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1.gif)
![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2.gif)
![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3.gif)
![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4.gif)
![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e1787cf2b20f2759c0686d3314db07f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含有氧气B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C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D蛋鸡每年下蛋200多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2(2分)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致使很多致病细菌具有一定的耐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耐药细菌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A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用量不够B抗生素诱导细菌定向发生了耐药性变异C抗生素选择了发生耐药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比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强3(2分)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错误
2、的是()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的结果D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4(2分)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A南方古猿和能人B直立人和智人C能人和直立人D智人和能人5(2分)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大猩猩C猴D长臂猿6(2分)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A骨骼与现代人相似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D能够使用工具7(2分)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是生物最基
3、本的分类单位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C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D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8(2分)在界、门、纲、目、科、属、种这七个分类等级中,同一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和最少的等级分别是()A界和种B纲和科C科和纲D种和界9(2分)下列关于原生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个体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B能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C细胞内没有真正的细胞核D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10(2分)下列不属于原生动物的是()A草履虫B变形虫C疟原虫D涡虫11(2分)“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A藻类B蕨类
4、C苔藓D种子植物12(2分)下列藻类中,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绿藻是()A衣藻B石莼C石花菜D马尾藻13(2分)下列关于海带、葫芦藓、肾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B海带有根和叶,没有茎C三种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葫芦藓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14(2分)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生活在阴湿环境中B出现了根、茎、叶的分化C叶大多只有一层细胞D没有输导组织15(2分)下列有关蕨和大豆两种植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细胞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D能利用种子繁殖16(2分)下列生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是()A扬子鳄B鲸C蛇D青蛙17(2分)下列各组概念
5、之间的关系,与图解的表述相吻合的是()A甲分解者、乙消费者、丙生产者B甲裸子植物、乙被子植物、丙种子植物C甲脊椎动物、乙鸽子、丙鸟类D甲基因、乙DNA、丙染色体18(2分)下列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是()蛔虫蚯蚓河蚌蝗虫鲤鱼青蛙鳄鱼喜鹊牛ABCD19(2分)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20(2分)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肯定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B若该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
6、最多的是丙D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D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CE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H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C21(2分)近年来,我市遭受多种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美国白蛾、黄顶菊、水葫芦、巴西龟等,对我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本地生物优胜劣汰;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ABCD22(2分)科学家把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了能生产人胰岛素的“工程菌”
7、,这种方法属于()A发酵技术B克隆技术C组织培养D转基因技术23(2分)下列属于人们对细菌进行合理利用的是()A酿制甜酒B制作酸奶C提取青霉素D培植蘑菇24(2分)在无菌条件下,将非洲紫罗兰的一小片叶片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结果发育成完整的紫罗兰植株该生物技术叫做()A人工授粉技术B组织培养技术C转基因技术D发酵技术25(2分)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A制酸奶发酵技术B培养无病毒植株无土栽培技术C“多莉”羊的诞生克隆技术D培养抗虫棉转基因技术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26(10分)连线题:三、分析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27(15分)如图为表示生物进化
8、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生理上,动物类群1的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是,藻类细胞里都含有和,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是。(2)由于不同,原始生命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2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对2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和作为最重要的依据。(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4)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28(5分)研究者对某池塘中部分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中请回答问题:
9、生物种类体内食物成分小鱼蜻蜓的幼虫小球藻蜻蜓的幼虫水蚤水蚤小球藻(1)根据表中的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物链:(2)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制造的(3)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4)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能力29(10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生态系统中的,为生物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2)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和,且能量传递具有和的特点。(3)图中是,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和。30(5分)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
10、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问答:(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31(5分)右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
11、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A瓶子的大小;B细菌的有无;C肉汤的多少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A是自然发生的;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2022-2022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分析
12、】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生大气中午氧气;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被饲养的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据此解答【解答】解:A、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A正确;B、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B正确;C、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环境的变换,如果环境没有变化,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没有了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就不会进行,C错
13、误;D、蛋鸡每年下蛋200多枚,是根据人类的需要经过人工选择的结果,属于人工选择,D正确。故选:C。2【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答】解:A、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细菌,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并不是细菌繁殖的后代很多,抗生素用量不够,A错误;B、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而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C、细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
