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好)_第1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好)_第2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好)_第3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好)_第4页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第一单元

1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

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5、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让学生说说鲧禹治水的相关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介绍《山海经》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山海经》的了解,如果学生说的不全,老师出示资料补充。】

2、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3、认读生字

①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

②比较字形:壤嚷攘

4、理解词语

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斥逐——排斥,驱逐。

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拯救——挽救;救济。

滚烫——滚热。

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

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

【根据学生的要求理解词语,注意不要孤立得解释,要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5、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6、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加深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鲧和禹是怎么治水的,找到相关的内容认真的读一读。

四、积累词语,布置作业

1、让学生找找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卡上。

2、作业:通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课件)

一片汪洋苦苦哀求斥逐洪水毫不理会悲惨遭遇大发雷霆

山南海北成千上万挖渠开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不畏艰险

汗流浃背毫不在乎冬去春来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天寒地冻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1、自学提示(课件)。

默读课文,思考:

①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

②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

③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学习小组指导。】

2、交流体会。

●交流一:鲧禹治水的理由

(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①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洪水会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播放洪水的资料片。

②理解“哀求”“祈求”的含义,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③读出人们的苦难。

●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息壤”是怎样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

③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

④你怎么评价鲧?

【对于鲧的评价,鼓励学生多元的理解,既要看到他的善良,不惧危险,又要看到他投机取巧的错误。】

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①指名读5-10自然段。

②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禹治理洪水过程的?

(板书: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

③依据描写的顺序,让学生说说最感动的地方。

a治洪前:

句子: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抓住“走遍”“摸清”“引洪水入大海”等词语,理解禹治水讲究方法,非常有头脑。】

b治水开始::

句子: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体会“亲自”一词,说明大禹以身作则,不畏艰难,才赢得人们的相应,因此也感动了神龟和应龙。】

c治水过程:

A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让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以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B参考资料:

三过家门而不入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C、指导朗读,读出大禹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d治水后:

句子: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感受大禹治水的艰辛,“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治水的地域广。“十三年”说明治理水灾的时间长,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的不易,多么艰辛。】

D、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④小结: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

(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

三、拓展升华

1、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

2、总结:这个传说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第三课时

一、领悟写法

1、引言: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是它的主要特点。那么课文中哪些情节使你感受到是离奇的想象?

2、交流。

(让学生抓住主要情节谈出感受,例如: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出事”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

3、小结:

神话是古代人民驰骋他们奇特想像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样化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二、讲述故事。

分小组进行讲故事比赛。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在小组推荐代表讲述,注意讲述后的评价与鼓励。】

三、课外作业

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鲧王治水》《禹王锁蛟》《三过家门》的故事。

板书设计:

1鲧禹治水

鲧偷宝物

治水前:走遍摸清

禹治水开始:亲自率领

治水过程:大山横当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

治水后:安定幸福

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

2大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卫爱国、勇敢和机智的英雄形象。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会认“轴、赋、税、脯、唬”5个字,学会“铜、嫁、卵、脯”4个字。掌握“铜盔、鹅卵石、胸脯”等词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句,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阅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了解以色列。

①让学生说说对以色列的了解,可以谈历史、民族、宗教等问题。

②参考资料: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

他们在经历了两千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终于回到了故土,重建了自己的家园——以色列国。

以色列位于中东大陆交界上,西面滨临地中海,北接黎巴嫩、叙利亚,东邻约旦,南出红海且与埃及边境接壤,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之要冲,是个南北长约470公里、地形呈狭长型的国家。

以色列国土面积虽不大,自然景观却极富变化,拥有了只有一整个大洲才可能出现的各种地形。有森林覆盖的高地,也有丰饶的绿谷;有多山的沙漠,也有海岸平原;有属亚热带的约旦山谷,更有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死海。

以色列人口大多集中于北部及中部地区。西面沿海平原是以特拉维夫及海法为主要城市,东面的山谷地带有约旦河所连接的加利利海及死海,而座落中部群山地带的有加利利山、撒马利亚、犹太和耶路撒冷。除此之外,还有矗立于东北部的哥兰高地和黑门山,以及占全国极大块面积而位在南部的旷野和阿拉伯谷地等。

2、介绍《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一部文学遗产”,它是犹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第一个重大贡献;它对欧洲文化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它已渗透于欧洲音乐、艺术和文学等各个文化领域之中;它的箴言已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也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经典著作之一。

荷兰后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亨德里克*房龙为美国少年了解《圣经》知识撰写一部通俗读物《圣经的故事》,他简明扼要地解答了《圣经》是怎样的一部书,包含哪些内容,作者是谁,成书何时。他以简洁、优美的文笔为读者勾勒了一幅犹太人的历史画卷。纷繁的历史人物、争夺领地的频频征战经他一番梳理,变得清晰可读。深奥的教义,复杂的戒律,在他的笔下,变得浅显易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根据《圣经故事》改写的课文《大卫》。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导言:故事发生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个牧羊少年叫大卫。那么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请同学们认真读这篇课文。

