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方法
研究及实例分析成员:沈建国王海林王冉曹煜彬
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城市化的重要举措,但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给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小城镇发展中产生了大量的“三废”物质,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有效地引导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防治破坏性的城镇扩展和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己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课题。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就是基于以上现实而提出的。论文以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研究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并以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作为实证研究。从而丰富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内容,为小城镇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规划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总结小城镇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环境规划学、系统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研究生态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根据规划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背景或现状资料,对生态环境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情况进行预测,在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目标及其指标体系以双水镇为例,通过对生态绿地、自然景观、农业生态、环境现状、重点污染源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根据环境容量理论,指出双水镇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通过对双水镇人口与社会发展、环境压力的预测,确立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体系。根据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把双水镇划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林业旅游保护、生态农田保护区、混合区、工业区等五个生态功能区;结合双水镇的环境质量现状,分别从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等方面编制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寻求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最佳方案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环境;环境规划第1章
绪
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我国现有县城镇近5万个;其中县级市400多个,建制镇约1.9万个,集镇2.9万个。小城镇总人口为1.65亿,其中非农业人口0.46亿。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普遍存在以牺牲环境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小城镇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破坏,浪费严重,镇区内盲目圈地、土地闲置,自然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由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发病率逐年上升。1.1.2
研究意义要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在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等理论研究的基层上,确定指标体系,建立模型,结合具体的科学测算生态环境容量,以此为基层确定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小城镇结构、功能性质,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的分步实施,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变小城镇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管理,严格监管力度,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1.2.1生态环境规划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在19世纪末叶,生态环境规划产生并形成。美国地理学家GPMarsh在考察荷兰开发项目后,首次提出应合理规划人类活动,使其与自然协调而不是破坏自然,他的这个原则至今仍是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思想基础。地质学家JohnPowell最早建议通过立法和政策促进制定与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发展规划。苏格兰植物学家与著名规划学家PatrickGeddes创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程序:调查—分析—规划方案的建立,一直被规划者视为经典程序。在20世纪之初,生态环境规划伴随生态学而得以发展。以Geddes,EPark和LWirth等人为首的学者利用生态学原理,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生态规划的基础。霍华德(EHoward)的《明日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对现代城市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也为以后的生态环境规划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我国的生态环境规划:特点:起步晚,发展快,领域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城市、农村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相结合模式。在理论方面,指出生态环境规划的实质就是调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亚系统及其组分之间的生态关系,协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方法上,吸取系统规划及灵敏度模型的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生态规划程序与步骤,即辨识—模拟—调控的生态规划方法。在实践上,我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一开始就与我国农村!城市与区域的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相结合。1.1.2小城镇生态环境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1)小城镇人居环境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中国小城镇人居环境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环境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中国小城镇发展密度和人口规模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经济发达、自然环境好的地区小城镇密度和人口规模大;经济欠发达。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小城镇密度和人口规模小。小城镇体系带空间分布呈现东部、中部密集。西部分散的特点;小城镇发展东、中、西部空间分布不平衡。由此可见,中国小城镇发展受自然环境约束影响很大。(2)
小城镇环境污染类型!特征及其对策研究国外学者对小城镇环境污染类型研究成果以Jaapdevries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区域研究成果代表性较强,但其侧重点在于典型环境问题的剖析,没有对城镇发展与环境互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其中固体废物、水污染、废水及生活污水、合格饮水、水资源缺乏等5项指标在小城镇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而国内目前对于小城镇环境污染类型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认为小城镇环境污染包含生产性和生活性环境污染类型,并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城镇污染的防治,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小城镇自身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小城镇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对策。乡镇企业发展对小城镇环境的主要影响:乡镇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三废”进入环境,引起环境污染乡镇企业对耕地资源的影响。主要为乡镇企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无序占用乡镇企业对农田和水体的污染。乡镇企业对大气!水环境的污染。(4)
