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1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2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3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4页
【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文可编辑word文档页眉与背景水印可删除【专升本专项训练】2022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语文模拟测试卷

第1题【多选题】下列《香市》语句中,使用反衬手法的有()。A、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B、“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C、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D、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E、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文章中反衬的应用主要是指重兴香市之后对南洋武术班的描写。只有ACD选项涉及。参见教材P121。第2题【单选题】【2012.4】下列《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A、四面楚歌B、东城快战C、拒渡乌江D、慷慨自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对文章内容的熟练程度。《垓下之围》描绘了三个场面,表现了项羽不一样的特征:(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了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3)乌江自刎:揭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第3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人物中,《五代史伶官传序》在论证“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时用为例证的是()。A、赵武灵王B、汉武帝C、唐明皇D、后唐庄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课文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另外,可以从【提示】部分判断: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例据典型而有说服力。参见教材P48。第4题【单选题】《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所用抒情方式是()。A、借举止抒情B、借叙事抒情C、借比喻抒情D、借典故抒情【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是借举止抒情。参见教材P226。第5题【单选题】《早雁》中作者担忧的主要对象是()。A、回纥侵略下的边地百姓B、腐败朝廷统治下的潇湘百姓C、回纥侵略下的长安百姓D、饱受压迫和剥削的长安百姓【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提示】唐武宗会昌二年八月,回纥进犯唐王朝北方边境地区。杜牧当时担任黄州刺史,闻讯之后深为边地人民担忧,写这首诗表达他的关切与同情。参见教材P195。第6题【单选题】《长恨歌》中唐玄宗、杨贵妃七月七日密誓之所是()。A、未央宫B、昭阳殿C、蓬莱宫D、长生殿【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由此可知,唐玄宗、杨贵妃二人七月七日密誓之所是长生殿。参见教材P188。第7题【单选题】【2014.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的人物是()。A、外祖B、周孺人C、大姊D、老妪【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是说母亲虽不忧米盐,但当穷日子过,十分勤俭。参见教材P90。第8题【单选题】【2012.7】《哭小弟》一文以“哭”贯穿全文,却又以“小弟,我不哭”结尾,在本文的下列语句中,能够说明其原因的是()。A、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B、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C、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D、他在病中写的诗中有两句:“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他没有恨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选项ABC反映的都是“哭”的因素。第9题【多选题】下列《我愿是一条急流》意象中,喻指“我的爱人”的有()。A、一条小鱼B、一只小鸟C、一所小草棚D、熊熊的烈火E、黄昏的太阳【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全诗五节,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城堡的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形象地抒发了“我”对“我的爱人”的炽热的爱情。参见教材P222。第10题【单选题】【2017.4】《爱尔克的灯光》中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A、对遥远旧梦的怀念B、对姐姐不幸遭遇的痛惜C、对祖辈的亲密回忆D、对封建家庭的彻底否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故居赵壁上的“长宜子孙”四个字,引发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索:祖辈们所安排的囿于家庭和礼教的“平坦而舒适”的道路,实际上是一条窒息青春和生命的思路,只有冲破旧家庭、旧礼教,到“广大的世界中去”,才是一条光明之路。这里所表现的作者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的彻底否定,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参见教材P113、114。第11题【单选题】【2007.10】下列记叙文,作者在全文最后进行评议的是()。A、《张中丞传后叙》B、《先妣事略》C、《马伶传》D、《都江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回答这道题,必须对课文相当熟悉。《张中丞传后叙》、《先妣事略》、《都江堰》三篇课文在课文后面都没有加以议论,只有《马伶传》后面有侯方域一段议论。第12题【单选题】【2011.4】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A、丈夫新丧之哀B、贫病交加之愁C、人老珠黄之叹D、孤苦无依之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主要是抒写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第13题【单选题】下列当代作家中,著有散文集《文化苦旅》的是()。A、铁凝B、余秋雨C、宗璞D、史铁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余秋雨主要著作有《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和散文集《文化苦旅》。参见教材P140。第14题【多选题】《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A、例证典型B、善用类比C、语势劲健D、现身说法E、深入浅出【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6页《容忍与自由》的【提示】。需要全面掌握该课文的写作特点。第15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16题【单选题】【2013.10】《蚂蚁大战》中,以人的心理特征塑造蚂蚁形象的语句是()。A、两只蚂蚁缠斗不已。一交上手,谁也不退却,推搡着,撕咬着,在木片上翻滚起伏B、黑蚂蚁微弱地挣扎着,它没有触须,且剩下的唯一的腿也已残缺不全C、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己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D、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它看来斗志正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掌握人物描写的五种方法,以及拟人修辞手法。