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课件_第1页
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课件_第2页
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课件_第3页
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课件_第4页
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万名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ancerHospital,FudanUniversity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上海万名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复旦大学附属

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增加最快

最能被自己发现

X线检查最

多活检量最多社会支出最大乳腺癌之“最”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中国沿海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迅速

乳腺癌标化发病率 女性恶性肿瘤位次北京市: 1978-1997的20年里增加150% 第2位上海市: 1972-1999的28年里增加100% 第1位天津市: 1985-1999的15年里增加39% 第2位香港地区: 1973-1999的27年里增加37% 第1位新家坡: 1968-1997的30年里增加150% 第1位

中国沿海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迅速乳上海城市妇女乳腺癌发病率,2004DatafromShanghaiCancerInstitutePer100,000上海城市妇女乳腺癌发病率,2004DatafromSh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上海市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30余年来上海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136%除去老龄化的影响,实际发病率上升了70%在35-44岁年龄阶段的中青年妇女人群中上升得最快每年乳腺癌新病例3800多例,死亡900多例Ⅰ期比例:33%五年生存率:78%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上海市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30余年来上海女未来10年中国乳腺癌流行趋势就全国以及农村而言仍属于乳腺癌低发国家和地区受经济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城市地区乳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将继续高增涨势头,与西方国家差距将缩小受建国初生育高峰的影响,城市乳腺癌的实际发病人数增长将更快,发病人群将集中在45-55岁年龄段乳腺癌的死亡率将同步增加,疾病的负担愈发严重未来10年中国乳腺癌流行趋势就全国以及农村而言仍属于乳腺癌低在乳腺癌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的投入较大,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发展不均衡广泛开展的乳腺癌科普宣传,提高了一部分妇女的警惕性,但仍有相当比例的中、晚期患者就诊目前没有有组织的开展第一级预防工作在“三早”方面曾经以及正在进行一些尝试性的工作中国乳腺癌防治工作现状在乳腺癌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的投入较大,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

分期

乳腺癌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发现越早,预后越好分期 乳腺癌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发现越早,预后越好乳腺癌的“三早”自我检查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群普查病理诊断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乳腺癌的“三早”自我检查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10乳腺癌影像检查技术

X线摄影检查超声检查近红外检查CTMR

10乳腺癌影像检查技术X线摄影检查乳腺X线检查的优点乳腺X线检查可以显示临床可以触诊的乳腺肿块,为手术、穿刺定位,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发现一部分自检、临床医师检查、超声检查都无法发现的早期乳腺癌,乳腺癌的X线可能仅表现为钙化,其它检查都容易漏诊或者费用高(MRI)乳腺X线检查的优点乳腺X线检查可以显示临床可以触诊的乳腺肿块乳腺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对40岁以上的无症状妇女定期施行乳腺X线检查可使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20-40%近20年来,美国40岁以上妇女每年乳腺X线检查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上海50岁以上2年内做过乳腺X线检查的仅占2.5%乳腺触诊的作用基本否认乳腺自查能提高妇女认知,但未发现降低死亡率WHO推荐:乳腺X线检查乳腺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对40岁以上的中国开展乳腺X线筛查将面临的问题I.成本/效益: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西方国家国民经济、社会保障系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筛检的成本/效益比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解决的办法:选择乳腺癌高发、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开展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组(45-55岁年龄组)基于乳腺癌高危因素(乳腺癌危险评估模型)中国开展乳腺X线筛查将面临的问题I.成本/效益: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项目阶段性报告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项目阶段性报告项目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上海地区情况的社区乳腺癌筛查模式开展前瞻性研究,探寻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危险因素间的联系目标:近期目标:乳腺原位癌+I期癌比例提高>20%远期目标:乳腺癌死亡率下降项目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上海地区情况的社区乳腺癌筛查模式项目概述目标人群:闵行七宝社区(约10万人)初筛人数:15,000人(35-74岁女性居民)地点:闵行区七宝社区影像学筛查人数:8,000人(45-69岁女性居民、初筛异常、高危)周期:2-2.5年(2轮)地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项目时间:4-5年项目概述目标人群:闵行七宝社区(约10万人)筛查步骤居民登记问卷调查常规体检(包括乳腺临床触诊,抽血)系统筛选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摄影,超声)筛查步骤居民登记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课件专家团队邵志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彭卫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常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主任柳光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教授丁建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教授曾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专家团队邵志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筛查项目使用的设备KonicaMinoltaREGIUSPUREVIEWM型