小城镇环境规划分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的、原则和内容;建议采用水、大气环境质量等八项指标来综合评价一个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分析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及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提出在规划远景目标时,应该通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应根据不同小城镇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按照工商业、交通等的发展规划,对其人口的增长进行预测,确定小城镇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规模;应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及能力建设,加大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规划研究的内容具体如下:(l)小城镇概念和生态系统分析。从小城镇概念和特点入手,解剖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以及小城镇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并探究了造成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2)小城镇生态系统人口生态学研究。以人口是城镇生态系统的主体为契机,着重研究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适合小城镇的复合适宜人口模型。(3)小城镇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研究。以生态适宜度、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要素的评价为中心,将生态限制因素考虑到整个规划中去,最终提出空间合理的生态安全布局和调控对策。(4)生态功能区划分、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5)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资源保护规划和生态绿地规划研究。使环境承受能力与排污程度相适应,力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本论文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小城镇适宜人口容量和土地利用生态规划。这是由于人口规模决定了小城镇发展的规模。而城镇土地既是形成城镇空间格局的地域要素,又成为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的载体,它的利用方式成为城镇生态结构的关键环节,同时决定了城镇生态系统的状态和功能。小城镇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对维持小城镇的生态平衡和经济高效这一目的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土地利用规划是小城镇生态规划的重中之重的内容。
1.3.2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运用分析法将以双水镇为例,将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分解为规划目的、步骤、指导思想、原则和规划容等,对各个环节分别加以研究,又将规划内容分解为五大块,即人口、土地、境、资源、绿地,对这五大块分别加以探讨。第2章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法2.1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的确定
2.1.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4)突出重点,统筹兼顾。(5)坚持将城镇传统风貌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6)坚持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7)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2.2
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方法2.2.1规划编制工作程序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一般按下列程序进行:(l)确定任务(2)调查、收集资料(3)编制规划大纲(4)规划大纲论证(5)编制规划(6)规划审查(7)规划实施
2.2.2技术路线
3.1双水镇概况3.1.1自然地理状况3.1.2主要资源3.1.3经济、社会状况
3.1.1自然地理状况(1)地理位置双水镇位于北纬220,东经113~113.80间,新会境中南部,银洲湖西岸。(2)地形、地貌双水镇是潭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呈西南高乐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逐渐倾斜状态,全镇植被覆盖率在50%以上。平原土壤为冲积土,主要为全新世海陆交互相松散沉积,下伏基岩;丘陵以花岗岩赤红壤为主,其次砂岩、页岩赤红壤。(3)气候双水镇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受季风影响明显。历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日照时数173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388mm。从历史上看,双水镇自然灾害较少,土地肥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典型的鱼米之乡。
3.1.2
主要资源
(l)
土地资源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变更资料显示,全镇土地总面积207平方公里,折合为310498亩。按全镇9.3万人计,人均情况详见表3一1(2)
水资源双水镇位于银洲湖西岸,水资源丰沛。银洲湖水域为西江、潭江两大水系交汇而成,水域面65km2,水面长351公里,宽1.5~2km。镇内有万亩、曾坑等9个水库,总库容和有效库容分别为4920万m3和3496万m3。丰沛的水资源,为全镇的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
岸线资源岸线是双水镇宝贵的资源,对发展临港工业有很好的条件。双水镇位于银洲湖西岸,从黄宣充大桥至崖门银洲湖岸线近20km,水面宽220~660m,发电厂上游500m岸线水深约10m,其余水深7~8m,适合建深水港日的岸线有南头围25km、黄宣充至双水发电厂1.35km,目前己在双水发电厂建立5000t货运码头。(4)
旅游资源双水镇“五山一水四分田”,背靠将军山,面向银洲湖,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集“山、水、林、文、古”于一体,包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多层次旅游资源。将军山山脉气势雄伟,树林茂密,风景秀丽,有3座中型水库和8座小型水库目前区内植被覆盖率高,山地植被生长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加之以多种多样的生物,共同构筑了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系统。主要资源有将军山、曾坑水库、鱼山水库、万亩水库、有大圣庙、张将军家庙等,其中双水将军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纳入《银洲湖发展规划》。(5)
生物资源1°特色生物资源双水镇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各种生物生长繁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双水镇特色生物资源丰富,银洲湖及纵横全镇河涌水网水质肥沃,水中生物种类、数量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是天然优质渔场。2°森林资源双水镇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镇林地面积为11万多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以上。(6)
