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七 加与减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七 加与减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七 加与减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七 加与减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七 加与减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数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第七単元第74页“古人计数”。【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我国数学家吴文俊院士曾说过:“数学教育和数学史是分不开的”。在本课中,我结合“古人计数”的背景,诠释数学知识的源与流,引导学生经历计数方式产生、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实现让数学史走进课堂。2023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从古人计数的故事开始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给学生设计了非常有趣的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贯彻了这一理念。2、数学背景分析计数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2、现象,由现今的考古证据可以推測出人类计数的历史至少有五万年,在这漫漫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计数方式经历了数次演变。古人计数这节课,就是带着学生回到了悠悠千载之前,从计数的起源说起,重演了计数方式的演变过程。(1)教材解读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概念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所以,教材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认一认”“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教材编排注重操作活动,以情境+问题串的形式呈现,问题串层层递进。教材第一个层次通过用小棒代替羊摆一摆

3、,数一数,引导学生体会1120各数产生的必要性。第二个层次通过“捆一捆,认一认”,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位的概念。第三个层次通过“做一做,说一说”,帮助学生经历由数小棒到捆小棒再到拨计数器,逐步抽象出数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在入学前,大部分孩子已经认识了11-20,基本具备了正确数出物体数量的能力。但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按群体计数的方法,数位对他们来说也是全新的概念。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过程,理解并体会数位的意义。【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2、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

4、数的顺序。3、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教学重点】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认识个位、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教学难点】在小棒、拨计数器中体会“湊十”和“满十进一”的过程。感受十进制位置制计数法的价值。【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演示法、谈话法。【教具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师:古时候,数字还没有发明出来前,人们还不会今天的计数法,那大家想不想知道古人是如何计数的?(出示古人计数的几副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这

5、些古人正在做什么?生1:第一位古人在给绳子打结,第二位古人在摆石头,第三位古人用刀子在木块上刻痕做标记。听一听。师:灵耳朵。学生们齐声回答:仔细听。很久很久以前,数字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人们还不会今天的计数方法,只会用手指或身体来记数。可是当遇到很大的数字,或是数正在移动中的动物时,常常会发生漏记,或根本记不过来的情况。所以后来人们学会了在绳子上打结,或是利用石头和泥土等方式来记数。举例来说,当人们把羊从羊圈里放出来时,每放出一只,就把一粒石子投入箱中。同样,当把羊赶回羊圈时,每赶进一只,就从箱中拿出一粒石子,这样就能核对出准确的数量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人计数(板书课题“古人计数”

6、)。【设计意图】 我针对儿童的心理用故事开端,创设情境,让学生猜猜古人的计数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想一想师:一个牧羊人正准备用小石子来记录他的羊圈里有多少只羊呢。(出示牧羊人数羊的情境图。) 每出去一只羊,牧羊人就在地上摆一块石头。再出去一只羊,就再摆一块石头,再出去一只羊应该怎么办呢? 生:(一起说)再摆一块石头。师:真聪明!同学们。师:一块石头代表一只羊,他用了3块石头恰好表示出了跑出羊圈的3只羊。现在我们坐着时光机,时间“嗖”的一声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来当一回牧羊人,数一数跑出羊圈的一共有多少只羊。问:哎呀,我们身边没有石头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想到了的同学请举

7、手回答)生:手指头、小棒、画圆圈。师:可以用小棒来代替羊,1根小棒代表1只羊,摆一摆、数一数跑出羊圈的一共有多少只羊。【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数的感悟是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开始建立的,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老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3、摆一摆下面老师放羊,你们来摆小棒,老师放出一只羊,你们就怎么做?摆一根小棒,再放出一只,你们又怎么做?再摆一根。现在我可要开始放羊啦,你们准备好了吗?请一位同学上来摆。(注意:边摆边数,每出来一只羊,就摆一根小棒,做到一一对应)教师放羊,有时出来1只,有时出来2只,一共出来10只。【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人类计数需求产生的缘由,我从用手指计

