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河南林州一中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1页
2020学年河南林州一中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2页
2020学年河南林州一中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3页
2020学年河南林州一中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4页
2020学年河南林州一中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学年河南林州一中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林州一中级高一2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29小题,每题3分,共87分)

1.下列各项中“为”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长句(创作)

B、初为《霓裳》后《六幺》(给)

C、委身为贾人妇(成为,做)

D、为君翻作琵琶行(替)

2.下列对于课文语段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惊叹之情不断加强,艺术效果逐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B、《蜀道难》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八言等句式,灵活多样,诗歌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体现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

C、《蜀道难》中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来借物咏怀,渲染了蜀道上空寂静苍凉的环境气氛,烘托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情状。

D、《蜀道难》中诗人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自然地融为一体,飞流急湍、奇峰险壑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体现了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激情。

3.下列对《蜀道难》(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与夸张融合,“黄鹤不得过”和“猿猱愁攀援”做衬,极写山势高危、险峻。

B、“仰胁息”、“抚膺长叹”等细节,绘声绘色地刻画出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

C、借“问君”引出描述,情境真切,把读者带入令人惊奇的蜀道深处。

D、“悲鸟号古木”、“子规愁空山”等句渲染了蜀道荒凉、悲凄的氛围。

4.下列对《蜀道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B、诗歌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C、李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D、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是新乐府(体裁)旧题,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风格)诗人。

B、杜甫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

C、《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D、《劝学》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他是先秦道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6.对李商隐的《锦瑟》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五十弦”并非实指,作者只是借锦瑟的弦之多来遣词达意而已。

B、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欢快、喜悦之情。

C、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强烈的对比。诗人以为阴阳冷暖、美玉明珠,虽然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

D、尾联明确提出: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限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以多层曲折来说明那种怅惘的痛苦心情。

7.对课文有关内容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擅长写乐府体裁,是因为乐府格律较严,也较讲究韵律,能体现高超的艺术手法。

B、《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落泪。

C、《咏怀古迹(其三)》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D、《登高》中诗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到志不得伸,归结时事艰难,抒发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起句的头二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

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

10.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驭:指天子车驾。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继位”之意。

B、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C、季父:叔父。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

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11.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B、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C、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

D、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2.下列有关官吏任免升降的术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査公务;“下车”指官吏到任;“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归田”等。

B、“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征辟”是汉代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仼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D、是夕始觉有迁贬意。迁、谪在古代文言文中都是“贬官”的意思。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D、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1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经》多为四言,《石壕吏》是五言,《蜀道难》和《琵琶行》是杂言。

B、我国古代诗歌按产生的时代排列依次是诗经——楚辞——乐府——词——曲。

C、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等。

D、荀子,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一书现存32篇,其中第一篇是《劝学》。

1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几幅画是他的早期作品,自是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

②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加以评比的。

③文学批评中,不应把形式的模仿和内容的抄袭()。

④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罢了。

A、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B、等量齐观混为一谈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C、同日而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等量齐观

D、混为一谈同日而语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B、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C、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D、第49届NBA东西部全明星赛将于北京时间明晨7时在三藩市举行,届时球迷们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1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B、很多日常生活细节,只要经过艺术化的升华、提炼,就能成为诗歌的表达对象和情感的载体。

C、近日伦敦高等法院裁决,《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D、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家庭孝道并不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扩展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如对四海兄弟的孝悌思想,对国家的孝忠思想、孝廉思想等等,主要规范和协调的便是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关系,对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国家统一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那么上升为公德的孝

②完成了从私德向公德的伦理转换

③从调节家庭关系开始

④具体来说,作为家庭伦理的孝道思想

⑤向外推衍而成为社会伦理规范和国家政治规范

⑥如果说作为私德之孝主要规范的是亲子伦理关系

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③⑤②⑥① C、⑥①②⑤④③ D、⑥③①⑤④②

19.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20.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仕,是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

B、左除、左降、左转均表示降职。

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D、选,是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2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B、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猎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D、肃宗:皇帝的谥号,肃,恭敬、肃穆之意。

2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B、“败北”,指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

C、“期颐”,一般指八九十岁。如:“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D、“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指已故的,是对死者的敬称。

23.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的“永和”是皇帝的年号。

B、“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青衫”指唐代的一种官服。

C、“举臣秀才”中的“秀才”指科举时代州县的生员。

D、“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2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也指便服。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B、豪民,地方上无官职,但有财势,不守法度、凌压百姓的人。

C、逐北,指追剿败北逃亡的军队,“北”指打了败仗往回逃。

D、“解职”即“革职”,因为违反朝廷意愿而被免除相关的职务。

2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对老百姓的称呼,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B、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如战国时廉颇蔺相如和好后,结为“刎颈之交”。

C、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不受年龄限制结成的朋友叫“忘年交”。

D、不因地位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26.下列各项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暮去秋来颜色故

