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7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重点难点: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具学具: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3、揭示课题:今天,我
2、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二、观察、分析图案1、课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2、小组内进行交流。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5
3、、课件出示笑笑能将线面的图1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同桌交流后回答)6、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三、设计图案。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四、课堂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五、课后作业小组合作设计图案。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2教学要求:l.使学生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
4、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根据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自制的圆锥,演示测高、等底、等高的教具演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的教具。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13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
5、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圆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2.根据教材第13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幻灯片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1)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2) 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4.学生练习。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13页有关内容)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7.实验操作、推导
6、圆锥体积计算公式。(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具体方法可见教材第14页上面的图)(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在空圆锥里装满黄沙,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用有色水演示也可)从倒的次数看你发现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得出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 。老师把圆柱里的黄沙倒进圆锥,问:把圆柱内的沙往圆锥内倒三次倒光,你又发现什么规律?(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教师可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
7、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 Sh(6)小结:要求圆锥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以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 ?8.教学例l(1)出示例1(2)审题后可让学生根据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自己试做。(3)批改讲评。注意些什么问题。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要乘以 。2.做练习三第2题。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错的要求说明理由。3.做练习三第3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第(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
8、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第4、5题。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3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图象特征,并能根据图象解决相关简单问题。2、通过练习,巩固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渗透函数思想。重点难点:能根据数量关系式或图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课讲授教学第46页内容。教师出示表格(见书),依据表中的数据描点。(见书)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看图回答问题如果铅笔的数量是7支,那么铅笔的总价是多少?总价是的铅笔,数量是多少
9、?铅笔的数量是3支,那么铅笔的总价是多少?描出这一对应的点,它们是否在同一直线上?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什么体会?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汇报时可能会说出正比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利用正比例图象不用计算,可以由一个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个量的值。二、练习讲授1、基本练习。(1)投影出示教材第49页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说明为什么成正比例。a.电是随着用电量的增加而增加;b.电费与用电量的比值总是相等的。师生共同订正。(2)投影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km,2小时行驶180km,3小时行驶270k
10、m,4小时行驶360km,5小时行驶450km,6小时行驶540km,7小时行驶630km,8小时行驶720km出示下表,填表。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填表并思考发现了什么?教师点拨: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也在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教师:根据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出: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路程时间 =速度(一定)。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和练习。2、指导练习。(1)完成教材第49页第2题。(2)完成教材第49页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做,后由老师抽查。在抽查第(1)小题时,多让
11、不同的学生回答。做第(2)小题时应多让学生们交流。第(3)小题汇报时要求说出,你是怎样估计的,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估计的思维过程。(3)解决教材49页第4题:投影出示书中的表格,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a.动手画一画,指名汇报图象特点。b.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提示: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先要判断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判断它们的比值是否一定。三、课堂作业1、根据x和y成正比例关系,填写表中的空格。2、看图回答问题。(1)在这一过程中,哪个量没变?(2)路程和时间有什么关系?(3)不计算,从图中看出4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课堂小结:教师:判断
12、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的三个要素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板书设计:正比例图像图像: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4教学内容:一个数乘以分数及其应用题。教学目的:在学生初步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类比的推理方法,形成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概念。并掌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用这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只列式不计算1)两地相距4千米,小明行了4/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2)大豆每千克含油4/25千克,照这样计算,20千克大豆含油多少千克?二、发展练习(1)六(5)班有45位学生,其中男生
13、占3/5,男生有多少人?(2)商店有18辆儿童单车,上午卖出了4/9,上午卖出了多少辆?(3)重量是足球的49,一个足球重1/4千克,一个排球重几千克?(4)每小时骑车行11千米,这4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1/4,第二次用去多少吨?4、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1/3,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五、作业:练习四第1115题。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5教学目标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重点整理
14、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教学难点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断及应用.教学步骤一、基本训练.43-275.65+0.5 4.80.4 1.25 1001%0.25402-二、归纳整理.(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1.回忆所学知识,填写表格【演示课件比和比例】2.分组讨论: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3.总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继续演示课件比和比例】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分数(1)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3)分数比化
15、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解比例:12 :x=8 :24.巩固练习.(1)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3)解比例: =82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6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提问
16、:(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二、探究新知(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教师谈话: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学
17、生分组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4、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板书: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圆锥的体积公式、板书: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7、反馈练习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
18、是9,体积是()。(二)教学例11、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板书: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2、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体积是多少?3、思考: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圆锥的底面积不直接告诉)(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4、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体积是多少?(三)教学例21、例2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
19、_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思考: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要求小麦的重量,必须先求什么?要求小麦的体积应怎么办?这道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7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教学过程:修改补充栏: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教学例1。贴出例1主题图。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合资饭店合作开发合同
- 两大煤矿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合同
- 二手办公用品采购合同
- 人事招聘委托代理合同规定
- 中西医结合医师培训合同范本
-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证券合同范本(版)
- 业务外包合同格式合同
- 个人对个人借款标准合同范本
- 个人住宅改造合同范本(简化版)
- 中医院技术协作与支援合同
- 2024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高分宝典专题08读后续写肢体动作描写积累1(词-句-文)讲义
- 商业与公积金贷款政策
- 时政述评培训课件
- 2022届高三体育特长生家长会
- 不对外供货协议
-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时评类(含解析)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 公司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车间级)
- 北师大版高三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全册课件【完整版】
- 老子道德经全文讲解学习课件
- 企业更名通知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