也会深刻。要使风光照片获得丰富的层次感,就应该处理好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关系,让三者之间能够平衡分布,互相呼应;在大小与明暗对比上,能够自然和谐。风光照片最忌讳:见什么拍什么,而不去考虑前景的搭配与背景的衬托。你应该有意在画面上加一些前景或背景,以衬托主体。用好镜头是获得层次感的关键,广角与长焦的不同透视效果可以帮助你分布画面中不同景物的层次关系。

[春江日落(前景、中景和背景之间层次分明,使这张照片获得了足够的吸引力)]

七、加上人会更有意味

不要忘了人!有人的风光照会更富有生气,更有意味。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拍摄的照片太平淡,没有生气,除了色彩就是构图。为什么不想办法让风光照片中有个人呢?人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有了人的风光照片就有了文学性,它会让画面带上浪漫的气息,富有诗意。这个人物不必做主体,他是配角,可以是虚的,也可以很小,但是必须能够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人与景的情景交融,是一张风光照片的最高境界。

[春闲(一虚一实,人与植物的对比使画面富有意味)]

八、随时记下拍摄的地名

许多刚学摄影的人都没有这个习惯,认为拍完一张风光照片就以为一切完事了,其实发表照片时经常需要为这个照片取个题目,这时候你才想起来不知道这个拍摄的地点叫什么,所以记住拍摄的地名也很重要。特别是一些照片要去投稿,必须有题目。另外,你记住这张照片的地名,也有助于你第二次去重复拍摄。其实很多成功的风光照片,都是摄影师在同一个地点拍了无数次,才得到的好照片。

九、多拍几张

当前,数码相机已经很普及了,使用成本低是数码相机的突出优点,摄影者不用为浪费胶卷而担心。数码相机的存储卡现在也很便宜,可以使存储空间变得很大。一旦你发现精彩的镜头,就一定要多拍几张。多拍几张的内容却并不简单,你应该在构图的形式,横竖画幅的变化、曝光的包围加减、不同的镜头焦距、还有就是防止相机动掉等变化因素中进行各种拍摄尝试,这样会使你在同一个场景下拍出十多张。这个习惯也是培养你动脑筋拍照片的一个过程。初学者不可能像摄影大师那样拍照片胸有成竹,在尝试不同的拍摄结果的同时,也是你积累经验,丰富想象,提高技巧的过程。

[春江晚渔(拍夜景时常常需要多拍摄几张,才能保证获得满意的作品)]

十、向前辈学习

如果你拍的是著名的景点,可以翻翻相关的明信片和旅游画册,看看别人是怎样拍这个地方的。这可以启发你许多拍摄方法,如在哪个角度,用什么镜头,在什么时候,利用什么天气等等。与纪实摄影不同,风光摄影拍摄的景物往往是固定的,光影也会一年四季轮回转,非常便于模仿。这样做可以让你研究摄影大师的技法,通过模仿逐渐学会专业的拍摄技巧,并且可以启发自己的灵感。临摹是你风光摄影进步的捷径,而当你不再为前辈的作品诧异,不断拍出独具个性的照片时,也是你的摄影之路与成功不远之时。

图文/记者:吴凯翔

窗体顶端

摄影的初级阶段更多是停留在如何准确的测光与曝光,进一步是着力于构图均衡,经历了这两个阶段后,拍出的片子往往是看上去很漂亮,技术上也没有大毛病,各方面好像都很完美了,但看得多了总觉得少点什么。如果你近期审视自己拍摄的片子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与困惑,那么恭喜你,已经进入了摄影进阶的平台期,是该跨入更高一个阶段的时候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一个字--“神”,这样的片子多是无神的,也就是说没有“灵气”的感觉;是该到了加入内涵的时候了;这种灵气可以是光与影的组合,或者是一种思想,一种心情,今天我们探讨的是光与影的组合,也就是说,要我们主动的控制光线,调配光与影的比例,表现出照片内容的神。

摄影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光与影的表现,奇妙的光影组合,更能给人带来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不同的光影组合,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与感受。

[图1]

景物与人像的拍摄题材均可融入光与影:景物摄影题材中,通过景物与光影的组合,可以诉说一个故事或一个片段,如(图1),在预告着一种别样Patry的开始;而把光影组合应用到人物摄影中,如(图2)、(图3),是在描述着人物的心情与感受,(图2)表述新娘心情的压抑与躲避,而(图3)通过人物神情与光影组合,表现新娘的无耐。

[图2]

[图3]

光与影的组合可以很好地表达动与静:(图4)中,墙上清晰的灯与影,模糊婆娑的枝影,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动与静;而(图5)中的人与影,也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

[图4]

[图5]

光是因,影是果,所以光影组合中光的控制就变得重要,拍摄此类体裁的照片可以人工布光,也可以完全借用自然光源;比如(图2)就是人工控制光源的典型,新娘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仅使用一个反光板,就可以把光引入,并控制光由低位进入,斜向上发散射出,以烘托气氛;而(图1)完全是纯自然的光源,仅仅是调整拍摄的入位,更好的体现光影效果。

以上我们以几张照片为例说明了光影组合带来的奇妙效果,那么在拍摄此类体裁的照片时有什么技巧和要注意的事项呢:

1、选择光源与数量

可用光源有多种,阳光、普通照明光、烛光、闪光灯等都可以,各有特色,请在不同场合根据不同需要单一或组合使用。阳光最自然(图3),但注意不同时段的光的强弱与柔和度,而且可以借助不同色调的反光板有效控制光的方向和色调(图2使用白色反光板打光);家里使用的普通灯泡也是不错的光源(图6使用影室灯),但注意尽量减少灯泡数量,单灯最易形成光影,明亮对比强,拍出的片子更有立体感;闪光灯也是不错的光源,便携易用,但打出的光比较硬,发散性大,不易控制光影效果,在闪光灯上加遮光罩或折反射打光可以更多获取有效的光影效果。