矿产资源双水镇主要矿产有钨、锡、天然石英砂(硅砂)、泥炭土、黑泥(塑性粘土)。3.1.3经济、社会状况(1)行政村区及人口2002年双水镇与小冈镇合并后,双水镇政府驻原双水镇政府驻地,中心区分为双水中心区和小冈、天亭两个副中心区,全镇面积207平方公里,全镇人口9.3万人。(2)经济状况近年来,双水镇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收入显著提高。2006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11亿元,同比增长12.5%;工农业总产值85,45亿元,同比增长33.2%。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2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4.64亿元,同比增长22.46%。(3)产业发展1)工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双水镇实施“工业立镇”战略,培育龙头企业,抓好拆船钢铁、发电、纸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引领全镇工业产业聚集,成为新会区规模较大、工业基础最好的镇之一。双水镇共有企业2932家,形成了拆船、电力、钢材、纸业、不锈钢五金制品、神香等支柱行业,其中有全国最大的拆船定点企业双水拆船有限公司,双水发电厂有限公司,维达纸业有限公司,中顺纸业有限公司等。2)农业情况双水镇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各种生物生长繁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双水镇特色生物资源丰富,银洲湖及纵横全镇河涌水网水质肥沃,水中生物种类、数量丰富,鱼类品种繁多,是天然优质渔场,3)第三产业情况双水镇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镇,近几十年来工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除了以往的生活商品零售!大型农贸市场外,现代流通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房地产!住宿和餐饮!技术与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公共与社区服务业也开始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3.2
双水镇生态环境现状评价3.2.1生态绿地现状3.2.2自然景观资源现状3.2.3农业生态环境现状3.2.4环境现状3.2.5重点工业污染源概述3.2.6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2.1
生态绿地现状双水镇十分对植树造林、美化、绿化环境重视。镇村主要道路两旁共种植绿化树11万多棵,建造花基20000m,全部铺种花草和筑起绿篱;南门公路、亿利大道、亿利工作大道等都进行了全面的绿化"目前,镇区公共绿化面积达30.927万m2,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人均绿地面积13m2
3.2.2
自然景观资源现状“山清水秀”是对双水镇的自然资源的高度概括,双水镇“五山一水四分田”,背靠将军山,面向银洲湖,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双水镇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镇林地面积为11万多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5%以上,主要分布在镇内南部的高丘地带,以自然生态林组成,包括木材林、防护林、特种林、经济林等。双水镇位于银洲湖西岸,水资源丰沛,银洲湖水域为西江、潭江两大水系交汇而成,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3.2.3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双水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聘请省、市、区农业专家,大力推广科学种田和良种良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优质农产品,扶持农业种养示范基地,引导全镇农业向产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双水镇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55.8公斤/公顷。2006年蔬菜生产基地和主要农贸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取蔬菜样本556份,农药残留合格率为100%。该镇现没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主要采用过还田等措施进行回收利用,2006年秸秆回田4.8万亩,回用率达97%,镇辖区内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图3-1双水镇环境生态现状3.2.4环境现状(1)大气环境根据主导风向和环境敏感目标的位置,在双水镇内布置4个大气监测点位。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主要进行了S02、N02、PM10和TSP等4项因子的测定。监测的具体结果如下表(数据来源于新会监测站双水镇2006年环境监测资料!坡利造纸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2)水环境1)水体现状双水镇位于潭江、银洲湖西岸。渗冲河横贯全镇,镇内有万亩、曾坑等9个水库。其中万亩水库作为双水镇生活用水取水点。潭江发源于阳江市牛围岭山,自西向东流向,到双水镇附近折向南流,经银洲湖出崖门,注主黄茅海。总流域面积为909.4k2。该河段最高洪水位为都基水位2.27m,最低水位为-1.95m“水体受降水作用影响较大。2)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银-洲湖及潭江上共设5个水监测断面用W1~W5(A1~A6是历史测点),在万亩水库设上饮用水源监测点,断面及测点位见图3-2图3-2双水镇水坏境监测点监测结果(见表3-4、表3-5,数据来源于新会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显示银洲湖、潭江在双水段的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一2002)III类水体标准,万亩库饮用水源监测点水质达到了II标准。从历年的水质滥测结果来看,银洲湖、潭江在双水段的水质是成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石油类和氨氮污染。3)水环境容量计算本规划采用段首控制方法控制潭江水质,规划选择监测断面WZ作为水质控制断面,段首控制严格控制了功能区段的水质不超标计算该断面以下河段的总水环境容量如下:E=Q。(Cs一C。)x0.0864式中:E为功能区段段首的水质容量(t/d);Cs为功能区段水质标准(mg/L);Q。、C。分别代表来潭江水的流量(m3/s)及污染物浓度(mg/L)。(3)声环境双水镇噪声主要由交通、生活、工业、建筑施工等噪声源组成,其中以生活噪声为主。为准确了解双水镇交通噪声情况,在亿利大道和南门大道两侧布点,共设5个交通噪声监测点,监测结果如表3-7所示。为了解双水镇镇区域的噪声现状,将镇区以350mx350m划分为若干网格,测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中,共设有效监测点40个监测点,监测点位如图3-3:建城区噪声环境监测点位图。监测结果如表3-8所示。(4)固废及环境卫生现状双水镇的环境从整体状况上说,环境卫生较好,镇内街道路面平整,排水通畅,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街道卫生状况良好,主要街道都有卫生设施、垃圾箱,箱体整洁,周围无暴露垃圾。双水镇医疗垃圾的处理根据江门市政府、市卫生局、市环保局、《江门市医疗垃圾处理中心项目特许权经营合同》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全部由江门市绿色动力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处理。3.2.5重点工业污染源概述根据调查,双水镇主要污染行业有双水电厂,双水水泥厂,银湖造纸基地的几大造纸企业(包括有:维达纸业、中顺纸业、振隆纸业、波利造纸),双水拆船厂,其污染源及排放情况见表3-9,各重点企业污盗物均能治理达标排放。根据调查,双水镇主要污染行业有双水电厂,双水水泥厂,银湖造纸基地的几大造纸企业(包括有:维达纸业、中顺纸业、振隆纸业、波利造纸),双水拆船厂,其污染源及排放情况见表3-9,各重点企业污盗物均能治理达标排放。3.2.6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大气环境问题:双水镇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特别是工业区,TSP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一1996)中规定的三级标准。(2)水环境问题:由于重化工业比重的增加,银洲湖、潭江在双水段的水质是成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石油类和氨氮污染。(3)声环境问题:由于机动车辆的日益增多,同时随着车流量的增大,在加大交通压力的同时,导致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污染加重。(4)固废问题:随着双水镇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增加。此外,工厂的增多,带来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大幅增加,给双水镇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3.3双水镇社会发展及环境压力预测3.3.1人口与社会经济预测.3.3.2环境压力预测.(l)人口增长预测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数量的增长统一协调,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优生优育,切实控制人日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量,使之符合双水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根据双水镇总体规划,对双水镇人日规模预测如下:2012年,常住人口达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4万,外来暂住人口约12.6万;2020年双水镇总人口(含外来暂住人日)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18万人,外来暂住人日约为12万人。3.3.1人口与社会经济预测3.3.1人口与社会经济预测(2)社会经济发展长预测根据双水镇总体规划,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测如表3一12所示。3.3.2环境压力预测(l)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城市环境改善难度加大。