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1.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此后,女子参政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辛亥革命(

)A.改变了女性受歧视的地位 B.开启了中国妇女解放先河C.有利于扩大政治统治基础 D.使男女平权得到真正实现2.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3.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保证人民管理政权机关;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为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权力机关开始由抗日时的参议会过渡为人民代表会议。这些做法(

)A.积累了民主政权建设的经验 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反映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D.适应了解放战争的推进形势4.民国初期不仅士大夫对于集会大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而且乡曲措大,市井鄙夫,或则滥竽工会,或则侧身政党,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治团体出现30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A.政党政治建立成为潮流 B.北洋政府独裁受到遏制C.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D.国家政治格局混乱不堪5.1956年,某位参加中共八大的代表在谈到参会心得时说:“各民主党派所联系和代表的是我国具有比较丰富的现代文化知识的人们。也就是说,他们在许多事情上比较内行,能够看到外行人看不到的问题,提供外行人不能提供的建议和批评。”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主张各党派(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密切开展党内合作C.深入基层,为民发声 D.广泛团结知识分子6.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宋教仁到处演说为国民党争取多数席位。“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利用进步党对抗国民党并控制议会。当进步党势力大增之际,袁世凯又策动组建公民党,以打击国民党和进步党。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党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B.政党已经沦为专制工具C.资产阶级政党局限性初显 D.北洋派系内部纷争加剧7.《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这一规定(

)A.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批判了国民党消极抗战的政策C.推进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D.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8.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乡(村)、区人民代表会议成为乡(村)、区两级正式的最高权力机关,乡(村)、区人民代表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举措()A.是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调整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实践基础 D.践行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1928年10月3日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训政纲领》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搅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这体现了国民党政权(

)A.主权在民 B.一党专政 C.分权制衡 D.个人独裁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豆选”、挨门串户等方式来保障政策落实。这些举措有利于(

)A.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团结各阶层共同实现民族独立C.民主革命队伍的壮大 D.保证中国共产党队伍的纯洁性11.作为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而且它早期的皇帝们曾使中国达到空前兴旺发达状态的一个王朝的最后法令,这道1912年2月12日发布的告别谕旨是具有某些历史兴味的。该谕旨发布标志着(

)A.武昌起义爆发 B.封建帝制结束 C.共和政体建立 D.军阀统治确立1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人士在中央政府任职情况》。任职比例变化实质反映出()A.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C.民主党派失去了革命性 D.新型政协制度已经形成13.每座城市都见证着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以下图片所示文件均颁布于同一城市,该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14.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I2),清王朝最后-位皇帝,中国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最后一位承绪封建法统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正式颁布退位诏书,此诏书(

)A.实现了国家政权和平交接 B.具备了宪法和法律的性质C.宣告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D.是各方面力量博弈的产物15.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08年8月,清廷在巨大的压力下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明令1916年为立宪预备期限。此部《大纲》以日本的明治宪法为蓝本,按照“国情”作了重要修致:皇权比日本天皇的权力大。臣民比日本臣民的权力小。招来了立宪派的严厉批评,指其为“假立宪”“伪立宪”。立宪派和绅商不承认《钦定宪法大纲》的合法性,率先发起了“开国会和平请愿运动”。——摘编自许家祥《清末新政的夭折》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当天,袁世凯的部将40人电请内阁代表,主张维持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以期对南北议和施加压力。1912年1月26日,北洋集团发起“请愿共和”,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以现在内阁及国务大臣等暂时代表政府,担任条约国债及交涉未完各事项”。民国初年,在政治资源的掌握上,袁世凯主要控制的是传统的官僚政治资源和军事资源。而新生的共和民主体制下的政治资源几乎都控制在同盟会和国民党手里。显然,责任内阁制是新事务,它的实行对袁世凯利用传统官僚政治资源形成了极大制约。——摘编自陈希贤《军权政治的兴起及中国宪政化的衰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年中国宪政取得的成就。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史料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有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邓小平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我国国情?参考答案:1.C2.B3.A4.C5.A6.A7.A8.C9.B10.C11.B12.D13.C14.D15.A16.(1)原因:西方宪政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为了挽救清朝统治危机;预备立宪的推行。(2)成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实行责任内阁制。17.①历史上,民主党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同盟军,共同进行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