2、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的是什么事?画出生字,读准字音,想想怎么记住它们;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新词,并相互交流。

3、学习检测:

①认读生字,并组词。

轴赋税脯唬

②理解词语。

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地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气势汹汹——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万夫不当之勇——当,抵挡。指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猛。

赋税——旧时田赋和各种捐税的总称。

瑟瑟发抖——形容颤抖。

大惊失色——失色,脸色变得苍白,失去本色。形容极为惊恐的状态。

仓皇逃窜——慌慌张张地逃跑。

③朗读课文。

【指名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注意纠错和评价,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紧急关头,大卫拿弹弓和卵石杀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成拯救民族的英雄。几年以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并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介绍大卫是一位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讲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到以色列的军营叫阵,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出去交战。大卫拿弹弓和鹅卵石杀死了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讲大卫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几年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

【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对于学生的发言,不要统一答案,基本观点正确就可以。】

四、积累词语,指导写字

1、结合课后练习4,让学生抄写喜欢的词语。

2、写课后生字“铜、嫁、卵、脯”

【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然后说说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若有必要教师可以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聪明机智正直勇敢长途跋涉气势汹汹万夫不当之勇瑟瑟发抖

毫不在意毫不畏惧大惊失色仓皇逃窜乘胜追击精明能干飘荡铠甲赋税披戴胸脯吓唬诺言

2、回顾课文内容。

二、感悟理解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指名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交代了大卫是怎样的一个少年?

(聪明机智、正直勇敢、热爱生活)

2、课文是怎么写大卫生活的美好?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3、说一说第2自然段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仿写句子。

琴声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思考:

①从歌利亚叫阵和对他的外貌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从大卫与扫罗王的对话中,你体会到大卫是怎样的少年?

③找、画描写大卫战前准备的语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④从大卫与歌利亚的对话以及他和歌利亚交战的情节中,你体会到大卫的什么特点?

2、读议、交流。

a歌利亚叫阵和对他的外貌描写。

【引导学生抓住“气势汹汹”“身材高大”“武艺超群”等词语,体会歌利亚凶猛。抓住歌利亚叫阵时的宣言,体会歌利亚的傲慢。】

b大卫与扫罗王的对话。

【从大卫请战的言辞,体会大卫的恳切与自信,体会大卫爱国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对话,从读中体会大卫的特点。】

c大卫战前准备。

【从“带着”“挑选”“挺着”等词语,体会大卫的自信与勇敢。】

d大卫与歌利亚交战的情节。

【抓住歌利亚与大卫的言行,体会歌利亚目中无人,气焰嚣张;大卫针锋相对,英勇无畏以及聪明机智。】

e小结,作者是怎么描写人物特点的?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人物特点鲜明、形象生动。让学生学习这样的描写方法。】

F引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1、指名学生读第12自然段。

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评价人物。

你喜欢大卫这个人物吗?结合课文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放谈收获

1、学习完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写作特点和描写方法等方面谈出体会。】

2、作业: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赫拉克勒斯的选择》《西方典故故事》。

板书设计:

2大卫

歌利亚大卫

叫阵:狂妄自大

请战:充满自信热爱祖国

交战:毫不在意毫不畏惧机智勇敢

3夸父逐日

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意志,体会神话故事的特点。

4、帮助学生会认“渭、邓”两个字。

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结合注释,或查阅阅读工具书理解一些文言文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了解《山海经》,阅读《山海经》相关的故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让学生说说《夸父逐日》的故事。

3、播放动画片《夸父逐日》。

4、让学生谈谈体会。

5、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理解。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逐日:追赶,赛跑。)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三、理解课文

1、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和方法。

2、教师总结,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

(2)在逐句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讨论: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3、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4、读议交流。

(1)弄懂词句的意思。

参考:

逐走——追赶,赛跑。

入日——太阳落山的地方。

欲——想要。

饮——渴。

河、渭——黄河与渭水。

大泽——大湖

至末——道途中。

弃——遗弃。

邓林——桃林。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夸父追赶太阳,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又去北方的太湖喝水。还没赶到太湖,半路上就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3)讨论:

你怎样看待夸父这个人物?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怎样的精神?这篇神话寄托了古人怎样的愿望?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四、体会这个神话故事的特点

(从夸父其人以及他追赶太阳,可以感受到古人想象力丰富;从文中夸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弃其仗,化为邓林”等细节中体会这个故事想象奇特,塑造了一个无比顽强的巨人形象。)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杞人忧天》和《神农尝药》的故事。

板书设计:

3夸父逐日

饮胸怀大志英勇顽强

4*天上偷来的火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

2、会认“治、罚”2个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幸福而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了解希腊神话。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上课之前,我要考考你们,你们知道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什么吗?

