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病态现象_第1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病态现象_第2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病态现象_第3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病态现象_第4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病态现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病态现象

陆东亚

【摘要】:当代大学生处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由于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善,他们的价值追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过分强调个人本位,过于落实理想失落,立场模糊,缺乏标准,从单一走向不确定。大学生本身则因为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少理想目标,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问题口益突出。与价值追求的所要寻求的“真善美”相背离。大学生作为国家将来的支柱,纠正他们的价值追求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从从社会、学校、家庭找出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匡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追求:原因;改善方法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行为方式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更多地追求物欲享受而非精神,人存在的价值追求、生活目标被扭曲淡忘甚至践踏,更多地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价值概念淡薄甚至被遗忘。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生活方式确立的关键时期。他们个性意识强烈、思想开放、扑捉信息的能力强,但同时他们对待思想文化过于宽容、缺乏信息与判断能力。正因为这些特性,是我们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存在着很多病态的现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的病态现象

(_)基本概念

价值的概念

人的价值可分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方而。

个人价值表现为个体需求的满足和和个体存在意义的展现,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而社会价值表现为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即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多做贡献。

我们主张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贡献而不讲满足个人合理需要,或只讲满足个人需要而不肯为社会作贡献,都是对价值的片面理解。

2、 追求的概念

追求可分为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

物质追求包括对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事物的渴求,如水、空气、食物和满足生存条件后为了更好的享受,对金钱、权利等过度的沉溺。而精神追求则是指有了基本物质保障后,不再贪恋物质的享受,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通过阅读、旅行、交往等各种方式产生幸福感与满足感。

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人的发展追求不能只重物质忽视精神。当物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必须开始重视精神建设。人不能一昧的追求满足物欲,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应该思考、促进精神发展。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并驾齐驱,是任何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方法,最终也是体现。

价值追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价值追求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最高境界就是至真、至善、至美,也就是力图达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境界。“真”可以转化为无穷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善”包含了道德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的各种综合价值。“美”指客体的存在和属性与主体身心相互作用产生超功利的愉悦效应。它既有物的价值,又直接或间接地有精神价值,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境界。

a

(二)基本特征

自我中心倾向

即只注重自我价值,轻视甚至是无视社会价值。新时期的大学生,与上辈相比,最明显都不同在于不再像他们的父辈年轻时那样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缺少了这种民族使

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他们更能“理性”考虑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并旦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宠溺中长大,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处于青春期后期,思想与心理上未成熟,但又个性鲜明,容易受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及社会中自私自利不良风气的熏染,产生明显的自我中心化趋向。港考虑问题仅从个体单个角度出发,过度强调个人,不为他人、集体和社会考虑,仅为个人利益。他们竞争意识和排他性非常强,利用各种途径达到所谓立足社会的条件。生活态度淡漠,不关心同学集体也不关心父母亲人。一切向自我看齐,一切以自身利益为评价指标和出发点。决定做任何事情前总要判断,这件事我要付出多少,又能得到多少好处,绝不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更不用提贡献与牺牲精神了。更有甚者为了个人利益,无视道德的约束、法律的权威,做出有损集体国家人民利益的事。

过于落实,理想失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发市场经济,整个国家的政策呈现出了务实倾向,这种务实倾向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过去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理想主义色彩相对淡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自我理想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悲天悯人情怀也己经几乎不存在。他们认为理想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而旦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很大的牺牲,相比而言还是当下的现实生活比较重要。加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的滋生和蔓延,大学生随之想象发挥,使生活的各个角落充满了“务实”的味道,价值理想在这种“务实”倾向的熏染下,逐渐失落。iv

价值取向功利化

(1) 学习功利化。当代大学生选择课程时,只考虑这门课的内容与自己将来的工作有无直接关系,能不能在课堂上学到实际有用的东西。即只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忽视一些基础知识的功用,忽视了对自身涵养的提高。大学中的应用学科教育与技能培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人文学科等却受到轻视。°以我们小学教育为例,凡是有关教师技能的课或者讲座都会异常的抢手和火爆,而例如近代史、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等课,学生大呼没意思,学了也没用,不是迟到早退就是翘课。更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外语”等种种考证热己成为大今大学一独特的“风景线”。若把教育或者学习比作一场投资的话,当代大学生都渴望成为暴发户,即小投入大回报。