2、控制光的方向

为了获取好的光影效果,一般做45°侧光、90°侧光和大逆光。45°侧光能产生良好的光和影组合,比例均衡,形态中丰富的影调更能体现出立体效果,表面结构可以被微妙地表现出来,(45°侧光最为常用,如图2、图4);90°侧光常用来强调光明和黑暗强烈对比的戏剧性光线(图6),被摄体朝向光线的一面沐浴在强光之中,而背光的那一面掩埋进黑暗之中,阴影深重而强烈,更易于表现表面的结构;逆光更易于表现轮廓,又称为“轮廓光”,可以创造出既简单又有表现力的高反差影像。

[图6]

3、强调光的强度

强度描述的是光线的强弱程度:强而直接的光更易于产生影,并且可以清楚地勾勒出物体的轮廓,也可增加被拍摄对象的明暗对比,可以用来以强调物体表面的纹理、不同色彩或色调之间的反差;弱而散的光可以减弱被拍摄对象的明暗对比,使物体表面看来平滑细致。在实际拍摄中,可以考虑一条强光作主光源,搭配一个弱光源做一定的补光,以更丰富表现被摄主体而略微减弱影的表现为原则(非光影拍摄则无此必要)。

4、注意影的控制

让被摄主体与背景墙保持一定间隔,可以恰好生成适度的影子为好;调整光源的入位的高低远近也可以生成形体差异较大的影子,采取多试试的方法,选择最佳影姿;适当控制光束范围与光的强弱,可以生成长度不一的影子。个别情况下,单独的影子拍摄也别有味道(图7)。

[图7]

5、掌握拍摄技巧

选择相机的点测光模式,测光点选在较亮局部(如人像的脸部、甚至是眼睛),更易体现明暗对比,形成更多影调;而平均测光或多点测光拍出来的效果就差了一些。

6、注意构图方向

要想获取好的光影效果,一定根据光影的方向及延展性选择合适的构图,横式构图更适合宽阔型的光影;而竖式构图更适合高低变型式光影构图。

7、借助三脚架

光线较暗时,而且小光圈能更清晰地刻画出光影效果,都会造成较慢的快门速度,使用脚架可以保证长时间曝光时不至于糊掉。

图文/记者:Gaven

窗体底端

1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两种。

[正片胶卷]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胶卷感光度

*根据胶卷对光线的感应程度分为感光度100,200,400等,在一般情况下,

自动相机适合使用ISO200胶卷,而需要在光线较低的室内、远距离,如演出现场拍摄时,

最好使用ISO400胶卷。

由于感光度较好的胶卷(如ISO400)感光颗粒较大,放大效果相对较差。因此,在普通摄影中

最好采用ISO200胶卷。

胶卷尺寸

胶卷的有效期限

*胶卷与其他物品一样具有一定的有效期限。

请确认胶卷背面的有效期限之后,再行购买。

胶卷的妥善保管:

*由于衣柜相对潮湿、并含有一定的有害气体,因此请不要将胶卷放在衣柜中。长期放在通风不良的木箱之内,胶卷和相机都会受到潮湿的影响。避免将胶卷保管在高温场所(车内)。

拍摄完毕的胶卷应尽早冲洗,显像之后进行保管。摄影之后长期放置的胶卷,削弱了胶卷的图片还原能力,因此无法保证相片的正常色彩。

如何排除相机的小故障?

*请确认照相机电池是否安装或安装正确。

如果照相机没有电池确认功能,请先按闪光灯键,确认闪光灯是否闪光。

如果10秒内闪光灯不闪光,请更换电池。

如果该照相机使用两节以上的电池,请全部更换,这样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

如何擦除镜头污点?

镜头周围或取景器的窗口有污点(灰尘,指纹),就无法拍摄出清晰的照片。探测距离的

窗口不够清洁,自动调焦的功能就会失去作用,导致焦距不准,图像模糊不清。

镜头周围或窗口模糊时,可以利用气吹或喷雾器吹掉灰尘,然后用软布轻擦干净。

摄影之前的最后步骤

*在拍摄旅行照、结婚、毕业留念等时,应充分准备备用胶卷和电池,消除因没有胶卷或

电池所留下的遗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冬天的气温比较低,相机的耗电量也较高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拍摄姿势直接影响拍摄效果

*如果拍摄姿势不够准确,拍摄过程将受到瞬间抖动的影响。

正确的拍摄姿势

[1.水平拍摄姿势]

[2.垂直拍摄姿势(闪光灯在上侧)]

[3.垂直有误姿势]

[4.蹲坐姿势,靠站姿势]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自动相机的取景器特征

*由于自动相机拍摄照片的镜头和摄影者确认目标的取景器窗口不同,

因此实际胶卷拍摄的部分和实物确认部分可能会存在差异。

拍摄之前一定要通过背景取景器确认人物头部附近的背景锅炉、

通过的电线等,以此避免拍摄“带角人物”等失败作品。

团体相片的成功拍摄!

*团体相片要求人物整体的成功拍摄。如果图片中有闭眼、或者视线不一致的人物时,该照片

将成为失败作品。

自由的取景效果有时更具纪念意义...

*与有意安排好的拍照相比,具有活动、自由效果的拍摄将更具纪念意义。

人物特写...

*有时人物特写显得更为亮丽。如果需要增加背景,可以利用焦距锁定功能拍摄背景人物特写。

*拍摄生日或者结婚纪念日等具有庆祝性质的照片,一定要把握相应特色,或者利用标注功能

显示纪念日期。

[标注功能

]

委托他人拍摄时,取景以画面中央为基准...

