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植物生理学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课件_第1页
北工大植物生理学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课件_第2页
北工大植物生理学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课件_第3页
北工大植物生理学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课件_第4页
北工大植物生理学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生活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必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作出相应的反应。以维持其生存。植物感受环境刺激,然后将感受到的环境刺激信号转化为体内信号,从而对细胞的代谢和基因表达产生效应,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这一过程称为“环境刺激细胞反应偶联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的胞间传递和胞内转导过程,称为植物体内的信号转导。植物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偶联各种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信号)与其引起的特定生理效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信号转导可以分为4个步骤,一是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二是跨膜信号转换;三是在细胞内通过信号转导网络进行信号传递、放大与整合;四是导致生理生化变化。第一节 信

2、号与受体结合一、信号对植物体来讲,环境变化就是刺激,就是信号。根据信号的性质信号分为物理信号和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也称之为配体 。根据所处的位置信号,可分为胞外(胞间)信号和胞内信号。 胞间信号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初级信使,如当植物根系受到水分亏缺胁迫时,根系细胞迅速合成脱落酸(ABA),ABA再通过木质部蒸腾流输送到地上部分,引起叶片生长受抑和气孔导度的下降。当植物的一张叶片被虫咬伤后,会诱导本叶和其它叶产生蛋白酶抑制物(PIs)等,以阻碍病原菌或害虫进一步侵害。2、物理信号物理信号是指细胞感受到刺激后产生的能够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光电信号和水力学信号。植物为了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既需要专一的化

3、学信号传递,也需要快速的电波传递,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时可产生电波,通过维管束、共质体和外质体快速传递信息。二、受体 受体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天然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性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结合,从而激发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生物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受体和信号物质的结合是细胞感应胞外信号,并将此信号转变为胞内信号的第一步。一般认为细胞表面受体存在于质膜上。然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它可能使某些胞间信号分子不能直达膜外侧,而首先作用于细胞壁。一些外界刺激有可能通过细胞壁-质膜-细胞骨架蛋白变构而引起生理反应。如细胞壁对病原入侵后的防御反应以及对细胞生长发育有重

4、要作用。(1)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与配体(即刺激信号)相对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这是受体的最基本特点,否则受体就无法识别外界的信号物质配体,无法准确传递信息。 配体与受体结合是一种分子识别过程,靠氢键、离子键与范德华力的作用。配体与受体分子空间结构的互补性是特异性结合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同一细胞或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同一配体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受体,从而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效能。肾上腺素有和两种受体,肾上腺素作用于皮肤粘膜血管上的受体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使其舒张。(3)配体与受体结合的饱和性配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很容易达到饱和,反映出受体在细胞上的数目是一定的。但是

5、受体数目恒定也是相对的,配体也会对受体数目产生影响,如血液中胰岛素浓度过高时,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下降;相反当血液中胰岛素数目减少时,靶细胞中受体明显上升。这也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调节方式。三、受体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意义在很多情况下,信号分子不能跨过细胞膜,它们必须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正是受体,首先识别和接受外来信号,启动整个信号转导过程。受体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必须对信号作出识别、筛选、变换。四、受体的类型受体依据其存在的部位不同通常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膜内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存在于细胞质膜上,通过与胞间信号结合,经过跨膜信号转换,将胞外信号传至胞内。膜内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质中或亚细胞组分(细胞核

6、等)上的受体。大部分水溶性信号分子(如多肽激素、生长因子等)以及个别脂溶性激素可以扩散进入细胞,与膜内受体结合。 目前已知的植物细胞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种类型:G蛋白连接受体、类受体蛋白激酶、离子通道连接受体。G蛋白全称为GTP 结合调节蛋白,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 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它在膜表面受体接受胞外信号与产生胞内信号之间起着信号转换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G蛋白在光、激素对植物的气孔运动、细胞跨膜离子的转运、植物形态建成中等生理活动的细胞信号转导中又有重要作用。 在研究植物激素乙烯的受体时发现,乙烯的受体有两个基本的部分,一

7、个是组氨酸蛋白激酶(HPK),另一个是效应调节蛋白( RR)。当HPK接受胞外信号后,激酶的组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并且将磷酸集团传递给下游的RR。RR的天冬氨酸残基部分(信号接收部分)接受了传递过来的磷酸集团后,通过信号输出部分,将信号传递给下游的组分。3、离子通道连接受体离子通道连接受体,除了具备转运离子的功能外,同时还能与配体特异的结合和识别,具备受体的功能。当这类受体和配体结合接收信号后,可以引起跨膜的离子流动,把胞外的信息通过膜离子通道转换为细胞内某一离子浓度的改变的信息。在动物中关于离子通道型受体有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甘氨酸受体。其都是由几个亚基组成的寡聚体蛋白,除了有配体结合部位外