位相成像乳腺X线摄影机

2.高频乳腺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筛查项目使用的设备KonicaMinoltaREGIUS乳腺X线检查评估方法共三名放射诊断科医师参加评价两名医师(从事乳腺X线诊断工作8年以上)分别独立评价按照ACRBI-RADS分类方法评价(2003版)采用硬读片的方法(胶片)对于疑难病例,与另一名年资最高的医师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乳腺X线检查评估方法共三名放射诊断科医师参加评价阶段性结果(2008.5-2009.12)筛查人数:5615例全部行乳腺X线检查,5608例行超声检查

乳腺癌检出:25例,其中筛查癌24例,间期癌1例

X线筛查乳腺癌检出率:0.43%阶段性结果(2008.5-2009.12)筛查人数:5阶段性结果总共25例乳腺癌中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24例乳腺X线检查22例(仅X线发现:11例)乳腺超声13例(仅超声发现:2例)癌检出率:X线:0.39%(22/5615)超声0.23%(13/5608)阶段性结果总共25例乳腺癌中阶段性结果DCIS:5例IDCⅠ期13例IDCⅡ期6例1例外院手术具体不详X线发现的DCIS及Ⅰ期乳腺癌比例为75%(16/21),

远高于上海普通人群每年乳腺癌病例中Ⅰ期乳腺癌的比例33%阶段性结果DCIS:5例阶段性结果X线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24例评价情况BI-RADS分类人数5

14C114B

64A

332110

1阶段性结果X线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24例评价情况阶段性结果X线超声阶段性结果X线超声数据分析召回率:指再次将筛查者召回的人群占该组的比例,包括结合其他影像检查,与前片对比,或者手术干预本组召回率:X线3.9%超声:1.3%总活检率:83/5615=1.5%癌检出占总活检人数的26.5%,略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的筛查要求值:25%数据分析召回率:指再次将筛查者召回的人群占该组的比例,包括结数据分析X线召回率,3.9%,低于文献报道的首次筛查允许值10%。召回率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较高的召回率势必会带来患者的焦虑、降低患者的顺应性,并且提高医疗资金的支出,一个成功的筛查应该是在合适的召回率和活检率基础上而不降低癌的检出率数据分析X线召回率,3.9%,低于文献报道的首次筛查允许值1数据解析本组癌检出率(X线+超声):0.43%略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的首次筛查乳腺癌检出率:0.6%--1%可能原因:召回率较低,虽然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降低了医疗资金的支出,但不可避免导致癌检出率有所降低合适的召回率、活检率,不降低癌检出率是关键,如何平衡?下一阶段的目标数据解析本组癌检出率(X线+超声):0.43%分析总共25例乳腺癌中,其中1例为间隙期癌,2008年6月首次筛查,当时乳腺X线表现:左乳内下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伴细颗粒样钙化灶,BI-RADS3随访。超声检查结果为BI-RADS2。2009年4月复查,左乳内下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较前片更明显,钙化变为多形性。分析总共25例乳腺癌中,其中1例为间隙期癌,2008年6月首2008年6月乳腺X线片2008年6月乳腺X线片2009年4月乳腺X线片手术病理:Ⅰ期IDC2009年4月乳腺X线片手术病理:Ⅰ期IDC24例乳腺癌X线表现肿块(分叶及边缘毛刺):10例肿块伴钙化:2例单纯钙化:4例结构扭曲:4例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或伴钙化)4例24例乳腺癌X线表现肿块(分叶及边缘毛刺):病例1(普查号:01000001),68岁外院手术结果:IDC病例1(普查号:01000001),68岁外院手术结果:I病例2(普查号:01001123)

50岁,无临床症状,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手术结果:IDCⅠ期病例2(普查号:01001123)

50岁,无临床症状,无恶病例2MRI病例2MRI病例3(普查号:01002132),60岁,

无临床症状,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手术结果:IDCⅠ期病例3(普查号:01002132),60岁,

无临床症状,病例4(普查号:01002282),54岁,无临床症状,无乳腺癌家族史,患者父亲患肺癌病史手术结果:DCIS病例4(普查号:01002282),54岁,无临床症状,无病例4MRI病例4MRI病例4MRI病例4MRI病例5(普查号01003161)53岁,乳腺X线摄影发现左乳肿手术结果:IDC1期病例5(普查号01003161)53岁,乳腺X线摄影发现病例6(普查号:01004273),63岁,无临床症状手术病理:IDCⅠ期病例6(普查号:01004273),63岁,无临床症状手术病病例7,普查号:01007539,65岁,

