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1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2“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3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4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5审题方法二:以果溯因法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结果狗跑了
原因99个铁链都好只有一个坏了
审题方法二:以果溯因法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6立意:
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立意:
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7审题方法三:多角度分析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审题方法三:多角度分析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8从安泰的角度
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②自知者明,只有能自知,才能胜利;③要扬长避短。
从母亲的角度
①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②让“安泰”们早些独立;③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
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要讲究方法。从安泰的角度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②自9审题方法四:对比法
几个人同喝一口井水,只是有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棒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
审题方法四:对比法
几个人同喝一口井水,只是有10①受外物所左右的人,是不能品尝人生真味的.
②只有不受外物所左右,才能品尝人生真味,享受生活的乐趣。①受外物所左右的人,是不能品尝人生真味的.
②只有不受外物所11
审题方法五:辨明关系法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审题方法五:辨明关系法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12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活力发愤进取;没有竞争,就会丧失活力,忘掉进取。自然界如此,人也如此,一个企业也如此。
③没有危险、没有危机感,在无忧无虑中生活,其结果必将失去一切。
④有了生存的压力,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千方百计去找寻生存的出路。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活力发愤进取;没13审题方法五:寓意(诗意)解读法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审题方法五:寓意(诗意)解读法
星星
14从两节诗的对比中,我们不难悟出:
因观察角度、位置的不同人们会有不同的认知。
1、由此我们可以从生活、社会、人生等方面进行联想感悟,空间地理位置的不同,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认知,同样,人们所处社会位置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要兼听,不要偏信”;
2、若分别就每一节诗去解读,我们也不难悟出“距离产生美”“欲知事情真相,道听途说不行,要亲自去探究才行”的道理。从两节诗的对比中,我们不难悟出:
因观察角度、位置的不同人们15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
(1)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3)联系现实,提取观点。(4)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5)做出结论。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1)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16
1、从分析原因入手。
例如: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审读材料提取观点1、从分析原因入手。审读材料提取观点17以果溯因:
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就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
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以果溯因:
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通过“182、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或句
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2、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或句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19找关键词句: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
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找关键词句: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
初露锋芒时说20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3、从辨明关系入手。21辨明关系: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是依存关系。
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辨明关系: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是依存关系。224、从材料的事物喻义入手
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4、从材料的事物喻义入手23分析喻义:
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
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分析喻义:
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24
例2: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歌德,享年8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7个月,才完成了大型歌剧《浮士德》下卷的创作。补写完了难度较大的第四幕,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自己的颠峰。他的好友爱克曼在问及歌德的创作经验时,歌德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创作好比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我又推上去。
例2: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25分析喻义:它把创作的过程比作上山推石头,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这就道出了创作的艰辛。
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炼出来了。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等。
分析喻义:它把创作的过程比作上山推石头,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26
例1:材料一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5、若多则材料,求同存异,辨证分析。【求同法】几项材料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是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例1:材料一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27审题分析:
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
本材料的题旨是:要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警惕糖衣炮弹等。审题分析:
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28
例2:①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②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次;③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④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⑤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
例2:29审题分析: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
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审题分析: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30
【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求异法】31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32审题分析:
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审题分析:
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33
例2:材料一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材料二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三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例2:34审题分析:
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作对比分析,即求异,找出二者的对立点:言行不一,律己与律人标准不一。
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正确的主张:高尚的品质绝不体现在嘴上,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材料一中的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上学,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小新助人为乐,靠的不是如何说,而是靠的实际行动,可作为品质高尚的典型事例。
审题分析:
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35
6、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例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6、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36判断情感倾向: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判断情感倾向: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377、舍次求主法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7、舍次求主法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38【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398、寻互补法
【材料】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8、寻互补法
【材料】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40【分析】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分析】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
材料②“41第一、推敲第一构思——从话题的不同侧面来立意——寻找与话题相关的人或事——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当心中有了观点之后第一、推敲第一构思当心中有了观点之后42第二、多用发散思维
——从话题的不同侧面来立意
——寻找与话题相关的人或事
——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提炼观点第二、多用发散思维
——从话题的不同侧面来立意
43第三、选择最佳角度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正确的,立论稳妥而不会走火入魔
——可写的,能够从道理上深入阐述的
——熟悉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
——喜欢的,有写作灵感和创作欲望的第三、选择最佳角度
——新颖的,有别众生俗论能吸引读者
44谢谢谢谢45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46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47“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48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49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审题方法一:找关键词句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50审题方法二:以果溯因法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结果狗跑了
原因99个铁链都好只有一个坏了
审题方法二:以果溯因法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51立意:
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立意:
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52审题方法三:多角度分析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审题方法三:多角度分析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53从安泰的角度
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②自知者明,只有能自知,才能胜利;③要扬长避短。
从母亲的角度
①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②让“安泰”们早些独立;③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
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要讲究方法。从安泰的角度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②自54审题方法四:对比法
几个人同喝一口井水,只是有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有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人干脆用双手棒着喝。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而用泥瓷之人则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只有那用双手捧水喝的人痛快地说:“好解渴啊!”
