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1页
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2页
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3页
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4页
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第15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课堂小结建通史基础等级发展等级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演练大冲关第五单元第15课新知预习名师课堂课堂小结建通史基础等级发展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 有了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 。 (3)思想方面: 辛亥革命后, 、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梦想

2、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 的逆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民主尊孔复古 一、新文化运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民主尊孔复古 2兴起 (1)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发表 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 、胡适、鲁迅等。 (3)主要阵地: 。 (4)活动基地:北大。敬告青年李大钊新青年 2兴起敬告青年李大钊新青年3内容(1)提倡民主与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2)提倡 ,反对旧道德。(3)提倡 ,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写出狂人日记 等小说。科学新道德新文学陈独秀孔乙己3内容科学新道德新文学陈独秀孔乙己

3、 4意义 (1)冲击了封建思想的 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统治 4意义统治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 (1)国内: 开展得如火如荼。 (2)国际:俄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表现 (1)五四运动前: 代表:李大钊。 成就: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 等文章来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布尔什维主义 意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五四运动后: 理论:李大钊的 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组织:出现一批研究马

4、克思主义的社团,并建立了一些 的早期组织。 实践: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出版工人刊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 意义: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 3影响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2)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3影响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历史档案馆: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历史档案馆: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主要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旗帜民主与科学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5、,反对旧文学主要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旗帜1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大红楼”成立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请你为“北大红楼”写一份解说词。1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提示:北大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场所。1919年“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及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提示:北大红楼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提示:历史上,孔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

6、,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精神工具。现实中,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作用 (1)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像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它打破了几千年来的旧传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当时的思想家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士。 (2)新文化运动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特别是对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

7、蒙的作用。 一、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作用 (3)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这一运动的发展,吸引了许多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4)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文化的平民化,更加促进了先进思想与文化的传播。 (3)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反1(2012天津和平区质检)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B

8、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2012天津和平区质检)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解析:分析陈独秀在材料中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指新文化运动,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功绩有: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最主要的功绩选B项。答案:B解析:分析陈独秀在材料中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指新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特点、意义 1原因 (1)国际因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

9、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国内因素: 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资产阶级斗争的失败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先进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各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特点、意义 2特点 (1)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宣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战胜了非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 2特点 3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互促进,大大启发了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开展。 (2)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

10、命实际的结合,这不仅促使中国工人阶级迅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加速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3意义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使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纪元。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辛亥革命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BC D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1、。其中发生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前,与题干不符,排除含的选项。较难判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因此符合题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典题例析 例1(2011天津高考)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

12、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典题例析 例1(2011天津高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民主和科学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题组冲关1(2012北京模拟)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三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题组冲关1(2012北京模拟)梁启超说:“近五十年解析:本

13、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第一期学习西方的器物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第二期学习西方的制度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第三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2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C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D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2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

14、,抵制学校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再现史实、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抵制“烈女传”“反抗礼教”等关键信息都是冲击传统礼教的表现,是新文化运动促进妇女思想解放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再现史实、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日作夜思,比为政体虽革旧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1914年袁世凯祭孔会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2: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15、。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3: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士、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材料2: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 请回答: (1)材料1中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实质目的何在?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材料2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有何进步意 义? (3)针对材料1引起的社会影响,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反对的?材料3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材料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中的“我们”是一批怎

16、样的人? 请回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归纳的能力。第(1)问要认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目的;第(2)问要理解材料,并注意其目的是反袁复辟的;第(3)问要结合所学正确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相关内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整合归纳的答案:(1)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是中国立国的根本,应大力提倡儒学。目的: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影响: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2)陈独秀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儒学是社会进步的阻力。意义:对反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

17、国有进步意义。答案:(1)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是中国立国的根本,应大力提倡儒(3)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材料中的“我们”是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3)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德第五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典题例析 例2(2011郑州期末)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A民主革命 B五四运动 C社会主义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典题例析 例2(2011郑州期末)李大钊在

18、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庶民的胜利是李大钊在中国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故选C。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李大钊率先举起题组冲关1(2012北京丰台期末)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 ()A发现民主科学主张的不足B新文化运动受到反动政府迫害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D受西方侵华战争的冲击题组冲关1(2012北京丰台期末)新文化运动后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可用直选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所以C项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可用直2(2012石家庄高二检测)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典型特征是 ()A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相结合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C只限于思想领域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2(2012石家庄高二检测)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属于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这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故可排除B、C两项。五四运动中,工人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