14、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耐药的变异),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适者生存),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就形成了抗药性强细菌。因此,耐药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耐药细菌繁殖能力和不耐药细菌繁殖能力都很强,只是抗药性弱的细菌被抗生素杀死了,D错误。故选:C。3【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
15、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解答】解: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B正确;C、小狗的牙齿坚硬并不是长期磨练出来的,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D、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导致恐龙的灭绝。因此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C。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解答】解: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
16、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5【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据此解答。【解答】解: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
17、、长臂猿,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6【分析】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解答】解:因为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却不能制作工具。而区分人与猿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制造工具。其实不能制作工具,并不是完全形成的人。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南方古猿朝着人的方向进化,所以归为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中的人科。总的来说,其主要依据是应是,南方古猿能两足直立行走。故选:B。7【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
18、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分类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等级【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A正确;B、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C、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C错误;D、对生物进行分类,有利于认识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正确。故选:C。8【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
19、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同一等级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和最少的等级分别是种和界。故选:D。9【分析】原生动物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因此,原生动物也叫单细胞动物【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动物,个体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A正确;B、原生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有机物)为生,所以它们属于异养生物,B正确;C、原生动物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
20、核生物,C错误;D、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无叶绿体,不能自己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正确。故选:C。10【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解答】解:选项中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都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原生动物,而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是多细胞动物。故选:D。11【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藻类植物的相关知识,据此答题【解答】解: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
21、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12【分析】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解答】解:衣藻的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藻类。石莼、石花菜、马尾藻等都属于多细胞的藻类植物。故选:A。13【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输导组织;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解答】解:A、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开始有了
22、输导组织,A正确;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B错误;C、海带、葫芦藓、肾蕨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D、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D正确。故选:B。14【分析】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解答】解:A、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正确;
23、B、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错误;C、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正确;D、苔藓植物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正确。故选:B。15【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蕨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大豆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解答】解:A、蕨和大豆都属于植物,由细胞构成,A正确;B、蕨和大豆都属于
24、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蕨和大豆有根、茎和叶的分化,C正确;D、蕨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大豆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D错误。故选:D。16【分析】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知道两类动物的特征,据此答题【解答】解: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鲸用肺呼吸,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扬子鳄、蛇属于爬行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故选:B。17【分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据此
25、解答。【解答】解:A、乙消费者和丙一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不符合图中所示的图解关系,A错误;B、丙一种子植物包括甲一裸子植物和乙一被子植物,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不存在从属关系,B错误;C、丙一鸟类属于甲一脊椎动物,不符合图中所示的图解关系,C错误;D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故选:D。18【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体内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属于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属于无脊
26、椎动物【解答】解:题干中的蛔虫是线形动物,蚯蚓是环节动物,河蚌是软体动物,蝗虫是节肢动物,它们体内都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鲤鱼是鱼类,青蛙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喜鹊是鸟类,牛是哺乳动物,它们体内都有脊柱,是脊椎动物。可见B正确。故选:B。19【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的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解答】解:生物进化的历程如图所示: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A、甲是原始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
27、,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丙是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C、原始的鸟类和丁原始的哺乳类都是古代丙爬行动物进化来的。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是最高等的。所以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故选:C。20【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书写,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结合题意,识图作答。【解答】解:A、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物链单向流动的。
28、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这样,越往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越少,储存的能量也越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的关系。由图可知,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故此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联系,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它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也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有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以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以及既能以植物为食也能以动物为食的杂食性动物。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即不