(2) 人际交往功利化。以性格相投、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正逐步被物质利益性的追逐所取代。大家都倾向于认识担任部门要职或者在班级起核心作用的“精英”,觉得这会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更有甚者谄媚老师,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如考试求通过之类的。生活中更多的还是“一次性交往”o比如,你有事需要某人帮忙,便主动联系,百般讨好,事情办完,从此陌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有耐心看“口久见人心”了,把自我利益作为交往的唯一目的,即应酬式的交往。

(3)择业功利化。在选择职业是,许多大学生突出职业追求,淡化事业追求,以工资的高低、工作环境的好坏论职业的优劣,且大多趋向一些发达城市、热门行业、高薪职业,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到艰苦

的地方去。选择就业部门时,大学生们越来越青眯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收入相对较高又稳定的部门。这恐怕就是公考如此受热捧的主要原因吧!在近年的经济危机和就业压力下,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现象。如果求职或就业遇到挫折,相当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就绪深造或者回家待业,而不是选择继续求职或是自主创业。考研党和啃老族队伍的口益壮大正因如此。”

(4) 政治取向功利化。大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入党。在入党动机上,多是为了有利于就业有更好的待遇,而不是为了献身于祖国建设、社会发展。当代大学生对政治趋向淡漠的态度,觉得那些事离自己很远或是与自己无关,他们只在意自己个人的发展,更关注自己的就业和生活,缺乏对共产党的信仰和认可。

(5) 婚恋观功利化。由于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电视网络媒体对相亲节目的大肆渲染,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傍大款”的心理。择偶标准世俗化,大学生不再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再相信“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而是把爱情建立在对方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基础之上,或以自己家庭的优

越条件为资本待价而沽。选择配偶更像是在便利店里买东西,首先你要看自己手里有多少钱即自己是什么条件,再对应的去挑选,这就是我们“便捷速配型的婚姻”o就好像五块钱你就只能买啤酒,而和红酒无缘了。这样的价值观念更加加速的社会的功利化。

过度追求物质轻视精神

“物质化”概念用来比喻生活中过分或者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现象。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产品的极大丰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摆脱贫困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但是,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也容易催生享乐主义风气,世俗成功的现实使很多人不仅生活得无忧无虑,而且奢华成风,攀比炫耀。于是一些人便不再关心理想前途、也不再拥有内心信仰,生活得骄奢淫逸、脑满肠肥。对这些人来说,生活便是利益功名的追求。过度物质化的生活最终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意志消沉。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便有这样的一种倾向。我们并不排斥追求物质,但是在渴望成为物质的富翁时,也别失去了成为精神巨人的梦想。

二、产生大学生病态价值追求的原因

(_)社会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冲击和交融即文化多元化,这也是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价值观的冲突和磨合。当代大学生是在中西文化相互渗透的时代中成长的,现在像“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好莱坞电影等在中国的盛行,这种文化意识的渗透是从外到内的。大学生作为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的价值信仰、生活方式等势必受到影响,他们淡忘了我么民族原有的主流意识和传统文化,弱化了本民族的认同感,转而崇拜西方的价值论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加之信仰危机。

再加之如今科学飞速发展,信息网络的兴起和强盛,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每天都从媒体上接收大量的信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生活方式确立的关键时期,缺乏信息筛选和甄别能力,对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容易产生认同感。旦由于网络上充斥着虚假信息,大学生在网结上上当受骗后,对事物的安全感降低,这就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吸取经验”,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多抱有怀疑、防备心理,这样的恐惧心理容易使他们与他人产生隔阂,导致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最后不愿意在与人交往,人际交往的意识也随之淡化。网络还为犯罪提供了温床,成为各种罪恶蔓延滋生的地方。更多的大学生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由此耽误了不务正业,迟到早退,大学四年由此荒废。

