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产业综述_第1页
主要产业综述_第2页
主要产业综述_第3页
主要产业综述_第4页
主要产业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兹别克的主要产业中,农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2005年达到25%;工业其次,为20.7%;第三产业为11.3%。2005年,乌共有各类企业34.74万个。其中,国有企业2.42万家,占7%,从业人员占劳动力人口的22.8%;非国有企业32.32万家,占93%,从业人员占比为77.2%。各类企业中,大型企业占3.1%,中型企业占5.8%,小企业占91.1%。2005年乌兹别克各类企业总数、中小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及所占比重情况见附表1。1、工 业主要工业门类如下:(1)能源工业:乌能源燃料工业包括天然气、石油和石油加工、煤炭以及电力等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乌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其储量在原苏联 15个加盟共和国中占第 3位。特别是天然气储量尤为丰富,与荷兰和印度尼西亚的天然气储量相差无几, 属于世界上15个拥有丰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乌石油预测工业储量 53亿吨,已探明5.84亿吨,天然气储量约达 5.429万亿立方米,已探明 2.055万亿立方米。乌兹别克已发现的油气田共有 190处,其中,天然气和凝析油田 94处,油田、油、气田和油、气、凝析油混合田 96处。其中,136处油气田的天然气储量已被基本探明。在 190个油气田中,已经开采的有 88个,占总数的46%;准备进行开采的有 58个,占31%;正在勘探中的有 35个,占18.4%;另有9处油气田处于封存状态。乌独立以来,石油天然气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03年的石油和凝析油产量已达到1992年的2.4倍,天然气产量则为1992年的1.38倍,在世界上占第8位。从1996年开始,乌兹别克的能源已经能够全部自给。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占有最大的比重(80%),其次是石油(10~13%),再次是煤炭(5%)。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以及油气勘探和开发投入不足,近年来石油产量连年下降,已经从2000年的750多万吨下降到2005年的545万吨。天然气产量一直相对稳定,年均生产590多亿立方米。乌石油和天然气完全能自给,少量石油产品和部分天然气出口。2005年,乌兹别克共开采原油和凝析油 544.9万吨,比上一年下降17.2%;共生产天然气596.8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0.3%。1991-2005年乌兹别克石油、天然气产量见下表。1991-2005年乌兹别克石油、天然气产量资料来源:欧盟 INOGATE网站,乌兹别克统计委员会乌兹别克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在本国境内加工和消费,近几年开始出口一部分天然气(50-100亿立方米)。乌共有2座加工原油和凝析油的大型炼油厂:费尔干纳炼油厂和布哈拉炼油厂;大型天然气加工企业有4家:穆巴列克天然气加工厂,舒尔坦石油天然气厂,舒尔坦天然气化工综合体和乌兹别克油气开采地质钻探。1991年至2005年乌兹别克主要油气产品加工情况见下表:资料来源:欧盟 INOGATE网站,乌兹别克国家统计委员会乌拥有一个较为完备和发达的天然气运输干线和支线网, 它与前苏联时期修建的跨越欧亚大陆的“布哈拉-乌拉尔” 、“中亚-中心”输气干线网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天然气运输网络,可以将乌产天然气出口到邻国。目前,乌拥有的输气干线总长度为 1.33万公里,管径多为700~1200毫米,管网上共有加压站 250个。连接“中亚-中心”干线网的管道直径为 1400毫米。为使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乌政府已经制定出了 2005~2020年的国家油气增储战略纲要,计划加大勘探工作力度,力争在这 15年间使天然气探明储量新增1.015万亿立方米,石油探明储量新增6980万吨,凝析油新增储量6570万吨,总的新增碳氢化合物探明储量将达到11.5亿吨标准燃料。煤炭工业乌煤炭储量较丰富,煤炭预测储量70亿吨,已经探明的工业储量为19-20亿吨,其中褐煤18.53亿吨,年开采量为270多万吨。乌兹别克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有 3个,分别是:安格连露天煤矿,拜松煤矿和舒尔贡煤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煤炭企业为安格林露天煤矿,该矿预计储量50亿吨,工业储量19亿吨,年产270万吨。该厂还拥有一个地下气化站,通过地下煤炭裂化工艺直接生产煤气并将其输送至安格连电厂作为发电的动力能源。现该站的煤气生产能力为每年23亿立方米。乌2005年产煤300万吨,计划到2010年时,将产量翻两番,达到1200万吨左右,其中的1050万吨(占87.5%)将供给热电厂和发电站,使煤炭在电力生产中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4.7%提高到15%,天然气所占比重由86.7%下降到71.1%,以便将节省下来的天然气出口。