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学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学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学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学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学年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中期B20世纪4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中期D20世纪80年代中期2邓小平说

2、:“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防“右”B经济体制改革要勇于尝试不怕出错C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大胆借鉴勇于实践D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独有3据统计,截至1929年10月1日,苏联共收到2670份承租申请。1921-1927年苏联与外国公司签订了172份租让合同。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正在A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B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C利用大萧条发展经济D

3、反击西方国家的封锁41949年9月,在国旗、国歌等协商座谈会上,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得到了梁思成、周恩来等人的赞同。但郭沫若、田汉等针对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词句,认为不符现况,应当修改。张奚若、黄炎培等提出反对意见。最后毛泽东和周恩来赞同安不忘危的思想,决定不做修改。由此可见A人民民主、共同协商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B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还未完成5唐代有的学者抛弃了汉儒的注疏之学,由注重章句转向强调经义:有的学者主张“以已意解经”:有的学者提出了“何为性”和“

4、如何修性”的问题。这些现象A背离先秦孔孟之道B导致儒佛道三教并行C表明唯物思想出现D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6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介绍说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文章配发装饰画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如图)这表明A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B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7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达维特(大卫)的作品风格是“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他因马拉之死、网球厅宣誓、拿破仑加冕、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被誉为“历史的见证者”。据此判断,该画家属于A新古典主义流派B现实主义流派C后现代主义流派D浪

5、漫主义流派8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指出:“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对这一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历史研究没有固定的中心B历史研究要有世界视野C历史研究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D世界上没有优越的文明中心9如图是1955年创作的漫画苏联专家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该漫画主要反映了A中国工业化建设在苏联援助下成就突出B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了根本改善C一五计划完成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基础D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0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学校名称朝代入学资格国子学唐朝

6、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太学唐朝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宋朝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四门学唐朝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宋朝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11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A“分权与制衡”原则被破坏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2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推行马歇尔计划时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

7、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伴随着经济合作的运动又出现了一个共同自卫的运动。”由此可知,美国倡导的共同自卫运动是A加入联合国B组建欧共体C成立反法西斯同盟D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由此可知,他们A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原理B提出社会主义基本构想C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D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4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与汉代独尊儒术之间的连缀是一种必然,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

8、阶梯,诸子百家之间的师心自用则是独尊意识的内部体现。该学者意在指出百家争鸣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逐步分化B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C隐含着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D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15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召开由之前每年10余次增加到40余次,当大会涉及是否出兵征战等重要议题时,除平时参会的城内公民外,偏远地区的公民也会前来参加。这反映了该时期的雅典A偏远地区公民参政意识淡薄B民主政治制度最终得以确立C公民极为重视城邦公共利益D城邦安全危机主要来自海外16如图为欧盟盟旗。欧盟委员会对其内涵的解读是:“12使我们同时联想起圣经中的12使徒、雅各的12个儿子、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赫拉克勒斯的

9、12项业绩最后,圆形的排列代表了联盟。”可见,欧盟制定此盟旗的出发点是A建立欧洲统一市场B消弭各国利益分歧C统一各国外交立场D促进欧洲文化认同17李大钊指出:“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西洋文明是建立在工商经济上的构造,具有一种动的精神,常求以人为克制自然,时时进步,时时创造。”这说明李大钊A全盘否定了中国文化B希望中国改革政治制度C主张加快工业近代化D肯定了西方文化的长处181919年,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正式成立,受到广泛支持,其宗旨是通过平和的经济革命改造社会,原则是实行公有制,人人有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接着,武昌、上海、南京、天津、广州、扬州等地都先后成立了工读互助团。但是

10、,因为经济危机和人心涣散,1920年工读互助团的试验进入尾声。这现象A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B提高了入们鉴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能力C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在华出现严重挫折D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革命成功19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宣扬快乐为主题。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这种变化反映了A音乐家浪漫情怀的缺失B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C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D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20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