2、在远古期,我们人类就充满了幻想,创造出了许多神话故事,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3、引入:神话故事是美好的,是永恒的,至今我们读起来都意犹未尽。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希腊的神话故事。

4、板书课题。

5、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谁从天上偷来火种?他怎样偷火种?他为什么要偷火种?结果怎样?等。)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相互交流学习成果。

2、检测学习成果。

(1)认读字词并体会词语的意思。

争吵——争论吵闹。

愤然——形容气愤发怒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言行小心谨慎,不敢疏忽大意。

奇异——奇特,特别。

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冶炼——用焙烧﹑熔炼等方法,从矿石中提炼出所需要的金属。

惩罚——“惩”读“chéng”;处罚。

鹫鹰——鹫鹰是一种鸟类科目,称为鹫鹰科科。本科鸟类出现满平常的,分别有大冠鹫、林雕、凤头苍鹰、松雀鹰及过境的赤腹鹰、灰面鹫等共六种。

敬仰——敬重仰慕。

(2)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后所受的残酷惩罚。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让他日夜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宙斯又派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让他的肝脏日食夜长,痛苦没有尽头。普罗米修斯被折磨了许多年,依然没有屈服,直到被大力神所救。)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课文是按着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来写的:生活悲惨,心生怜悯——偷取火星,藏进茴香枝的空管里——遭受折磨,最终获救。)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米罗休斯“为什么盗火?怎样盗火的?结局怎样?”画出感动的语句,体会米罗休斯的精神。

2、交流体会。

(1)交流第1自然段。

①米罗休斯为什么要盗火?

②用“没有……就……”说话。

③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再展开想象“人间没有火还会怎样?

④小结: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可用一个词来形容。

板书

生活悲惨

(2)交流第2—8自然段。

①米罗休斯是怎样盗火的?他是怎样的一个神?

(慈善——他来到人间以后,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心里十分难过。

勇敢——他决心背着宙斯,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婆罗那里去偷取火种。

聪明——他的动作是那样的敏捷、隐蔽,太阳神一点也没有察觉。小心翼翼地把火星藏在茴香枝的空管里,带到人间。)

真诚——他把火的性质、用途向人们详细地讲述一番。

②火给人类带来什么?

③火还能给人类带来什么?“用火……用火……用火……还用火……”句式来表达。

(3)学习9-16自然段。

是啊!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让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给人类带来了强壮的身体,火启迪了人类的智慧,火赋予了人类腾飞的翅膀。可火给普罗米修斯带来了什么呢?

【让学生抓住主要语句体会米罗休斯的遭受的折磨,从而体会米罗休斯不畏强权,为了正义与真理而甘愿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朗读感动的语句。】

(4)学习17—18自然段。

①英雄总是令人敬佩的,他的最终结局怎样?

②说一说:为什么直到现在,希腊人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并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四、评价人物

阅读完整个故事,我们深深地敬佩这位人类的英雄,我们用这句句子来描述他好吗?

普罗米修斯是(

)的英雄,因为(

五、拓展练习

奥运圣火就是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它象征着人类生生不息。人类的英雄是永远令人难忘的,我们集体创作一首诗,来歌颂普罗米修斯。

朗读诗歌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燧人氏取火》和《阿当取火》。

板书设计:

4*从天上偷来的火种

生活悲惨——偷取火星——遭受折磨——最终获救。

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

5*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2、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会认“娲、藤”2个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教学难点:

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准备:

搜集女娲神话的故事,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交流。

同学们,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着人类诞生。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知道有哪些说法吗?

(学生将自己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说、海猿说、外星人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人类由来的经典神话故事《女娲造人》,看看我国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藤”和“娲”,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考。】

2、理解词语。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3、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课文较长,要多找几个学生来读,注意读后的评价与反馈,养成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要点,语言简练、完整。应多找几个学生来概括,最后教师总结。】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自学提示:

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2、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鼓励学生脱离书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要求要生动详细。】

3、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神?她有怎样的精神?

(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考虑周全、具有人的情感、神通广大。)

(二)体会神话想象的特点。

1、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想想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去想象。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远古时代和女娲一样的一位大神,你会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娲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吗?