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电力工业乌的电网是中亚最大的电网之一,共连着42座大电站,其中11座为火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987万千瓦;31座为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为170万千瓦。全国年均发电量为500亿千瓦小时,85-90%是由火力发电站生产的。2005年,乌电力工业共发电476亿千瓦小时,其中,火力发电站发电403亿千瓦小时,水力发电站发电73亿千瓦小时。(2)冶金工业:乌已发现的金矿床有 41处,其中33处矿石品位较高,9处现正在开发,全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为 2100吨,预测储量为3350吨。已发现的铀矿床有40处,其中27处储量丰富,已探明的铀矿储量 5.5万吨,预测储量万吨。乌有三大生产黄金和其它稀有金属的企业:纳沃伊冶金联合体、阿尔马雷克冶金联合体和黄金生产联合公司,其冶金工业和生产能力在中亚地区位列第一。乌年产黄金80多吨,占世界第七位;年产铀原料2300多吨;年产铜20多万吨;年产钢材50-60万吨,约有7万吨可供出口。铅、锌、钨、钼以及硬合金等稀有金属的产量在乌也占一定比例。此外新开发产品有新型硬合金、小型钻头、钨丝、铜合金、铝材等。2009年,乌金属联合公司(UZMEDKOMBINAT)完成产值5470亿苏姆(3.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产钢材71.6万吨,增长6.2%。近年来乌主要冶金产品产量见下表。冶金产品20092010黄金(吨)铀矿(吨)钢(万吨)71.6(+6.2%)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3)化学工业:乌主要化工企业有近 50家:电化厂、化肥厂、漆厂、颜料厂、轮胎修理厂、日用化工厂等。面向农业的化工产品比重大约占三分之二,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独联体中,乌是生产硝酸铵、氨水和硫磺的主要国家之一。乌主要生产的化肥品种有硝酸铵和尿素,其次是磷肥(产量较少)。乌化肥除部分自用外,其余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对象是独联体国家。 2005年乌共生产合成氨106.5万吨,矿物肥料86.6万吨,尿素37万吨,植物保护剂3175吨,合成塑料原料12.4万吨,硫酸74.1万吨,化学纤维5456吨。(4)机械制造业:乌有300多家机械制造企业,其中94家为大型机械厂。在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就业总人数的25%左右。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塔什干、撒马尔罕、安集延等城市。中亚地区三分之二的机器制造产品是在乌生产的,乌也是中亚地区唯一生产丝织和纺纱机械的国家。乌最有名的制造业大企业是“塔什干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该厂与俄罗斯合作生产伊尔-76中型运输机、伊尔—114新型客机和伊尔—114T运输机。1996年6月建成的“乌兹大宇”汽车生产厂是乌新兴工业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小汽车20万辆,2005年共生产小汽车101010辆,比上一年增产44.2%。其他主要的机械产品还有:电力设备、电子机械、重型机械、大中型马力拖拉机、棉花种植、采收和加工机械、蔬菜加工设备、水果加工设备。机械产品还是乌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年进口额约20亿美元,占全部进口的60%以上,且有增长趋势。近几年主要制造业产品产量如下 :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5)轻纺工业:乌轻纺工业领域有600余家大中型企业,其中较重要的产品有:长绒皮棉、棉纱、棉布、毛料布、丝绸、针织品、地毯及地毯制品、服装、瓷器、皮毛加工及其制品等。另外制作各种金属制品的加工企业约220家。2005年,乌轻纺工业共生产棉纱118.8万吨,棉籽183.5万吨,棉短绒7.9万吨,原料蚕丝564.4吨,织布2.86亿平米(包括2.47亿平米棉布,1万平米纯毛布料和万平米丝绸布料)。乌兹别克是世界第五产棉大国,第二出口大国,平均年产籽棉 350-370万吨,可加工100-120万吨皮棉。但乌纺织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独立初期棉花加工能力仅为8%,最近几年乌纺织工业得到一定发展,现有 863家纺织厂和1043家服装企业,棉花加工能力已经上升到 25%。乌纺织工业分为棉纺织业和丝绸业两个部门。 棉纺织业由乌轻工股份公司进行管理,包括94个大型企业,其中20家为合资企业,还有 150家中小企业。丝绸生产由乌丝绸协会进行管理,包括 182个企业,其中6家合资企业。(6)食品工业:乌食品加工行业有300余家大中型企业,主要产品有:面包、面包制品、通心粉、糖果、植物油、动物油、蔬菜和水果罐头、葡萄酒、白酒、肉及肉制品、奶及奶制品、鱼及其产品、烟草制品。2005年,乌共生产奶及奶制品1.06万吨,各类罐头1.483亿标准罐,白砂糖14.6万吨,植物油25.4万吨,动物油脂100吨,通心粉1.7万吨,葡萄酒244.2万加伦,香烟52.63亿支。(7)建材业:乌国内各种建材原料较丰富,境内有 21个大理石产地,16个花岗岩产地,还有多种工业废料、冶金矿渣、热电站灰渣等均可用来做建材原料。乌主要建材产品有:水泥、钢筋混凝土构件、地板革、石棉水泥板(瓦)、建筑玻璃、大理石、软质铺料等,平均每年生产 400多万吨水泥、45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构件,30亿块砖,建材工业年产值约占乌 GDP的10%。乌兹别克建材股份公司“Узстройматериалы”是乌最重要的建材企业。