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高一化学课教案模板_第1页
上海版高一化学课教案模板_第2页
上海版高一化学课教案模板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海版高一化学课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把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力量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把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展化学史方面的训练及爱国主义训练。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钠的化合物许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根底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响,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响。同时,还简洁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响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响,以

2、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试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试验给学生以感性学问,然后再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加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终的家庭小试验,具有探究和设计试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育力量。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响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纳了比照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拟中学习,对所

3、学学问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学问,也有利于他们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学问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学问来解决一些简洁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展化学史方面的训练及爱国主义训练。 教法建议 1.加强试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试验做适当的改良,如试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试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响的试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看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响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试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试验来引入。 2.运用比照的方法。对于Na2CO3

4、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看和试验的根底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乐观参加。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3.严密联系实际。 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展爱国主义训练的好素材。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进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展侯氏制碱法讲座。 教学设计例如 课题:钠的化合物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

5、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响 教学过程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响,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钠的氧化物 (1)展现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看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试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试验 2-6用棉花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看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看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Na2O、Na2O2与水反响 2Na2O2+2H2O=4NaOH + O2(放出氧气) Na2O+H2O=2N

6、aOH(不放出氧气) Na2O2、Na2O与CO2作用 2Na2O2+2CO2=2Na2CO3 + O2(放出氧气) 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 争论 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 学生依据所学学问可得出结论: 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响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试验Na2O2溶于水后 作有色织物的漂白试验,有色织物褪色。 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头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复原反响。 (3)指导

7、学生阅读课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要求比照的形式进展比拟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分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展现Na2CO3 、NaHCO3样品,做溶解性试验。 演示试验第32页试验2-7试验2-8 a.Na2CO3 、NaHCO3与盐酸反响,比拟反响速率快慢 b.Na2CO3 、NaHCO3、CO的热稳定性试验 通过观看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让学生回忆将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响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CO2+CaCO3+H2O= Ca(HCO3)2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转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像的

8、性质: Na2CO3+CO2+H2O= 2NaHCO3 碳酸氢钠也具有Ca(HCO3)2相像的性质: “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得出。 总结、扩展: (1)总结 通过列表比照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把握元素、化合物学问,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把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扩展 依据Na2O2的性质可知Na2O2与CO2 、H2O反响,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CH4、 H2、 CO)与Na2O2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响以及酸式碳酸盐与Na2O2共热时的反响,培育学

9、生的发散思维力量。 依据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把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选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决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布置作业: 1.补充作业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量的CO2的现象及缘由是什么? (2)有一局部被氧化的钠块(氧化局部生成Na2O和Na2O2)5g,与水完全反响,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

10、多少克? (3)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响则放出标准状况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残留固体质量,n值,NaHCO3质量 (4)今向100g 8%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盐的质量为13.7g时,通入多少克CO2? (5)200时,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响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2.教材有关习题 参考答案: (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缘由:溶解度:Na2CO3 NaHC

11、O3 溶质的质量:2NaHCO3Na2CO3 (168106) Na2CO3+CO2+H2O=2NaHCO3 溶剂:反响消耗水,使溶剂削减 上海版高一化学课教案模板2 教学重点:离子反响和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响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创调情境提出问题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试验录像、演示试验、学生试验、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对氧化复原反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化学反响分为不同的反响类型。如按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响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化学反响分为四种根本反响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若依据化学反响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12、,又可将化学反响分为氧化复原反响和非氧化复原反响。那么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板书其次节 离子反响 复习提问回忆初中物质导电性试验第一组物质是枯燥的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磷酸固体、蔗糖固体、无水酒精,其次组是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 学生答复还记得吗?哪些物质能导电?哪些物质不能导电?枯燥的 固体、 固体、 固体、 固体不导电,而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都能导电。蔗糖和蔗糖溶液,无水酒精及其水溶液均不导电。 复习提问为什么有些物质如_ 在枯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 学生答复是由于这些物质的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

13、离子,而当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使这些物质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从而能够导电。 教师总结可见酸、碱、盐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引出新课 板书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概念: 投影(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 、 、 等。 (2)非电解质:无论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蔗糖、酒精等。 叙述我们已经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那么,我们进一步来讨论在一样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力量是否一样。 演示试验试验1-1 引导思索学生仔细观看试验,并对试验现象加以分析、争论。 学生答