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态,神情。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独白,潜台词,说的话。人物描写行动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与动作。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想法,联想,想象,看法。细节描写:描写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性格的细小环节。第17题【单选题】【2012.7】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语句中,韩愈用以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的是()。A、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B、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C、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D、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参见教材P70、71。第18题【单选题】《香市》:“在我看来,这所谓的‘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A、赞赏民间技艺的进步B、反衬重兴香市的冷落C、证明香市品位的提高D、讽刺观众素质的降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香市》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采用反衬手法: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高明得多,票价也极低,但看的人很少,这就更加鲜明地反衬出重兴香市的冷落。参见教材P123。第19题【单选题】【2011.1】下列《马伶传》的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A、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B、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C、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D、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对场面描写的正确掌握。场面描写是环境描写的一种,把人、事、物交织在一起描写。第20题【单选题】【2012.4】下列《咬文嚼字》所引的例句中,被作者称赞为“点铁成金”的一句是()。A、你这革命家的风度B、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C、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D、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是考核考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但是,考核的这一点是一般考生都很难注意的地方。教材第30页第一段倒数第三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第21题【单选题】【2014.4】下列《冯谖客孟尝君》情节中,能够显示孟尝君礼贤下士品格的是()。A、弹铗三歌B、收责于薛C、西游于梁D、立宗庙于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冯谖三次弹铗,孟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反托出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参见教材P61。第22题【单选题】【2016.4】《都江堰》发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疑问,下列语句中,符合作者意图的回答是()。A、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B、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C、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D、离索桥东端不远的玉垒山麓,建有一座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出现在文章第三部分,这部分颂扬的是李冰父子与那些“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不同,他们兴修水利、为民造福。而A项正是说的这种意思。BD与题干无关。参见教材P130-131。第23题【单选题】《爱尔克的灯光》:“这就是‘家’!‘甜蜜的家’!”作者连用两个引号的用意是()。A、感叹家业凋零、物是人非B、控诉封建家庭摧残年轻的生命C、回忆童年生活的温馨甜蜜D、暗示时局动乱,自己无家可归【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文通过抒写作者回故乡时的所忆所念,所思所感,控诉了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18年后“回来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景”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认识。作者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参见教材P128。第24题【单选题】【2012.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直接抒写羁旅之愁、思乡之情的词句是()。A、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C、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B、C三句为描写景物,是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描写;只有“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直接抒写羁旅之愁、思乡之情。第25题【单选题】【2012.7】《早雁》中隐含着作者对君王腐败堕落、朝廷对百姓漠不关心的愤慨之情的一联是()。A、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B、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C、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D、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3—4句: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暗示朝廷对百姓漠不关心。第26题【单选题】【2013.1】《再别康桥》中,暗示西方文明的意象是()。A、西天的云彩B、夕阳中的新娘C、软泥上的青荇D、天上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204页【提示】。该诗借比喻抒情,其中暗示象征有两处:西天的云彩;彩虹似的梦。第27题【单选题】【2012.7】下列《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反问句中,引出“抱定宗旨”一段结语的是()。A、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B、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C、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D、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熟练程度。选项C是“砥砺德行”的结语,选项D是“敬爱师友”的结语。参见教材P17、18。第28题【多选题】【2013.1】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有()。A、《湘夫人》B、《陌上桑》C、《饮酒》D、《行路难》E、《长恨歌》【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需要掌握叙事诗这种题材的特点。第29题【单选题】《先妣事略》中,“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这一细节所表现的是()。A、母亲持家勤劳B、母亲对缝纫的喜爱C、子女依赖母亲D、家庭多子女的痛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这一细节所表现的是母亲持家勤劳。