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写好“有、在”两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贴图、朗读视频第一课时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两只小动物,你们认识它们吗?生:小蝌蚪、青蛙(师贴小蝌蚪、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初读课,认识生字1.看视频范读。师:这篇课文没有注音,我们来听听范读。自由读师:听完范读同学们也试着自己的把课文读一遍,读完以后再把生字用笔圈起来。和同桌一起拼读生字。师:和你的同桌,“你指我拼”。闯关拼读(小老师带着闯关拼读)师:同学们生字拼得怎样能不能闯过三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读闯关?(通过追和迎的动作来教这两个生字,“姨”是和什么有关?)第一关:摘一个生字带大家读准。第二关:摘三个生字带大家读准。第三关:摘四个生字带大家读准。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开火车比比读师:小火车哪组来开……指导书写“有”“在”过渡:接下来我们要静静的写字了。读要写的生字师:我们来读读这两个我们要写的生字用生字宝宝来组词并说一句话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师:谁最会记。观察生字,看看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谁最会观察。书空生字笔顺师:小手举起来教师范写学生描红,再自己写两个。师巡视指导生上台书写师生评价。轻松一刻12点点头;34伸伸手;56扭扭腰;78就坐好。读课文感知。1.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指名分段读。3.学生评价4.指导正确、流利的读长句。5.齐读课文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课文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34、小蝌蚪找妈妈图图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二)备课构想: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这是一篇童话,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幅图对应(六幅图用投影)。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素质。在学完每幅图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粘贴纸粘贴出与这幅图有关的小动物粘贴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素质。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教具准备:粘贴纸、幻灯片、头饰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二、用谜语导入新课,提示课题。1.师:圆圆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启发法)2.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青蛙是什么样的?(2)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3)这篇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师: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三、结合学习课文。1.找一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图的投影)(1)师:这群小蝌蚪在班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提问法)(2)师:小蝌蚪的脑袋什么样?身子什么样?尾巴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提问法)(3)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4)师:指导学生用粘贴纸粘贴出游动的小蝌蚪的粘贴画,并让仔细观察。(指导观察法)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语文老师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教师工作计划|语文老师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统计例题2教案设计理念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随机现象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并用图或表的形式呈现,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了解能更清楚、把握更准确。教师在本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探究发现不同的记录方法,获得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体验。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例题2。学情与教材分析在例1的学习中,学生统计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里的信息,如各种水果的数量、各月出生的人数、各种图形的数量。在这些事件里,统计的对象信息已经呈现,只是数据尚未知道,所以采用分类计数的方法就能得到数据。例2用不同的符号记录和收集数据,通常是在事件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或是事件里的信息没有固定的呈现规律时采用的。学生要掌握随机收集数据的方法,体验简单的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教材同时出现有频数范围的条形统计图,完善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教学目标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体验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3.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有要完成的统计图表各一张。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设置矛盾。课前仍然播放动画片《蓝猫》的主题曲,学生还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哼唱着。师:同学们一定记得蓝猫改行做什么啦?生:水果店老板。[意图:利用儿童喜爱的蓝猫,把上节课意犹未尽的情境延续过来,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凝聚到教学内容上。]师:蓝猫刚开张,生意就火暴。瞧!它今天卖出多少水果呢?课件演示:苹果、甜瓜、桃和梨一个接一个无序地消失了。[意图:此时学生并无意识也无能力分类计数,只是在观看课件演示时数了数一共卖出的水果个数。教师先不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而要利用这个情境设置矛盾,激活学生思维。]师:真不错!你们都关注到了蓝猫卖出的水果总数,有谁还知道每种水果各卖出几个呢?(生一片茫然。)师:哦,大家都没数清楚!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办法知道卖出的'各种水果分别是多少个呢?[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能会想到分类数一数,教师再次演示课件,让学生切实感受对于随机呈现的信息无法分类计数;学生也可能想到把水果画在纸上,教师及时肯定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想一想:你准备怎么画?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清楚。]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学生思考片刻后,四人小组交流方法,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师:大家集思广益想出很多种统计的方法,是否可行?哪种更好?我们亲自试一试。老师也特别想参加这个活动,我来看着屏幕给大家报出每次卖出的水果名称,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结果记下来,好吗?2.学生操作后全班展示记录方法。教师适当地多请几组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①简笔画顺次记录;②简笔画按四行分类记录;③用阿拉伯数分四行记录;④用或○等不同的符号记录;⑤用正字记录;⑥小组分工,每人负责数一种水果。对不同的方法,教师都一一点评,给予肯定。]4.比较评价。师: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觉得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现在你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记?学生讨论交流。小结:打或画○或写正字,都是分类记录的,很清楚。而写正字更方便记录和数数(五个五个地数)。你知道这种先分类再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生:先在每行的开头写苹果、甜瓜、桃、梨,或画出简单的图样,再听同学报哪种水果就在它的后边打或写正字。[意图: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具体的操作中检验各自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交流比较得出简便易行的统计方法分类用符号记,并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记录方法。