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2分)某初一学生学习了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知识他对下列知识的叙述,你认为哪一项是正确的()A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B心脏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C一般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D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2(2分)一般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向和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分别是()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心室动脉B静脉毛细血管动脉;静脉心房心室动脉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心室静脉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静脉心房心
2、室动脉3(2分)如图所示曲线分别表示人体血液中CO2和O2相对含量的变化,则B段血管是()A主动脉B肺动脉C毛细血管D静脉4(2分)下列表示长期生活在泸州的人,到西藏高原最初几天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血红蛋白的含量)()ABCD5(2分)如图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B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C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D从成分上看,甲的内液体比内液体多了葡萄糖6(2分)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3、过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及时排泄,与尿酸、尿素排出体外相关的器官是()A肾脏B肝脏C肺D直肠7(2分)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该类病患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B小脑C脑干D大脑皮层8(2分)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其程度相似的甲、乙、丙3组雄性小狗进行内分泌腺切除实验,以研究内分泌腺体与分泌激素间的关系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微克/100mL血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激素名称小狗甲乙丙甲状腺激素3生长激素6A甲狗
4、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C丙狗切除的是垂体D手术一段时间后,乙狗发育正常,丙狗生长停滞9(2分)青少年长时间玩手机易造成近视,近视的主要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晶状体曲度过小配戴凹透镜配戴凸透镜。ABCD10(2分)如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A、B、C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速关系式、表述正确的是()AABCBACBCBACDACB11(2分)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B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便于针刺入C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强,有利于针的刺入D静脉
5、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压迫即可止血12(2分)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富,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B医院主要通过尿液直接检测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少年儿童的生长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则会患呆小症13(2分)春节晚会上小品“扶不扶”演出后,曾一度引发国人热议。我市某校学生吴庆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在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某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且前臂流血,吴庆珅见状后立即用手按压老爷爷的伤口近心端,血流如初;他又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血
6、流立即停止。据此推测老爷爷受伤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三种皆存在可能14(2分)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4种器官的速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消化和吸收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15(2分)外界空气中的氧要进入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必须经过()A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C呼吸系统D血液循环系统16(2分)如图所示,箭头表示正常的血流方向,则较粗血管能正确表示静脉的是()ABCD17(2分)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左右两部分未
7、完全隔开,其口唇和面部等处经常发紫,其原因是()A主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静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B肺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静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C主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动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D肺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动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18(2分)四位同学检验血型的结构如下表所示:(注“”为不发生凝集,“”为发生凝集)高峰杜娟钟诚姚远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这四位同学的血型鉴定结果依次为()AA型,B型,O型,AB型BO型,B型,A型,AB型CO型,A型,B型,AB型DAB型,B型,A型,O型19(2分)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
8、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养料含量不变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含量不变20(2分)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表示组织细胞B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表示肺C若该物质为尿素,则表示肾单位D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则表示小肠21(2分)生活中每当人们生病需要打吊针时,护士常常在葡萄糖溶液中再加入一些针剂,你知道葡萄糖溶液除了起到溶剂的作用外,还有什么更
9、重要的作用吗()A没有别的作用B为细胞提供能量C消炎杀菌D主要是为了补充体内的水分22(2分)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A口腔、胃、胃B口腔、小肠、小肠C口腔、口腔、小肠D口腔、胃、小肠23(2分)不吃早餐和没吃好早餐的同学,到上午第三四节课就会觉得饥饿,上课也没有精神了,表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可出现暂时性低血糖、头晕、昏迷。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A体内血糖浓度过高B体内缺少必需的氨基酸C体内血脂浓度过低D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24(2分)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由指端返回心脏时,将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再经怎样路径才可能到达脚趾()
10、A右心房、肺循环与体循环B左心房、体循环与肺循环C右心房、肺循环D右心房、体循环二、简答题26、27每空2分28-31每空一分25(12分)2022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形成视觉。(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
11、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3)通过人行横道时,由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中下行的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完成相关运动。26(10分)甲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乙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饭后l小时cd段血糖含量大幅上升是由于食物中的被消化后的产物进入血液造成的(2)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