参见教材P107。第30题【多选题】【2015.4】下列作品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有()。A、《垓下之围》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C、《种树郭橐驼传》D、《哭小弟》E、《爱尔克的灯光》【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BCE中没有细节描写。仔细看文章即可得出答案。第31题【单选题】【2012.1】《前赤壁赋》一文中,“客”所起的作用是()。A、启发作者的思考B、衬托作者的形象C、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D、在思想上与作者形成对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理解与对提示的阅读。《前赤壁赋》中“客”是虚设的人物,作者以之代言,表示作者思想中消极的一个侧面。“主”即“苏子”是自己的形象,表示作者思想中积极的一个侧面。主客对答,以主说服客,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积极思想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思想。第32题【单选题】【2014.10】《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内心后悔,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吁,与之相对应的话语是()。A、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B、两假相逢,终有一真C、不是冤家不聚头D、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37页最后一段。第33题【单选题】【2014.10】下列《长恨歌》诗句中,表现了杨贵妃在仙境听说使者到来内心急切的是()。A、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B、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D、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描写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表现她内心的震惊,激动,急切,惶恐,等等心理活动。“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表现她内心的惊喜,激动;“云鬓半偏新睡觉”表现杨贵妃的急切心情。“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表现杨玉环悲楚和委屈;“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表现对李隆基的感激之情。第34题【多选题】下列诗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有()。A、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B、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D、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E、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选项A融情入景,抒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相思之情。选项B是借象征抒情。选项C作者借“春花秋月”景物抒发物是人非的伤痛。选项D采用借景抒情,“红衰翠减”,一片萧瑟,寄托了词人青春不再、人生如寄的感伤。选项E是借叙事抒情。参见教材P223。第35题【单选题】下列当代作家中,著有散文集《文化苦旅》的是()。A、铁凝B、余秋雨C、宗璞D、史铁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余秋雨主要著作有《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和散文集《文化苦旅》。参见教材P140。第36题【单选题】【2011.1】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A、恋人B、忧愁C、革命D、理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丁香姑娘具有象征意义。她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形象的化身。从三个角度来理解:日常生活层面:她是恋人(诗人在1927年刚刚失恋);从现实斗争层面:“她”是革命;从哲学层面(抽象):“她”是美好理想的象征。第37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用“如聋如哑”形容“人声鼓吹”,所表示的是()。A、观月者如聋子一样听不到声音B、门军不允许观月者发出声音C、观月者的各种声音互相掩盖,一片嘈杂D、声音太大,使观月者都成了哑巴和聋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注释】如聋如哑:听的人听不见,如聋子;说的人等于没说,如哑巴。意谓各种声音互相掩盖,一片嘈杂。参见教材P110。第38题【单选题】【2011.1】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A、恋人B、忧愁C、革命D、理想【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丁香姑娘具有象征意义。她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形象的化身。从三个角度来理解:日常生活层面:她是恋人(诗人在1927年刚刚失恋);从现实斗争层面:“她”是革命;从哲学层面(抽象):“她”是美好理想的象征。第39题【单选题】【2013.1】《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A、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B、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C、放逐义帝而自立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67页【提示】。《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对项羽做盖棺定论,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重大历史功绩,又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第40题【单选题】【2017.4】《纪念傅雷》所叙述的事例中,能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的是()。A、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B、成为第五类分子C、望子成龙,逼傅聪练琴D、不满“墨猪”之评【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与滕固吵翻,一怒返沪”是傅雷三“怒”中的第一“怒”,能够说明傅雷“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而BC没有表现傅雷的“怒”,D表现了刚直,但是是为了学术方面的问题,也是在他思想成熟以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并不符合“狂妄”。参见教材P119。第41题【多选题】【201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所导致的认识误区有()。A、自然中心主义B、自我中心主义C、物质中心主义D、民族中心主义E、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后“提示”的掌握。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课文后提示中有解释,“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这道题提醒考生要注意每篇课文后的“提示”,课文后的“提示”是掌握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考生对于“提示”的每一句话都要加深理解掌握。第42题【单选题】【2013.10】《冯谖客孟尝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日:‘孟尝君客我。’”