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据信息的敏锐直觉,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三、独立完成统计图表1.学生根据记录的结果,把蓝猫卖出的水果个数填在统计表里。师:从表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生1:我知道蓝猫今天卖了9个苹果、4个甜瓜、8个桃、6个梨。生2:我知道蓝猫今天一共卖了27个水果。生3:我知道蓝猫今天卖的苹果最多,甜瓜最少。生4:我还知道蓝猫今天卖的桃和苹果就差1个。师: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信息。小结:当卖出的水果不可能分类计数时,我们开动脑筋,想到了边卖边用符号分类记下来,最后把数出的结果填进表格里,这个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就是统计。2.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涂小格表示各种水果卖出的个数。师:统计结果除了用统计表的方式,还可以用涂小格的方式来表示,还记得叫什么吗?(统计图)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怎么涂?学生汇报制作过程,强调每一小格代表一个数量。教师呈现有频数范围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与之对比,感受频数带来的方便。看图提出问题并回答。[意图: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在统计图中描述数据,感受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优势,而且让学生体验和经历发现信息、分析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火花不断迸发。]四、联系生活,形成技能。1.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好多的事情都需要统计来帮忙。请看课本P974调查我班每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该怎么统计呢?[预设:有的学生建议全班按顺序一个一个报他喜欢的交通工具,大家在纸上用符号记录,然后数一数填在表里、涂在格里;也有的学生建议直接分类举手或起立统计;还有的学生说先在每个小组做统计,然后全班再整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分五次起立,数数,填表、制图。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数出每种情况的人数整理在图表中的,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符号来收集数据呢?我们一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统计》课堂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统计》课堂设计起到假如到马路边看看(课件演示汽车流动的场景),此时此刻你想统计什么呢?生1:我想统计红色的汽车有几辆,黄色的有几辆,白色的有几辆。生2:我想统计往这边开的有几辆,往那边开的有几辆。生3:我想统计轿车有几辆,面包车有几辆,公共汽车有几辆。师:汽车在行驶中,我们能不能让它们都停下来,分好类再数数呢?那就得采用什么方法?[意图: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先用符号记下来再数数的统计方法很少,教师利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这一场景,除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外,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感受使用这种统计方法的机会,体会符号记录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师: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用今天的方法统计呢?[预设:学生会例举到统计自己的各类文具、班级课程设置等,这些事件都是静态的,可以分类计数;教师还可提示学生在校门口统计自己来上学的有多少人,家长送的有多少人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由于这是动态事件,所以要先用符号分别记录,或小组合作分工计数,再根据数出的结果制成统计图表,][意图:统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能派什么用处?不同情况下选择怎样的方法来统计呢?空洞的说教解决不了问题。教师在这里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既强化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应用意识,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五、布置作业玩一玩。师:(拿出一个小正方体)观察6个面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两个面是红色的,两个是黄色的,还有两个是绿色的。)师:(随意一扔)什么颜色的面向上?再扔呢?看来什么颜色向上还不一定呢!想玩一玩吗?回家和爸爸妈妈每人扔5次,共15次,可以统计什么?生:红色面向上的几次,绿色的几次,黄色的几次!师:明天我们交流的时候,你估计大家的结果会一样吗?为什么,这里还有学问呢!以后再学。[意图:这个作业是让学生轻松活动,父母的参与既能放松学生的身心,和孩子多些情感交流,又能帮助他们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埋了伏笔。]设计思路教材的例1已经教学了最初步的分类整理信息的方法,例2重点放在用符号收集随机事件中的信息。在这些事件里,或是尚未发生、数量没有确定,或是事件里的信息没有固定的呈现规律,因此,必须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随时收集信息,经过整理才能获得需要的数据。本设计用动态的形式呈现蓝猫卖水果的情境,目的有二:1.突出多样记录方法的教学。蓝猫卖出的苹果、甜瓜、桃和梨一个接一个无序地消失,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不可能把卖出的水果直接分类计数,而是要逐个记下卖出的水果名称,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随机事件的情境中。随机事件里的信息往往是陆续出现、稍纵即逝的,随时记录、保存出现的信息才能保障数据正确。本设计由一个人报水果名称,其他人作记录,教学收集信息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录,记录方法必定会多样:有人边听边画,听到一个水果的名称就把它画出来,于是画出了一串图形;有人把四种水果分开记录,最上面一行画苹果、第二行画甜瓜、第三行画桃;最下面一行画梨;还有人使用简单的符号(如画)把四种水果分类记录。本设计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记录方法,评价他人的方法,借鉴比较好的方法。上面的第一种记录,每种水果的个数还得分类数一数才能知道;第二种记录,四种水果的个数已能清楚地看出来了,但边听边画图形还不是最方便的方法,时间会来不及;在第三种记录里不仅容易看出各种水果的个数,而且画符号比画图形方便,是较好的记录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清楚和方便两个方面比较、评价各种记录,对分类用符号记录的方法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和使用这种记录方法。记录信息使用的符号,可以画,也可以画或丨等,只要学生喜欢并且容易画,都可以。通常一个符号代表一个信息。特别要突出的是正字,一字五笔代表的是五个信息,易画又便数。2.突出两种统计方法的区别。延续例题1蓝猫卖水果的情境,便于学生对比同样是数水果的个数,摆在橱柜里的是静态的,它可以直接分分类、数出结果;而卖出的一个个水果,是无序动态呈现的,只能先用符号分别记录下来,最后再汇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了这种体验后,教师继续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里获得数据,开展统计活动。例如,新授之后的巩固练习就是在简单的调查中开展统计活动的,可以分类直接计数,也可以先画符号记录再数数制图表,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要先进行调查,收集需要的信息,再经过整理加工,获得数据才能填绘统计表图。体验和初步学会用符号记录信息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教师补充的例子和布置的作业都有所侧重。