12、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图乙中的传至神经中枢,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神经冲动由传至效应器胰岛,使其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3)像这样,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和协调作用的结果,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7(7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A、B、C、D分别代表心脏的四个腔,af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分析作:(1)af中,流动脉血的有。(填字母)(2)临床上常常给病人吸氧和打点滴,其中氧气是靠血液中的细胞运至全身的:如果患病
13、部位在下肢,那么,药物要先经过循环循环,再经过循环才能到达患病部位。(3)正常人由于肾小管的作用,使b和a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基本相等。(4)体循环的起点是,它与肺循环汇合在心脏处。28(10分)如图是人耳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从外界的声波到听觉需经过:外耳道听小骨内的听觉感受器的一定区域。(2)图中的3、4、5共同构成了。(3)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内。(4)“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和损伤。(5)婚礼仪式上鸣放的礼炮整耳欲聋,为了有效保护好您的听力,需要做的动作是,目的是保持两侧大气压力的平衡。29(6分)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
14、法,我市各校于2022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反射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有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了该反射(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的作用(3)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可见至少伤到了皮肤的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的凝血作用(4)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各种系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30(5分)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
15、解脂肪而减肥为此他们进行了“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的探究,过程如下: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测得它们的pH分别为、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操作错误的是第步(2)在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质量或
16、体积、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应相同(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第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在第步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左右(4)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有机物,其中能被小肠直接吸收的是2022-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解答】解:A、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
17、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动脉里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里流的就是静脉血。不符合题意。B、人的心脏分为四腔,上下相通,但左右完全分开。不符合题意。C、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符合题意。D、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不符合题意。故选:C。2【分析】动脉与心室相连,把心脏里的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静脉与心房相连,把全身各处的血液运回心脏,动脉与静脉之间是毛细血管,通过毛细血管与身体各处进行物质交换。所以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解答】解:血液由心脏的心室流向动脉,流向
18、由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处进行物质交换,再流向静脉,流回心脏的心房。因此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故选:D。3【分析】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便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
19、这样,血液流经肺后,氧的含量就增多了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的含量就减少了【解答】解:分析图示:血液流经B段血管后氧气的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因此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故选:C。4【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红细胞的功能,思考解答。【解答】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
20、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慢慢的人体为了适应缺氧的环境,会慢慢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等增加到需要的量之后,又会趋于稳定。这是人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过程,可以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方面来切入。【解答】解: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是肾小球、肾小囊、是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
21、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因此从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液体(尿液)与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的成分相比较,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A、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故不符合题意;B、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因此葡萄糖含量为0故不符合题意;C、内液体是尿液,甲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因此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没有把
22、葡萄糖全部重吸收。故不符合题意;D、从成分上看,甲的内液体原尿和内液体尿液都含有葡萄糖。故符合题意。故选:D。6【分析】根据排泄的特点分析,人体将细胞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解答】解:A、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同时尿酸也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经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使血液得到净化,故A正确。B、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食物,与尿酸的排出无关,故B错误;C、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与尿酸的排出无关,故C错误;D、直肠无消化功能,只有少量吸收作用,与尿酸的排出无关,故D错误。故选:A。7【分析】神经系
23、统的组成如图所示:其中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
24、等重要生理功能。【解答】解: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所以该类病患者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故选:C。8【分析】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人的生长发育的速度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是一致的,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不是抑制生长发育【解答】解: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甲不做任何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甲组是对照组,乙丙是实验组。乙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乙组切除的是甲状腺。丙组的生长激素含量过低
25、,切除的是垂体,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乙组的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因此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故选:D。9【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使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导
