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物理因子治疗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物理因子治疗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物理因子治疗临床应用课件_第4页
物理因子治疗临床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因子治疗的临床应用1肺炎

治疗目的:控制感染,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病发症。治疗方法:一般与抗生素综合治疗。超短波疗法:应用大功率超短波治疗仪,患者取仰卧位,选用中号或大号电极,采用对置法。空气间隙4~5㎝。急性期Ⅰ级剂量(无热量),治疗3~5次后,改用Ⅱ级剂量(微热量),治疗时间15分钟,每日一次,直至炎症消退。或按10次/疗程,一般两个疗程后需停止治疗10天。2面神经炎

急性期(1~2周)治疗目的:控制炎症发展,消除神经水肿,减少神经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治疗方法:超短波疗法:应用小功率超短波治疗仪,可采用双极法或单极法,双极法将电极置于患侧耳前区和耳后乳突部,单极法将电极置于耳前区,空气间隙0.5㎝,一般用无热量。治疗时间8~10分钟,每日一次,10次/疗程。3恢复期(两周以后)治疗目的: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消除慢性炎症,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治疗方法:电体操疗法:将电极置于患侧面神经和肌肉的运动点。一般将一个电极置于耳屏紧前方,而另一个电极则根据病人的情况置于相应肌肉的运动点上。电流强度为运动阈或运动阈上。治疗时间20min/次,每日一次,10~20次/疗程。按摩疗法:早期手法亦轻,避免加重神经损伤。针灸疗法4脑血管病肩手综合症治疗目的: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轻疼痛。治疗方法:压力治疗:将已排空气体的袖套套在患肢上,设定气袋压力后,机器自动从肢体远端向近端逐一充气,然后依次排气。治疗时间20min/次,1~2次/天。淋巴回流治疗:采用低频电流刺激产生肌肉收缩从而导致肌肉泵效应。病人仰卧,将一个电极压在患侧肩部下方,将另一电极置于患侧手心,电流强度以看到上肢肌肉搏动为准。20min/次,1~2次/天。5肩关节半脱位治疗目的:恢复肩部肌肉的功能,使之能够抵消重力的影响。治疗方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将两电极分别置于斜方肌和三角肌的运动点,电流强度为运动阈或以上。20min/次,1~2次/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适用于肌肉有主动收缩的病人。电极放置方法同FES,教会病人通过视听来观察肌肉的收缩力量,设定一定的阈值,当肌电值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则给予肌肉一定的低频电流刺激,引起肌肉收缩,诱发丧失的功能。7瘢痕治疗目的:减轻瘢痕局部色素沉着和充血,减轻瘢痕部位的痒痛,软化瘢痕,制止瘢痕增生,松解瘢痕与局部组织的粘连。治疗方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适用于早期的瘢痕组织,用5%~10%的碘化钾溶液,由阴极导入,作用极置于瘢痕部位,20min/次,1次/日,15次/疗程。音频电疗法:将两个电极置于瘢痕两侧,剂量为耐受量,治疗过程中可加大剂量。20min/次,1次~2次/日,20次/疗程,可进行数个疗程。8骨折治疗目的:减轻疼痛、消除肿胀、改善全身状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形成,加速骨折自然愈合过程,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帮助恢复功能,减少后遗症。治疗方法:超短波疗法:患部对置,骨折后1周内无热量,1周后微热量。局部用石膏固定时需待石膏干后再做超短波治疗。如有金属内固定禁用超短波治疗。磁疗法:选用脉冲电磁疗法,将患肢置于环状磁极中,或采用患区对置法,20min/次,20次/疗程。超声波疗法:移动法0.5~1.0W/c㎡(连续波)。幼儿骨骺部禁用超声波。10功能性电刺激红外线:距离皮肤30cm左右,20~30次/min,可用于进行功能锻炼之前。石蜡疗法:适用于骨折后期拆除石膏后,蜡疗后可立即进行运动疗法。水疗:适用于骨折愈合后进行功能锻炼期。可选用涡流浴或水中运动等。1112颈椎牵引体位:坐位与仰卧位

仰卧位有利于全身肌肉放松,可减少牵引过程中头晕或其他不适症状的发生。14颈椎牵引角度:根据颈椎病的分型和病变部位来选择牵引角度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在颈部前屈20~30°且无侧屈或旋转时进行牵引治疗。颈肌痉挛或其他类型的颈椎病可取〈20°的前屈位置或中立位(垂直位)进行牵引。

后伸位牵引一般不宜采用。15颈椎牵引重量:坐位牵引需要的力量大,牵引重量的一半(约4.5公斤)要用于平衡头颅重量,因此加载6kg的牵引力量时才能引起椎间盘内压的变化。一般从6kg开始,根据患者的适应情况逐渐增加,一般不超过10kg。年老、体弱、颈部细长者,强度应适当减小,一般从3或4kg开始,最后增加到8kg。硬膜囊受压者亦小重量牵引。颈椎牵引方式:间歇牵引(intermittenttraction)持续牵引(continuoustraction)一般主张采用间歇式牵引17颈椎牵引频度和持续时间:频度:一般每周3~5次,共做3~4周,15~20次为一疗程。持续时间:治疗时间太短,不能发挥力学效应,太长则没有必要,而且会引起头痛等不适症状,所以一般每次以20~30min为宜。硬膜囊受压者,可适当缩短牵引时间,一般以10min为宜。18红外线:颈椎牵引的同时配合热疗有利于肌肉放松。超短波调制中频电疗:止痛处方超声波磁疗19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腰椎牵引:牵引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进行牵引,并用支架支起小腿,使髋膝屈曲。

牵引重量腰椎牵引重量认为至少要克服人体重量50%的摩擦力,这一重量相当于人体重量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