四、交流感受,拓展阅读

1、学习了这篇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改善?和同伴交流。

2、向同学介绍自己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

六、总结课文

女娲是这个神话中最古老的始祖母神,她毕生做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为人类立了大功。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

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神话的形式来叙述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并加进女娲的情感、人的喜悦。这是作者的想象。

我们能不能以自己的想象来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呢?可就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某一个方面来改编。

3、让学生继续查找资料,探究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

板书设计:

5*女娲造人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语文知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和规律。

2、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3、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写科幻故事。

教学重点:

学习和积累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编写科幻故事。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神话、传说和科幻故事。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温故知新(汉语拼音、词语辨析、拓展交流)

一、汉语拼音

1、引导学生通读上下两行音节。

(1)让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上下对着读。

2、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上下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

3、认识隔音符号,了解隔音符号的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对隔音符号的作用作出了如下表述:a、0、e开头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音节混淆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和前边以n、ng收尾的音节相连,如果不用符号隔开,前一音节最后一个字母n、g会被误认成后一种音节的声母。“翻案”(fɑn’ɑn)会被念成“发难”(fɑnɑn),“档案”(dɑng’ɑn)会被念成“单干”(dɑngɑn)。另一种是和前边以i、u、ü收尾的音节相连,如果不用符号隔开,两个音节常常被误认成一个音节。“西安”(xi’ɑn)会被念“先”(xiɑn),“酷爱”(ku’ɑi)会被念成“快”(kuɑi),“余额”(yu’e)会被念成“月”(yue)。再一种是和i、u、ü以外的其他元音收尾的音节相连,不用符号隔开,虽不至于被误读成一个音节,但元音相连,视觉上难以产生清晰的印象,给阅读带来困难。例如huɑɑo(“花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隔音符号的用法。

4、

指名学生读下面的音节,体会隔音符号的作用。

fān’àn翻案fāng’àn方案shēng’ǒu生藕

mīng’ē名额天峨tiān'éhē’ǎi和蔼

二、词语辨析

1、指名学生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回答括号的问题。

【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带点词语表达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讨论括号里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

●人们苦苦哀求天地,祈求他赤柱洪水,可是天地毫不理会。(为什么用“哀求”而不用“请求”?)

(“哀求”是苦苦请求的意思。用“哀求”更能体现出人们的悲惨遭遇和极度渴望的心情,“哀求”表达的意思比“请求”要深些。)

●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把“熬夜”换成“度过”好吗?)

(把“熬夜”换成“度过”不好,因为“熬过”更能说明人类没有火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和凄凉。)

●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是用“敬仰”好,还是用“敬佩”好?)

(用“敬仰”好,“敬仰”的语义要重些。“敬佩”是尊敬、佩服的意思。“敬仰”除了“尊敬”的意思外,还含有“仰慕”的意思。)

●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字叫女娲。(把“神通广大”换成“聪明美丽”好吗?)

(把“神通广大”换成“聪明美丽”不好,因为“神通广大”一词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也指特别高明的本领,概括地写出了女娲的特点,也为后文女娲创造人类埋下伏笔。:聪明美丽“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力强,让人感觉好看。)

2、让学生选择句子中带点词语说话。

三、拓展交流

1、导语:本单元课文是一篇篇奇妙的神话传说。古代劳动人民用大胆、丰富的想象,编织了神奇的梦想。你们在学习时,也一定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远古的时空自由的翱翔,体会到了古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那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要求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围绕离奇的情节和人物的特点谈出自己的感受,允许学生之间补充、争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让学生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温故知新(阅读平台、积少成多)

一、阅读平台

1、导入。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2、播放《仓颉造字》录像。

3、介绍仓颉。

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4、阅读《仓颉造字》

(1)文章是怎么写仓颉造字的?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交流。

(仓颉爱动脑筋想问题;在绳子上打结或用贝壳记事;发现龟背上的花纹;观察自然现象,造出不同的符号。)

(2)读了短文,你有哪些感想?

(3)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提示:

人类杜会之初,因生产力极低,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不得不采用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为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语言应运而生。

语言一瞬即逝,即不能保存,也无法传递到较远的地方,而且,单靠人的大脑记忆是不行的。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图画文字经过了三千多年的逐渐演变,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到楷书,以至现在的电脑字体。图画文字已成为笔划省简、具规模的汉字了。

汉字是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汉字在世界文字体系中有着独特而又崇高的地位。

汉字却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用一种独创的方法把音行义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丰富多采的文字体系。

5、阅读拓展。

告别「结绳记事」的年代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这是早期记事常用的方法,可惜这些物质无法长久保存下来,所以当时的记事情况已无法知晓了。但安阳小屯发现了十五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与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当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总字数达到3500个上下。从甲骨文字结构来说,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应用。可见在三千余年前的商代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个更长的发展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龟甲上刻划符号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发现了在陶器上刻划的符号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些与甲骨上所见的字类似,因而有人认为它们就是早期文字。至于在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发现的朱书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国的汉字至少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文字的出现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结果,所以仓颉很可能是总结整理文字,为汉字的形成作出了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

