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保健课件_第1页
中医养生保健课件_第2页
中医养生保健课件_第3页
中医养生保健课件_第4页
中医养生保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养生保健Health Care with TCM主讲:李祥华整理课件1中医养生保健Health Care with TCM主讲:第一章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养生: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亦称摄生、道生、保生、卫生。养生学:是研究人的生命规律,衰老的机制,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的学科。研究的内容:生命的规律;衰老的机理;养生方法和原则。奋斗目标:健康长寿,享尽天年。整理课件2第一章 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论养生: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 一、阴阳互根,互生互长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说文曰:“阳,高,明也。” “

2、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整理课件3 一、阴阳互根,互生互长整理课件3 北宋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明.赵养葵在其医贯.阴阳论中曰:“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阐明了阴精是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阳气必须依赖阴精的资助。整理课件4 北宋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健康的身体,从阴阳的角度而言,必须保持阴阳双方的平衡。皇帝内经.素问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曰平人。”保持阴阳平衡,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保健原则: 纠正阴阳偏盛偏

3、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补阴者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补阳者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阳互补。整理课件5健康的身体,从阴阳的角度而言,必须保持阴阳双方的平衡。皇二、五脏坚固,脾肾为本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故能长久”,灵枢.本藏说:“五脏皆坚者,无病。” “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五脏的功能:灵枢.本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气血魂魄者也”,“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之重: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整理课件6二、五脏坚固,脾肾为本整理课件6脾肾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作用,故曰“未生之前,先天生后天,既生之后,后天

4、生先天。”保健原则:“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 “土生万物”,故脾胃健、实为养生之根本健脾养胃。整理课件7脾肾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作用,故曰“未生之前,先天生后天,既三、经气流通,血脉和调经脉中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使人体形成了有机整体。有“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作用。保健原则:气血必须调和通畅,脉道、水道、谷道疏通,经络通畅疏通经络。整理课件8三、经气流通,血脉和调整理课件8四、气血充沛,津液布扬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灵枢.本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5、故气血营养物质必须充足。养生保健原则:保精养气(精气神)。整理课件9整理课件9五、三因致病,重在七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 七情可导致多种疾病。养生保健原则:调畅情志。整理课件10整理课件10六、顺应四时 四时与精神、气血、起居关系密切。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养生保健原则: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应协调统一,顺应自然。整理课件11整理课件11七、形神合一形:指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五体等组织器官,是人体的物质基础。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神合一:是指形体与精神的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形与神

6、俱,而尽终其天年。” 形体和精神要健全统一,形神共养。整理课件12七、形神合一整理课件12八、动静适度周述官内功图说曰:“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九、葆精养气精: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气:元气,“气者,人之根本也。”十、避邪护正整理课件13八、动静适度整理课件13第二章 中医养生康复原则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人体正常生理现象称为:阴阳调和。人体病理现象称为:阴阳失调。调整阴阳的法则有:1、养阴潜阳法:适用于阴虚阳亢证。 2、扶阳制阴法:适用于阳虚阴盛证。3、祛邪复阳法:适用于阴盛而致阳虚证。4、抑阳存阴法:适用于阳盛而致阴虚证。5、阴阳并补法:适用

7、于阴阳互损。整理课件14第二章 中医养生康复原则一、调和阴阳、阴阳并重整理课件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1、养形及其方法(1)调饮食、保脾胃;(2)常运动、适劳逸;(3)适寒暑、慎起居。2、养神及其方法(1)摒除一切有害情绪;(2)心理和药物治疗并举。整理课件15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整理课件15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胃 1、协调五脏,补虚泻实; 2、协调六腑,以通为补; 3、协调脏腑,脏腑互治; 4、久病不复,调补脾肾。四、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1、补气活血法; 2、理气化瘀法; 3、温经活血法整理课件16三、协调脏腑、重在脾胃整理课件16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 1、补气法; 2、补血法; 3、补阴

8、法; 4、补阳法;六、综合调理,因病而异整理课件17五、扶正祛邪,扶正为主整理课件17第三章 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一、生命的过程生命形成期:指从胚胎形成到发育完成,离开母体的全过程。生命形成三阶段:结胚;胚形成;胚发育。生命形成的特点:胚胎形成正常与否与父母双方密切相关;胚胎的发育与母亲体质及孕期摄养有关;奠定了人的先天素质。整理课件18第三章 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一、生命的过程整理课件18二、影响寿命的因素1、禀赋因素:父母的禀赋;父母在媾精时精血充盈的程度;母孕期摄养的情况。 禀赋高低可以通过形态、面部特征、气质反映出来。 面部寿征: “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

9、百岁乃得终。”“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整理课件19二、影响寿命的因素整理课件19 形体寿征: 形与气,表里相称,形体充实,皮肤柔和,气脉从容,骨骼方正之人,禀赋高,寿命长。相反,形体充盛而中气不足、形体充盛而臀消肌肉不充,形体充盛而骨小颧部不隆起,形体充盛而皮肤紧张拘急,形肉脱消气难独存之人,禀赋低,难长寿。整理课件20 形体寿征:整理课件20 气质寿征: 气质是体质的一部分,指自我意识及性格特征。 金形体质土形体质火形体质木形体质水形体质整理课件21 气质寿征:整理课件212、社会因素:政治决定

10、心境;经济决定居住、饮食、卫生;文化决定人际关系。3、非生物环境因素:气候因素、气象因素;地理因素;环境污染;家庭环境条件。 气候因素: “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整理课件222、社会因素:政治决定心境;经济决定居住、饮食、卫生;文 地理因素: “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大小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整理课件23 地理因素:整理课件234、后天调摄因素 “禀建其全而养能合道,必将更寿;禀失其全而复违和,能无更夭”。 人类的寿夭

11、既取决于先天禀赋又得益于后天调摄。 故后天调摄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调节精神及心理状态,多运动,起居有常,注意防病保健。整理课件244、后天调摄因素整理课件24三、衰老的机制1、衰老过程及年龄界限 衰老是一个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演变的过程。衰老有两种情况: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发生于成熟期以后,全部过程连续发生,不可逆转,具有原发性、障碍性、进行性、普遍性。病理性衰老:伴随着某一病理过程出现,不具备原发性和普遍性。整理课件25三、衰老的机制整理课件25 养生学主要是讨论生理性衰老。然而绝对的生理性衰老是不存在的,二者往往同时出现。 医学领域里表示年龄的方法通

12、常有时序年龄和生物学年龄两种。时序年龄是指出生时期的长短,即实际年龄。生物学年龄是指组织器官结构和生理功能衰老的程度。 整理课件26 整理课件26 医学界常按时序年龄把衰老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40-59岁为渐衰期,60-80岁为衰老期,80岁以上为高岭期。但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这种划分法将会发生变化。2、老化的征兆(1)形态的变化:皮肤、毛发、爪甲、身高、体重。(2)诸窍不利:目为肝窍、耳为肾窍、鼻为肺窍、脾气虚衰。整理课件27 医学界常按时序年龄把衰老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3)神态变化:心藏之神、肝藏之魂、肺藏之魄、脾藏之意、肾藏之志。衰老过程中五脏的衰变均能引起神志的变化,尤其以心肾脾三脏表现明显。(4)血脉异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