14、复依据灯泡发光明暗程度不同,我们可以知道一样条件下,它们的导电力量不同。 结论电解质有强、弱之分。 板书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投影图1-10, 在水中溶解和电离示意图。 叙述离子化合物与某些共价化合物能够在水分子作用下完全电离成离子,而某些共价化合物只能局部电离成离子。 投影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类。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局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 。 学生练习写出以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三、离子反响: 引导分析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就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起的反响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响。 板书1.概念:离子之间的反响称为离

15、子反响。 学生总结2.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板书 生成弱电解质,如 、弱酸、弱碱 生成挥发性物质,如 生成难溶性物质,如 引导分析由上述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我们来分析离子反响的特征是什么? 总结3.离子反响的特征: 投影向着削减某些离子的方向进展,反响速率快,局部离子反响有明显的现象。 4.离子反响类型: 离子之间交换的非氧化复原反响 如: 离子和分子之间的非氧化复原反响 如: 有离子参与的氧化复原反响 如: 板书四、离子反响方程式: 学生试验试验1-2中的试验、,并要求学生们认真观看,记录现象,思索缘由。 投影 提问试验现象? 学生答复试验无明显现象。 试验中消失白色沉淀,滤液为蓝色。 试验

16、中生成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 引导思索试验中无明显现象,缘由? 学生答复只是 溶液电离上的 和 与 溶液电离出的 的简洁混和。 引导思索试验和中反响说明白什么? 学生答复试验和说明白 溶液电离出的 和 溶液电离出的 发生了化学反响生成了 白色沉淀。而 溶液电离出的 与 溶液电离出的 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响,在溶液中仍以 和 的离子形式存在。 学生总结试验中反响实质为 试验中反响实质为 叙述由以上试验和我们看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所电离出的离子并没有全部发生化学反响,而只有局部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响生成其它物质。 引出1.概念:用实际参与反响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响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板书 叙述2.书

17、写:(以 溶液和 溶液为例) 写(化学方程式): 离(电离): 删(两边一样离子): 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投影 写出上述中和反响的离子反响方程式。 学生答复 学生总结3.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表示化学反响的实质。 表示某一类反响。 学生练习以下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投影 A.把金属铁放入稀硫酸中 B.碳酸钡和稀硫酸反响 C.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反响 D.向硫酸铜溶液中参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 学生答复选项A错在不符合反响的实际状况,由于铁与稀硫酸反响生成 和 ,而不是 和 。应为: 选项B的错误是忽视了生成物 是不溶性物质。应为: 选项C正确。 选项D的错误是只留意书写 和 反响的离子

18、方程式,而忽视了 和 也反响。应为: 总结检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应留意: 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以实际参与反响的离子符号表示。(弱电解质、难溶性物质、气体、单质、氧化物等用分子式表示。) 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思索题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 作业复习课本内容 书第18页习题 上海版高一化学课教案模板3 【教学目标】 1. 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章,能用以上规章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 能依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章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挨次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

19、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教学重难点】 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师具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式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学问回忆】 1.原子核外空间由里向外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3.比拟以下轨道能量的凹凸(幻灯片展现) 【联想质疑】 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其次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 【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凹凸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

20、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沟通与争论】(幻灯片展现) 【讲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从能量最低开头的,然后到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逐层递增的。也就是说要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比方氢原子的原子轨道有1s、2s、2px、2py、2pz等,其核外的惟一电子在通常状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1。也就是说用

21、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x)。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基态原子就是全部原子轨道中的电子还没有发生跃迁的原子,此时整个原子能量处于最低. 【板书】1.能量最低原则 【讲解】原则内容:通常状况下,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这些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就是构造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则。打个比方,我们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力量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力量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力量高的鸟常在离地面

22、较高的天空飞行,力量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 【练习】请按能量由低到高的挨次写出各原子轨道。 【学生】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5g6s 【讲解】但从试验中得到的一般规律,却跟大家书写的不同,挨次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大家可以看图1-2-2。 【板书】能量由低到高挨次: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过渡】氦原子有两个原子,根据能量最低原则,两电子都应当排布在1s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2。假如用个圆圈(或方框、短线)表示满足一个给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这两个电子就有两种状态:

23、自旋一样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或自旋相反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事实确定,基态氦原子的电子排布是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这也是我们对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进展排布必需要遵循的另一个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原理内容: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需相反;或者说,一个原子中不会存在四个量子数完全一样的电子。 【板书】2.泡利不相容原理 【讲解】在同一个原子轨道里的电子的自旋方向是不同的,电子自旋可以比方成地球的自转,自旋只有两种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在一个原子中没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一样的四个量子数。因此一个s轨道最多只能有2个电子,p轨

24、道最多可以容纳6个电子。根据这个原理,可得出第n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个 【板书】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沟通研讨】C:最外层的p能级上有三个规道 可能写出的基态C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两个电子的可能排布: 2p: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2p: 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2p: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2p 原子构造和

25、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p有3个轨道,而碳原子2p能层上只有两个电子,电子应优先分占,而不是挤入一个轨道,C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两个电子的排布应如所示,这就是洪特规章。 【板书】3.洪特规章 在能量一样的轨道上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切自旋方向平行 【沟通与争论】 1. 写出 11Na、13Al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思索17Cl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总结第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2. 写出19K、22Ti、24Cr的电子排布式的简式和轨道表示式,思索35Br原子的电子排布,总结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电子排布的特点,并认真

26、对比周期表,观看是否全部原子电子排布都符合前面的排布规律 叙述洪特规章的特例:对于能量一样的轨道(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全满(s2、p6、d10、f14)、半满(s1、p3、d5、f7)、全空(s0、p0、d0、f0)时比拟稳定,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 【小结】核外电子在原子规道上排布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章。这三个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核外电子在原子规道上排布要同时遵循这三个原则。 【阅读解释表1-2-1】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 【板书】4.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式 【活动探究】 尝试写

27、出1936号元素KKr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小结】钾K:1s22s22p63s23p64s1; 钙Ca:1s22s22p63s23p64s2; 铬Cr:1s22s22p63s23p63d44s2;铁Fe:1s22s22p63s23p63d64s2; 钴Co:1s22s22p63s23p63d74s2;铜Cu:1s22s22p63s23p63d94s2; 锌Zn:1s22s22p63s23p63d104s2;溴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氪K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留意: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有少数元素的

28、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K原子的可能电子排布式与原子构造示意图,按能层能级挨次,应为 1s22s22p63s23p63d1;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但按初中已有学问,应为1s22s22p63s23p64s1;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事实上,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并不完全按能层次序排布。再如: 24号铬Cr:1s22s22p63s23p63d54s1; 29号铜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这是由于能量一样的原子轨道在全布满(如p6和d10)、半布满(如p3和d5)、和全空(如p0和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

29、较稳定。 【讲授】大量事实说明,在内层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外层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因此一般化学反响只涉及外层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我们称这些电子为价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价电子的数目亲密相关,为了便于讨论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间的关系,人们经常只表示出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还可进一步写出其价电子构型:2s22p2 。图1-2-5所示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总结】本节课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章,能用以上规章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依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章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挨次图完

30、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推理各电子层的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一样,这个规章是洪特规章。 【板书设计】 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则 能量由低到高挨次: 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2.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3.洪特规章 在能量一样的轨道上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切自旋方向平行 4.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式 上海版高一化学

31、课教案模板4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缘由。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试验观看猎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展加工。体会通过试验来讨论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育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熟悉,喜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白性、复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通过探究试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枯燥的季节里大家都盼望有一些雨水降落,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日教师就给大家带来

32、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现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学问。组织学生仔细观看并思索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生活动:答复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现: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现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生答复: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语言: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其次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讨论 教师

33、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索下我们从哪些方面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讨论氯气的性质的方法,思索从哪些方面去讨论SO2的性质。 教师学生共同活动:说出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溶解性方面去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师设问:你对哪条性质还不了解?你能利用一个装满SO2的试管来设计试验说明吗? 教师演示试验:试验SO2的溶解性。经过试验大家观看到,SO2是溶于水的。 学生归纳SO2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简单液化,易溶于水。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易溶于水 2.SO2的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