*在没有三角架的情况下委托他人拍摄时,很难利用焦距锁定功能。此时一定要以画面中央

作为取景基准。

相机要总装有胶卷

*在生活中想给孩子拍摄有趣的玩耍镜头,匆忙找到了相机,而相机中总是没有装好胶卷,因此总是失去漂亮镜头。即便不是纪念性日期,平时备好胶卷和相机,轻松抓住快拍镜头,以此留住有趣的生活记录。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确认特写摄影距离

*由于宝宝的脸蛋比较小,为了放大拍摄,总是需要近距离拍摄。

而有些相机无法完成近距离拍摄,因此一定要根据相机说明书确认

最短摄影距离。对变焦相机,将焦距拉长到最长焦距,即可拍摄近

距离照片。

拍摄亮丽的宝宝照

*不能行走的大部分儿童的穿着总是偏浅,因此相机总是将宝宝确认为亮体,拍摄的

图片发暗。此时可以将宝宝的被褥换成较深的颜色,或者换成深色背景,拍摄出的宝宝

照比较理想。

拍摄新生儿时,一定要注意

闪光灯的光强

*您可以为新生的宝宝留住欢笑、哭泣、睡相等可爱的影子。但切忌过近的拍摄距离,因为闪光灯的亮光对宝宝的视力影响较大。

当收到宝宝出生贺礼时

*当收到包包装、玩具等宝宝出生贺礼时,可以让宝宝和送礼人合影留念,这也是为

送礼人提供的惊喜!

宝宝成长记录

*在拍摄宝宝成长记录时,您如果将家中的某一物品作为参照物,留住每年的成长记录。

您从中可以发现孩子惊人的成长速度。

成长环境记录将成为永久的宝贵财物

*睡着年龄的增加,儿时的记忆也将日益淡薄。对住过的房子、玩过的玩具留住美好的

影子,给孩子提供永久的宝贵的财富吧!

请为宝宝留住小画家的杰作!

*宝宝所画出的杰作、初次写出的字样、小小手工作品,往往不能永久保管。

您可以将宝宝从幼儿园或者从学校领回的杰作拍摄珍贵的留影。在拍摄宝宝的杰作时,

应将作品挂在太阳光45度直射的角度,即可拍摄出效果良好的宝宝杰作照片。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让我们抓住美丽的窗外背景

*通过玻璃窗需要拍摄窗外背景时,自动相机的焦点将落到玻璃窗面,因此窗外风景往往拍的模糊不清。在动物园需要拍摄铁笼中的稀奇动物,而焦点又往往落到铁笼,从而无法拍摄出清晰的动物。

窗体顶端

拍摄快速移动的目标时

*拍摄移动的儿童或者运动摄影时,摄影目标的移动速度较快,因此拍摄出的目标容易模糊。

相机如果采用快拍模式或者运动模式时,快门的速度可以达到1/500秒左右的高速。

在快拍模式下,变焦相机不能采用变焦模式,以此保证快拍模式的质量。

[普通摄影效果]

[快拍摄影效果]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有效利用变焦功能

*对具有变焦功能的相机,可以有效利用变焦相机的变焦功能,从而可以拍摄出效果更佳的图片。

[广角镜头

17mm]

[广角镜头

28mm]

[广角镜头

35mm]

广角镜头

:

广角镜头的焦距可以调到小于标准镜头的焦距,

广角镜头范围较广,在拍摄风景或者团体照等

大范围摄影时,效果极佳。

标准镜头

:

具有50mm左右焦距的镜头范围,

类似于我们肉眼的视觉范围,

因此可以拍摄出没有任何弯曲的自然图片。

[标准

50mm]

[长焦

100mm]

[长焦

300mm]

长焦镜头

:

作为具有大于标准镜头焦距的镜头,可以放大拍摄远处的拍摄对象。

窗体底端

作者:

FreeBoy

窗体顶端

准确的操作姿势

手持相机的人,一定要保持准确的、优美的操作姿势。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较好的照片。

在背相机包的时准确的摄影姿势:相机包最好不要离开身体。

小型相机拍摄的准确姿势和错误姿势

普通人在拍摄纪念性相片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用手挡住取景器。尤其采用双眼相机的情况,更容易用手挡住取景器或者镜头,所以,此时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摄影姿势。

摄影姿势将直接影响着图片的成败。在抓拍中,手持相机拍摄的姿势最能发挥出它的机动性。

正确的姿势

错误姿势

摄影姿势将直接影响着图片的成败。在抓拍摄影中,手持相机拍摄的姿势最能发挥它的机动性。

站立的姿势

将一只脚放在支撑台上,以此为拍摄过程提供稳定支持架,

此时快门速度可以加快1STEP。

弯腰的姿势

用膝盖拖住胳膊肘,可以防止相机的震动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手持相机的姿势

在学习摄影时,首先要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快门或者视角,而是手持相机的姿势。尤其对业余爱好者来讲,经常拍摄失败的图片,其原因之一就是按动快门时,未能防止相机震动。因此,起步时一定要准确掌握手持相机的准确姿势。目前,市售防震设备品种也增加了许多。但是,不管怎么样,它们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最主要的还是要防止相机本身的震动。

最好能掌握不仅能防震、而且还能使摄影者觉得舒适的摄影姿势。为此,必须首先要保持手和摄影师身体姿势的稳定性,必需要熟练掌握拍摄时的准确站姿、蹲姿、卧姿等。

左手、右手的位置

为托住相机,手需要施加一定的力,而按动快门时,

应暂时停止用力,并按动快门。

窗体底端

第一期数码基础知识讲座内容

一.数码相机的发展史

早在八十年代开始研发数码相机,进入九十年代后数码相机技术才得有长足的发展,1992年柯达(Kodak)公司推出1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与此同时,英国公司也推出了图像摄取器件分辨率高达100万至600万像素的工业用数字相机。两年后,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称为"快拍"的首批廉价数字相机。随后在1995年3月,卡西欧计算机公司推出QV-10数字相机,成为数码相机市场起步的信号。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逐步成熟,用户群的不同基本把数码相机分专业型、商用型和经济宜用型。

二.从数码相机与光学相机的不同点来了解数码相机

1.制作工艺不同:传统相机使用银盐感光材料即胶卷作为载体,拍摄后的胶卷要经过冲洗才能得到照片,拍摄后无法知道照片拍摄效果的好坏,而且不能对拍摄不好的照片进行删除。数码相机不使用胶卷,而是使用电荷耦合器CCD元件感光,然后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后记录于存储卡上,存储卡可反复使用。由于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要经过数字化处理再存储,拍摄后的照片可以回放观看效果,对不满意的照片可以立即删除重拍。拍摄后把数码相机与电脑连接,可以方便地将照片传输到电脑中并进行各种图像处理,制作Web页或直接打印输出,这是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的主要区别。