8、,本身就是离子通道。目前植物中关于离子通道型受体的研究不多,但在拟南芥、烟草和豌豆等植物中发现有与动物细胞同源的离子通道型谷氨酸受体,并且可能参与了植物的光信号转导过程。第二节 跨膜信号转换当细胞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感受外界信号刺激后,下一步的任务是将胞外信号转化为胞内信号,并通过细胞内信使系统级联放大信号,调节相应酶或基因的活性,这是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过程,此过程相当复杂,主要包括胞外信号的跨膜转换、细胞内第二信使系统和信号的级联放大以及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一、通过G蛋白连接受体跨膜转换信号1、 G蛋白G蛋白可以和三磷酸鸟苷(GTP)结合,并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G蛋白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和真核

9、生物中,自80年代初以来,已发现100多种受体是通过G蛋白传输信号的;至少已分离到其中约20种G蛋白并鉴定出几种不同的依赖G蛋白的效应器。在所有的G蛋白中只有两种类型G蛋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小G蛋白和异三聚体G蛋白。小G蛋白是只含有一个亚基的单聚体G蛋白。在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异三聚体G蛋白(也被称作大G蛋白)。常把异三聚体G蛋白简称为G蛋白。异三聚体G蛋白由3种不同亚基、构成,亚基含有GTP结合的活性位点,并具有GTP酶活性,和亚基一般以稳定的复合状态存在。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胞外信号跨膜转换的特点是:胞外信号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通过膜上的G蛋白转换到膜内侧的效应酶上,再通过效

10、应酶产生多种第二信使,从而把胞外的信号转换到胞内。2、 G蛋白偶联的胞外信号转导过程无外界刺激时,异三聚体G蛋白处于非活化状态,以三聚体形式存在,亚基上结合着GDP,此时其上游的受体和下游的效应酶均无活性。当细胞接受外界信息后,信号分子与膜上的受体(非激活型)结合后引起受体构象改变,形成激活型受体。激活型的受体可与G蛋白的亚基结合,并引起亚基构象改变,释放GDP,结合GTP,形成激活型的亚基。活化的亚基进一步与、亚基复合体解离,并与下游的靶效应器结合,将信号传递下去。G蛋白下游的靶效应器很多,包括磷酯酶C(PLC)、磷酯酶D(PLD)、磷酯酶A2(PLA2)、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腺苷

11、酸环化酶、离子通道等。当亚基把信号传递给下游组份后,其上的GTP酶活性使结合的GTP水解为GDP,亚基恢复最初构象,成为非激活型,并与下游靶效应器分离,亚基重新与亚基复合体结合,完成一次信号的跨膜转换。G蛋白介导的跨膜信号转换还可同时起放大信号的作用。放大信号是指每个与信号分子结合的受体可以激活多个G蛋白,G蛋白又可激活下游组分并进一步放大信号。目前还没有发现小G蛋白参与跨膜的信号转换,而小G蛋白参与胞内的信号传递,是受上游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的活化,并将信号传递给下游的组分。小G蛋白结合GDP而钝化,结合GTP又活化,成为在植物信号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分子开关。 二、二元组分系统跨膜信号转

12、换途径 也就是类受体蛋白激酶(酶连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换途径 。第三节 细胞内信号转导形成网络通常将胞外信号视为初级信号(第一信使)第二信使:细胞内传递和放大细胞外的刺激信号,最终引起细胞中生化反应的化学物质,如 Ca2+ 、cAMP、IP3、DAG等。植物细胞在感受某一刺激或同时感受多种刺激时,复杂多样的信号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交流,并由此形成植物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网络。一、Ca2+/CaM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1、胞内钙梯度的存在是Ca2+信号产生的基础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质中游离的静息态Ca2+水平为10-710-6mol/L左右,而液泡的游离钙离子水平在10-3mol/L左右,内质网中钙离子浓

13、度在10-6mol/L,细胞壁中的钙离子浓度也高达10-510-3mol/L。因而细胞壁等质外体作为胞外钙库,内质网、线粒体和液泡作为胞内钙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钙离子可以通过胞内、外Ca2+库膜上的Ca2+通道由钙库进入细胞,引起胞质中游离Ca2+浓度大幅度升高,产生钙信号。当Ca2作为第二信使完成信号传递后,胞质中的Ca2+又可通过钙库膜上的钙泵或Ca2+H+转运体将Ca2+运回到Ca2+库(质膜外或细胞内Ca2库),胞质中游离Ca2+浓度恢复到原来的静息态水平,同时Ca2+也与受体蛋白分离,信号终止,完成一次完整的信号转导过程。2、钙信号的特异性众多的胞外刺激信号,如光、触摸、重力、植

14、物激素、病原菌等,都能引起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短暂的、明显升高,或在细胞内的梯度和区域分布发生变化。产生钙信号的特异性可能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钙信号本身具有特异性;另一种是钙信号产生后通过下游的的不同信号转导因子决定反应的特异性。(1)细胞能对某一种刺激产生独特的Ca2+时空特异性变化方式,称为钙指纹。构成钙指纹的信息有钙峰、钙波、钙振荡和钙信号的空间定位等。不同的刺激可以反映在钙峰峰值的高低及出现钙峰的早晚、钙振荡的振幅和频率以及钙振荡的形状(正弦型、钉型或不对称型等)、钙波的形状和形式、钙信号产生的细胞内局部空间定位等。(2)钙调蛋白CaM(钙调素)钙调蛋白的外形似哑铃,有两个球形的末端,中间

