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_第1页
八年级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_第2页
八年级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_第3页
八年级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_第4页
八年级义教语文八下教学用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授课方案(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授课参照/初中语文教参/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参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义教语文八下授课用书: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授课参考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更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授课使用。课文商议一、整体感知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离职归里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见,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激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前言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并没有由于自己的地位和尊长身份,就板起相貌说教,而是以身作则,表达自己青少年时代修业的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希望,寓于其中。二、问题研究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修业经历的?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辛状况,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修业的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所以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第2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坚毅拼搏,在付出了无数勤奋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战胜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衬着了从师修业的困难:穷冬节气,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够动”。生活上艰辛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摇动作者修业的意志。在艰辛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绝不艳羡。精神上的富饶,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分,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碰到启示。2.作者写自己艰辛修业经历的目的何在?是为了激励马生勤奋学习。由于课文可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激励和希望,作者的妄图特别显然。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平易平易。练习说明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在修业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战胜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要修业生说说作者在修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怎样战胜的,以及他能够这么做的原因,既为学生锻炼口语表达的能力供给第3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了一次说的机遇,同时经过这样的练习,也能引导学生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掌握课文内容。最后一问“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可不名一格,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二、讲解以下句中划线的词。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注意文言文中的特别词语,特别是与现代汉语表达不相同的词语,从而积累文言词语,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1.致:获得。2.走:跑。稍:稍微、稍许。3.益慕:更加仰募。益,更加。慕,仰募、仰募。4.患:忧虑,担忧。尝:从前。5.俟:等,等到。三、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眼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今世中学生应该怎样第4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对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看法重新审查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够让学生就这一话题睁开讨论,最好能有不相同的建议。讨论中看法不一致不重要,经过讨论甚至争论,更有利于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若是能有同学就此谈到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的关系,甚至引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句,显然有助于将讨论引向深入,应该大力夸耀。授课建议一、补充文体知识,引导学生大体认识“书序”和“赠序”的差异。二、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比较手法,意会文章内容,领悟这种写法的表达收效。三、鉴别一些文言词的读音。四、挖掘本文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不怕吃苦。有关资料一、作者介绍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困,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世勤苦学习,“自少至老,何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晓”。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亲母亲为由,第5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辞不应召,修道著书。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授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回乡。后因长孙宋慎涉及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述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朴素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同意他“现在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二、明初散文明朝初期的散文作家多半是由元入明者。他们经历了社会杂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所以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重申“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想”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分,且有必然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善于讨论,风格古朴豪放,尖锐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到的风格。他第6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的散文雄健豪放,尖锐泼辣,如《蚊对》《指喻》等。三、译文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方法获得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送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够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达成,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高出约定的限时。所以,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所以能够看到各样各样的书。