第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船场中心洪艺文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p61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教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一:复习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1:3个一是();3个十是();3个十和5个一是()。2:(口算练习)30+30=5+3=30+4=50+20=4+20=8+30=3+3=60+5=我们班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真多呀!二:新课探究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当老师给你们发新书时,你们的心情是不是很高兴呢?现在有一个班级正在发新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集体交流: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桌子上零星的数学书有3本,语文书有8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同桌讨论】(数学书一共有几本?语文书一共有几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几本?桌子上一共有几本书?)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问题(数学书一共有几本?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几本?)。2: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讨论算法(1)数学书一共有几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呢?(一包数学书35本,零星的数学书有3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谁来说说算式。(35+3)35+3结果是多少呢?该怎样算?请小朋友们试着算一算,也可以拿出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或者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算完再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办法来解决的,开始吧!【学生小组活动交流】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呢?(学生到讲台前演示)A:我是接着数的36,37,38;大家注意听了吗?刚才他在数数时哪一位数上发生了变化?(个位上的数)在个位上依次加1加了3次是吧!那为什么会在个位上加3呢?(3表示3个一,所以在个位上加3)说的真好,谁还有不同的方法?B:我是先算5根+3根=8根,再算3捆+8根=38根为什么要先算5根+3根呢?(5表示5个一,3表示3个一合起来是8个一,再与3个十合起来是38)【师板书35+3=38】C:我在计数器上先拨35,因为加3个一所以在个位上再拨上3个珠子就是38.小朋友们表现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35+3=38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是先算5+3),为什么5和3要加在一起呢?不摆小棒你能说说35+3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35+3=38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出示课件】(2):练习刚才你们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都会计算了吗?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63页做第一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53+4=62+7=5+31=86+2=4+72=44+3=(学生做在书63页,做完集体讲评)(3):刚才我们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需要哪些数学信息?(一包数学书35本和一包语文书30本)该怎样列式呢?(35+30)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35+3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35+30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同桌交流一下该怎么摆,结果是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好吗?(35用3捆5根表示,30用3捆小棒表示,先算3捆+3捆=6捆也就是60根,再算60+5=65)【师板书35+30=65】(在计数器上先拨35,在十位上再拨3个珠子。)刚才35+3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现在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呢?(因为30是表示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回答得真好,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掌声送给他。不摆小棒你能说说35+30的计算过程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师小结:35+30=6535是两位数,30也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出示课题的后半部分)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出示课件】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35+3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板书】三:巩固练习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1:学生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出示课件】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2:有个小朋友名字叫马虎,为什么叫马虎,因为他计算特粗心。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很快就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小老师给他批改一下作业好吗?53+20=5545+3=755+31=8164+30=673游戏:摘苹果小朋友们真厉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带你们去果园里摘苹果,(出示苹果图)游戏规则:一个小朋友在答题时,其他小朋友就当小法官,每算对一题就奖一个苹果。四:课后小结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五: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1)数学书一共有几本?(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几本?35+3=38(本)35+30=65(本)30860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第二篇: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李小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7页的例题和第47页“想想做做”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具准备计数器、小棒、小黑板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0捆小棒(每捆10根),每两人准备一个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这里老师有几道题,看谁在这些方面学得最好。2.口答:(1)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2)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3)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5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口算:80+2=30+4=30+6=80+20=30+40=30+60=你是怎样想的?4.教师对复习情况进行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二、导入新课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最想到哪里去看一看,玩一玩?去这些地方可能要坐车,就让我们一起去停车场看一看吧!1.出示例题图。(1)谁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巴车有30个座位;小汽车有3个座位。)(2)提问: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问题:①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②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③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④三辆汽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4)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口头列出的算式,教师板书:45+3045+330+345+30+32.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算式,提问:在这几道算式中,哪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学过?(30+3)3.指出:45+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45+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学会了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后面的这道连加的算式也就会计算了。三、探索算法1、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1)提问:你准备怎样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计数器,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你算一算呢?(2)方法一:摆小棒提问:谁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的?