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专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脑病科专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脑病科专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脑病科专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脑病科专科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编码 : CA3U1D9C9W7 HE7M10Q6B7K3 ZH4Y4W4S10O9来 宾 市 中 医 医 院 脑 病 科 专 科 技 术 及 操 作 规 程(2022 年)目录一、拔罐疗法 .2 二、艾灸疗法 .5 三、穴位贴敷 .6 四、耳穴压豆疗法 .9 五、毫针刺法 .11 六、电针疗法 1 4 七、中药熏洗 15 八、烫熨疗法 17 一、拔罐疗法拔罐疗法(俗称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 而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一)适应症颈椎病、后循环障碍、偏头痛、腰椎间

2、盘突出症、落枕、腰肌劳损、肩关节四周炎、类风湿性骨关节炎等疾病;(二)禁忌症1、部位禁忌:皮肤溃疡处,大血管分布部位,孕妇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2、人群禁忌:皮肤过敏者,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患者),不 宜拔罐;抽搐、痉挛者不宜拔罐,高热不退慎用拔罐;3、时间禁忌:饱腹、空腹时,女性月经期,不宜拔罐;4、病情禁忌:抽搐、痉挛、高热不退、身体极度虚弱及有严肃心 脏病者,不宜拔罐;(三)操作方法 1、术前预备 依据病症、操作部位的不同科选择不同的罐具,罐体应完整无碎裂,罐口内外应光滑无毛糙,罐的内壁应擦拭干净;依据病情选取适当的施术 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施术体位,应留意环境清洁卫

3、生,防止污染;2、消毒 罐具:对不同材质、用途的罐具可用不同的消毒方法;竹制罐具可用 煮沸消毒;部位:一般拔罐的部位不需要消毒;医者:医者双手可用肥皂水清洗干净;3、施术方法吸拔方法:用止血钳或镊子等夹住95% 乙醇棉球,一手握罐体,罐口朝下,将棉球点燃后马上伸入罐内摇动数圈即退出,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4、应用方法闪罐: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马上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动作快速而精确;必要时也可在闪罐后留罐;留罐:将吸拔在皮肤上的罐具留置确定时间,使局部皮肤潮红,甚或 皮下淤血呈紫黑色后再将罐具取下;走罐:先将施罐部位涂上润滑剂(常用凡士林、医用

4、甘油、液体石蜡 或润肤霜等),也可用温水或药液,同时仍可将罐口涂上油脂;用罐吸拔后,一手握住罐体,略用力将罐沿着确定路线反复推拉,至走罐部位皮肤 紫红为度,推罐时应用力均匀,以防止火罐漏气脱落;留针拔罐: 在毫针针刺留针时, 以针为中心拔罐, 留置后起罐、 起针;5、起罐方法 一手握住罐体腰底部稍倾斜,另一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边缘的皮肤,使罐口于皮肤之间产生间隙,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四)留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依据所拔部位选择病人的治疗体位;正确体位是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且可以充分暴露施术部位;2、应依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3、拔罐疗法多用于肌肉

5、丰满的部位,而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 的部位不宜接受拔罐疗法;4、拔罐前要先排净大、小便;拔罐后不要马上洗澡,特殊是冷水 澡;5、用火罐时应留意切勿灼伤或烫伤皮肤;如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 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勿需处理,或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刺破皮肤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 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二、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为灸法中的一种,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 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一)适应症 感冒、头痛、失眠、中风、四周性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6、疾病;(二)禁忌症 1、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 衰竭、型瘦骨弱者,以不宜灸治;2、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不宜灸;3、 妊娠期妇女腰骶部和小腹部不宜用灸;(三)操作方法 3 cm 左 1、温存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右处进行熏灸, 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局部皮肤红晕为度;一般每处灸 57 分钟,至2、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 25 cm 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 5 分钟左右;3、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 cm 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

7、可灸2030分钟;(四)留意事项 1、施灸后局部皮肤显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显现小水 泡,无需处理, 可自行吸取; 如水泡较大, 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掩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2、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3、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三、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等调成糊状,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 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一)适应症 中风、颈椎病,腰椎病,肩手综合征,头痛等疾病;(二)禁忌症 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急时;2、凡

8、皮肤病的病变部位,严禁穴位贴敷;3、对敷贴药物过敏者;(三)操作方法 1、药物制备及预备(1)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 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2)药物的制备方法: 接受干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 80120 目筛,备用;(3)将上诉的药粉与等份的酒精、蜂蜜、甘油充分的混合,备用;(4)部位:依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5)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6)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7)消毒:治疗部位:用75% 乙醇或 0.5% 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2、施术方法 1、贴法将已

9、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 ;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2、敷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 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 膜;3、填法 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4、熨贴法 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 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四)留意事项贴敷后如显现范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瘙痒现象,应 马上停药,进行对症处理;贴敷后显现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 自然吸取;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其底部,排尽

10、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 染;四、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压豆法是指接受表面光滑、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菜籽、磁珠等,贴于小方块胶布中心,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 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以连续刺激耳廓反应点及穴位,从而起到防 病治病作用的一种方法;(一)适应症 失眠、眩晕、头痛、中风、痹证等;(二)禁忌症 1、冬季冻疮及耳廓炎症者不宜贴敷;2、习惯性流产者慎用;3、对胶布过敏者忌用;(三)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说明,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畴视耳廓大小而定;4、