2.拍摄效果不同:传统相机的卤化银胶片可以捕捉连续的色调和色彩,而数码相机的CCD元件在较暗或较亮的光线下会丢失部分细节,数码相机CCD元件所采集图像的像素远远小于传统相机所拍摄图像的像素。一般而言,传统35毫米胶片解析度为每英寸2500线,相当于1800万像素甚至更高,而目前数码相机使用的最好的CCD所能达到的像素还不足1000万。在现阶段,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不论在影像的清晰度、质感、层次、色彩的饱和度等方面,都无法与传统相机拍摄的照片相媲美。但数码相机发展迅速研发空间仍然很大,相信不出几年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3.拍摄速度不同:在按下快门之前,数码相机要进行调整光圈、改变快门速度、检查自动聚焦、打开闪光灯等操作,当拍完照片后,数码相机要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图像压缩处理并存储起来,这些都需要等待向几秒,故数码相机的拍摄速度,特别是连拍速度还无法达到专业摄影的要求,但Nikon新推出的D1已经达到了1/16000秒的极速快门速度,说明数码相机的技术已经超过了传统相机。

4.存储介质不同:数码相机的图像以数字方式存储在磁介质上,而传统相机的影像是以化学方法记录在卤化银胶片上。目前的数码相机存储介质有3.5寸软盘、SM卡、CF卡、SONY记忆棒和IBM迷你小硬盘。存储容量分32M、64M、128M或者更高,举例说明64M存储卡当分辨率在1280*960情况下大概能存储80多张图片,如果在低分辨率情况下存储几百张图片是没问题的。

5.输入输出方式不同:数码相机的影像可直接输入计算机,处理后打印输出或直接制作网页,方便快捷。传统相机的影像必须在暗房里冲洗,要想进行处理必须通过扫描仪扫描进计算机,而扫描后得到的图像的质量必然会受到扫描仪精度的影响。如果接VIDEOout端可在电视上显示。

三.前市场上流行有哪些品牌

数码相机主要是以名牌产品为主,其中最为主流的品牌有FUJIFILM(富士)、Kodak(柯达)、OLYMPUS(奥林巴斯)、SONY(索尼)、Nikon(尼康)、SANYO(三洋)、RICOH(理光)、EPSON(爱普生)、Canon(佳能)等等。目前市面上主流的300万像素数码相机有:Nikon880、CanonG1、OLYMPUS3040Z等,价格在6000~9000元之间。普通经济型200万像素数码相机有:Nikon950、OLYMPUS2040Z、FUJIFILM2400Z、SONYS50等,价格在4000~6500元之间。专业级数码相机有:NikonD1、OLYMPUSE-10、CanonEOSD30、FUJIFILMS1Pro等,价格在15000~55000元之间。普通家庭个人只作为情趣留影的话,选购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就可以了。还有一些像素低价格低但非常时尚很受年青人使用的数码相机,如三星的SDC80;还有柯达新推出的及MP3、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为一体的便携式MC3等等。

公元350年,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Problemata》一文中首次提到针孔镜箱的原理。

公元1100年,阿尔哈森曾就针孔镜箱的应用和反射定律的原理作了论述。

公元1250年,多米尼卡修道士马格诺曾指出银盐变黑的现象。

1704年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的现象

1725年舒尔茨发现银盐具有感光性能。

1757年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贝卡利亚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年涅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0年赫舍尔发现红外光谱。

1801年里特尔发现紫外辐射。

1809年哥德在其所著《wahlverwandschaften》一书中,对外孔镜箱作了很高的评价。

1811年古尔多阿首先从海生植物的灰烬中提取到碘。

1814年佛朗霍法由于发现光谱中的谱线,为近代的精密光学奠定了基础。

1816年N·涅普斯用自己定名为“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后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7年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824年N·涅普斯在该年9月16日拍出了第一张成功的照片。

1826年N·涅普斯拍出了目前仍保存良好的最早的照片。

1829年N·涅普斯和达盖尔合作进行共同的研究。

1835年达盖尔发现在碘化银感光版上的潜影,利用水银蒸汽能够显现为可见的图像。

1839年N·涅普斯和达盖尔的发明,由阿拉哥公开发表。

1839年泰尔鲍脱受约翰·赫舍尔的启发,利用盖留萨克和威尔泽于1819年所发现的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来固定照片上的影像。

1839年在德国哈雷出版了第一本论述摄影的著作,作者是内托,书名为《制作达盖尔法照片的详细指导》。

1839年贝克雷尔以19岁的年龄发现光电效应,为以后设计光电测光表奠定了基础。

1840年珀兹伐博士通过计算设计成著名的相对孔径为1:3.6的珀兹伐镜头,从而为科学方法的镜头设计开创了先例。

1847年阿贝·涅普斯利用玻璃感光版代替泰尔鲍脱所用的感光纸,为整个近代的负片-正片摄影法奠定了基础。

1851年阿契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对珂罗酊摄影法(火棉胶摄影法)作了详尽的叙述。

1854年讨论干式珂罗酊摄影法的不同论文相继发表。

1860年威依教授首先将水银孤光灯作为人工照明应用于摄影。

1861年利泽冈提出了镁光在摄影中的利用可能性。

1868年迪柯·德·霍龙的三色彩色摄影原理取得了胜利。

1871年马杜克斯博士公布其发明的溴化银明胶干版摄影法。

1873年福格尔发现光学增感原理。

1880年阿布尼首先将对苯二酚(几奴尼)应用于摄影冲洗。

1884年耶拿的斯高脱·琴公司第一次熔炼了新型的光学玻璃。

1887年米特首先将镁粉闪光应用于摄影工作。

1887年哥德温牧师取得制造赛璐珞片基胶片的专利。

1889年欧洲最早的胶卷由佛兰契博士用柯达第1号照相机摄制成功。

1889年鲁道夫博士设计成第一只可供实用的正光镜头,并由卡尔·蔡司厂用“普罗泰”的牌名进行生产。

1890年安德烈森博士发现对氨基苯酚可作为显影剂使用,并于1891年取得专利。这种显影剂以“罗迪纳”的商名而著称于世,国营沃尔芬胶片制造厂至今仍以ORWO-R09号显影剂名称供应市场。