上台演示。教师提问:先摆哪个数?(45)然后呢?追问:把30摆在哪一边?把3捆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它们都是整捆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提问: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根?(75)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成75)肯定学生的算法,指出:刚才的算法,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合在一起的。(3)方法二:拨计数器(a)提问:有没有小朋友是拨计数器的?师引导:第一个加数是多少?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怎样在计数器上拨珠?第二个加数是多少?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怎样在计数器上拨珠?提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因为30表示3个十,所以要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讲述:瞧,十位上原来有4个十再加上3个十变成几个十?(7个十)70加上个位上的5就是?(75)小结:通过刚才小棒和计数器的演示,我们知道: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要加上的是30,也就是3个十,所以把4个十和3个十先合起来,得7个十,即先算:40+30=70(板书),再把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即再算:70+5=75(板书)(b)提问: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准备怎样算45+30呢?让学生把计算过程再说一遍。2、探索45+3的计算方法(a)45+3会算吗?自我探索45+3的算法,再组织交流。然后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要加的数是3,也就是3个一,所以要把5个一和3个一先合起来,得8个一,即先算:5+3=8(板书),再把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即再算:40+8=48(板书)。(b)提问:如果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准备怎样算45+3呢?让学生把计算过程再说一遍。3、比较45+30和45+3的算法,领悟算理。讨论: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结:相同的地方是:都把两位数看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如都把45看成4个十和5个一)。不同的地方时:如果要加的是几个十,就和两位数的几个十相加(如要加的是3个十,就把3个十和4个十相加);如果要加的是几个一,就和两位数的几个一相加(如要加的是3个一,就把3个一和5个一相加)。因为在加法计算中,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4、谈话:刚才我们还有一道连加的算式还没有解决,你有信心完成吗?师生交流,共同完成。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同桌学生合作,现在计数器上拨珠,再填出结果。然后指名两人分别交流两组题的思路。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这次我们不用计数器了,有信心算对吗?(1)独立完成(2)集体核对(3)说说2+67你是怎么算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这幅图中告诉我们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2)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今天的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看来大家对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很牢靠。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继续努力,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三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一年级:谭红波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2,谈话导入(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书64页主题图,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解答。问题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问题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2、探究“25+2”的计算方法师:“25+2”怎样计算?(1)先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指名上台演示,边摆边说。课件演示(2)你能用式子表示吗?板书计算过程(3)弄清算理,25+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自主探究“25+20”的计算方法(1)摆一摆(2)说一说(3)演示(4)板书计算过程(5)小结4、观察“25+2”和“25+20”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出示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5、比较“25+2”和“25+20”的不同。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师: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用一句话说,就是相同数位相加。(板书:相同数位相加)(三)巩固反馈1.计算,看谁算得对(课件出示)2.小游戏:开锁(课件)3.接力比赛.每行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6道题,从最后一位学生做起,每人做一道题(人数不够的由第一位学生完成),做完后往前传,由第一位学生交给老师,最先做完而且做对的一行为优胜,老师奖给每人一朵小花.4.在教科书上做p64做一做.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教具学具: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4=30+()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25+2=(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2)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3)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4)反馈练习5+3=92+6=35+3=87+1=并说一说口算步骤。(5)想一想2+34=(6)反馈练习65+2=6+69=2+65=69+6=2、教学例1。(1)出示算式25+20=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2)图示(3)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4)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5)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其问题意识。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呈现情境小松鼠和小白兔要坐车去农村的果园,它们来到公交公司,看到公交公司有三种车(课件呈现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认真观察一下,这三种车各有多少个座位?2.提出问题根据观察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结合学生回答,依次呈现: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第1页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大客车、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评析: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从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提出数学问题,发展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座?让学生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2.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座?让学生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班内交流自己是如何计算45+30的。教师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1)用小棒摆;(2)用算珠拨;(3)把45分成40和5,40+30=7070+5=75比较讨论:这几种算法都是把哪部分先合起来。共同概括算法:40+30=7070+5=75(评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第2页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3.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