(2)重化工业加快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加重。(3)废水排放量逐年上升,水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4)大气污染物产生量增长迅速,治理任务将更加繁重。(5)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固体废物处置面临较大压力。3.4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确定3.4.1总体目标全面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提高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不断增加自然资源的保有量和价值增值,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3.4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目标确定3.4.2分期目标(l)近期目标城镇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各类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2)远期目标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产业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将双水镇建设成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3.4.2分期目标3.5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要点3.5.1环境功能区划3.5.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3.5.3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3.5.4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3.5.5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3.5.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5.7产业发展规划3.5.1环境功能区划
现依据双水镇近期和远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总体规划》(2003一2020)《新会区环境保护规划》(2005一2020)和其他专项规划,划分不同功能类型的五个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3.5.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l)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保证主要饮用水源—万亩水库的水质满足功能区要求,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H类标准;曾坑水库和鱼山水库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111类水体标准;双水镇所在区域的潭江干流大泽下至崖门口这一长达40公里的河段现水质优良达,优于111类水体标准,规划保持其水质,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m类水体标准。近期规划全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目标到2020年全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3.5.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水环境保护措施①要加强饮用水源保护②要加强污水处理③加强宣传,推广节约循环用水3.5.3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l)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近期目标: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区类型,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同时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保持良好的大气环境,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增加,确保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大气环境质量与现状相比不出现显著恶化。远期目标:在社会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使人民群众始终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3.5.3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为达到大气环境控制目标,应严格控制大气污染企业数量。2、规划期内,由于车辆大幅增加,可能引起尾气污染。因此要强化汽车尾气管理,建立有效汽车尾气监督检测机制。3、加强对第三产业,特别是饮食店铺烟尘和油烟排放的监管。另外要提高民用燃料气化率。3.5.4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l)声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双水镇噪声污染规划控制目标为:近期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保持良好的声环境;远期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对新增的噪声进行专项综合治理,同时进一步加强噪声管理工作,促进本镇的声环境向更好的方面转化3.5.4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声环境保护措施①交通噪声控制②混合区噪声控制③工业噪声控制④建筑施工噪声控制3.5.4声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声环境保护措施①交通噪声控制②混合区噪声控制③工业噪声控制④建筑施工噪声控制3.5.5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l)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目标以镇总体规划为指导,从解决各类垃圾问题和当地情况出发,合理布局环境卫生设施,防止生活废弃物污染。注重环卫工作在收集、转运、处理、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的合理配套,特别关注工业废物与医疗废物的特殊收集与处理,以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3.5.5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2)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措施积极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①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及环卫设施规划。②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加强对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实现产业间的物料循环和链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量。3.5.5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规划(2)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措施积极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①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及环卫设施规划。②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加强对工业废物的综合利用,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逐步实现产业间的物料循环和链接,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量。对于有毒有害的固体废物,或者属于危险废物类别的,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特殊处理与处置3.5.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l)生态农业建设①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②切实保护农田。③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④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3.5.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生态林业建设①调整林业结构,增加生态公益林比重。②生态林业改造。③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④开展植树造林,建设绿色长廊工程。3.5.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生态旅游业建设①利用己有资源,开展特色旅游。②严格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管理。③加快绿色服务、产品开发3.5.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绿化建设城镇内部的公园是双水镇重要的人造景观,它不仅是城市生态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多种自然生态功能,同时可以提供多种自然景观,因此以公园为主体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即更好地发挥了公园植被的绿肺功能,又可以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各组团内均规划一个公园和多处街头绿地,每个中心村应设置小游园。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公共绿地的面积。人均绿地面积近期达到20时,远期达到25mZ3.5.7产业发展规划(l)发展循环经济,打造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企业。(2)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3.6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实施方案3.6.1效益分析(l)经济效益①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双水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可以更多地吸引外资和启动民间投资,使