该企业生产的建材有100多个品种,占乌兹别克建材生产总量的70%,乌兹别克建材股份公司包括87个大中型企业,70个小型企业,共有职工1.9万人。随着乌兹别克经济发展和房地产业项目不断实施, 市场对建材的需求不断提高。2000-2005年,随着企业技术改造的深化,乌建材生产规模提高了49.5%,其中水泥生产从年产328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507万吨,增长55%,建材出口从1275万美元提高到3350万美元。2005年,乌共生产水泥506.8万吨,混凝土构件和组件22.5万立方米,墙体材料3110多万标准块,玻璃628.7万平米。(8)木材加工与造纸业:乌木材加工与制浆造纸能力较小。2005年,乌共生产锯材2600立方米,纸张4700吨,纸板2.8万吨。2005年乌兹别克主要产业企业数量、产值、从业人员数量情况见下表:2005年乌兹别克主要产业基本情况一览表产业企业数量产值从业人数(亿苏姆)(万人)电力工业—118824.97燃料工业51117582.73黑色金属冶炼2925320.85有色金属冶炼48184506.24化学工业43256953.84机械制造,金属加工2871140569.36木材加工,造纸工业7449491.95建材工业159842244.82轻工业21331845112.96食品工业3510913510.74资料来源:乌兹别克国家统计委员会乌自然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按其行政区划分布如下:乌自然资源和主要工业部门按其行政区划分布表2、农 业乌兹别克斯坦是古老的灌溉农业国,农业是乌传统产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30%,出口创汇额占60%,从业人员占全国的30%左右,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1年乌独立以后,在农村实行了私有化或非国有化改革,将国有农业企业改革为股份制公司,现个体农场总数达到,非国有经济几乎占了农业产值的百分之百。农村个体劳动和副业经济在保障居民食品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约70%的土豆,87%的肉,90%的牛奶,45%的干鲜水果,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扩大。乌全国共有农业用地(2006年统计数字)223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 403.4万公顷,是该国实现粮食自给的基础和出口产品的基地。其中约 150万公顷种植棉花,约150万公顷种植粮食作物,另外约35万公顷种植土豆、蔬菜和水果。乌牧场面积1285万公顷,约占农业用地的57.4%。目前乌土地的最大问题是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盐碱化,农业用地中一半存在生态危机,200多万公顷可耕地程度不同盐碱化。布哈拉州、锡尔河州、吉扎克州和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土地盐碱化面积高达90-95%;卡什卡达里亚州和花拉子模州为60-70%。畜牧草场的沙化、石化、盐碱化现象也十分严重。乌是世界产棉第五大国,出口第二大国,年平均棉花(籽棉)产量为350万吨,棉花产值约占农业产值的40%左右。每年加工生产原棉约100-120万吨,75%出口。其中,27-30%出口中国,20-25%出口俄罗斯。乌所产棉花约有56个品种,其中以“布哈拉-6号”为最佳,曾获得利物浦棉花交易所金奖。乌对棉花实行50%国家收购政策,另外50%企业可以拿到商品原料交易所自由出售。2005年,乌棉花获得大丰收,创下 378万吨的历史新纪录。共加工出原棉118万吨。国家按每吨 26.3万苏姆(约合235美元)收购,在国际市场上按每吨约1180美元出售。当年棉花出口收汇 10.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2006年,乌籽棉产量为 360万吨,国家的收购价为 36万苏姆(约合300美元/吨)。独立后,由于不断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粮食不再依赖进口,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主要产品有小麦(约占粮食作物产量的90%)、大米。近几年来粮食产量基本保持在600-650万吨左右。乌兹别克还是中亚重要的水果和蔬菜产地, 年产瓜果220万吨左右,各种蔬菜300-350万吨左右,其中优质西红柿约 100吨。乌养蚕业很发达,年产蚕茧约 1.6万吨,在世界上占第六位。乌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畜牧业以生产毛、肉为主,出产和出口大量羔皮。乌现养殖羊总头数约 1135万只,年产高质量的卡拉库尔羔皮约 150万张,占世界第二位。粗羊毛年产量 1.8万吨左右。2000年以来,乌农业总产值基本保持在 5.5%左右的增长速度。2000-2005年乌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官方统计)如下 :资料来源: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统计委员会3、服务业(1)交通运输业乌有比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和铁路是其最主要的运输形式,2005年交通运输业全行业职工16.22万人,营业总额4300亿苏姆(约合3.84亿美元)。全国铁路总长6200公里,2005年货运量为4580万吨,客运量1510万人次;主要公路网4.25万公里,2005年货运量6.385亿吨,客运量39.8亿人次,其中,有轨、无轨、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运送旅客11.79亿人次。