查体发现左乳肿块

病例7,普查号:01007539,65岁,查体发现左乳肿病例8普查号:01003113无临床症状手术病理:DCIS病例8普查号:01003113无临床症状手术病理:DC漏诊病例分析第1例是间隙期癌,评价时低估第2例患者表现为多量腺体型乳腺,双乳均表现为类结节样改变,未见明显恶性病变征象第3例表现为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漏诊病例分析第1例是间隙期癌,评价时低估漏诊病例1(普查号:01002872),50岁,无恶性肿瘤家族史,入院后检查:左乳1点位3×2cm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尚可,质硬X线表现无明显恶性征象漏诊病例1(普查号:01002872),50岁,无恶性肿瘤漏诊病例1MRI手术结果:IDC3级漏诊病例1MRI手术结果:IDC3级漏诊病例2:62岁,普查号(01009265)查体右乳上方可触及1cm大小质韧肿块漏诊病例2:62岁,普查号(01009265)查体右乳上方可漏诊病例2MRI手术病理Ⅰ期IDC漏诊病例2MRI手术病理Ⅰ期IDC阶段性结论乳腺X线摄影+B超,可以筛查出绝大多数乳腺癌阶段性结论乳腺X线摄影+B超,可以筛查出绝大多数乳腺癌建议50岁及以上妇女,每年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高危人群则将年龄提前到40岁。有条件的地区应当提倡X线+超声,MRI可作为补充手段。建议50岁及以上妇女,每年一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高危人群则将WelcometoShanghai!Thankyou!WelcometoShanghai!Thankyou祝大家工作好,休息好!祝大家工作好,休息好!上海万名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ancerHospital,FudanUniversity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上海万名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复旦大学附属

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增加最快

最能被自己发现

X线检查最

多活检量最多社会支出最大乳腺癌之“最”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中国沿海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迅速

乳腺癌标化发病率 女性恶性肿瘤位次北京市: 1978-1997的20年里增加150% 第2位上海市: 1972-1999的28年里增加100% 第1位天津市: 1985-1999的15年里增加39% 第2位香港地区: 1973-1999的27年里增加37% 第1位新家坡: 1968-1997的30年里增加150% 第1位

中国沿海大城市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迅速乳上海城市妇女乳腺癌发病率,2004DatafromShanghaiCancerInstitutePer100,000上海城市妇女乳腺癌发病率,2004DatafromSh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上海市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30余年来上海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136%除去老龄化的影响,实际发病率上升了70%在35-44岁年龄阶段的中青年妇女人群中上升得最快每年乳腺癌新病例3800多例,死亡900多例Ⅰ期比例:33%五年生存率:78%乳腺癌是严重威胁上海市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近30余年来上海女未来10年中国乳腺癌流行趋势就全国以及农村而言仍属于乳腺癌低发国家和地区受经济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城市地区乳腺癌的标化发病率将继续高增涨势头,与西方国家差距将缩小受建国初生育高峰的影响,城市乳腺癌的实际发病人数增长将更快,发病人群将集中在45-55岁年龄段乳腺癌的死亡率将同步增加,疾病的负担愈发严重未来10年中国乳腺癌流行趋势就全国以及农村而言仍属于乳腺癌低在乳腺癌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的投入较大,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发展不均衡广泛开展的乳腺癌科普宣传,提高了一部分妇女的警惕性,但仍有相当比例的中、晚期患者就诊目前没有有组织的开展第一级预防工作在“三早”方面曾经以及正在进行一些尝试性的工作中国乳腺癌防治工作现状在乳腺癌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的投入较大,诊治水平不断提高,但城

分期

乳腺癌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发现越早,预后越好分期 乳腺癌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发现越早,预后越好乳腺癌的“三早”自我检查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人群普查病理诊断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乳腺癌的“三早”自我检查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63乳腺癌影像检查技术

X线摄影检查超声检查近红外检查CTMR

10乳腺癌影像检查技术X线摄影检查乳腺X线检查的优点乳腺X线检查可以显示临床可以触诊的乳腺肿块,为手术、穿刺定位,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发现一部分自检、临床医师检查、超声检查都无法发现的早期乳腺癌,乳腺癌的X线可能仅表现为钙化,其它检查都容易漏诊或者费用高(MRI)乳腺X线检查的优点乳腺X线检查可以显示临床可以触诊的乳腺肿块乳腺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对40岁以上的无症状妇女定期施行乳腺X线检查可使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20-40%近20年来,美国40岁以上妇女每年乳腺X线检查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上海50岁以上2年内做过乳腺X线检查的仅占2.5%乳腺触诊的作用基本否认乳腺自查能提高妇女认知,但未发现降低死亡率WHO推荐:乳腺X线检查乳腺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对40岁以上的中国开展乳腺X线筛查将面临的问题I.成本/效益: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西方国家国民经济、社会保障系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筛检的成本/效益比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解决的办法:选择乳腺癌高发、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开展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年龄组(45-55岁年龄组)基于乳腺癌高危因素(乳腺癌危险评估模型)中国开展乳腺X线筛查将面临的问题I.成本/效益: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项目阶段性报告基于社区的乳腺癌筛查项目阶段性报告项目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上海地区情况的社区乳腺癌筛查模式开展前瞻性研究,探寻乳腺癌发生、发展和危险因素间的联系目标:近期目标:乳腺原位癌+I期癌比例提高>20%远期目标:乳腺癌死亡率下降项目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上海地区情况的社区乳腺癌筛查模式项目概述目标人群:闵行七宝社区(约10万人)初筛人数:15,000人(35-74岁女性居民)地点:闵行区七宝社区影像学筛查人数:8,000人(45-69岁女性居民、初筛异常、高危)周期:2-2.5年(2轮)地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项目时间:4-5年项目概述目标人群:闵行七宝社区(约10万人)筛查步骤居民登记问卷调查常规体检(包括乳腺临床触诊,抽血)系统筛选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摄影,超声)筛查步骤居民登记乳腺癌筛查阶段性报告课件专家团队邵志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彭卫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常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主任柳光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教授丁建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教授曾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专家团队邵志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筛查项目使用的设备KonicaMinoltaREGIUSPUREVIEWM型