29、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故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阳能,由A可知丙是绿色植物。故丙固定的太阳能是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能量、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故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1【分析】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危害有以下几点:对经济的影响一些外来物种入侵农田、森林、牧场,导致农作物、林木、牧
30、草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葫芦能破坏生态系统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些外来入侵物种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如红火蚁叮咬人体、豚草产生的花粉引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等疾病、褐家鼠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病【解答】解:据分析可见: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正确;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正确;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本地生物优胜劣汰,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错误;可见A正确。故选:A。22【分析】此题重点考查了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
31、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解答】解: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故选:D。2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的知识,发酵时有的是用细菌,有的用真菌,据此作答【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属于真菌;制酸奶用
32、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属于真菌;蘑菇属于真菌。故选:B。2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组织培养,首先明确植物的组织培养的概念【解答】解: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减少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在无菌条件下,将非洲紫罗兰的一小片叶片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结果发育成完整的紫罗兰植株。该生物技术叫做组织培养技术。故选:B。25【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技
33、术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发酵技术、无栽培技术方面来切入【解答】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无土栽培是指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组织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因是无菌操作,可以培养无病毒植株。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
34、相同。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A、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获得的,因此采用的是发酵技术。故不符合题意;B、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故符合题意;C、克隆羊多利的培育过程:从一只六岁雌性的芬兰多塞特(FinnDorset)白面绵羊(称之为A)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培养液中,细胞逐渐停止分裂,此细胞称之为供体细胞。细胞培养从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称之为B)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并立即将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此细胞称之为受体细胞。利用电脉冲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融合,最后形
35、成融合细胞。电脉冲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使融合细胞也能像受精卵一样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细胞核移植。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称之为C)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小绵羊多莉。胚胎移植因此多莉羊的诞生必须采用用克隆技术获得的故不符合题意;D、抗虫烟棉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26【分析】动物按照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解答】解: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特征分别为:故答案为:三、分析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27【分析】(1)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
36、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2)生物进化系统树如图:。由两幅图对比可知:动物类群1是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植物类群2是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适应能力强;植物类群3是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适于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植物类群4是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孢子的生命力较低
37、,适应能力较差。【解答】解:(1)动物类群1是哺乳动物,裸子植物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藻类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类和胡萝卜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类群1是哺乳类,其繁殖方式最主要的特征是胎生哺乳。植物类群2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植物类群3是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适于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植物类群4是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孢子的生命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差
38、,因此蕨类植物比种子植物低等。故植物类群3在繁殖方式上比植物类群4高等的主要表现是用种子繁殖。(2)A代表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2是最高级的植物类群,对2中的各种植物进行分类,往往把花、果实和种子作为最重要的依据。(3)根据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的鱼类古代的两栖类古代的爬行类古代的鸟类和古代的哺乳类。所以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是古代爬行类。(4)从生物进化树上看出与单细胞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类
39、群是肠腔动物,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答案为:(1)胎生哺乳;苔藓植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用种子繁殖;(2)营养方式(能否制造有机物);界;花、果实和种子;(3)古代爬行动物(4)腔肠动物;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28【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
40、生产者(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1)根据表中的信息,写出的一条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2)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生产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都是由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表中营养级最高的是小鱼,因此该池塘受到了汞污染,表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小鱼(4)该系统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故答案为:(1)小球藻水蚤蜻蜓的幼虫小鱼(2)光合作用(3)小鱼(4)自动调节29【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听课评课记录2
-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6.1《位置和范围》听课评课记录1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1.2《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1)》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1.3.2 第2课时《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听评课记录2
-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听课评课记录《2.2合理利用网络》
-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 制作包装盒》听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文化自信》听课评课记录
- 六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总结
- 医院医生聘用合同范本
- 城市个人财产房屋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 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 电和磁整章思维导图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动物疫病传染病防控培训制度
- 美团代运营合同模板
- 初中英语七选五经典5篇(附带答案)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及 制造、使用和运行情况
- GB/T 43676-2024水冷预混低氮燃烧器通用技术要求
- 《预防脊柱侧弯》课件
- 特种设备检验现场事故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