二、极少成多

1、让学生背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

2、引出《春夜喜雨》,板书文题。

3、自由朗读诗句。

4、指名朗读,读出诗句的节奏美。

5、让学生说说诗句中都写了哪些景色。

6、提出读不懂的词语,大家互相解决。

7、说说诗句表达的情感。

8、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9、背诵诗句。

10、拓展:读描写春雨的古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神话或传说故事。

一、活动准备

1、导语: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那当我们每次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哪些神话小故事?当你看到夜空中美丽的银河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故事都并不存在,但我们依然迷恋这些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的神话世界,让我们以“我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为话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吧。

2、让学生说一说,演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提出活动建议:

(1)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神话或传说故事,认真思考自己自爱的理由,最好能够想出三个以上的理由,并确定演讲题目,拟定演讲提纲。

(2)在演讲时,要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讲清楚,使人信服,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表达方法。

(3)听别人演讲,要抓住他演讲的中心;要仔细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列举这些事例。听完,想想自己准备对哪些看法提出质疑。

4、提出评价要求:

(1)演讲题目是否与演讲的中心意思密切相关,演讲的中心是否明确,是否围绕中心进行演讲。

(2)演讲表达是否有条例,语气、语调是否适当。

(3)能否运用恰当的词语表明自己的见解。

二、活动开始

1、各小组推荐演讲人。

2、学生演讲,评价。

【评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简要讲述故事,重点让学生讲述喜欢的理由,可以从想象丰富、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感人、故事蕴含的意义给人启迪等方面思考。】

三、活动总结。

1、评比最佳演讲者。

2、结束语:通过今天的演讲比赛,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我国古代神话和传说的魅力,体会到了我过古代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们还感受到了神话与传说的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特点。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课前准备:阅读科幻故事

教学过程:

一、启发情感

1、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科幻故事,还在书刊或电视里看过许多这类有趣的故事。谁能给大家讲述一个你喜欢的科幻故事?

2、学生讲述。

3、让学生谈一谈听后的感受。

4、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科幻故事?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领悟出科幻故事的基本特点及写作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交流,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5、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幅画面和有关文字资料:

画面:

(1)睛朗的夜空中闪闪发亮的星星的画面。

(2)神秘的海底世界的画面。

(3)月球、地球、太阳的运行图画面。

文字资料:

(1)据报载,人类在火星上已发现土质层。

(2)宇宙飞船发现在月球表面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

(3)未来世界人类有可能在海底生活。

【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或有说服力的真实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刺激他们对未世界的遐想,开启他们想象的大门,从而进入他们自己的幻想世界。】

4、让学生各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面或文字资料,描绘自己眼前看不到却已在脑海中形成的一个幻想的世界。

二、讨论交流

科幻故事也是想象作文中的一种。想象作文是对想象中的场景或事物的描述,是作者超越时间、空间、生活常规限制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记录。想象有多大的天地,想象作文就有多大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你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于茫茫宇宙的每个角落,每段时间。你可以与日月星辰做伴,与它们悠然散步;你可以与嫦娥携手,共游月球;你可以在天空与鸟儿为伍,自由翱翔;你可以进入未来社会,领略高科技的神奇魅力;你还可以坐“神舟六号”飞船与费俊龙握手遨游太空,做你想做的一切。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好科幻故事呢?

1、怎样大胆展开想象?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将来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是否可以写?为什么?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小结。告诉学生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将来似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写。因为随着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幻想开始的,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美好的设想有可能变成现实。】

2、怎样通过想象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编写科幻故事,要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同时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怎样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首先要安排好表达顺序,确定好故事人物,想象好故事情节。然后想想哪些是重点情节,怎样星系地写。那个是重点人物,细致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

4、为了让自己编写的科幻故事能够吸引读者,该给故事取个什么名字。

三、习作要求

1、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不能让人看后觉得索然无味。

2、要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不能只用“他”、“你”这样一类的代词泛指。

3、在编写作文情节的时候,要大胆想象,不要有所拘束。

4、作文的内容要具体,描写一件事或一个故事情节的时候要详细一些,要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和你想说明什么道理。

科幻故事首先要注意到它是个故事,具有故事的特征。一个故事,必定有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故事中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故事还有它生动的情节。

而科幻故事虽然具有故事的特征,但它又与一般的故事不同。主要表现在:

(1)闯进未来科学的时空

幻想是超越现实的。任何一个科幻故事,它都是在未来的时间内发生的;不是发生在未来的事情就不是幻想。“2150年的中国少年”是未来的少年,“奇妙的农场”是未来的农场。“天上的街市”是未来才可看见的街市。科幻故事中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未来的。