11、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该主张A推动了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B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C20世纪70年代后得到重视D反对极权,推崇民主政治21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15世纪中叶,法国颁布了“实利准许法”等法规,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的权力。这反映了一些西欧国家A宗教改革的成效B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C天主教会的腐朽D封建专制制度的解体22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

12、。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3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24明太祖曾规定:皇室后妃“必须选择良家女子女以礼聘娶,不拘处所,勿受大臣进送”。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专制皇权B确立理学官方地位C实行仁政怀柔天下D防止腐败滋生25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

13、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西方文化的传入 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BCD26观察下图,其转变最早可能出现在A18世纪末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70年代27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28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14、,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与此无关的评述是:( )A中国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创始国B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创始国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29申报的受众主要是上海市民。19121928年,申报登载的有关西藏的广告寥寥无几;1928年以后,申报刊登大量西藏故事、西藏风景写真等文化生活类广告。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西藏民主改革卓有成效B国家统一认同感的增强C文化消费成为国民共识D各地广告水平趋于平衡30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

15、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A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B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C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D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 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经济基础方面的变革,并没有完全模仿西方工业文明的做法。1869年实行奉还版籍的改革,实际上是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将地方“治权”奉还中央政府。18711873年施行的地税改革也并未完全根除日本土地制度中的封

16、建性质。地税改革有几条重要的规定,比如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自由种植、农民自由择业、自由迁徒;地税一律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税额为地价的3%(后改为2.5%);一律缴纳货币等。明治政府让一切地租制度仍旧按幕府时期办理,征收最高额地租税,一般占农民收获的60%70%。这些规定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粗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地主阵营不断扩大,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自耕农、佃农、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这便直接造成日本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强烈地刺激着统治阶级疯狂地从事对外扩张。摘编自克连世界文明史第20章第4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7、,指出明治政府实行地制改革的举措和不利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地制改革的意义。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近代主要金融风潮摘编自兰旭日中国近代金融风潮防范材料二 建国后,以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前苏联金融模式为改革方向,采取了一系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改革。通过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金融业、取缔外国在华银行的特权等措施,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全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改革开放初,大量的西方金融理论得以引进和广泛传播。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监管各类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国务院于1986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将当时存在的主要金融机构

18、和金融活动基本都纳入了调整范围。摘编自崔鸿雁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频发的金融风潮特征的差异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金融业治理措施的演变过程并说明其意义。33 材料 1928年订立的非战公约,禁止用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笫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也成为制止侵略战争的重要法律依据。历史的遗憾在于,这样一个明确宣布战争为非法的国际公约并没有能够制止战争。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对法西斯反攻的继续,于是,非战公约成为战胜国审判战犯的尚方宝剑。起诉方代表都无一例外地

19、求助了非战公约对战争合法性地否定。从审判的整个过程看,正是由于非战公约的事先存在以及战胜国的引用,才保证了审判的有法可依、有理可据。非战公约在审判、惩办战犯的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它本身也凭借对战犯的审判而重新获得了价值认同,真正确立了自己在国际法发展序列中的地位。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的转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非战公约o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 “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

20、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都体现的是二战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这一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故B正确。2、C【答案解析】材料意思是邓小平对待“证券、股市”这些资本主义的事物友好进行大胆尝试,敢于借鉴,故选C;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是对“证券、股市”的引进,不是体现经济体制的尝试,B错误;材料并不是讲市场经济,D错误。3、A【答案解析】结合题干时间判断,当时苏联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故选A;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敌视苏联,所以苏联不可能接受来自世界的援助,排除B;大萧条指1929年到1933年,排除C;D与材料不符,排除D。4、A【答案解析】关于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

21、的问题,各民主人士在国旗、国歌等协商座谈会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体现了人民民主、共同协商的精神,故A正确;2004年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故B错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C错误;材料无法得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是否完成,故D错误。5、D【答案解析】唐代学者抛开汉儒的研究方法,强调经义,关注经义中的人性和修养等问题,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D项正确;唐代研究儒家经义,并未背离孔孟之道,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佛、道的传播与教义,B项错误;人性与修性方法不是世界本源,不能说明其为唯物思想,C项