8、数入手,带领学生进入“古人计数”的情境中。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人计数的方式。4、数一数现在你摆了多少根小棒呢?我们一起来数,1、2,2是几个“一”?(2个“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往下数:3个“一”、4个“一” 10个“一”。10个“一”是多少呀?是10。这里还有一只贪吃的小羊呢,这会儿出来,那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羊嗯?是11只,比10多1的数,就是11。【设计意图】设计一只贪吃的小羊,让孩子们知道:当学习过的数不够用时,需要产生新的数字。通过听一听、想一想、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耳朵、大脑、小手,配合一致,让孩子们感受到课堂的丰富有趣。二、认识计数单位“十”捆一

9、捆、认一认牧羊人虽然想出了用摆石头来计数的方法,可是同学们,你们觉得牧羊人天天都要带着一堆石头去计数方便吗?渐渐的,牧羊人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不需要用到11块石头,只用两块石头就能表示出羊的数量。(出示图片)谁看明白啦?他是怎么做的呀?原来,牧羊人用一块大石头表示十只羊、一块小石头表示一只羊。我们用小棒计数的时候,能不能想到类似的好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到底是多少?淘气和他的小伙伴们想到了一些好办法,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淘气说把每根小棒都分开一点,这样能看的更清楚。笑笑把两根、两根摆在一起。机灵狗呢?把五根、五根摆在一起。智慧老人是怎么做的呀?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你觉得谁的摆

10、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多少呢?师总结:所以说,10根一捆的方法最好。把这十根小棒捆起来变成一捆,这就是一个十。刚我们说,10个一是10,这1个十也是10,所以它们是一样大的,10个一等于1个十。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数出十只小棒,把这10个一捆起米变成1个十。通过这样捆一捆的方法,是不是真的能很快看出数量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现在黑板上的小棒表示的数是多少?11,你更喜欢哪种摆法?请同学们自己摆一摆12,13,1420。【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借助小棒,通过摆一摆,让学生动手操作将10个1根的小棒捆成1捆,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突出10个一就是1个十的重点,使学生清楚的看出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

11、十几,对1120各数的认识到位。是因为数学活动是学生认知的基础,能力形成的温床。)拨一拨、写一写(1)认识计数器师: 1捆小棒就可以表示10,真方便,还有更简单的方法,用一颗珠子。师:首先得请出我们的新朋友,(出示计数器)它是用来计数的,所以它的名字叫计数器,再说一遍,叫什么?引出计数器后,先让学生观察实物计数器,再介绍计数器。师:计数器上有数位,从右边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计数器上还有珠子,我们先来看个位,个位1颗珠子表示1个一,两颗珠子表示两个一,那几颗珠子就表示几个一,也就是数字宝宝几?我们一起在个位上拨一拨,1个一,2个一9个一,如果再加上1个是多少呢?是10个一。现在我们来

12、看一看,个位上一共有几颗珠子?(10颗)用个位上的珠子最多只能表示10个一,但是刚才牧羊人放羊的时候,可是有11只羊的呀?想一想,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认识“11”时,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现在个位上的珠子“满十颗”时,我们可否用十位上的珠子来帮忙呢?我们可以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这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十。这时呢,个位上的珠子就可以全部退掉。现在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就是1个十。看一看,计数器十位上的这一颗珠子,对应的是一捆小棒还是一根小棒?一捆小棒。接着让学生上台拨珠子表示这一捆小棒,有两种方法:个位上拨10颗珠子;十位上拨一颗珠子。对比,明确第二种更为简便。接着再次强调满十进一。最后,引导学生