科幻需要闯进未来的时间,同样需要闯进未来的空间。它可以在天上,也可以在地下。

(2)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情节

事情是人做的,所以故事离不开人。故事中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交代清楚。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科幻故事中的人物要比我们现代社会中的人聪明、能干得多。这些人都具有鲜明的性格,丰富的知识,聪明的大脑。在故事中可以有金黄色皮肤、矮个子、大眼睛的外星人,会操纵现代化高科技武器的龙王,也可以是宇航员,也可以是探测外星球奥秘的科学工作者。

是故事就需要有故事情节,科幻故事更需要离奇的情节。这样,故事才能跌宕起伏,有吸引力,别人读了才会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3)溶幻想与科学色彩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常常是科学未来的预言。它所表现的科学内容虽然在现在看来是虚幻的,但由于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将来有可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

编科学幻想故事时,必须和科学知识与科技发展相联系。关注科学进步,想象科学对未来生活的巨大影响,我们的想象才会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现在的科学为基础,想象在未来社会中,科学技术会发展到何种程度,我们在科技这样发达的未来社会中,会怎样做事,怎样生活。

(4)溶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炉

科学幻想故事是文学和科学的结合,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文艺性。科幻故事中会有深奥的科学知识。而这些深奥的科学知识是通过对文学形象的细腻描绘、刻画,逐步传递给读者的,在读者被感动,被吸引的同时,已不知不觉将科学知识作了吸收和消化。

四、读写结合

读下文《时间控制器》,思考:

(1)作者因什么想到了时间控制器?

(2)作者塑造了哪两个人物形象?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3)作者是怎样把现实和想象联系到一起的?

例文:

时间控制器

四川王昊

星期天,我真高兴,因为我又能观看我喜欢的功画片《蝙蝠侠》啦!

下午,我从电脑兴趣小组回来,已经是18点40分了(忘了告诉你《蝙蝠侠》的播出时间是18点30分),我看看桌子上的小闹钟,一下就垂头丧气了。真没劲,好不容易盼到的《蝙蝠侠》,结果又看不成了。忽然,我灵机一功,想出了好办法。最近听说我的邻居R博士发明了一种“时间控制器”,据说这个小巧玲珑的东西能随意调整人们想要的钟点?对,向R博士借“时间控制器”!

我赶紧跑到R博士家。当我说明来意,他爽快地从墙壁上取下“时间控制器”交给了我:临走前,他再三叮嘱我:“记住,千万不能调到18世纪前,要按说明书上的要求去操作,还要……”我哪有心思听他唠叨,没有等他说完,就一溜烟似的跑了。

跑到家,我小心翼翼地取出“时间控制器”,只见它的上面共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七个按钮,旁边还有0——9十个数字按钮,中间还有一个确定按钮。

我先把时间调到今天下午的6点,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场《蝙蝠侠》,真过瘾哪!以后,我每天做完作业,都可以看到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了。哇噻,那可真是太棒啦!

一天,我操作失误,“时间控制器”把躺在床上的我带到了18世纪。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八面威风的船长,正拿着一个黑白相间的望远镜向远处眺望:突然,我的视线里出现了一艘船,上面竖着-根黑旗。“啊,那不是人们常说的海盗船吗?”我刚想命令炮手开火,可是海盗反应神速,“轰隆”一声,他们的炮弹已经把我打入海中……幸亏我敏捷,把“时间控制器”一下调回到21世纪的时段。我眼前一黑,发现自己已躺在暖和和的被窝里,身上热乎乎的。

当我从幻想中醒过来,心中涌起一丝遗憾,如果世间真有时间控制器,那该多好啊!

——选自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生优秀作文》2002年11月

【简评】

如果我们对生活没有情感,我们就不会去幻想什么,甚至要求什么。因为我们对世界、对生活充满情感,我们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幻想。作者喜欢看《蝙蝠侠》的动画片,因为错过了电视时间,因此幻想有一个时间控制器,使自己每次都能看到喜欢的动画片。其实,我们不必为没有时间控制器而遗憾,因为时间控制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五、选材建议

要写好科幻故事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保障,让故事的主人公在超越时空的范围内,发生有趣的故事。这样,编出来的故事才能吸引人、感动人。当然,这超越时空的幻想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实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吹”。没有丰富的知识就如造楼没有材料一样,是不可能产生绚丽的幻想的。当然,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去展望未来,才会插上幻想的翅膀在未来的太空中遨游,到神秘的海底去探索,到未来的世界去感悟,……。

六、动笔写作

七、交流互改

补充建议:

1、“词语辨析”要注意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拓展交流”要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交流学习本单元神话与传说后的感受。

3、“积少成多”不必精讲细解诗句的意思。应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对不理解之处可让学生讨论交流。必要时老师点拨,乃至讲解。