15、被一个长而富有弹性的螺旋结构相连,每个末端有两个Ca结构域,每个结构域可以结合一个Ca,这样,一个钙调蛋白可以结合4个Ca,钙调蛋白与Ca结合后的构型相当稳定。在非刺激的细胞中钙调蛋白与Ca结合的亲和力很低;然而,如果由于刺激使细胞中Ca浓度升高时,Ca同钙调蛋白结合形成钙-钙调蛋白复合物,就会引起钙调蛋白构型的变化,增强了钙调蛋白与许多效应物结合的亲和力。产生钙信号的特异性第二种模式中,钙信号产生后可以通过下游相应的钙受体蛋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钙调蛋白是最重要的钙受体蛋白。CaM以两种方式起作用:第一,可以直接与靶酶结合,调节靶酶的活性;第二,与Ca2+结合,形成活化态的Ca2+ CaM复

16、合体,然后再与靶酶结合将靶酶激活。CaM异型基因表达的差异很大,其在不同细胞内种类、含量不同可能导致同一个刺激在不同的细胞内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同时CaM在不同细胞内不同区域的分布、含量不同也可能是不同形式的钙信号产生不同生理效应的另一种机制。二、IP3/DAG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肌醇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主要分布于质膜内侧,其总量约在膜磷脂总量的10。现已确定的肌醇磷脂主要有三种: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肌醇-4-磷酸(PIP)和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PIP2在磷脂酶C(PLC)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酯酰甘油(DG,DAG)两种胞内第二信使。产生

17、的IP3和DAG可以分别通过IP3Ca2+和DAGPKC两个信号途径进一步传递信号,因此人们常把肌醇磷脂信使途径称之为“双信使途径”。产生的IP3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内钙库(液泡等)上的IP3受体(IP3敏感的钙通道),促使Ca2+从液泡中释放出来,引起胞内游离的Ca2+浓度升高,实现肌醇磷脂信使系统与钙信使系统之间的交联。在动物细胞肌醇磷脂信号系统中,产生的第二信使DAG可以通过DAGPKC信号转导途径,激活蛋白激酶C(PKC),对某些底物蛋白或酶进行磷酸化。在植物细胞中是否存在PKC迄今为止尚无直接的证据。三、环核苷酸信号系统环核苷酸是在活细胞内最早发现的第二信使,包括cAMP和cGMP,分别

18、由ATP经腺苷酸环化酶、GTP经鸟苷酸环化酶产生。动物细胞中,外界刺激信号激活质膜上的受体通过G蛋白的介导促进或抑制膜内侧的腺苷酸环化酶,从而调节胞质内的cAMP的产生。cAMP作为第二信使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PKA被激活后其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相互分离。催化亚基可以引起相应的酶或蛋白质磷酸化,引起相应的细胞反应,或者催化亚基直接进入细胞核催化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被磷酸化的CREB激活核基因序列中的转录调节因子cAMP应答元件(CRE),导致被诱导基因的表达。目前仍无确切证据表明高等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cAMP,但在一部分植物中已经检测到cAMP或其合成和

19、降解系统相关成分(腺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的存在。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核基因组中含有CRE序列以及编码CREB的序列,并且CRE的启动子受cAMP结合蛋白的调控在关于植物中cAMP生理功能的研究中,有报道cAMP可能参与了叶片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过程,并且在ABA和Ca2+抑制气孔开放及质膜内向K+通道活性的过程中有cAMP的参与;花粉管的伸长生长也受cAMP的调控;四、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蛋白质可逆磷酸化是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几乎所有信号传递途径的共同环节,也是中心环节。胞内第二信使产生后,其下游的靶分子一般都是细胞内的蛋白激酶和磷蛋白磷酸酶,激活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催

20、化相应蛋白的磷酸化或脱磷酸化,从而调控细胞内酶、离子通道、转录因子等的活性。cAMP可以通过PKA作用使下游的蛋白质磷酸化。Ca2+可以通过与钙调素结合作用于CaCaM依赖的蛋白激酶使蛋白质磷酸化,也可以直接作用于CDPK使蛋白质磷酸化。(一)蛋白激酶1、钙和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钙依赖型蛋白激酶( CDPK )是植物中首先发现的一种钙依赖蛋白激酶,是植物独特的蛋白激酶,也是目前植物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中研究较为清楚的一种蛋白激酶。现已发现,被CDPK磷酸化的靶蛋白有质膜ATP酶、离子通道、细胞骨架成分等。CDPK活性受Ca2+调节,不需要CaM参与而直接受Ca2+激活,原因在于CDPK中具有与CaM相似的调节结构域,当钙离子信号产生后, Ca2+直接与CDPK上的类似于钙调素的结构域结合,解除了CDPK的自身抑制,导致CDPK激活,激活的CDP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