26、致看不清远方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可配带凹透镜纠正。因此近视的主要原因及矫正方法分别是晶状体曲度过大、配戴凹透镜。而晶状体曲度过小会形成远视眼,可配戴凸透镜矫正。故选:A。10【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解答】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的管腔很细,只允许红细胞单
27、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C是静脉,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其血液流速关系可表示为:ACB。故选:D。11【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解答】解:AB、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可以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AB正确;C、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小,C错误;D、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在医院输液或抽血时,针头插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D正确。故选:C。12【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
28、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不符合题意。B、胰岛素能调节血糖的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医院主要通过检测血糖浓度来分析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是否正常。不符合题意。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符合题意。D、幼年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不符合题意。故选:C。13【分析】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首先明确破裂的是哪种
29、血管。【解答】解: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老爷爷前臂受伤,血流不止,吴庆珅对他实施急救,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表明不是动脉出血;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流立即停止,表明是静脉出血。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静脉。故选:B。14【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人体血量、饭后立即运动不利于
30、消化和吸收、骨胳肌运动需要能量,产生热量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和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考查的能力是识图作答能力。由直方图可知:在运动时,血液流经骨骼肌、皮肤的速率增大,且骨骼肌的速率大于皮肤的速率;流经消化道的速率减少;流经脑的速率基本不变,【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脑的速率基本不变,因此,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该选项叙述正确。B、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人体的血液总量大约是4000毫升),人体运动时血量不会改变,血液速度会发生变化。该选项叙述是错误的C、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
31、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该选项叙述正确。D、运动时,不但全身骨胳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同时,心跳也随着加强加快,促进血液更快地循环,输送给骨胳肌更多的养料和氧,运走更多的废物。人体需要的能量即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皮肤的附属物有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腺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该选项叙述正确。故选:B。15【分析】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首先通过呼吸运动进入肺泡,然后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解答】解: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
32、、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随后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由于肺泡内氧气的浓度比血液中的高,氧气便扩散到肺泡外毛细血管的血液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处;因此外界空气中的氧要进入人体内的组织细胞,必须经过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故选:B。16【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静脉的特点,有瓣膜的血管只有静脉才有,据此解答。【解答】解:有瓣膜的血管只有静脉才有,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的血液输送会心脏,故血液流动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故排除B和D。血液流动的方向和瓣膜的开口方向应一致,故排除A可见
33、C符合题意。故选:C。17【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但是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会出现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前者是指胚胎发育期心房间隔上残留未闭的缺损而形成,后者指室间隔在胚胎时期发育不全,形成异常交通,在心室间血液产生分流【解答】解:A、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不相通,保证了左心的动脉血和右心的静脉血不混合,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左右两部分未完全隔开,这样来自肺循环的动脉血和来自体循环的静脉血就会在心脏中发生混合,使主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静
34、脉血,降低了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组织细胞缺氧,从而表现出口唇和面部等处经常发紫。故符合题意。B、肺动脉输出的血液参与肺循环,并不给组织细胞供氧,故不符合题意。C、主动脉输出的血液本来就是动脉血,该选项叙述错误,因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肺动脉输出的血液参与肺循环,并不给组织细胞供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8【分析】根据红细胞中所含有的抗原种类和血清中的凝集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早在1990年,有人发现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他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为四型:
35、凡红细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叫做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两种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两种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同时,从调查研究中还证明,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因此,A型血的人的血管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没有;O型人的血清中则两种凝集素全有。从表中可看出,高峰与A型、B型标准血清都不凝集,故高峰为O型血;杜娟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故为B型血;钟诚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故为A型血;姚远与A型B型标准血清都凝集,故姚远为AB型血;故选:B。19【分析】人体中的营养物质运输和
36、废物的排出,都与血液循环有关,人体的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气和原料,据此答题【解答】解:A、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同时肺进行生理活动消耗营养物质,所以血液中的养料要减少,为错误项。B、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为错误项。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肾脏进行生理活动如重吸收作用消耗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中的养料要减少,为正确项。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