11、为使局部达到连续刺激,临床多接受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 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 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 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5、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6、操作完毕,支配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四)留意事项 1、在留豆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 导为“ 得气” ,应亲热观看有无不适情形;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豆后如局部发红,应准时处理;五、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 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 一种方

12、法;(一)适应症 颈椎病、中风、肩周炎、面瘫、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症等疾病;(二)禁忌症 自发性出血、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部位及孕妇腰骶腹 部均禁针;(三)操作方法1、物品预备: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 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 2 个(一个盛放污棉球; 一个内盛消毒液, 浸泡用过的毫针) ;2、体位:依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便利、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长期留针为宜;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3、进针法:以 75% 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

13、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 5cm 以内的短针;如为6.67 10cm 以上的长针,可接受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 0.67 1cm ,右手拇、食指 夹持针柄, 两手同时下压, 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 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4、针感:当针刺入确定深度时,局部显现酸、麻、胀、重感,亦可 向确定方向传导;此谓“ 得气” ,为正常针感;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 直刺” ,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 度角刺入,称“

14、斜刺” ,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者;沿皮下进针,横刺腧穴,使体针与皮肤呈 15 度 角左右,针体几乎贴近皮肤,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6、手法:针刺得气后,依据证的虚实,接受相应的补泻手法;一般 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 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7、起针: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轻轻 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四)留意事项 1、选择适合的针具:现在多项用不锈钢针具,应依据患者的体型胖 瘦、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和所取穴位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2、选择适当的

15、体位:适当的针刺体位,有利于正确取穴和施术,仍 可防止晕针、滞针和弯针;精神紧急、年老体弱的患者宜实行卧位;3、把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 止发生意外情形, 头面部、胸背部及皮薄肉少的穴位, 确定要浅刺, 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穴位,可适当深刺;4、过于劳累、饥饿和精神紧急者,应等复原正常后再进行针刺;六、电针疗法 电针疗法是指用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感应)人体生物电 的微量电流波,以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一)适应症 颈椎病、肩关节四周炎、中风、眩晕症、头痛、痹证等疾病;(二)禁忌症 1、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急时;2、皮肤有感染、瘢痕或

16、肿瘤部位;3、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障碍患者;(三)操作方法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应后,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 位,负极接主 穴,正极接配穴,也有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意接在两个针柄上,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通电时 间一般在 520 分钟,如感觉弱时,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 12 分钟后再行通电;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器退至“ 0” 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导线,最终按一般起针方法将针取 出;(四)留意事项 1、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 使用电针时,不行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更不应让电流从心脏部位穿过;对患有严

17、肃心脏病的病人,治疗时应严加留意,防止电流回路经过 心脏;不宜在延髓、心前区邻近的穴位施用电针,以免诱发癫痫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2、通电时调剂电钮,使电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切忌由大到小,或忽有忽无, 忽小忽大; 电量的大小因人而异, 一般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3、治疗终止后,应先将电量降至零值,关闭电源,然后从针柄上 除去电极夹,并将刺入组织的毫针拔出;七、中药熏洗 按中医辨证论治把中药熬好, 加适量的水,保持水温在能承担的温度,用来外洗患处以达到防治疾病的方法;起到温通散寒、活血止痛的成效;适应症:外感,如高热、咳嗽;瘙痒性皮肤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湿 疹等;操作流程:将诸药择净,放入瓦罐或

18、搪瓷盆中,加入清水 5000ml ,先浸泡 510 分钟后,文火水煎取汁,倒入浴盆中,待温度适中时,用消毒毛巾沾药液外搽患处,或将药液倒入浴盆中,给患者洗浴,每日 1 到 2次,每次 10 30 分钟,每日 1 剂;留意事项: 1冬季留意保暖,暴露部位尽量加盖衣被;2药液温不宜过热,一般为 30到 40,以防烫伤; 3向患者家属讲解预防疾病及外洗法的有关学问,外洗过程中,防止烫伤;4 泡洗时以微微出汗为宜,汗出过多, 对身体没有好处, 同时时间不宜过长, 特殊对身体虚弱的患者;5泡洗后可以用温水洗一洗泡洗处、削减过敏可能;6假如显现过敏,即停药;八、烫熨疗法 中医药烫熨疗法是将加热后的药物放于

19、人体的某一部位或确定穴位 来回慢慢移动滚烫,使药力和热力同时自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而达到 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祛瘀消肿的一种外治法;中医熨疗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我国现存的最早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烫熨疗法的记载;中医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有“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论述,并载有药熨方专治寒痹;古代名医扁鹊巧用烫熨法救治虢太子厥的故事至今仍然是人们争相传颂的佳话;历代医家如华佗、 葛洪、孙思邈、张从正、李时珍、吴师机等无不重视之,特殊是吴师机的理瀹骈文,制造性地进展了烫熨法理论并以此通治全身各种病症,影响深远;该法具有简、 便、廉、验、捷等特点,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既古老又新兴的外治方法;一、原理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也是烫熨法的主要治疗原理;第一,其作用表 现在药物和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四周 组织的养分,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能猛烈刺激腧穴,通过神经反射激发 机体的调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其次是 表现在调剂经络阴阳的作用,利用药物的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 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通过对经络的 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稳,起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