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把节教案三篇_第1页
关于火把节教案三篇_第2页
关于火把节教案三篇_第3页
关于火把节教案三篇_第4页
关于火把节教案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关于火把节教案三篇

火把节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控“强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同学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迎节日是无比快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快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猛。

教学难点:

从火把节的传奇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猛与顽强。

教学预备:

同学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忱。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进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迎三天,头一天全家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进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沟通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沟通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

头帕披毡山寨强健摔跤嫉妒

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致勃勃

2、形近字:

寨〔〕矫〔〕跤〔〕

赛〔〕娇〔〕狡〔〕

塞〔〕骄〔〕

寒〔〕

3、近义词:强健——强健激昂——感动

反义词:强健——柔弱激昂——冷静

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

5、理解词语。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沟通。

2、默读课文,想想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同桌沟通〕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迎火把节。

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表达彝家人的热忱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迎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表达出彝家人的热忱、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忱和火把节激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落实学习目标的完成状况。

2、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剧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忱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字词题。

4、思索书后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内容,感受火把节激烈的场面和彝家人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家人的优良品德。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彝家人的热忱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彝家的火把节,去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以及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激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预备?找出相关的语句。

“我为你……”

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忱和对火把节的希望〕

B指导朗读:热忱、希望、兴奋地。

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爱哪些场面、情景?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A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预备节日的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

B出示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3、默读第三部分,讲解并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奇,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

〔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4、文中反复涌现了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

“来吧,……”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涌现,使的感情更加剧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迎火把节,同时使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四、总结全文。

今日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约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五、补充课外知识:彝族火把节的传奇。〔见教案p35〕

板书设计:

1、穿上节日的盛装,热忱预备节日的饭菜。【不惧恶

2、斗牛。势力

火把节3、摔跤勇猛顽强

4、点燃火把不屈不挠】

5、围着篝火跳舞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的题。

2、预习第五课。

火把节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激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同学为主体,引导同学独立阅读课文,老师做适当的引导,援助同学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5、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激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猛、顽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控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介绍你了解的一些民族风俗。

2、自读课文,自同学字;默读思索: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依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爱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状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日就去参与彝族的火把节吧!

〔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爱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奇,你想到了什么?相互沟通。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用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爱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激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沟通关于火把节的传奇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剧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忱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迎火把节,感受火把节喧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⒈老师:为了欢迎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预备。彝家人做了什么预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⒉同学在文中画出。

⒊集体沟通

⒋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指导读地热忱、希望、兴奋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⒈老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爱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⒉同学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⒊沟通反馈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预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⒋同学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⒌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⒈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奇、。从关于火把节的传奇中想到什么?与同学沟通。

⒉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⒊小组内沟通。

⒋集体沟通。

⒌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一般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⒍同学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约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

4、火把节

预备:扎火把

民族服饰

美酒佳肴

场面:预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的象征〕

火把节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读全文,识读生字,理解生词。

3.引导同学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迎节日时无比快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的品德。

【学习重难点】

1.通读全文,识读生字,理解生词。(重点)

2.引导同学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迎节日时无比快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猛、不屈不挠的品德。(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哪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进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迎三天,头一天全家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进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自主预习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吞噬(shì)寻找(ì)攒聚(cuán)

涅槃(pán)翱翔(á)氛围(fēn)

亢奋(àng)禁忌祈祷

聚精会神循途守辙按部就班

2.说明词语。

心仪:心中仰慕。

攒聚:紧紧地聚集在一起。

聚精会神: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形容留意力高度集中。

循途守辙:指遵守规则,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

按部就班:原意是指根据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根据肯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明确: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的喧闹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围绕“火把节”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简介彝族火把节——火把节的传奇——火把节上“选美”——火把节的狂欢场面——进行火把节的重要意义。

〔1〕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预备节日饭菜。〔从“兴致勃勃”,“都穿上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预备节日饭莱”,体会到人们希望、喜悦之情。〕

〔2〕斗牛:“斗牛场成了快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喧闹、欢乐。“强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坚韧地顶住对方的犄角。”写出了斗牛竞赛的精彩。

〔3〕摔跤:“各路摔跤好手灵活地抗击着对手,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嘉奖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骄傲。”体会摔跤手的欢愉和骄傲。

〔4〕点燃火把:“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想象这时壮丽的场面。“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二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体会人们在节日里心情高涨。

⑸围着篝火跳舞:“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赶着,嬉闹着??”这段话是一句排比句,写出山寨里全部的人围着篝火跳舞的快乐场面,感受人们的欢乐与美满。

2.通过本文来看,彝族火把节有哪些特点?表达了什么精神?

彝族火把节特点:同预祝丰收相结合;参加人数众多,节目丰富,场面盛大。表达了一种狂欢精神,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二)品尝语言

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歌声美,舞步轻,织成了一条情韵绵绵的女儿河,又好像一朵朵太阳花在蓝天下缓缓滚动。

连用两个精彩的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彝家女儿打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