成年今后,更加仰募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从前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识的尊长请教。尊长德高望尊,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房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平易些。我站在旁边服侍着,提出疑难,咨询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碰到他训诫,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仪更加周密,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快乐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诚然蠢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当我从师修业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强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直不能够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许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饶的东西能够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相同。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不敬羡第7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他们,由于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觉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修业时的勤奋和艰苦大体就是这样。四、课文删节部分原文、说明和参照译文今虽耄老⑴,未有所成,犹幸预⑵君子之列,而承⑶天子之宠光,缀公卿此后,日待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⑷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⑸日有廪稍之供⑹,父亲母亲岁有裘葛⑺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波之劳矣;有司业、博士⑻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用若余之手录,假诸人⑼此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能者,非天质⑽之卑⑾第8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别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⑿在太学已二年,流辈⒀甚称其贤。余朝京师⒁,生以村夫子谒余⒂。撰长书以为贽⒃,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⒄。自谓少时专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村夫以学者,余之志⒅也;诋⒆我夸际遇之盛而骄村夫⒇者,岂知余者哉!说明:⑴〔耄老〕年纪大。⑵〔预〕参加。⑶〔承〕承受,接受。⑷〔过〕高出。⑸〔县官〕这里指朝廷。⑹〔日有廪稍之供〕每天有米粮供给。廪,粮仓。稍,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⑺〔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⑻〔司业、博士〕官名,国子监的老师。⑼〔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⑽〔天质〕天资,人的智力。⑾〔卑〕低下。⑿〔君则〕马生的字。第9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⒀〔流辈〕平辈的人。⒁⒁〔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⒂〔以村夫子谒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浦江县和东阳市在明朝同属金华府,所以说是同乡。谒,拜见。⒃〔撰长书以为贽(zhì)〕写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礼物。⒄〔夷〕平易。⒅〔志〕意愿,梦想。⒆〔诋〕诋毁,诋毁。⒇〔骄村夫〕在村夫眼前炫耀。参照译文: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饮食,父亲母亲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房子里朗诵诗书,没有奔波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咨询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状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用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若是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晓,道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专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平辈人十分夸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言辞很顺畅达达。同他议论事理,言辞平易,神情和悦。自己陈说少年时专心学习很勤奋。这能够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亲母亲,我把过去修业的艰辛告诉了他。五、《送东阳马生序》讲析(节选)(吴功正)这篇文章意在激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勤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第10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量。现在分几段来谈。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祈修业的经历,一共有三层。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勤苦勤奋。文章一开始就揭穿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嗜学”就是喜欢读书,家境贫困却又无法买书来看,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自己亲手抄写,这就成认识决矛盾的方法。“手自笔录”这一状况,初步揭穿了他学习的勤奋态度。接着用严冬天气抄书的状况进一步描述这种勤苦精神。“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砚台里结了很硬的冰,手也冻僵了。这既是指天气,又是指家道贫困。而“砚冰”“手指”,是围绕着“手自笔录”的抄书方式写的。“弗之怠”,是说不懒散偷懒。这是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比较,进一步突出学习的勤苦。作者从最困难的严冬天节着笔,用来说明一年四时,每天这样,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走送之”,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连忙送去。“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高出约定的限时,这个“稍”字重申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正由于这样,人们才乐于借书给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观群书”。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辛的学习精神。这一层是写读书勤苦。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第11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子到了二十岁便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层说的是学习勤苦,这一层讲的是求师困难。写的是“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状况。所谓“乡之先达”,是指当地有学识的尊长。“执经叩问”,就是带着经书去请教。“百里”,是说行程远,显示了求师欲望的迫切和坚决。这个状况是分三点来写的。第一点写老师的严格。“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尊,这是概括性的议论,此后用学生挤满屋子这一状况进一步衬托衬着,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识、有出名度。可是,即即是请教的人好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任意。这是用的反衬手法。而写老师严格又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意。于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是写平时请教老师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忠诚和恭敬的态度。第三点是写老师愤慨时他请教的状况,“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态度更加谦和,致使于不敢出声。