位相成像乳腺X线摄影机

2.高频乳腺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筛查项目使用的设备KonicaMinoltaREGIUS乳腺X线检查评估方法共三名放射诊断科医师参加评价两名医师(从事乳腺X线诊断工作8年以上)分别独立评价按照ACRBI-RADS分类方法评价(2003版)采用硬读片的方法(胶片)对于疑难病例,与另一名年资最高的医师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乳腺X线检查评估方法共三名放射诊断科医师参加评价阶段性结果(2008.5-2009.12)筛查人数:5615例全部行乳腺X线检查,5608例行超声检查

乳腺癌检出:25例,其中筛查癌24例,间期癌1例

X线筛查乳腺癌检出率:0.43%阶段性结果(2008.5-2009.12)筛查人数:5阶段性结果总共25例乳腺癌中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24例乳腺X线检查22例(仅X线发现:11例)乳腺超声13例(仅超声发现:2例)癌检出率:X线:0.39%(22/5615)超声0.23%(13/5608)阶段性结果总共25例乳腺癌中阶段性结果DCIS:5例IDCⅠ期13例IDCⅡ期6例1例外院手术具体不详X线发现的DCIS及Ⅰ期乳腺癌比例为75%(16/21),

远高于上海普通人群每年乳腺癌病例中Ⅰ期乳腺癌的比例33%阶段性结果DCIS:5例阶段性结果X线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24例评价情况BI-RADS分类人数5

14C114B

64A

332110

1阶段性结果X线检查诊断为乳腺癌的24例评价情况阶段性结果X线超声阶段性结果X线超声数据分析召回率:指再次将筛查者召回的人群占该组的比例,包括结合其他影像检查,与前片对比,或者手术干预本组召回率:X线3.9%超声:1.3%总活检率:83/5615=1.5%癌检出占总活检人数的26.5%,略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的筛查要求值:25%数据分析召回率:指再次将筛查者召回的人群占该组的比例,包括结数据分析X线召回率,3.9%,低于文献报道的首次筛查允许值10%。召回率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较高的召回率势必会带来患者的焦虑、降低患者的顺应性,并且提高医疗资金的支出,一个成功的筛查应该是在合适的召回率和活检率基础上而不降低癌的检出率数据分析X线召回率,3.9%,低于文献报道的首次筛查允许值1数据解析本组癌检出率(X线+超声):0.43%略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的首次筛查乳腺癌检出率:0.6%--1%可能原因:召回率较低,虽然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降低了医疗资金的支出,但不可避免导致癌检出率有所降低合适的召回率、活检率,不降低癌检出率是关键,如何平衡?下一阶段的目标数据解析本组癌检出率(X线+超声):0.43%分析总共25例乳腺癌中,其中1例为间隙期癌,2008年6月首次筛查,当时乳腺X线表现:左乳内下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伴细颗粒样钙化灶,BI-RADS3随访。超声检查结果为BI-RADS2。2009年4月复查,左乳内下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较前片更明显,钙化变为多形性。分析总共25例乳腺癌中,其中1例为间隙期癌,2008年6月首2008年6月乳腺X线片2008年6月乳腺X线片2009年4月乳腺X线片手术病理:Ⅰ期IDC2009年4月乳腺X线片手术病理:Ⅰ期IDC24例乳腺癌X线表现肿块(分叶及边缘毛刺):10例肿块伴钙化:2例单纯钙化:4例结构扭曲:4例局灶性非对称性致密影(或伴钙化)4例24例乳腺癌X线表现肿块(分叶及边缘毛刺):病例1(普查号:01000001),68岁外院手术结果:IDC病例1(普查号:01000001),68岁外院手术结果:I病例2(普查号:01001123)

50岁,无临床症状,无恶性肿瘤家族史手术结果:IDCⅠ期病例2(普查号:01001123)

50岁,无临床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