1902年鲁道夫博士设计的蔡司天塞镜头首次在市场上出现。

1904年鲁米埃兄弟两人发明利用彩色色网硬片的彩色摄影法。

1912年费舍尔博士在“制作彩色摄影图片的方法”上,取得第253335号德国车家专利,从而为近代的彩色摄影奠定了基础。

1913年巴纳克设计成第一架应用打孔电影胶片摄影的照相机--最早的徕卡。这种可作为楷模的照相机,自1925年起出现于市场。

1920年克拉麦博士发现了减感剂。

1920年哈脱菲尔特制作成最早的剪辑照片,这是利用艺术手段为工人阶级利益服务的第一批剪辑照片。

1929年奥斯特迈尔发明无烟闪光泡。

1929年Francke和Heidecke公司出品的首批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禄来福来)的出现,被人们誉为当年摄影界的轰动大事。

1932年美国威士顿公司的第一只光电测光表设计成功。

1935年耶拿卡尔·蔡司厂着手进行一项减少反射光以提高镜头有效通光量的研究(也即蔡司加膜镜头的研究)。

1935年柯达克罗姆彩色反转片,根据曼内斯和高杜斯基发明的原理而制造成功。

1836年维尔曼和施奈德两位博士根据费舍尔专利的原理,在沃尔芬胶片厂制成阿克发彩色胶片。

1936年科斯洛夫斯基博士发现,摄影感光乳剂中含有适量的金盐,能显著提高乳剂的感光速度而不致使其颗粒度扩大,从而为近代高感光度材料的制造创造了条件。

1937年世界上第一架单镜头小型反光照相机--德累斯顿伊哈厅照相机制造厂所出品的“小型爱克赛泰”问世。

1939年第一部根据阿克发彩色原理负片正片法拍摄的艺术电影片摄制成功。

1956年沃尔芬胶片厂首先制成了感光速度最快的胶片,其感光速度较当时众所周知的特快片高出一倍以上。

1960年德累斯顿国营照相机与电影器材制造厂,制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第一架全自动照相机--“普莱克蒂”。

1963年美国波拉-兰特公司发表波拉彩色摄影法,它是根据一步摄影法原理研究成功的第一种彩色摄影法。

1976年美国柯达公司向公众宣布新型的柯达一步法胶片和照相机研

照相机的结构

作者:北大荒整理

转贴自:北大荒摄影

点击数:591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使生产出的照相机花样百出、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机械精密,新产品层出不穷。

无论各种照相机如何变化,结构如何纷繁,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一是要具备将特体结成光学影像的成像系统,即镜头;

二是要具备由镜头至胶片之间的曝光通道,即暗箱;

三是要具备一架能将各部件承装起来的载体,即机身;

四是要具备一个能盛装感光胶片的装置,即后背。所以,一切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均为四个部分--镜头、暗箱、机身与后背。关于这个四个部分,详述如下:

①镜头部分

用光学玻璃制成的镜头,把进入镜头的光线汇聚起来,在感光胶片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比较复杂的镜头由两片或更多的光学玻璃组成的透镜,叫做透镜单元。透影单元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摄影镜头。

照相机的镜头包括透镜组、光圈、快门三个部分。

镜头是由透镜构成的,透镜片数与组数的多少,决定着镜头的质量与优劣。

光圈是由多片多属叶片组成的。它用控制镜头纳光孔的大小,达到控制进入胶片光线的多少。在控制叶片的伸缩中,使得进光孔变大变小,从而来控制通过镜头投向胶片光束的大小。这种光孔大小的数值用光孔号码或f/值标注在镜头上。

快门是由金属片或胶质绸布制成的。它控制曝光时间的长短,即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和投射到胶片所经历的时间。正确的曝光,可使被摄对象获得清晰的影像。

镜头的种类:

镜头的种类很多,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镜头。因为各种镜头都有独特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优点,针对拍摄需要去选择镜头,才是正确的。

依据拍摄画面的不同效果及照相机镜头焦距的长短,通常镜头的种类有:标准镜头、广角镜头、远摄镜头、鱼眼镜头、反射式镜头、变焦镜头和特殊镜头等。

●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属于校正精良的正光镜头,其焦距长度等于或近于所用底片画幅的对角线,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似。如135相机的画幅为56×56mm,那么其标准镜头焦距则为50mm。因而,标准镜头的成像效果,诸如摄取景物的范围、前后景物的大小比例带来的透视感等,都与人眼观看的效果类同,画面影像较为真切自然,其成像质量相对来说比较高,故而在各种摄影中应用广泛,适应力强。凡是要求被摄景物必须符合正常的比例关系,均需依靠标准镜头来拍摄。它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镜头。

●广角与超广角镜头

广角镜头的特点是:焦距短、视角广、景深长,而且均大于标准镜头。其视角超过人们眼睛的正常范围。

凡视角在70度至90度左右的镜头,即为广角镜头;其视角为100度左右的,即称为超广角镜头。这类镜头其最大的优点为在较近距离内拍摄较大的场景。

它具体的特性与用途表现在:景深大,有利于把纵浓度大的被摄物,清晰地表现在画面上;视角大,有利于在狭窄的环境中,拍摄较广阔的场面;景深长,可使纵深景物的近大远小比例强烈,使画面透视感强。其缺点是,影像畸变差较大,尤其在画面的边缘部分,因此在近距离拍摄中应注意变形失真。

●远摄与超远摄镜头

这类镜头也称长焦距镜头,它具有类似望远镜的作用。

这类镜头的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准镜头。如135相机,焦距在200mm左右,视角在12度左右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度以下称为超远摄镜头。