审题方法四:对比法
几个人同喝一口井水,只是有55①受外物所左右的人,是不能品尝人生真味的.
②只有不受外物所左右,才能品尝人生真味,享受生活的乐趣。①受外物所左右的人,是不能品尝人生真味的.
②只有不受外物所56
审题方法五:辨明关系法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审题方法五:辨明关系法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57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活力发愤进取;没有竞争,就会丧失活力,忘掉进取。自然界如此,人也如此,一个企业也如此。
③没有危险、没有危机感,在无忧无虑中生活,其结果必将失去一切。
④有了生存的压力,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千方百计去找寻生存的出路。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有了竞争,才会产生活力发愤进取;没58审题方法五:寓意(诗意)解读法
星星
雷抒雁
仰望星空的人,
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
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儿有灰尘、石渣,
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与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审题方法五:寓意(诗意)解读法
星星
59从两节诗的对比中,我们不难悟出:
因观察角度、位置的不同人们会有不同的认知。
1、由此我们可以从生活、社会、人生等方面进行联想感悟,空间地理位置的不同,会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认知,同样,人们所处社会位置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要兼听,不要偏信”;
2、若分别就每一节诗去解读,我们也不难悟出“距离产生美”“欲知事情真相,道听途说不行,要亲自去探究才行”的道理。从两节诗的对比中,我们不难悟出:
因观察角度、位置的不同人们60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
(1)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2)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3)联系现实,提取观点。(4)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5)做出结论。材料作文的基本步骤:(1)引述材料。这是第一步定位。材料61
1、从分析原因入手。
例如: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审读材料提取观点1、从分析原因入手。审读材料提取观点62以果溯因:
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就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
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以果溯因:
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通过“632、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或句
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2、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或句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64找关键词句: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
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找关键词句: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
初露锋芒时说65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3、从辨明关系入手。66辨明关系: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是依存关系。
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辨明关系: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是依存关系。674、从材料的事物喻义入手
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4、从材料的事物喻义入手68分析喻义:
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
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分析喻义:
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69
例2: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歌德,享年8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7个月,才完成了大型歌剧《浮士德》下卷的创作。补写完了难度较大的第四幕,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自己的颠峰。他的好友爱克曼在问及歌德的创作经验时,歌德只说了一句话:“我的创作好比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我又推上去。
例2:与但丁、莎士比亚齐名,被称为世界诗坛三大巨匠之一的70分析喻义:它把创作的过程比作上山推石头,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这就道出了创作的艰辛。
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炼出来了。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等。
分析喻义:它把创作的过程比作上山推石头,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71
例1:材料一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5、若多则材料,求同存异,辨证分析。【求同法】几项材料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是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例1:材料一泾溪石险入惧惊,经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72审题分析:
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形式存在时,人们容易觉察,易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小心谨慎;当它以潜在的形式存在时,表现为不易觉察的渐变,人们易松懈、麻痹、放松警惕。
本材料的题旨是:要有危机感;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当心平地跌跟头;警惕糖衣炮弹等。审题分析:
两则材料有共同之处。当矛盾以尖锐激烈的73
例2:①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纲目》;②埃文利希发明了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次;③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④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⑤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
例2:74审题分析: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
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审题分析: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件事,但相互间都存在着共性——伟75
【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求异法】76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找出其关联点,联系实77审题分析:
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审题分析:
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78
例2:材料一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材料二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材料三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例2:79审题分析:
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作对比分析,即求异,找出二者的对立点:言行不一,律己与律人标准不一。
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正确的主张:高尚的品质绝不体现在嘴上,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材料一中的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上学,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小新助人为乐,靠的不是如何说,而是靠的实际行动,可作为品质高尚的典型事例。
审题分析:
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80
6、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例如: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遂宁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冲刺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常熟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试题(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英语听说(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冲刺诊断考试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镇江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装修终止合同模板
- 市政划线施工方案
- 2025年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协议
- 公共事业管理心理评估试题及答案
- 合同法分包的法律依据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销售业务员劳动合同(新车与二手车)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河北养老托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急诊医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 《带电作业操作规范-架空配电线路机械化带电立撤杆》征求意见稿
- T-CAS 886-2024 输血相容性检测设备检测性能验证技术规范
-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制度
- 用户体验测试方法培训
- 压力性损伤安全警示教育
- 眼科诊所安全消毒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