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捉泥鳅反思_第1页
大班科学教案捉泥鳅反思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班科学教案捉泥鳅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捉泥鳅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1、大班科学教案捉泥鳅反思设计意图:泥鳅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之一,也是幼儿园的自然角中经常投放的,孩子们常常喜欢站在旁边看泥鳅,但却不敢给泥鳅换水,换水的时候泥鳅跑出来了,有的女孩子吓得尖叫,不敢靠近,更不敢捉泥鳅。根据孩子们喜欢观察又害怕泥鳅的特点,我设计了科学活动捉泥鳅,消除幼儿对动物的恐惧心理,鼓励幼儿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活动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2、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3、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

2、往。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泥鳅每组五到六条,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包括:毛巾、网兜、食品夹、一次性手套、保鲜袋、筷子),3、实物投影仪,塑料筐、记录表格活动过程:一、出示泥鳅,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群动物朋友,猜猜,是谁?小结: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泥鳅。2、教师和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让孩子感知泥鳅不可怕,从而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和勇气。3、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鳅。(教师肯定孩子的想法。)二、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探索:使用什

3、么材料能将泥鳅捉住。1、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许多的材料能将泥鳅捉住,黄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绍材料),请你用这些材料来试一试,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鳅捉起来。请你把捉到的泥鳅放到绿色的框子里。2、幼儿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3、互相交流捉泥鳅的经验。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鳅捉起来的?出示“捉泥鳅纪录表”,集体记录能够捉起泥鳅的工具。看着记录表集体说说操作结果。4、教师小结: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鳅,能增加摩擦力,这样泥鳅很容易捉起来;而网兜、保险袋他们都有一个兜,能将泥鳅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鳅。三、幼儿第二次探索:用什么材料捉泥鳅最快最

4、方便。1、设疑:用哪种方法捉泥鳅最快最方便?(幼儿自由猜测)2、幼儿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教师鼓励幼儿每一种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3、幼儿交流操作经验。师:刚才,你们把每一种工具都试过了吗?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呢?4、捉泥鳅比赛。根据幼儿的回答 ,每一种材料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其他幼儿当评委,使用哪一种材料的幼儿第一个捉起,哪种材料就最快。5、教师小结:通过比赛,我们可以看到,用毛巾来捉泥鳅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网兜也很方便,因此,卖鱼的地方都用网兜来捉。四、简单认识泥鳅。1、了解泥鳅身上有粘液,及作用。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捉泥鳅,你们高兴吗?泥鳅为什么会那么难

5、捉?(身上有粘液)泥鳅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么用呢?(减少摩擦、保护自己)2、认识泥鳅身上其它的宝贝及他们的作用。(采用实物投影仪)头上有眼睛、腮(呼吸)身上有花纹、鳍3、简单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泥鳅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五、设疑,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玩了捉泥鳅,还认识了我们的泥鳅朋友,我们把泥鳅放到自然角里饲养,看一看他们喜欢吃什么。活动反思: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

6、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

7、,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

8、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2、大班科学捉泥鳅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泥鳅外形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生物感兴趣。2.愿意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感受光滑与摩擦。3.敢捉、玩泥鳅,体验快乐。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备1.在班级的自然角中饲养泥鳅,开展事先的观察活动。2.关于泥鳅黏液知识介绍的视频。3.泥鳅若干,养在几个大盆中。4.捉玩泥鳅的工具与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活动过程一

9、、徒手玩泥鳅,感知泥鳅的外形特征1.第一次玩泥鳅:教师引出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重点:教师引导部分胆小、怕脏的幼儿逐渐敢于触碰和捉玩泥鳅,并鼓励幼儿间用语言交流、描述玩泥鳅的感受。(2)玩泥鳅后,师生共同分享趣事。重点突出:幼儿自我感受泥鳅的特性,学习相应的词句,如滑溜溜、很黏、调皮地逃来逃去、不停地滑落等。2.第二次玩泥鳅:(1)教师提出探索重点: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捉泥鳅的方法,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展示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如捏紧、贴