(二) 学校

九十年代到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成倍增加,逐渐的发生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大学生身上的精英光环逐渐褪去,变成了“平民”,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复杂,无心再考虑个人价值和行为规范的问题。晨读泡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发传单叫卖开淘宝代购的越来越多,“学校商人”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能力的象征,赚钱越多说明能力越强。校园商业化气息浓厚,充满铜臭味,不再是干净的学习场所。学生把社会生存论作为第一要义,无心学术科研,由此过于现实,不再谈及所谓遥不可及的理想。

时代变迁,但教育内容却依旧陈旧、单一、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学生既不理解也没兴趣,只为考试通过,考前死记硬背,靠后全部忘记,做的都是无用功。更加强了大学生的学习无用论的坚信不疑,价值观由此发生偏差。志

(三) 家庭

都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生命开始的地方,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伴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单亲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家庭利益纷争愈演愈烈,离婚更是屡见不鲜,更有婚外情等家庭伦理混乱。总而言之,我们成长的环境变得很糟糕。由于家庭危机带来的家庭关系的损坏,使家庭缺乏亲情的温暖,给我们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利于我们大学生健全人格、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更有可能造成心理的阴影和扭曲,不利于我们将来的发展。

如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一人为四人宠,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没有经受过挫折,内心比较脆弱,性格也不坚强,更缺少独立自主、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来到大学,这样一个新环境,遇到挫折就放弃颓废。由于缺少与他人交往的经验以及童年时养成的自私自利的习惯,不能与同学室友友好相处。自我中心趋向明显,做任何事都只想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三、斧正大学生病态价值追求的解决办法

如上所述我们大学生价值追求出现偏差,很大部分原因是这个时期他们的三观还未定型,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要从根源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从外部肃清社会不良风气,从根源上解决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追求的不良导向,从内部提升大学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内外同时入手定能很好的斧正大学生的价值观。

(_)肃清不良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一种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人格力量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既有益于每一个人,又有害于每一个人。目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社会规范功能的丧失,使学生思想涣散,生活无序;第二,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取向混乱,导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第三,社会上存在的冷漠心态,淡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第四,社会道德的滑坡影响了学生对善与恶的鉴别能力;第五,社会责任、义务意识淡薄,影响了学生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做知道了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便能对症下药。首先要强化社会的规范监督功能,包括道德限制和法律权威,让大学生明确是非黑白,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然后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价值取向混乱,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我们要通过舆论媒体表示对这些价值观的唾弃,动员大众宣扬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上还有一些冷漠心态、道德滑坡现象,我们更要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通过宣传好人好事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类的扩散正能量,唤起人们内心沉睡的良知和善良。最后社会各界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国家领导干部更要清廉养身,以身作则,为广大大学生树立起好榜样。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教育

教师人格的陶冶和引导

价值观教育固然需要制度化的方法,即通过专门的教育结构和教育活动.教师的人格感染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人格感染以教师自身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之由价值观模糊、失误走向清晰、准确,由道德水平较低上升到较高水准。教师要做好人格感染,首先自身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对社会和大学生充满信心;其次自身注意发挥榜样作用,因为大学生往往把自身在某种环境中(课堂)从重要而有地位的个人(教师)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感觉和思想方式融于他的角色之中。“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身体力行的价值取向、为人品质、思维方式,诸如枳极而热情的奉献精神、真诚而求实的为人宗旨、科学而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一种互动的过程对大学生进行了有形的示范。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提升

校园中传统的人文精神产生了相当深度的断裂,优秀的高雅文化遭到了相当程度的冷落,一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真空乃至危机,这种文化关系的失位直接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失衡。校园文化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大学生文化取向低俗化、商业化。is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广校园精神,鼓励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倡导班级组织各式各样的班队活动,把大家带出寝室,远离电脑,来到户外参加体育活动,与自然接触。还可以开一些有趣的通识课,如陶艺、木工、插花等。不仅增加大学生的技能,更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当然,我们还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图书活动,将大学生领进图书馆,获取知识,获得精神的丰盈。

3.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优化

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心理疾患,就能使他们的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与社会达成和谐的适应关系。

首先,可以开展团体辅导,帮大学生解决困惑、忧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