22、错误。6、A【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载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和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等,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友好态度,由此反映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A项正确;人民日报的文章和图片,不能表明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着合作,B项错误;1978年底,中美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正常化,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D项错误。7、A【答案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古典主义”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盛行于法国大革命时

23、期,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流派流行于工业革命后,故B项错误;后现代主义流行于二战后,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流行于工业革命时期,其特色是注重个性表现,耽于幻想和夸张,故D项错误。【答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本题的时间信息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8、C【答案解析】汤因比主张抛弃以自己国家、文明、宗教为中心的历史研究路径,反映了其主张坚持尊重人类不同文明成果的历史研究方法,C正确;历史研究需要有研究中心,A偷换概念,排除;汤因比是立足于文明史观,而非全球史观,排除B;D只是材料表象,排除。9、A【答案解析】由漫画信息可知,苏联专家来的时候该地一片荒凉,苏联

24、专家走的时候该地工厂林立。这反映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苏联援助下成就突出,故A正确;B项错在“根本改善”;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故C错误;漫画主旨不是反映的外交政策,故D错误。10、B【答案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对比唐朝,宋朝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均有所放宽,即面向社会招生范围不断扩大,这是科举制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入学资格的放宽,与知识分子参政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中的变化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对入学权的垄断,但并不意味着社会等级秩序走向瓦解,排除C;材料未涉及理学地位确立的问题,排除D。11、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6

25、1年”,联系时代背景可知,国会之所以很快批准肯尼迪的要求,也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而当时国家利益的主要表现就是对苏冷战,遏制苏联,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50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1967年,欧共体成立,故D项错误。12、D【答案解析】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抵御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是一个共同的自卫运动,故D正确;联合国并非一个共同自卫的运动,A错误;欧共体是欧洲一体化组织,并非由美国倡导的,B错误;成立反法西斯联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3、D【答案解析】据材

26、料“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可知,材料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们只有主动地参与社会交往,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D正确;据材料“在人们只有摆脱了阶级的、国家的、分工的界限”可知,A与材料不符;据材料可知,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基本构想”,B与题意不符;据材料可知,没有涉及“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C与题意不符。14、C【答案解析】根据材料“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阶梯”可知,春秋战国时

27、期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即所隐含的“师心自用”的专制主义意识为汉代独尊儒术提供了前提条件,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独尊儒术的联系,与社会阶层的分化无关,A项错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没有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B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百家争鸣隐含着的专制主义趋势对汉代独尊儒术的影响,没有强调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显学的内容,D项错误。15、C【答案解析】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召开次数以及重大事务决策时公民范围的扩大,都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而公民的参与程度也充分说明公民重视城邦公共利益,C正确;偏远地区公民参加公民大会,说明其参政意识浓厚,排除A;克里斯提尼时期民

28、主政治确立,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16、D【答案解析】依据材料“圣经中的12使徒、雅各的12个儿子、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赫拉克勒斯的12项业绩”来看,欧盟的盟旗将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融入到旗帜中,反映欧盟委员会努力构建欧洲文化认同。D正确;欧盟的目的是促使其成员国统一市场,而不是欧洲,A错误;消弭利益分歧的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行使国家主权的标志之一,因此不可能统一,C错误。故选D。17、D【答案解析】据材料“西方文明之特质建立在工商经济上的构造,具有一种动的精神进步,时时创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李大钊指出了西方文明的创造精神,属于西方文化的积极方面,故D

29、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李大钊全盘否定了中国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中国改革政治制度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加快工业近代化的主张,故C项错误。故选D。18、A【答案解析】工读互助团兴起的时间及其主张“实行公有制,人人有工作,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显然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关,因此选项A正确;工读互助团本身并没有鉴定真伪马克思的功能,排除B;工读互助团不属于社会主义运动,排除C;工读互助团是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其属于中国自立社团,但最终失败,因此选项D排除。19、B【答案解析】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浪漫主义音乐后期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政治黑