双水镇经济步入快速、高效的良性经济增长轨道。②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生态农业的建设,使产业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③改善城镇形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随着双水生态镇建设的逐步推进,该镇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从整体上提升双水镇的城市品位和形象,增加其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2)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的建成将有利于内河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使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渐提升,基本达到功能要求,达到“绿水”生态环境目标。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可减少水土流失,对环境有一定的生态修复作用。通过生态工程建设,特别是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防止和控制面源污染,不断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条件,为双水生态系统安全、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垃圾中转站的建设,逐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使全镇的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同时,通过建立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网格采规,们双胜对叶生俱上业回作废物w利用列火直洲区计批权价现一收集与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病害传播,保障双水的生态安全。(3)社会效益污水处理的规划与建设,将减少了水体污染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减少劳动损失,提高劳动生产率。噪声污染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神经衰弱症”的逐步恢复和消失,节省了个人和社会的费用。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对妇女、儿童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会带来良好的影响。社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可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可以使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3.6.2保障措施(l)组织保障双水镇应成立相关机构,负责指导、监督规划的实施情况,为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2)技术保障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在区域内从事相关的技术开发、理论研究工作、
教育培训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与高校、科研单位继续开展横向联合,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开展辖区重点环境问题调查研究,为辖区的污染治理提供技术上的支持。3.6.3资金保障及来源(l)资金保障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应纳入该镇发展计划,是该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空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镇政府的任期目标,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步编制,同步考虑与综合平衡,同步下达指标,同步检查考核。(2)资金来源重点项目的资金来源按照其建设主体和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对近期效益显著的工程项目,争取银行优先给予贷款;对明显改善镇区环境质量的项目,争取财政列入预算拨款。鼓励境内外的社会团体、个人和海外华侨捐助社会可持续发展事业,鼓励社会各界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可持续发展优先项目。对部分项目借助国家政策性贷款的扶持,辅以政府财政资助,或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其它事业以地方财政为主,辅以争取省有关部门提供的补助或专项资金,对部分项目也可以吸纳社会资本投资。3.7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对双水镇生态绿地、自然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大气、水、声、固废)现
状、重点污染源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根据环境容量理论,指出双水镇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通过对双水镇人口与社会发展、环境压力的预测,确立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体系,确定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近期、远期)。根据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体系,制定双水镇生态环境规划方案:(l)环境功能分区根据双水镇近远期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
把双水镇划分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林业旅游保护区,生态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商
贸、文教、工业混合区,工业区等五个不同功能类型的环境功能区。
(2)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①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水源地周边山体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加强饮用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班主任的工作感悟与总结
- 做好风险控制保持财务稳定
- 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的工作总结
- 纺织行业的会计工作总结
- 《希腊旅游资源介绍》课件
- 广西贺州地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
- 2025年四川省八省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 《腹股沟疝手术配合》课件
-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5高考语文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教材文言文点线面答案精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工程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版
- 新省中考统考语文模拟卷(一)(山东卷)2024年新中考地区语文适应性考试模拟卷(新中考地区适用)(原卷版)
- DL∕T 5344-2018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 DL∕T 2528-2022 电力储能基本术语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答案)
- 中外合作办学规划方案
- GB 14102.1-2024防火卷帘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一套
- DZ∕T 0272-2015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正式版)
-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