C、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D、铁骑突出刀枪鸣

27.对下列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首联着重描写王昭君的故乡的自然环境,感叹人逝村存,点出题意。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句的大意是说,王昭君一别汉宫而去了和大漠相连的紫台,最后只留下青冢一座沉寂在黄昏中。“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颔联紧接人逝村存之意,竭力渲染王昭君生前及死后的凄凉。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颈联一方面揭示汉元帝的昏庸,一方面写昭君不忘故土,魂魄夜归。

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尾联的琵琶乐曲将昭君的怨恨传之千载,从侧面加强了对汉元帝的批判,收束全诗。

28.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使快弹数曲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①千呼万唤始出来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①轻拢慢捻抹复挑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D、①满座重闻皆掩泣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2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塾和鞋底。

②《祝福》刻画了祥林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悲剧命运的逼迫下走投无路的一生。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把她往死地里赶,是把她推向死亡的一只只手。

③偌大一个广场,人山人海,竟没有一个熟悉的人,想要找人说说话都百无聊赖,连搭讪的人都没有。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鲁迅的《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系列小说笔锋犀利,力透纸背。他用文字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二、古诗歌鉴赏(2题,共8分)

30.

长安春望

卢纶①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①卢纶:天宝末年举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春风着笔,紧扣诗题,“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

B、颔联写归途遥远,在梦中都不知何日能到,然而又有几人能回乡呢?既有伤感、无奈,又聊以自慰。

C、颈联写川原纵横交错,远至天边;宫殿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的写景,壮观中隐含衰飒之意。

D、诗人感时伤怀,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浅吟低唱,一咏三叹,表达情感细腻委婉。

(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2)李商隐在《锦瑟》中借庄周梦蝶、杜鹃悲啼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感情的名句是“,”。

(3)《秋兴八首(其一)》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寒衣处处催刀尺,。

林州一中级高一2月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B

解析:B项,为:弹奏;ACD正确

2.C

解析:不是“借物咏怀”,而是“情景交融”。

3.B

解析:B项,“诗人攀登蜀道的豪情”说法不对。

4. D

解析:D项,说本诗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不对,应该是“浪漫主义色彩”。故选D。

5.C

解析:A项,“《蜀道难》是新乐府(体裁)旧题”错,《蜀道难》是古乐府体裁;B项,“杜甫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错,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D项,“他是先秦道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错,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人物。

6.B

解析:B项,错误,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悲哀之情。

7. D

解析:A项,“乐府格律较严,也较讲究韵律”说法错误;B项,《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C项,最后一联,诗人宕开一笔,言千古琵琶之声,皆为昭君怨恨所凝:既怨恨在汉宫中被埋没,不受重视;又深恨身在异域,魂葬他乡。

8.D

解析:D项,“咏物诗”为“无题诗”。

9.A

解析: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10.A

解析:A项,“龙驭”是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11. D

解析;D项,“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不正确。人定,是一昼夜十二时中的最末个时辰,它指夜里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与二更、二鼓、乙夜相对应。“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已经是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又名“定昏”“夤夜”等。

12. D

解析:D项,“迁、谪在古代文言文中都是‘贬官’的意思”说法错误,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名常在“迁”字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叫“右迁”,“迁除”、“迁升”等,降级叫“左迁”、“迁削”、“迁谪”,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故选D项。

13.B

解析:A项,“除”,任命官职;C项,左迁是贬官;D项,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故选B项。

14.A

解析:A项,“《蜀道难》和《琵琶行》是杂言”表述不正确,《琵琶行》是七言古诗。

15. C

解析:相提并论:把截然不同或不是一个性质的人或事物摆在一起进行评论;

混为一谈:将本质不通的事物相混淆,说成是同一事物;

等量齐观: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

同日而语:把相同的人或事物放在相同时间比较,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故选C项。

16. A

解析:B项,“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

C项,“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后以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肇始人;

D项,“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贬义。故选A项。

17.D

解析:A项,不合逻辑,“网络诈骗”与“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之间是包含关系,不可并列。同时“利用……层出不穷”句式杂糅;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提炼、升华”;

C项,搭配不当,“抄袭……著作权”不搭配,应删去“著作权”,或把“抄袭”改为“侵犯”。故选D项。

18.B

解析:根据所给语境,前半部分谈论“私德之孝”,即家庭伦理的孝道思想,后半部分谈“公德的孝”,④③⑤②①联系相对紧密,而⑥①有“如果”“那么”的关联关系,再结合文中句号位置,可以推断出选B项。

19.B

解析: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此处成语用于表示当地传统文化典籍十分丰富,成语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观众们欣赏小香玉的表演,句中并没有观众们用新眼光欣赏他的意思,成语使用不正确。

③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精神,成语使用不正确。

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此处成语用来形容公安人员按照调查所得线索捉拿在逃人员,成语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