这类镜头具有的特点表现在:景深小,有利于摄取虚实结合的形象;视角小,能远距离摄取景物的较大影象,对拍摄不易接近的物体,如动物、风光、人的自然神态,均能在远处不被干扰的情况下拍摄;透视关系被大大压缩,使近大远小的比例缩小,使画面上的前后景物十分紧凑,画面的纵深感从而也缩短;影象畸变差小,这在人像中尤为见长。

●鱼眼镜头与反射式镜头

鱼眼镜头是一种极端的超广角镜头。对135相机来说是指焦距在16mm以下,视角在180度左右,因其巨大的视角如鱼眼而得名。它拍摄范围大,可使景物的透视感得到极大的夸张。它使画面严重的桶形畸变,故别有一番情趣。

反射式镜头是一种超远摄镜头,外观短而胖,比相同焦距的远摄镜头短一半,重量轻,使用灵活方便。它的缺点是只有一档光圈,故对景深控制不利。

●变焦镜头

变焦是镜头可以改变焦点距离的镜头。所谓焦点距离,即从镜头中心到胶片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上的距离。焦距决定着被摄体在胶片上所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焦点距离愈大,所形成的影象愈大。

变焦镜头是一种很有魅力的镜头。它的镜头焦距可在较大的幅度内自由调节,这就意味着拍摄者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能够在较大幅度内调节底片的成像比例,也就是说,一只变焦镜头实际上起到了若干只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的作用。世界上第一只用于摄影的变焦镜头是1959年问世的,焦距变化为36--92mm,用于135相机。现代变焦镜头的种类已越来越多,成像质量也越来越高,日益倍受摄影者亲睐。

1.变焦镜头的种类

现代变焦镜头的种类繁多,总体来说有自动变焦和手动变焦两大类。前者用于自动聚焦相机,后者用于手动聚焦相机。无论自动变焦或手动变焦,从广角变焦镜头直至远摄变焦镜头应有尽有。有关变焦镜头种类的实用常识包括以下方面。

变焦范围--从变焦范围的角度看,基本种类有:20--35mm左右的广角变焦镜头,35--70mm左右的标准变焦镜头、70--210mm左右的中远变焦镜头,200--400mm左右的远摄变焦镜头等。

变焦倍率--从变焦倍率的角度看,基本种类有2倍、3倍、4倍、5倍、6倍等。2倍的主要有20--35mm,25--50mm,28--55mm,35--70mm,75--150mm,100--200mm,200--400mm等;3倍的主要有28--85mm,35--105mm,70--210mm,85--250mm,100--300mm等;4倍的主要有50--200mm,150--600mm等,5倍的主要有28--135mm,50--250mm等,6倍的主要有35--210mm,50--300mm等。

变焦方式--手动变焦有“单环推拉式”与“双环转动式”两种。

“单环推拉式”的变焦环也是聚焦环,前后推拉为变焦,转动为聚焦。具有使用方便、有利快速拍摄的优点,但也存在缺点,如俯拍、仰拍时镜头简易滑动;当聚焦在先、变焦在后时,易使焦点发生偏移而影响成像清晰度。

“双环转动式”的变焦环与聚焦环各自独立,转动操作互不影响,因而不存在单环推拉式的上述缺点,但操作不如单环式简便,尤其当采用“变焦拍摄爆炸效果”的特技时,不如单环推拉式。

2.变焦镜头的优缺点

变焦镜头最大的优点是一只变镜头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镜头的作用,因而携带方便,使用简便,既不必在拍摄中不断更换镜头,也不必为摄取同一对象不同景别的画面而前后跑动。

变焦镜头的主要缺点是它的口径通党较小,党会因此而给拍摄带来麻烦,如想用高速快门速度时、想用大光圈时等,往往不能满足需要。使用变焦镜头后的取景屏也不如定焦镜头明亮,还常常会使裂像聚焦指示失灵。此外,在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变焦镜头的成像质量总比定焦镜头要差些。

3.变焦镜头的选择

配备一只变焦镜头--除非专门为了远摄的需要,通常配备一只变焦镜头宜选择包含广角、标准与中焦的镜头,如28--85mm、28--135mm、35--70mm、35--105mm、35--210mm等。“35--70mm”的虽然变焦倍率较小,但以轻巧见长,价格也相对较低,也能足以应付大量的日常拍摄需要,现代有些相机已将这种变焦镜头取代原先定焦的50mm标准镜头。“28--135mm”的焦距变化范围是较为理想的,但偏重些,价格也相对较高。“28--85mm”对常有室内拍摄的摄影者较为理想;“35--210mm”虽然变焦范围极大,适用性也相对较大,但体积过大过重,党给拍摄带来不便,仅考虑变焦倍率大小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方法。

配备两只变焦镜头--手中有两只变焦镜头几乎能满足各种拍摄需要。选择两只变焦镜头的基本考虑是包括所有常用的焦距,并不使两只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有过多的重复。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的基本选择有“35--70mm”加上“70--210mm”、“28--85mm”加上“85--250mm”、“24--50mm”加上“50--250mm”等。如果你的镜头主要用于远摄,那么“150--600mm”是理想的,可以再配上“28--135mm”或“35--105mm”。

尽可能使两只变焦镜头的变焦操作方式一致也很重要。“推拉式”和“转动式”各有优缺点,只要一致,熟能生巧,便于使用。

●特殊镜头

党用的特殊镜头有“巨像镜头”、“透视调整镜头”、“柔焦镜头”和“变焦距附加镜”。

1.巨像镜头

“巨像镜头”又称“微距镜头”,能产生巨像效果的一种镜头。它有“专用型”与“通用型”之分。

专用型巨像镜头只能用于近摄,通党是结合近摄皮腔或近摄接筒使用的,能获取高倍率的放大影像。焦距有20、38、50、80、135mm等。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如“Zuiko20mm”巨像镜头,结合近摄皮腔能摄取4--12倍于原物大小的影像。12倍就是意味着能将“2×3mm”的被摄体充满“24×36mm”的135画幅。通用型巨像镜头既能近摄用作巨像镜头,也能远摄用作普通镜头。它的近摄放大率较小,不如专用型巨像镜头,如“Zuiko135mm”结合“自动近摄接筒65--116”的近摄最大巨像效果为0.5倍于原物大小;它能在37cm--∞范围内聚焦,用作通党的135mm镜头。通党的定焦镜头使用近摄接筒后虽然也有巨像效果,但不能远距离聚焦了。