30、暗,社会不平等,矛盾尖锐,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从而在作品中“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这是近代社会转型冲击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故错误;材料未体现出科技进步,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出现于20世纪,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思维是“现象本质”。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浪漫主义前期充满了浪漫情怀,而后期则浪漫情怀缺失,充满了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这实质上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理性王国”的破灭。20、C【答案解析】材料“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

31、控制我们”体现的是哈耶克反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强调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胀状态,为摆脱经济困境,西方国家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属于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A选项排除;凯恩斯主义强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材料反对对经济的干预,B选项排除;材料反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政治形态无关,D选项排除。21、B【答案解析】由材料“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在任命教职、解决司法纠纷和征税三个问题上限制教皇的权力”可知,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均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政教分离,体现了本国事务交由本国解决的发展趋向,即民族

32、国家意识开始兴起,故选B。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只能体现为对教权的限制,没有提及天主教会腐朽的相关史实,排除C;如果14和15世纪封建专制制度已经解体,那么就不会有后面的启蒙运动,排除D。22、A【答案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并结合所学可知,自19世纪中期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地向西方学习,但一战结束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使中国人认识到西方列强的本质,A正确;B与材料无关;新文化运动时期国人提倡西方民主科学,而不是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C与材料

33、不符,C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材料“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不符,D错误。23、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并未体现出儒家理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并未体现出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求,故B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并未体现出理学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中“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体现出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的影响。24、A【答案解析】明代皇室选择后妃时要求不拘处所、须良家女子、不许大臣进送等做法,目的是为了维护专

34、制皇权,A项正确;皇室选择后妃与确立理学官方地位、实行仁政无关,BC两项错误;明代皇室选择后妃的相关规定,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止腐败滋生,D项错误。25、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是美丽的女人,是因为西方文化的传入和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9101919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是美丽的女人是因为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是在建国后才有的。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美丽标准

35、出现变化的原因26、B【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由图1的人力变为图2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这一变化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到19世纪末,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7、D【答案解析】材料信息是,手工制作只有达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才能算得上“良”。因此这是对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匠精神,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社会产业分工,故B错误;材料没有地域经济的信息,故C错误。28、A【答案解析】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

36、成,与联合国无关,A符合题意,故选A;BCD都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29、B【答案解析】申报刊登大量有关西藏的广告,有利于增强国民对西藏的认同感,从而加强对国家统一的认同感,故选B;材料与西藏民主改革无关,排除A;C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30、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可以解决财产权上的矛盾。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目的【名师点睛】罗马法的本质及影响:(1)罗马法的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是奴隶制的法制体

37、系。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2)世界性的法律影响: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明确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耕作和买卖;由国家征收地租。不利

38、因素: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军国主义基础深厚;对外扩张欲望强烈。(2)意义: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资金;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答案解析】(1)举措,据材料“实际上是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可得出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据材料“比如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自由种植、农民自由择业、自由迁徒”可得出明确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自由耕作和买卖;据材料“地税一律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可得出由国家征收地租。不利因素,据材料“一般占农民收获的60%70%”“自耕农、佃农、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可得出农村

39、阶级矛盾尖锐;据材料“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国主义基础深厚也是不利因素之一;据材料“强烈地刺激着统治阶级疯狂地从事对外扩张”可得出对外扩张欲望强烈。(2)据材料“明治政府让一切地租制度仍旧按幕府时期办理”可得出国家征收地租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资金;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封建领主土地私有制,承认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从调动积极性、促进经济的角度分析回答。32、(1)差异:晚清:冲击传统金融机构(票号、钱庄)。民国:冲击近代金融机构;晚清政府基本上都是被动参与治理的,以维护自身利益为核心;北洋政府治理政策更趋理性,突出综合治理。原因:晚清:中国传统金融机构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清政府为维护统治且缺乏银行管理制度和必要的监管规则。民国:中国金融业近代化有所发展但不成熟;受到西方经验和本国金融风暴教训的启示;政府重视。(2)演变:从建国初受苏联金融模式影响,建立起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到改革开放初期采用多元金融模式,构建金融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意义: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治理措施,有利于我国金融秩序的安全与稳定;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业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