13、还有比这颗珠子更简单的方法:用1个数字。(把1写在十位的下面,强调个位上没有珠子,必须用0占位)接着在计数器下写10。【设计意图】我让学生对比计数器两种表示一捆小棒的方法,把进一的重要性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满十进一的意识,突破满十进一的难点。(2)在计数器上拨11师:怎么在计数器上拨出11呢?谁能看着小棒图说一说11是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板书:1个十和1个一)11的组成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你会吗?(板书:10+1=11)师:谁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1?找同学上来拨11师总结:我们在个位上拨1颗珠子来表示1,因为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1个十,1个一,合起

14、来,是11。我们表示11时,没有用11颗珠子来表示,也没有用1大1小的两个数字来表示,而是用了两颗一样大的珠子来表示,请问这两颗珠子一样大,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一。一模一样的两颗珠子却能表示两个不同的含义,不是珠子神奇,而是数位作用大。在11里,虽然这两个1长得一样,但是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最后,在计数器下写出11。【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11的抽象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数字意义的理解。让学生讨论表示11的两颗珠子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从而突破难点。做一做,说一说认识1219第一关:我来

15、拨,你来说。我们刚才说,1个十,1个一,合起米,是11。那1个十,2个一(师拨计数器),合起来是多少呢?(齐声说12)。接着老师拨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齐声说13)。老师带领学生从12说到19,找同学起来回答。第二关:我来问,你来答。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个十和4个一组成。1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个十和8个一组成。同样的问答方式,老师抽问,请学生回答。第三关:我来说,你来写。我说几,你写几。先看老师怎样在田字格书写,然后照着老师的格式正确书写十几的数字。请拿出习字本,在本子上工整地书写1119这8个数字。(2)认识20刚才我们认识了十几的数,19怎么用小棒来表示呢?请

16、你们看看老师摆的对不对:先摆1个十,再摆9个一,就是19,谁会列式表示?10+9=19。刚才我们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了19:在十位拨一颗珠子,在个位上拨9颗珠子,这样就表示出了19。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20呢?(抽同学起来回答)个位上的珠子多了一颗,变成了十颗。这十颗珠子也可以穿成一串,变成1个十。那么在十位上我们就可以再添上一颗珠子,就变成了两个十,也就是20。认识20时,再次强调以“十”为计数单位的好处。小结:通过拨珠子,我们知道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也就是十进制。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十进制的起源。人类最早认识的数目是1,2,3等一些最简单的自然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能掌

17、握的自然数越来越多,于是就产生了如何书写这些数目的问题。虽然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都选择各自不同的符号来计数,但是最初几乎都是用一横杠或一竖杠(即“”或“丨”)表示1,用两横杠或两竖杠(即“”或“”)表示2,也就是说,要表示几,就画几杠。可是,对于较大的数字,要表示它就要画很多杠,这样既费时间,又不容易数清。为了简化计数法,人们就需要创造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很多地区都把这个特定的数选作10,因为一个人有10个手指头,而手指是人类最早也是最方便的计数工具,于是十进制就产生了。【设计意图】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师生主体间的互动。本阶段我通过与全班学生合作说一说的活

18、动,让学生再次熟悉11-19的顺序和组成。再以19为例,进行摆小棒、列算式、拨计数器的一系列活动,通过这样的练习,将抽象的“数字”与实物“小棒”、新朋友“计数器”相关联。之后,由19再添一根小棒变成20,让学生来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会“满十进强化记忆。培养学生以类比的方式学习19、20,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讲十进制的起源,再次把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了对数学更加感兴趣。三、学以致用,巩固练习今天,我们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解决了困扰古人上千年的计数问题,我们不仅跟随古人一起探索了计数的方式,认识了数位和新的计数单位:“十”,还结识了我们的新朋友计数器。下面请同学们练一练:1、(课件出示)数一数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1120的数来表示物体的数量,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接下来,请你们继续数一数,完成题1的看图写数。2、练一练P75题2今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计数器,会拨珠子表示1120各数,下面,请你们给P75 题2的每个计数器画珠子。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开火车汇报,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识记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先让孩子独立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