10、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3)教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察重点:泥鳅这么调皮,它身上有什么秘密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集中反馈观察信息,请有相关知识的幼儿进行介绍,并结合看知识光碟进一步了解黏液的形态及作用。(本节重点:让幼儿在看、玩、捉的过程中了解泥鳅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鳅的体型细长、身上的黏液湿滑等,并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下一环节尝试用各种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鳅打下铺垫。)二、使用材料捉泥鳅,感知光滑与摩擦1.幼儿叙述经验:生活中,大人们是怎样捉住泥鳅的。2.出示各种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师介绍,幼儿指认。3.幼儿分散自由试用材料,教师巡回了解信息。4.交流梳理:说说

11、用了哪种材料或工具,怎样使用这些 工具捉住泥鳅的,为什么能捉住。(让成功者演示)5.比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了解摩擦力的现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较容易捉住泥鳅。)6.借鉴别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本节重点:让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时,感觉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样光滑,似乎变得粗糙,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过运用材料捉泥鳅.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给人带来的便利。)三、戴手套捉泥鳅比赛1.教师出示劳动手套,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戴手套捉。2.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鼓励幼儿捉得又快又多。3.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比赛,最后比比谁多谁

12、少,并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眼捷手快。)(本节重点:戴相同的手套提泥鳅,但捉住的数量却不一样,由此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捉泥鳅的效果,比如胆量、运气、灵敏度等。知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运用合适的工具与材料,还要依靠自己的胆量、睿智等。)四、活动结束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幼儿经验反馈,教师不作评述。)(本节重点:让幼儿凭借对泥鳅的认识,自由说说泥鳅的类别。教师重在了解幼儿对动物归类的原有经验,为下次继续认识泥鳅,并与其他相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归类打下铺垫。

13、)活动反思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泥鳅身体表面粘液的作用,我们人类可以用一些粗糙的物体来捉泥鳅。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得到启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想出一些办法来使物体表面变得光滑或者粗糙一些,以达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要求。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或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灵活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3、大班科学优秀捉泥鳅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泥鳅外形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生物感兴趣。2.愿意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感受光滑与摩擦。3.敢捉、玩泥鳅,体验快乐。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活动准备:1.在班级的自

14、然角中饲养泥鳅,开展事先的观察活动。2.关于泥鳅黏液知识介绍的视频。3.泥鳅若干,养在几个大盆中。4.捉玩泥鳅的工具与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活动过程:一、徒手玩泥鳅,感知泥鳅的外形特征1.第一次玩泥鳅:教师引出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重点:教师引导部分胆小、怕脏的幼儿逐渐敢于触碰和捉玩泥鳅,并鼓励幼儿间用语言交流、描述玩泥鳅的感受。(2)玩泥鳅后,师生共同分享趣事。重点突出:幼儿自我感受泥鳅的特性,学习相应的词句,如滑溜溜、很黏、调皮地逃来逃去、不停地滑落等。2.第二次玩泥鳅:(1)教师提出探索重点:试

15、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捉泥鳅的方法,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展示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如捏紧、贴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3)教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察重点:泥鳅这么调皮,它身上有什么秘密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集中反馈观察信息,请有相关知识的幼儿进行介绍,并结合看知识光碟进一步了解黏液的形态及作用。(本节重点:让幼儿在看、玩、捉的过程中了解泥鳅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鳅的体型细长、身上的黏液湿滑等,并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下一环节尝试用各种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鳅打下铺垫。)二、使用材料捉泥鳅,感知光滑与摩擦1.幼儿叙述经验:生活中,大

16、人们是怎样捉住泥鳅的。2.出示各种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师介绍,幼儿指认。3.幼儿分散自由试用材料,教师巡回了解信息。4.交流梳理:说说用了哪种材料或工具,怎样使用这些工具捉住泥鳅的,为什么能捉住。(让成功者演示)5.比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了解摩擦力的现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较容易捉住泥鳅。)6.借鉴别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本节重点:让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时,感觉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样光滑,似乎变得粗糙,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过运用材料捉泥鳅,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给人带来的便利。)三、戴手套捉泥鳅比赛1.教师出示劳动