2005年交通运输业客、货运量情况见下表:2005年交通运输业客、货运量表运输方式客运量货运量总量39.96亿人次7.858亿吨铁路1510万人次4580万吨公路39.8亿人次6.685亿吨管道-7150万吨空运90万人次5700吨资料来源:乌兹别克国家统计委员会2005年,全国铁路共运送煤炭 290万吨,原油1210万吨,钢材180万吨,化肥350万吨,建材990万吨,水泥410万吨,木材10万吨,粮食180万吨。其中,原油和建材是铁路运输的主要大宗商品,各占到运输总量的 26.3%和21.7%。2005年公路汽车运输企业运送的主要货物有:建材 1450万吨,原油10万吨,煤炭2万吨。2005年,乌航空公司货运量为 5700吨,客运量90万人次。乌境内有9条大型天然气管道,总长度 1.33万公里,年输送天然气 600-700亿立方米。原油管道 200公里,年输送原油 10万吨。2005年,乌全国干线管道运输量为:石油 10万吨,天然气3900万吨。(2)通讯产业近三年来,通讯产业已成为乌增长最快的产业。 2005年,该产业的业务收入已达到3741亿苏姆(约合3.07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2%。因特网接入服务,数据传输服务和移动通讯业务都是收入增长最快的领域。但由于受通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对外开放程度、国家的网络政策、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乌兹别克的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的,要真正做到与世界接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固话业务截至2006年10月1日,乌兹别克全国共有2077个电话自动交换局,总装机容量为200万门,使用容量为174.7万门,使用率为87.4%。主要城市电话局的数字化比例为96.4%;农村电话网覆盖率为77.2%,数字化水平为33.3%。全国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的比率为 6.85。城市中的电话普及率( 13.5%)明显高于农村地区(1.6%),乌固网运营商主要有三家:“乌兹别克电信”,乌-英-俄合资企业“EastTelecom”和乌美合资企业“BUSTON”。“乌兹别克电信”是国有垄断企业,拥有覆盖全国的电话网络,而且占据着主要的光纤资源。乌不允许外国公司独立经营固定电话业务,必须与“乌兹别克电信”组建合资公司才能进入固话网。移动业务据乌国家通讯监督局公布的数据,截止到 2006年10月1日,乌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00万人,比2006年年初时增长了74%。虽然增长速度不低,但与乌全国2600多万人口相比,乌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的比率仅为4.42%。目前,在乌电信市场上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共有6家,其中较有实力的3家为俄罗斯的独资企业“MTS-Uzbekistan”、“Beeline”和乌美合资的“Coscom”,他们共占有70%的市场份额。其中,实力较大的“MTS-Uzbekistan”的无线服务网已经能够覆盖包括1000多个城市和居民点在内的乌90%以上的国土面积。(完整的乌兹别克6家移动电话运营商合资方变化情况及经营现状见附表2)。乌移动电话共采用四种技术标准: GSM,AMPS,D-AMPS,CDMA;移动电话网络基本形成,信号已经能够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主要交通干线及其邻近地区和居民点(但广大的农村地区仍有空白);移动电话可拨打国内和国际电话, 2005年上半年部分运营商开始提供手机联网服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乌兹别克的计算机普及化程度不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大大低于亚洲和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据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 2005年年底,乌共有计算机64万台,比2004年增长8.7%,平均每百人拥有 2.4台,计算机普及程度很低,网络接入率亦较低。截至 2006年1月1日,乌共有互联网业务服务商425家,公共互联网接入点(网吧等)344个。互联网业务服务商的Modem池可同时提供1.5万用户的接入,较2004年7月1日相比增长84%;二级域名“.UZ”的注册数达2800个,较2005年10月1日相比增长4%;国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互联网渗透率为5.5%,比2004年增长93%。其中,在6713家乌政府部门中,有735家政府部门可以接入互联网,渗透率为11%;在305526家企业中,有16425家企业可以接入互联网,渗透率为5.3%。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到2006年10月1日,乌上网人数已达到14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3%,上网普及率为5.27人/每百人。政府机构计算机办公化程度也有较大提高,平均每百人拥有计算机58台。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为226Mb/秒,与2005年10月1日相比增长119%。