4、“口语交际”重点是评价好喜欢故事的理由。

5、“作文指导”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想。要落实好修改环节。

1、《鲧禹治水》教学反思

李红梅

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课文讲的是在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于是他偷出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赶退了洪水。天帝知道鲧偷走息壤后,派火神杀死了鲧。鲧死后,尸体三年都没腐烂。一天,从鲧的肚子里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大禹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经过十三年的苦战,大禹终于将洪水彻底治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体会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内容并不深奥,学生容易读懂。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品读;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感受古代神话的魅力。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

1、课前让学生了解《山海经》,并找一找,读一读《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感受神话的特点。

2、让学生查找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并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有机的结合,加深对鲧禹治水的敬重,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

3、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问题展开对话交流,教师相机的引导,点拨,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

4、注意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读出对大禹治水的敬佩,体会大禹的智慧、勇敢、无私的品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大卫》教学反思

曾红苑

这篇课文是根据美国作家亨里德.房龙《圣经的故事》改写的。学生对于《圣经的故事》很陌生,课前我要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也让学生读一读《圣经的故事》收录的文章,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以色列的历史与文化,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学习本篇课文。

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一面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一面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力求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意语言的积累与感悟,教会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加强语文与实践的联系。

教学时,我同时也加强学生的朗读实践,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特点。如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大卫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的情景,适合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大卫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他对生活多么热爱。再如课文第二部分描写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应战的语句,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大卫爱国、勇敢的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大卫和歌利亚对话的语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歌利亚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以及大卫争锋相对、英勇无畏的人物特点。

3、《夸父逐日》教学反思

彭小苑

《夸父追日》这篇著名神话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最终渴死在路上的故事。文章很短仅仅37个字。但文章内涵很丰富。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勇敢坚强,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夸父身上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既然本文是一片神话,那么学习这篇课文,就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外,还要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在学习课文之前,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先找知道这个故事的学生给大家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学生讲得有声有色,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我紧接问了一个问题,除了故事本身之外,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我提前预设学生的问题:1、夸父为什么要追日;2、夸父是怎样追日的;3、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然而,实际上学生还提了许多更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学生还提出了夸父是谁?夸父追日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在“为什么追日”)根据学生的提问,学生小组内互相解决。于是学生找到课文中相应的段落,一起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夸父追日的动作,通过学习夸父下定决心去追日时的语言来体会夸父追日的精神。在夸父倒下时,长叹一声,我让学生体会此时夸父遗憾的心情,并请学生扮演夸父,学生有的是积极的夸父,说夸父(我)虽然倒下了,但是并不后悔,因为自己努力了,还有更多后来人去追日。悲观的夸父:说我费了这么多努力还是没追上太阳,看来太阳是追不上的。我评价了孩子们的体会,总结了夸父追日的意义,虽然没有追上,但是夸父还是有勇气、坚持不懈地去追太阳,最后还化为桃林为后人解渴。

总之,这篇短小的顾问学习,一改之前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方法。整体上是我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解决问题。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概括主要内容时不够放手。在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一开始我就出示提示,学生只要简单地填一填,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的提高。总结夸父追日的原因时学生的回答不够概括,一方面是我的问题设置的不够具体,没有引导学生怎么样回答;另一方面,我没有耐心下来,悉心引导,却自己代替学生说,这样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应该让学生们先试着说一说,并从中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等学生说的不好或者说不出来时,再做提示,这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4、《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反思

何婉清

《天上偷来的火种》通过一则感人的神话故事,向我们讲述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甘愿忍受酷刑的故事。课文的内容不难理解,但若要学生真正能够体会、感受到普罗米修斯这个正义、善良、智慧、仁爱、顽强的形象,并把这种形象典型化,内化为一种精神动力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针对教材的特点,在课堂上我立足于整体感悟及情境创设,在“情”字上做足了文章,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

1、以阅读为抓手,重视语言的学习。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力求通过词语抓句子,通过句子抓文章中心,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语言积累:(1)根据课文的提示,让学生结合宙斯的回答,想象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去请求宙斯的话。学生在充分朗读之后,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不仅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还积累了语言。(2)欣赏普罗米修斯被惩罚的画面,请学生赞一赞普罗米修斯。(3)在学生读了第12节可怕刑罚内容,请学生说说自己认为这个刑罚最可怕的是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仅让学生复述了课文小节,还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以情感为线索,重视感悟和体验。

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从而增加文化积淀,提高人文素养。在课件中我安排了凶恶的鹫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画面。画面的真实可感,给学生视觉上很大的冲击,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机智、坚强无畏。这样有效、适时地使用媒体,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

3、以自学为手段,重视学力的培养。

课堂上我立足解决三个问题:“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为人类偷取火种?怎么偷取火种?结果怎么样?”在学生找到关键的语段后,我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读——男女生读、分角色读、师生共读、配乐读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要求不同、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的读贯穿了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进一步感受文本所要揭示的思想内涵,体现了语文课浓浓的语文味,营造出了充满深情有略带感伤的教学氛围,也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

第二单元

6商鞅南门立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指导学生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帮助学生认识“鞅”1个会认字和学会“孝、葫、础”3个会写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查阅商鞅变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吗?