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B、层递C、对偶D、夸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需要主要掌握九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修辞手法设问反诘层递借代呼告夸张第43题【单选题】《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罗素认为,对于富于心理想象力的人来说,避免愚蠢的见识的“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同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对此展开论说时,他所提到的见识是()。A、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B、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或者说冰岛位于赤道C、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D、不论男人或女人,十之八九都坚信男性或女性特别优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课文原文:有些人富于心理想象力。对于这些人来说,一个好办法便是设想一下自己在与一位怀有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这同实地跟论敌进行辩论比起来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有利条件,那就是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论据。参见教材P66。(2018年4月试题)第44题【单选题】【2016.4】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包含了吕尚典故的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B、闲来垂钓碧溪上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A没有用典故,B运用了吕尚的典故,“垂钓碧溪”指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碧溪上钓鱼。C“乘舟梦日”运用的伊尹的典故。传说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忽然梦到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聘用。D是借用南朝时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宏伟抱负。参见教材P170。第45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46题【多选题】【2010.10】《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特点有()A、使用倒叙方法B、以百裥裙为中心线索C、行文夹叙夹议D、以儿子的行为侧面烘托金鲤鱼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深化主题【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考查叙事特点。小说的叙述手法,从总体来说,是采取倒叙手法;2、小说在行文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见出内涵的深刻动人的风格;3、小说叙事的中心线索:百裥裙。叙事的独特视角。第47题【单选题】【2012.1】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A、罗曼·罗兰B、显克微支C、巴尔扎克D、莎士比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阅读的熟练程度,只有对课文各个部分都十分熟练的阅读才可能正确回答。本题问的这些内容往往是考生容易忽略的内容。从课文描述中,可以看到,罗曼·罗兰是傅雷四十年代在上海翻译的作家;显克微支是施蛰存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莎士比亚是两位作家争论的作家;只有巴尔扎克是傅雷五十年代翻译的作家。第48题【单选题】【2012.4】《秋水》中,与“中国之在海内”形成类比的是()。A、礨空之在大泽B、稊米之在大仓C、毫末之在于马体D、尔向之自多于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第49题【多选题】《先妣事略》一文的写作特点有()。A、文字简洁省净B、叙事和议论相结合C、使用倒叙手法D、寄深味于平易之中E、多用细节描写【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全面掌握课文的写作特点;【提示】参见教材P107。第50题【多选题】【2012.1】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地坛”及其相关意象所象征的对象有()。A、母爱B、民族历史C、作者命运D、倔强心魂E、国运【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我与地坛》一文中描述了“我”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述说了母亲对“我”无限的爱,表达了自己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反复思索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对人生、对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现处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与意志。第51题【单选题】【2016.10】《行路难》(其一)所体现的李白个性特点是()。A、有志难申,愤懑难平B、肝肠似火,刚柔相济C、陶醉自然,返璞归真D、豪放不羁,自强不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后,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一方面,他对朝廷的昏暗和仕途的吉安娜,满怀悲愤,却有无可奈;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自信,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参见教材P170。第52题【多选题】【2014.10】在《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所列举的被他认为是庸俗可鄙的、却是人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有()。A、名誉B、财产C、虚荣D、地位E、奢侈的生活【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教材41页第三段:“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科学与艺术工作领域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第53题【多选题】【2012.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认为,“自以为是”与“自高自大”所导致的认识误区有()。A、自然中心主义B、自我中心主义C、物质中心主义D、民族中心主义E、人类中心主义【正确答案】BDE【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后“提示”的掌握。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课文后提示中有解释,“由于自高自大,将个人或群体的立场介入对事理的判断,便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性别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乃至人类中心主义等认识误区。”这道题提醒考生要注意每篇课文后的“提示”,课文后的“提示”是掌握这篇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考生对于“提示”的每一句话都要加深理解掌握。第54题【多选题】【2015.4】下列小说所写事物中,对于作品整体构思起到关键作用的有()。A、《婴宁》中的梅花B、《断魂枪》中的“五虎断魂枪”C、《哦,香雪》中的铅笔盒D、《苦恼》中的小母马E、《麦琪的礼物》中德拉的美发【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本题的难度较大。认真分析每一篇文章内容可知。第55题【单选题】《宝黛吵架》写黛玉爱之至深反生怨情的表现是()。A、提起张道士说亲的话头B、痛苦呕药C、在潇湘馆临风洒泪D、抢铰玉石穗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仔细分析可知,A选项属于文章开始,和黛玉因爱生怨无关,B选项是黛玉听了袭人的话之后的反应,没有生怨,C项是贾母听说了他们吵架之后,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之后黛玉的反应,与生怨无关,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参见教材P245。