(3)银行业乌兹别克独立后,随着经济向市场化方向的转型,金融业的改革也随之展开,先后成立了一批国有银行、国有控股银行、外资银行、商业股份银行及私营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银行因经营不善倒闭了,也有一些银行通过兼并重组逐渐壮大了起来。到2006年10月1日,乌兹别克的银行业共由28家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业银行构成,其中,国有银行3家,外资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11家,私人银行10家(所有银行的英、俄文名称及网址见附表3)。截至2006年1月1日,乌所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额折合美元为47.72亿,比上一年增长0.89%;银行的自有资本总额为7.89亿美元,同比增长 1.28%。根据乌媒体公布的2005年乌兹别克银行资产规模排行榜,名列前五名的乌五大银行依此为:国家外经银行(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банк-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внешне-деятельностиРеспублики)Узбекистан阿萨卡银行(Банк Асака)乌兹别克工业建设银行( Узпромстройбанк)棉花银行(Пахтабанк)乌兹别克住房储蓄银行( Узжилсбербанк)这五家银行的总资产额占乌所有银行资产总额的 80%。国家外经银行是根据卡里莫夫总统的命令于1991年9月创建的,目前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亚及外高地区最大的金融贷款机构。该行在全国各地设有99个分支机构,为约60.3万个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业务。其中,企业用户约3.55万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8%,其中40%为合资企业。该银行与世界上67个国家的581个外国银行建立了同业代理关系,并在莫斯科开设了一家分行“ Азия-Ивест”。Ванк自1993年以来,该行一直被《银行家(TheBanker)》杂志列为全球1000家信誉良好的银行之一, 2004年的名次为第562位。2005年5月号的“银行家”杂志上,“国家外经银行”又入选为中东欧、俄罗斯和中亚地区百强银行之一,排名第23位。国家外经银行的主要业务有:担当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总代理人角色,是乌银行业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张名片;办理进出口贸易资金往来业务;吸引外国投资、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参与项目投资,以及其它 70多种常规银行业务。按照乌兹别克政府的私有化纲要,到2010年前,国民外经银行应将其49%的股份出售给外国投资者。阿萨卡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目前乌第二大国有银行(财政部占有98.33%的股份,“乌兹别克汽车工业协会”占有1.67%的股份),在全国各地设有24个分支机构,45家小银行,与170多个外国银行建立了同业代理行关系。除各类一般性的揽储、贷放款银行业务以外,阿萨卡银行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乌兹别克的汽车制造工业。同时,该行还是欧行、亚行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指定的发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及其它种类贷款资金的银行之一。乌兹别克工业建设银行是乌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它成立于 1922年,目前为乌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该行在全国各地设有 48家分行,175家储蓄所和63个小银行,与世界上 65个外国银行建有同业代理关系,并在莫斯科设有代表处。目前,该行共拥有私人和企业用户 3万多人。该行也是欧洲银行指定的发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贷款资金的银行。2006年初,“乌兹别克工业建设银行”和“乌兹别克私有化银行”合并,合并后的银行仍沿用“乌兹别克工业建设银行”的名称,总资产额约为 210亿苏姆。乌兹别克工业建设银行同时还是乌兹别克发行 VISA卡最多的银行。截至2006年上半年,乌所有银行共发行 VISA卡75万张,95%是由乌工业建设银行发行的。棉花银行成立于1995年。顾名思义,该行是专门为棉花生产提供贷款的行业银行。在全国各地设有13个地区管理局,183个分行和425个小银行,拥有个人客户24.8万人,企业客户10.9万家。同30家外国银行建有同业代理关系。该行也是欧行、亚行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指定的发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贷款资金的银行之一。乌兹别克住房储蓄银行是由原来的“塔什干住房储蓄银行”1997年3月重组后成立的,目前是乌第五大银行。根据卡里莫夫总统颁布的关于支持住房建设和改革的总统令,该行的主要业务是向居民提供购房贷款,购房人可向该行申请长期优惠购房贷款,并可通过该行享受税收优惠。目前,该行在全国各地设有28个分支机构,67家小银行,469个储蓄所和91个外币兑换点。同美、德、俄、荷等国的多家银行建有同业代理关系。(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