37、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营养物质,所以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减少,为错误项。故选:C。20【分析】血液流经身体某器官时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该器官的功能有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据此解答。【解答】解: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而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肺泡毛细血管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观察该图,若该物质为氧气,则血液流经器官III时,氧气的含量增加,III表示的器官是肺不是组织细胞;氧气在处减少,因此表示组织
38、细胞。故不符合题意;B、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走。因此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处减少,因此表示的是肺。二氧化碳在处增多,因此,表示组织细胞。故符合题意;C、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流出肾脏的血液中尿素含量明显减少。因此若该物质为尿素,尿素在处减少,因此,表示肾单位。尿素在处增多,则表示组织细胞而不是肾单位。故不符合题意;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
39、官,血液流经小肠后,有机营养增加,因此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在处减少,在处增多,则表示小肠的是不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21【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解答】解: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为病人点滴葡萄糖,目的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B。22【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
40、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脂肪的消化在小肠,据此解答。【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
41、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故选:D。23【分析】合理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的需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比例适中,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这样的膳食才能符合均衡膳食的要求。【解答】解:A、不吃早饭或没吃好早餐会导致体内血糖浓度过低,A错误;B、氨基酸是小分子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以供原料为
42、主,而上课也没有精神了,表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可出现暂时性低血糖、头晕、昏迷,是缺少葡萄糖的表现,B错误;C、脂肪以储能备用为主,而上课也没有精神了,表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还可出现暂时性低血糖、头晕、昏迷,是缺少葡萄糖的表现,C错误;D、有的同学不吃早饭就去上学,这些同学会出现头晕,心慌、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这是由于缺乏营养导致血糖浓度过低,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应。D正确。故选:D。24【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解答】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
43、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其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指端处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脚趾处毛细血管。即首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然后通过肺循环,在通过体循环到达脚趾。故选:A。二、简答题26、27每空2分28-31每空一分25【分析】如图眼球结构模式图:是角膜,是晶状体,是玻璃体,是视网膜,是视神经;耳朵结构模式图:1是鼓室,2是听小骨,3是半规管,4是鼓膜,6是耳蜗;
44、大脑皮层结构模式图:是听觉中枢,是视觉中枢;反射弧模式图:A是脊髓的白质,B是脊髓的灰质,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据此解答:【解答】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45、(3)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故答案为:(1)晶状体;视网膜;大脑皮层视觉中枢;(2)6耳蜗;(3)A白质;d传出神经。26【分析】(1)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
46、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解答】解:(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会升高,但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平,(2)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通过图乙中的传入神经传给神经中枢,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将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给效应器胰岛,胰岛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人体的
47、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人体才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故答案为:(1)糖类(淀粉)(2)传入神经纤维;下降(降低)(3)反射;激素(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神经调节)27【分析】图中结构名称: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a肾动脉,b肾静脉,c肠动脉,d肠静脉,e肺动脉,f肺静脉。【解答】解:(1)f肺静脉内流动的是通过肺泡内气体交换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的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它将血液从肺部运回心脏左心房,再流入左心室,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动脉血再通过主动脉流入各级动脉,如a、c因此在af中,流动脉血的有。因此流动脉血的血管是f肺静脉,
48、a肾动脉,c肠动脉。(2)血细胞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药物,药物随着血液的流动途径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组织细胞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患病部位。药物经过了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到达病灶。(3)血液流经a到肾脏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可使b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基本相等。(4)体循环的路线是: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起点是左心室。故答案为:(1)a、c、f;(2)红;体;肺;体;(3)重吸收;(4)D左心室。28【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可知:1耳廓,2外耳道,3鼓膜,4听小骨,5鼓室,7半规管,8前庭,9耳蜗,10咽鼓管。【解答】解:(1)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2)3鼓膜、4听小骨、5鼓室组成中耳。(3)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在9耳蜗内。(4)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挖耳屎”,这个过程只会在外耳道,外耳道与中耳的交界处是鼓膜,不小心戳穿鼓膜或损伤听小骨,导致声音不能引起鼓膜的震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岩石巷道施工方案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5 玲玲的画教案配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保护足趾安全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小学英语Lesson 9教案及反思
- 11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乐山2024年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赴高校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欢度节日》(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儿童医疗健康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 墓地销售合作协议书
- 联合办学协议书标准模板
- 《教育学》课件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 中国芳香植物资源
- 银行承兑汇票培训-课件
- AB 753变频器简单操作培训(参数拷贝)
-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完整版)
-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课件)
- 阿育吠陀体质测试
- 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
- 2023年四年级奥林匹克英语竞赛试题
- 专利挖掘与技术交底书撰写
- 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