第56题【单选题】【2012.7】下列作品中,作者以简略的叙事不动声色地刻画人物的是()。A、《垓下之围》B、《种树郭橐驼传》C、《先妣事略》D、《马伶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考生对以上四篇课文写作特点的掌握。作者在写作《先妣事略》时没有抒情,不加渲染,只是简略地叙事,但字里行间流动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参见教材P92。第57题【单选题】《宝黛吵架》写黛玉爱之至深反生怨情的表现是()。A、提起张道士说亲的话头B、痛苦呕药C、在潇湘馆临风洒泪D、抢铰玉石穗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仔细分析可知,A选项属于文章开始,和黛玉因爱生怨无关,B选项是黛玉听了袭人的话之后的反应,没有生怨,C项是贾母听说了他们吵架之后,说“不是冤家不聚头”之后黛玉的反应,与生怨无关,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参见教材P236。第58题【多选题】【2010.10】《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特点有()A、使用倒叙方法B、以百裥裙为中心线索C、行文夹叙夹议D、以儿子的行为侧面烘托金鲤鱼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深化主题【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小说的叙述手法,从总体来说,是采取倒叙手法;2、小说在行文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见出内涵的深刻动人的风格;3、小说叙事的中心线索:百裥裙。叙事的独特视角。第59题【单选题】【2012.1】下列传记文章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垓下之围》B、《张中丞传后叙》C、《先妣事略》D、《马伶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四篇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A、B、C三篇文章均没有讽刺意味。《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閹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奸权。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有力地提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第60题【单选题】【2012.7】下列明清作家中,创作以小品文见长的是()。A、蒲松龄B、侯方域C、张岱D、归有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张岱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土民情和过去的生活,常常于追忆往昔的繁华中流露对明王朝的缅怀。参见教材P98。第61题【单选题】【2011.1】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所用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抒情B、借事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比喻抒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将情与景和谐地融为一体。词中以“梧桐半死”“鸳鸯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表达内心深处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间霜露,比喻人生短促,这比直陈其事更具艺术效果。第62题【单选题】【2011.4】融贯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词的情感内容是()。A、丈夫新丧之哀B、贫病交加之愁C、人老珠黄之叹D、孤苦无依之悲【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主要是抒写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第63题【多选题】【2013.10】《垓下之围》塑造人物形象所使用的手法有()。A、场面描写B、语言描写C、细节描写D、景物描写E、行为举止描写【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人物描写五种方法。本篇还有特点:“提示”通过三个场面描写,塑造个性特点十分鲜明的悲剧英雄形象。第64题【单选题】《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D、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后的【提示】部分明确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参见教材P59。第65题【单选题】【2011.4】《长恨歌》中最具浪漫色彩的内容是()。A、杨家女倾国倾城B、唐明皇重色误国C、杨贵妃马嵬殒命D、太真女仙山寄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ABC都是事实的描写。第66题【单选题】【2016.10】下列《纪念傅雷》语句中,体现了文章机趣幽默特点的是()。A、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B、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C、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己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D、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鸦雀无声”是与前面翻译《哈姆雷特》时提到的翻译问题相照应的,显出机趣和幽默。参见教材P117。第67题【单选题】【2013.1】下列散文作品中,作者对地理背景将错就错,借以抒写自己怀抱的是()。A、《前赤壁赋》B、《西湖七月半》C、《都江堰》D、《我与地坛》【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第85页【注释】1。这道题有些偏,考核考生对课文时代背景的掌握。四篇文章都涉及到地理背景问题。西湖、都江堰、地坛都是实写,而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发生的地点并不是苏轼所游历的黄州赤鼻矶。第68题【单选题】【2013.10】下列《咬文嚼字》列举的例证中,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的是()。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B、你是个好小子——你这好小子C、见草中石,以为虎——见草中有虎D、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B是进一步分析炼字的例子;C是表面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在调整思想感情的例子;D是表明更动了文字,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的例子。第69题【单选题】【2017.4】下列作品中,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孤寂痛苦的心态的是()。A、《断魂枪》B、《金鲤鱼的百裥裙》C、《苦恼》D、《麦琪的礼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苦恼》以小见大,反映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孤寂痛苦的心态。参见教材P277。第70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71题【单选题】下列宋词语句中,使用了当时口语的是()。A、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提示】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不少宋代的口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参见教材P204。第72题【单选题】【2012.1】《苦恼》中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的人是()。A、军人B、驼背乘客C、看门人D、年轻车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的阅读。