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4_第1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4_第2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4_第3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4_第4页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1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梳理一、条件1.欧美各国科学家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世纪中后期,科学家把很多应用手生产。3.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4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119世纪三四十年代,科学家们已经知道电的存在,并发明了有线电报。21866年,德国人成功研制发电机。3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也制造出来。4、电车、_和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人“”。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相继问世,不久,以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2)新的交通工具:、研制成功。3.化工技术的发展:从煤和石油中提炼化学物质,制成_,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4.传统工业的进步:的发展,人们在和建筑业中使用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三、影响1.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①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②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工业的生产规模扩大。③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社会化趋势加强。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一些大企业放弃自由竞争原则,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3)影响:垄断渗入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原因①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②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③随着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日益明显。④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表现①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料的同时,还直接输出。③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3)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最终建立起来。

重点突破1垄断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实质(1)形成原因垄断组织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趋于集中和联合;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2)实质垄断组织实质上是资本家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有发明和发现的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2)大国同步,相互促进。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受其影响带动,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英国的一枝独秀,尤其以美国、德国贡献最大,且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较为迅速。(3)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由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较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这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发展特别迅速。[典例解析]例1、(2022年重庆卷)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限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答案:。C例2、(09年全国卷Ⅱ)在20世纪,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第三世界的兴起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解析: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是带有浓厚封建性和扩张性的国家,他们对外扩张是赤裸裸的武力征服,随着这些帝国的消失,其侵略扩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答案:A。例3(09年广东卷)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巴拿马运河开通”说明交通的改善,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是商品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是劳动量市场国际化的表现,“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则是资本国际化的表现。A选项不符合“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B选项不符合“巴拿马运河开通”“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C选项不符合“巴拿马运河开通”、“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答案:D。例世纪与20世纪之交,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有赖于A.发电机的发明B.内燃机的发明C.蒸汽机车的发明D.飞机的发明解析:本题要考查的是石油工业与内燃机的联系,注意D项范围小,被包含在B项中。内燃机是以石油为燃料的,而飞机只是使用内燃机的交通工具之一。答案:B例.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指的最早的是:A.文艺复兴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解析: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获取题意:科学引导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就不难了。主要考查运用科学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性条件这一知识点。答案:C例6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奋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垄断组织”这个概念,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的产物。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也就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因而排除A,D两项;;B项错在“全面”二字上,只要是私有制还存在,就不可能全面实施计划经济。答案C例7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改造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等等。得出这些结论所依据的事实包括:①资本原始积累②资产阶级革命③海外扩张④工业革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应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特征来解题。本题利用材料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考查。答案:D[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迅速地广泛开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英国已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C.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2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和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A..机器制造业D.钢铁工业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 B.电力机车的运用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世纪晚期,在科技发明及其应用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是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日本、美国D.德国、美国5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经济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逐步上升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进步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6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B资本和生产的日益集中C.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D.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7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B资本和生产的日益集中C.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D.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8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国家加强了对私人生产的干预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得到完善 10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C.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D.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年,15个欧美国家在柏林会议签订的《总议定书》中规定:“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新占领时(指非洲),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这说明A.列强尽力避免战争B列强公开瓜分非洲C.非洲已被分区占领D非洲掀起反抗斗争12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它们当时使用的发动机分别是()蒸汽机和电动机.内燃机和电动机

13按因果关系排列下面各项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③帝国主义形成④垄断组织产生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14右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D“二战”时期15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由一国到多国B.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进人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了主导作用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些学者把科学进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的显著特征。……在十八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贫乏,不能直接运用于工业过程。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觉成才者。——摘自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材料二1870年到1900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发展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回答:1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2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技术发明的特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3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通过分析和评价,谈谈你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17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两句诗,从中你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2)看下图,回答: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什么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看下图,回答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方面?

(4)结合三幅图,回答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并写下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在书中他引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学那么发达,为什么后来却落后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二: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请回答:请你破解“李约瑟难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中国在近代前夜发展迟滞,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9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后果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国际格局方面: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知识梳理一、科学研究成果德国美国二、西门子电动机电灯电话电气时代内燃机柴油汽车飞机人造纤维炼钢技术钢材三、重化工业钢铁工业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第二次工业新兴交通工具国际分工资本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4DDDDA510BDACD1115BCCBA二、材料解析题16[答案]1天文学的革命。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等。2技术发明都达,科学知识运用于工业生产的条件不够成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对生产的影响不大。31870年以后,近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革命和进步;几乎所有工业部门,无论旧工业部门还是新兴工业部门,都受到新科技、新发现的影响,特别是电的发现和运用。4科学技术是巨大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科技意识、科技利用是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国际地位、经济地位的重要前提。17(1)人力、畜力。(2)第一次工业革命,早期火车,铁路交通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3)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通讯工具的发明。(4)国际格局:第一次,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第二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18提示:可从观念意识的落后、内外政策的不科学和科学技术的缺陷等方面来分析(要点:①漠视世界历史的大变动,愚昧自大,固步自封;②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厉行文化专制;③鄙薄科技,固守传统技术,缺乏创新新成果。)中国学者解答: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中国传统科学的内在缺陷,二是从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的束缚,三是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