变焦镜头中,有些也带有巨像功能,(镜头上有“Macro”标记),但它的巨像放大率与成像质量都不如定焦巨像镜头。变焦镜头调巨像档的方法有三种:有些是变焦至长焦处,有些是变焦至短焦处,也有些可变焦距处调节巨像档。

2.透视调整镜头

指一种具有校正高大建筑物的垂直线向上收缩功能的镜头。这种镜头的光学系统的主光轴可进行横向或纵向移动调节,调节时机身与胶片平面的位置不发生移动。透视调整镜头主要用于建筑摄影。

3.柔焦镜头

“柔焦镜头”又称“软焦点镜光”、“柔光镜头”,是一种能使影像产生轻度虚化的镜头,主要用于人像与风景摄影。

柔焦镜头的柔焦效果与通常镜头聚焦稍有不实的是不同的。柔焦镜头实质上是产生一种双重影像,一个清晰的实像与一个焦点不准的虚像,两者重合而成。

4.变焦距附加镜

“变焦距附加镜”简称“变距镜”,俗称“增距镜”,其实增距镜只是变距镜中的一种。变焦距附加镜按其功能主要分为“远摄变距镜”、“广角变距镜”和“巨像变距镜”。当你有了一只配有标准镜头的单镜头反光相机,添置这类变焦距附加镜既能取得类似远摄广角、巨像镜头效果,而花费的代又较小。

为了更好地使用镜头,有必要在这里强调谈谈焦距与成像效果。

镜头焦距的含义从实用的角度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平面的距离”。理论上对焦距的计算是指“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第二节点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第二节点的位置与镜头中心十分接近,通常位于镜头中心略偏后一点点。

“第二节点”亦即“光学中心”。镜头光学中心也有可能位于镜头体外。以这种原理设计的镜头又称为“后焦点镜头”。“后焦点镜头”是现代镜头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焦距的镜头可以有不同长短的原因所在。

现代相机镜头焦距的变化幅度已经短至6mm,长至2000mm。面对同样的被摄体,对画幅相同的相机来说,焦距变化所带来的成像效果变化可归纳为以下两条规律。

焦距长,视角小;焦距短,视角大。视角小意味着能远距离摄取较大的影像比率;视角大能近距离摄取范围较广的景物。

2.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景深大小涉及纵深景物的影像清晰度,它是摄影中重要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镜头上的光圈:

●光圈的作用--光圈与快门都是用来控制通光量的,相互制约,互相配合,方能使感光片得到正确的曝光。

在摄影镜头的结构中,其中光圈是重要的装置之一。

光圈的功能就是以不同的孔径来调节镜头的光通量。早期简易的新月形单透镜照相机的光圈,是在金属薄板上钻一些规格不同的圆孔,装在镜头前或镜头后,拨动金属片,使圆孔对准镜头中心,来达到调节通光量的目的。现代复式镜头的光圈,是由许多弧形金属叶片组成可变孔径,装在镜头的透镜组之间,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调节光圈的孔径。

光圈的作用是:能使镜头的通光量得到准确的调节和控制,使感光村料得到正确曝光;在收缩光圈的情况下,可减少镜头残存的某些像差;可以利用光圈的收缩或放大来控制景深,光圈小景深长,光圈大景深短。

●光圈的刻标

光圈的刻标是以√2倍级数排列的。所以选用√2作为公比,是因为√22=2,也就是光圈每差一级,光孔的面积差一倍,透光力也差一倍,这样每两个相邻的读数之间便成为倍数关系。

以√2倍级数排列,逐级数据如下:

√2………………1.4

√22………………2

√23………………2.8

√24………………4

√25………………5.6

√26………………8

√27………………11

√28………………16

√29………………22

√210………………32

镜头的刻标系数,就是把这一系列数字以几何级数排列起来的。每一级系数的通光量均以光孔面积来计算,并未把镜头的透光率考虑在内。如在标准刻度上,将光圈开大一级,镜头透光力增为2倍;将光圈缩小一级,镜头透光力则减为1/2。光圈每差一级,其曝光量即差2倍。这在摄影实践中,易于掌握,使用方便。

光圈的各级孔径系数,都是入射光束的直径与焦距的比例数,称作焦点距离数。近代镜头的光圈系数分为英国制和大陆制两种系统:

英国制2.845.6811162232

大陆制2.23.24.56.3912.51825

以上两种系统的各级系数,在摄影实践中,其用法是没有区别的。此外,光圈系数还有以等级系数来标度的,叫等比制。早期使用的简单快直光镜头,就是采用等级系数来确定光圈系数。现将光圈的焦点距离系数和等级系数作一比较:

焦点距离系数45.6811.31622.632

等级系数(等比制)1248163264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等级系数光孔之大小是按等比制顺序排列的,其孔径愈大,读数愈小,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愈少。这种标度是表示相对曝光时间,而不是表示相对孔径。在使用时计算起来很方便。有些专供拍文件资料用的摄影镜头,就是采用这种等级系数来标刻光圈系数。

光圈通光量的计算

各级光圈之间通光量的倍数,有一种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用f系数自乘,再以两级f系数自乘所得的积数相比,就是光圈口径面积大小的倍数差额。例如f/8与f/16两级的倍数差额可以按此法计算如下:

8×8=64,16×16=256,64:256=1:4

由以上计算可知:f/8与f/16两级之间通光量相差4倍。

各级f系数的通光量与曝光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它们的概数对照列成下表,以供参考(见表1)。