这里的两个“愈”字,相当传神。“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老师快乐的时候,又连续请教。这一层是写求师难。第三层主要写修业的艰辛状况。作者采用了一个特定状况加以描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贫困;“深山巨谷”,表示行程险恶。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环境、天气的特色上着眼。“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够动”,这些又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悲凉。这是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第12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住,借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这所有,都表现了一个“苦”字。而着力写苦,有两个目的:一是比较“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作者连用这样几个动词,“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明媚。这是个比喻,这一个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比较就越鲜亮。“余则袍敝衣处此间”,一边是服饰娇艳,一边是破衣烂袄。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经过这样的比较后,作者的笔墨开始转折,进入对精神境地的揭穿,“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敬羡,不自愧不如。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由于“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欣慰和思想寄望,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接下来作者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束这一层,说明这可是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状况,从而用特定来说明一般,概括了好多近似状况。这篇文章中情义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相貌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经过以身作则的路子,包含着自己亲自的经历和感觉,所以显得情谊诚意,语重心长,令人感觉平易。文章从表达下手,表面上看忧如离题,实质上内在的勾联很紧。写年轻时读书、从师、修业的经历,采用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所以在表达中隐约地有着讨论的妄图。写自己的艰辛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修业的状况是供给反第13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面的教训。这所有又无不是为着激励马生。所以,全文的结构亲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比较手法。比较显然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困的比较。本章的结论即是从这些比较中引出的,所以很鲜亮,很有说服力。六、《送东阳马生序》赏析(周溶泉、徐应佩)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金华)人。元至正中,荐授翰林院编修,以亲老,辞不赴,隐东明山著书。明初以书币征,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后因长孙宋慎与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涉及而被贬四川茂州,死于洪武十四年(1381)五月,终年七十二。正统中,追谥文宪。宋濂少时勤苦好学,元时曾受业于文豪吴莱、柳贯、黄之门,得其薪传。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何尝一日释卷,故学识、文才俱至高无上。及事明太祖,凡国家祭祀、朝会、诏谕、封赐之文,多出其手。相传明太祖尝以文学之臣问于刘基,基对曰:“现在文章第一,舆论所属,实在翰林学士臣濂,华夷无间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听让。”(《跋张孟兼文稿序后》)当时间本、高丽使臣来京朝贡者,每问“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购其文集而归。著有《宋学士集》《宋文宪全集》并行于世。宋濂文雍容高华,醇厚演迤,而多变化。《四库全书总目纲要》谓:“濂文雍容浑穆,如天闲良骥,鱼鱼雅雅,自中节度。”刘基于第14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其所著《宋景濂学士文集序》中引欧阳玄赞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极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力厥辞。其气韵沈雄,如淮阴出师,战无不胜,志很多慑;其神思俊逸,如列子御风,飘然骞举,不沾尘埃;其词调清雅,如殷卣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驺前陈,应接不暇,非具众长,识迈千古,安能与此!”他在文学上主张崇实务本,“必有其实,此后文随之”;重申“随物赋形”、“人能养气则情深文明,气盛而化神”(《文原》)。出名篇章有《秦士录》《王冕传》《胡长孺传》《李疑传》《环翠亭记》《看松庵记》等,《送东阳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序”有书序和赠序两种。书序比较早,多为表达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送孟东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当官,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也在京城,就读于“太学”。马生回乡探亲,宋濂写了这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践领悟“道为学之难”,激励马生勤苦学习。这篇赠序不是板着相貌说教,也非轻施谀词以奉迎对方,而是以身作则,针对缺点以加针砭,所以写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辞流畅,其中所讲道理对我们今天也很有启示意义。叙自己“为学之难”,先揭穿“嗜学,家贫”的主客观状况。“嗜学”,有强烈的读书梦想,浓烈的读书兴趣,而“家贫”则无力购书,无资聘师,无法结友。在这种处境下,唯第15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有靠自己的“专心”、“劳苦”予以战胜。作者先叙无书之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好读书却买不起书,只有走借书之途。再写借书之难,借来的书,不能够污损,不能久待,只有“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为了不逾约,即即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能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笔录”。复写求师之艰。先写“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趋百里外”请教,不辞辛苦。乡贤因门人弟子众多,对他“何尝稍降辞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厌烦,相反的倒是“俯身倾耳以请”;甚至会碰到“叱咄”,而他却“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乡先达的态度愈差,他的态度却愈敬,可见求知的心诚。再写出门从师的“勤且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道路、环境、季节、天气,都极恶劣,而他“足肤皲裂”、“四肢僵劲”,则置天寒地冻于无论,山高路远而无论。关于衣、食、住也不讲究。借居旅舍,一天两顿饭,无甘美肥鲜;一身粗布破袍,无鲜亮锦绣。作者于前面以环境的恶劣突显其坚苦不移,这里则以“烨然若神人”的公子王孙为比较,反衬其独得其乐。正由于这样,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请教,他才能“遍观群书”,而列于君子之列,居天子之侧,四海称其姓氏。从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的看法看,宋濂可谓学有所成的了。接着写诸生学习条件优裕而懒散,回应上文,又明揭妄图。作者依旧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予以比较。太学生无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鲜服美食;高堂大厦,群书毕集,师随左右,不像自己当年的学第16页共18页初中语文授课方案文讯教育授课方案习,有“冻馁之患”、“奔波之劳”、“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能”者。条件的优裕和收效的不好又形成比较。作者在充分对照的基础上其理颖可是出:“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别人之过哉!”显示了不容置辩的力量。最后一节文字写作这篇序的目的:“勉村夫以学”。作者和马君则系同乡关系,又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加之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