姚纳要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对别人述说,在课文中描写他想对军人、三个年轻人、看门人、年轻车夫述说,其中“三个年轻人”中有一个驼背的“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第73题【单选题】【2013.10】下列词人中,著有《漱玉词》的是()。A、李清照B、李煜C、辛弃疾D、柳永【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作家作品知识。B《南唐二主词》;C《稼轩长短句》;D《乐章集》。第74题【单选题】【2012.1】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A、淤滩上的驳船B、神话的蛛网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D、飞天袖间的花【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是对祖国历史的反思,精心选取五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象征祖国千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面貌:第三节倾吐希望,激情昂扬,又连用五组意象(神话的蛛网,古莲的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期的祖国百废待举的面貌。“飞天袖间的花朵”则是感叹祖祖辈辈美好理想的一再失落。第75题【单选题】【2015.4】下列《行路难》(其一)诗句中,包含南朝宗悫典故的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B、闲来垂钓碧溪上C、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由教材注释7可得正确答案,参见教材P170。第76题【单选题】【2012.1】下列传记文章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垓下之围》B、《张中丞传后叙》C、《先妣事略》D、《马伶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考核对四篇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A、B、C三篇文章均没有讽刺意味。《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閹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奸权。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有力地提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第77题【单选题】《马伶传》中,侯方域所讥讽的当朝权奸、被马伶称为“昆山相国”的是()。A、阮大铖B、顾秉谦C、严嵩D、魏忠贤【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古代指代人物时,常用出生地代指。“昆山相国”是指顾秉谦,严嵩是分宜人,答案选B。参见教材P113。第78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79题【多选题】【2012.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采用了当时口语词汇的句子有()。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E、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正确答案】ADE【答案解析】教材文章后的【提示】有明确讲解,参见教材P195。第80题【单选题】【2012.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的措施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论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第81题【单选题】下列现代著名作家中,其作品《家》以控诉旧礼教、歌颂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而著称的是()。A、茅盾B、巴金C、钱钟书D、施蛰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巴金的代表作《家》,通过对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生活内幕的生动描绘,歌颂了五四初期知识青年的觉醒及对封建势力的斗争。参见教材P125。第82题【单选题】《西湖七月半》“断桥石磴始凉”一句是表示()。A、农历七月半己至秋凉季节B、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此时已到傍晚D、月光澄澈,给人一种寒冷的幻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原文:断桥石磴始凉——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这里写的是游客散尽,西湖冷清下来的景象。参见教材P110。第83题【单选题】【2012.4】下列《论毅力》所提到的事例中,引自《孟子》的是()。A、操舟B、为山C、掘井D、平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未弃井也。”第84题【多选题】【2017.4】下列描写景物的诗词语句中,能够体现作者忧国忧民心情的有()。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D、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E、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A出自《行路难(其一)》,运用比兴,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B出自《秋兴八首(其一)》,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海浪滔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C出自《早雁》尾联叮嘱大雁暂留南方,安居潇湘,实为同情百姓而又无可奈何的宽慰;D出自《八声甘州》,本词主要抒写羁旅行役之苦;E出自《虞美人》,主要写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亡国之恨。参见教材P169。第85题【多选题】【2013.4】《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假意试探”却“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对此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话语有()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B、不是冤家不聚头C、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金玉”的念头D、眼不见,心不烦E、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考核考生审题理解的能力。C是林黛玉心里想的;D是贾母说的话。要真正理解ABE这三句话的内容。第86题【单选题】【2014.4】下列《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顺流而下追寻意中人的是()。A、蒹葭采采,白露未已B、所谓伊人,在水之涘C、溯洄从之,道阻且右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象迷离,“宛在水中央”。所以选D。参见教材P156。第87题【单选题】【2007.10】下列散文中,运用多方面材料交叉垒积叙事方法的是()。A、《香市》B、《纪念傅雷》C、《我与地坛》D、《哭小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回答这道题,必须对课文相当熟悉。只有“哭小弟”行文是“把小弟的一生分为四块,交错展现”。第88题【单选题】【2016.4】《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D、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课文后的【提示】部分明确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参见教材P25。第89题【单选题】下列孟子提出的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中,能够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选项的意思是:要办好学校教育,反复教导年轻人一些孝顺父母长辈、友爱兄弟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