表1各级f系数的通光量与曝光速度对照表

f系数f/32f/22f/16f/11f/8f/5.6f/4f/2.8f/2

通光量相差倍数

(1为基数)1248163264128256

曝光速度(秒)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

各级光圈的通光量以及各级光圈与曝光时间的关系,还可分别从以下两表中参考对照(见表2、3):

表2各级光圈的通光量比较

光圈

指数f/1.4f/2f/2.8f/3.5f/4f/4.5f/5.6f/8f/11f/16f/22

数1246810163264128256

123458163264128

11.522.748163264

11.5236122448

11.52481632

11.5361224

124816

1248

124

12

注:f/1.4相当于f/22的通光量256倍。f/3.5相当于f/4.5的2倍,f/8的6倍。

表3光圈大小与曝光时间的关系

光孔号码相对孔径光孔直径倍数以f/22的直径为1面积倍数以f/22的面积为1曝光量倍数以f/2时底片所受照度为100%曝光时间倍数以f/2曝光时间为1

f/2

1:211

(11.3)128100%1

f/2.8

1:2/886450%2

f/4

1:45.63225%4

f/5.6

1:5.641612.5%8

f/8

1:82.886.25%16

f/11

1:11243.13%32

f/16

1:161.421.6%64

f/22

1:22110.8%128

快门:

快门一般是由金属片或胶质绸布制成的,它的作用是控制镜头通光的时间,使感光片能得到正确曝光,并使静止的和运动中的被摄物均可获得清晰的影像。操纵和控制快门开启和闭合的动力,分为机械动力和电子动力两种。

快门的种类按其装配的位置来区分有四种形式:镜前式、镜后式、镜中式和焦点平面式。现在党用照相机的快门大多是镜头中间式或焦点平面式。

②暗箱部分

由镜头至感光片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空间,这段距离就是由镜头后节点到焦平面的焦距,这个空间就是照相机的暗箱部分。暗箱要保持绝对黑暗,不能透光,使外部的光线不能对感光片造成干扰和破坏。同时,通过暗箱的伸缩来调焦,使景物结成清晰的影像。

暗箱的类型大致有三种:

●皮制折叠暗箱

折合式的照相机都是皮制折叠暗箱,通常称这种皮制暗箱为“皮腔”。皮制折叠暗箱的特点是可张可叠,用时张开,可前伸后缩来调焦使景物达到清晰;不用时可折叠起来,收缩到机身内部,体积变小,重量较轻,便于携带。海鸥203型照相机就属于这一类。但是皮制暗箱不及金属暗箱经久耐用,长久使用容易使边角靡损而产生漏光现象。

●方形金属暗箱

120型的双镜头反光式或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的暗箱多是方形的,与机身结合在一起,通过机身上的测距旋钮使它前后伸缩来调焦,使影像清晰。这种暗箱大多是用轻金属制成,通常称作金属暗箱。海鸥牌各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及其他一些反光式方箱照相机均属此类。近年来亦有用优质塑料制作机身和暗箱的。方形金属暗箱的优点是质地坚固,经久耐用,不易漏光。但是,由于它是与机身结合在一起的金属方箱,照相机的体积较大,不如皮制折叠暗箱的照相机携带方便。

●镜头圆筒暗箱

35毫米小型照相机各种焦距镜头的套筒,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前伸后缩进行调焦,它相应地代替了暗箱。国产的海鸥DF以及德国的莱卡、日本的尼康、美能达等小型照相机,均属此类。镜头套筒暗箱的特点是镜头、暗箱与机身互为一体,制造精确,结构严密,绝不会出现漏光现象。

机身部分

照相机的机身因照相机种类的不同,其结构、形状也各异。机身作为承装组成照相机的各种部件的载体,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各主要部件紧密连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机身上还附设有取景器、测距器、卷片装置、闪光联动及自拍设备。

闪光联动装置

闪光联动装置,也称作闪光同步装置,它的作用是使闪光灯的发光与快门的开启达到同步。如快门的开启与闪光灯发光不能有效地配合,就会导致闪光摄影的失败。

近代照相机的机身上一般都设有闪光同步插座(也有些是附在镜头套筒上)。闪光摄影时,将闪光灯的同步线接到插座上,在按动快门钮的同时,机身内的连接点把闪光的电路接通,闪光灯便在快门开启的同时发光。

闪光同步装置通党标有“M,X”,“FP,X”,“Q,N”等标号,“M”,“FP”和“Q”是表示有时滞的插座,适用于单次闪光泡(特快型闪光泡例外),因为闪光泡从接通电源到发光要间隔一段时间,所以必须用这种有时滞的插座才能同步;“X”和“N”是表示没有时滞的插座,适用于电子闪光灯(特快型闪光泡也适用),因为电子闪光灯一经接通电源便立即发光,所以要用这种没有时滞的插座才能同步。

④后背部分

后背部分,顾名思义便可知道它是照相机最后面的部分,它是安放感光片的装置。

后背按其构造与用途可分为三种:

●固定后背

固定后背在构造上与机身结为一体,通常是机身即后背,后背即机身,机身与后背几乎是不能明显划分开来的,这种后背是固定不可动的。后背盒盖内侧设有承影背,能将感光片紧密地压迫在成影框上,以便通过镜头的光线能够均匀地感光;还附设前后两根输片滚轴,便于卷片时胶片不发生磨擦而顺利通过。

大多数照相机都属于这一类后背结构。

固定后背按其装卸胶卷时后背的开合情况,可分为全开式后背和半开式后背:

●全开式后背

全开式后背,通常称为大揭盖后背。装卸胶卷时,可以把后背盒盖向上方或向左右打开,将装放胶卷的机构完全显露出来,装卸都十分简便快捷。

●半开式后背

半开式后背,在装卸胶卷时,只能从局部位置上打开后背盒盖,装放胶卷的机构不能完全显露出来,只能从后背底盖部分看到装卷机构的局部,胶卷需要由后背底部插入。35毫米小型照相机中有不少是这种半开式后背。

固定后背的缺点是:如果只有一台照相机,同时想使用不同类型的感光片拍摄(如同时拍黑白和彩色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