2、你对商鞅有那些了解呢?(课件出示商鞅图片,引导学生交流课前的搜集。)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为了进一步了解商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并标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同桌或小组内交流一下是怎么学会生字和新词的?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认读词语“葫芦、基础、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

●重点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让学生用“冥思苦想”、“惹是生非”说话。

【重点指导字“孝、葫、”两个字。“葫”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左下“古”略偏上;“础”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边“出”的笔顺;第一、四笔为竖折、第三笔竖纵贯上下。注意“惹是生非”不要写成“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指名学生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课文主要写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评价中促进朗读;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统一和精确的答案。】

2、互动交流:课文可以分为那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四、合作评价,归纳质疑。

1、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

随机板书:商鞅——政治家——赏罚分明——严格执法

诚信和聪明

【引导学生评价,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2、通过合作学习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归纳。

预设:

(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

(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

(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发现问题,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下节课我们继续对这些问题的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谈话导入

1.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新词,并引导积累运用词语。

2、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南门立木》这篇课文,文中的商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最欣赏他的哪些做法?

3、这节课让我们结合课文和上节课滞留的问题继续感悟商鞅变法的决心和坚定的意志。

二、研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围绕上节课几个问题,抓住课文中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描写进行读书、体会、交流。

1、出示自学提示:

(1)商鞅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

(2)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

(3)商鞅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人们对商鞅南门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5)你对商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理解。

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点拨引导。

【以学生自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不要求统一的说法,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点拨引导。教师灵活把握重点,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

(1)交流、体会商鞅变法的决心。

①阅读第一部分,解决第一个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改革家”“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强”“主持变法”等,了解商鞅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说服秦孝公变革旧法。】

②阅读第二部分,通过理解重点句,解决第二、三个问题,教师指导阅读。

【要引导学生了解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遇到了哪些苦难,他为什么要在南门立木。抓住商鞅在南门立木时出示两个告示及人们看告示后的议论,了解人们对商鞅南门木的看法。引导学生抓住“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和“郑重地对大家说”的具体内容,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严格执法的精神和意志。】

③阅读第三部分,解决第四个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不但……而且……”理解商鞅南门立木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写法。

①“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人们围在大木柱的四周议论的一句话。把大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天底下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耍弄人。人们的这种想法,表示对商鞅变法的怀疑。这样写为体现商鞅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埋下伏笔。)

②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呢?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小伙子在商鞅第二天下令“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两”之后,一边走一边嘟囔的一句话。他认为事情不会是那样,有反说的语气。左庶长说话不算数,试试看吧。从小伙子的动作、语言表明他对商鞅下的令持的怀疑态度。这段描写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南门立木”的言而有信会对变法的实施有深远的影响。)

③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小伙子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这是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

(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看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是小伙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旁观的人又会说些什么?两个问题的设计,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商鞅的了不起。学生对商鞅的做法有了更深的体会,我感到一个言而有信、说道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外延伸

小练笔: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样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

6、商鞅南门立木

变法-困难-南门立木-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聪明——机智

7*狄仁杰公正护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狄仁杰怎样公正护法的,感悟狄仁杰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编写小剧本,再演一演。

3、帮助学生认识“庇、屠、辜、悯、悼”5个生字,读读记记“包庇、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及“明察善断、声名鹊起、推崇备至、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哀鸿遍野”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狄仁杰是怎样公正护法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严格执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查阅狄仁杰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多少我国历史上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人物?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3、学生介绍狄仁杰的有关资料。

狄仁杰,生于隋大业三年,即607年(一说生于唐贞观四年,即630年),卒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测生字和词语。

●课件演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认读词语“包庇、屠杀、无辜、怜悯、哀悼、刚正廉明、明察善断、声名鹊起、推崇备至、犯颜直谏、手足无措、引以为戒、哀鸿遍野”

●重点理解“刚正廉明、明察善断、犯颜直谏、哀鸿遍野”,让学生用“刚正廉明、明察善断”说话。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课文讲了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从高精神。)

5、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写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一代名相狄仁杰。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狄仁杰公正护法。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狄仁杰位居宰相后,使国家安定巩固,深为武则天倚靠和器重。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1、交流印象。

【①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汇报:一是狄仁杰明察善断,循律准确,断案如神。如,“处理了大量案件,涉及一万七千多人,无论被判处有罪还是无罪,没有一个当事人不服的”。二是狄仁杰为了维护法律敢于犯言直谏。可以从三个事例中体会任务单情感与认识。②注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③注意引导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2、交流问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把握有价值的问题,切莫脱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