17、手套,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戴手套捉。2.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鼓励幼儿捉得又快又多。3.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比赛,最后比比谁多谁少,并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眼捷手快。)(本节重点:戴相同的手套捉泥鳅,但捉住的数量却不一样,由此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捉泥鳅的效果,比如胆量、运气、灵敏度等。知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运用合适的工具与材料,还要依靠自己的胆量、睿智等。)四、活动结束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幼儿经验反馈,教师不作评述。)(本节重点:让

18、幼儿凭借对泥鳅的认识,自由说说泥鳅的类别。教师重在了解幼儿对动物归类的原有经验,为下次继续认识泥鳅,并与其他相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归类打下铺垫。)活动反思: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

19、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

20、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4、大班科学活动捉泥鳅教案

21、反思设计意图:泥鳅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之一,也是幼儿园的自然角中经常投放的,孩子们常常喜欢站在旁边看泥鳅,但却不敢给泥鳅换水,换水的时候泥鳅跑出来了,有的女孩子吓得尖叫,不敢靠近,更不敢捉泥鳅。根据孩子们喜欢观察又害怕泥鳅的特点,我设计了科学活动捉泥鳅,消除幼儿对动物的恐惧心理,鼓励幼儿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活动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2、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3、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泥鳅每组五到六条,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

22、(包括:毛巾、网兜、食品夹、一次性手套、保鲜袋、筷子),3、实物投影仪,塑料筐、记录表格活动过程:一、出示泥鳅,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群动物朋友,猜猜,是谁?小结: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泥鳅。2、教师和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让孩子感知泥鳅不可怕,从而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和勇气。3、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鳅。(教师肯定孩子的想法。)二、介绍材料,幼儿第一次探索:使用什么材料能将泥鳅捉住。1、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许多的材料能将泥鳅捉住,黄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绍材料),请你用这些材料来试一试,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鳅捉起来。

23、请你把捉到的泥鳅放到绿色的框子里。2、幼儿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3、互相交流捉泥鳅的经验。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鳅捉起来的?出示“捉泥鳅纪录表”,集体记录能够捉起泥鳅的工具。看着记录表集体说说操作结果。4、教师小结: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鳅,能增加摩擦力,这样泥鳅很容易捉起来;而网兜、保险袋他们都有一个兜,能将泥鳅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鳅。三、幼儿第二次探索:用什么材料捉泥鳅最快最方便。1、设疑:用哪种方法捉泥鳅最快最方便?(幼儿自由猜测)2、幼儿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教师鼓励幼儿每一种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3、幼儿交流操作经验。师:

24、刚才,你们把每一种工具都试过了吗?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呢?4、捉泥鳅比赛。根据幼儿的回答 ,每一种材料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其他幼儿当评委,使用哪一种材料的幼儿第一个捉起,哪种材料就最快。5、教师小结:通过比赛,我们可以看到,用毛巾来捉泥鳅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网兜也很方便,因此,卖鱼的地方都用网兜来捉。四、简单认识泥鳅。1、了解泥鳅身上有粘液,及作用。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捉泥鳅,你们高兴吗?泥鳅为什么会那么难捉?(身上有粘液)泥鳅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么用呢?(减少摩擦、保护自己)2、认识泥鳅身上其它的宝贝及他们的作用。(采用实物投影仪)头上有眼睛、腮(呼吸)身上有花纹、鳍3、简单了解泥鳅的生活

25、习性。泥鳅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五、设疑,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玩了捉泥鳅,还认识了我们的泥鳅朋友,我们把泥鳅放到自然角里饲养,看一看他们喜欢吃什么。活动反思: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

26、,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

27、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5、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28、捉泥鳅教案(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捉泥鳅,体会嬉戏的愉快情绪。2、认识四四拍,了解其含义及强弱规律。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重点难点声音要富有弹性和童趣,附点音符的演唱教学过程一、课前发生练习二、新歌学习师:听一听,歌中的这些孩子在玩什么呢?1、初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揭题:捉泥鳅师:这是一首由台湾著名的音乐人侯德建先生所写的童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2、再听歌曲。听听歌中提到了哪些景物?幼儿:池塘、雨、田野、泥鳅;泥鳅:泥鳅是

29、最为常见的鱼类,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沟渠的静水底层淤泥中。浑身滑溜溜的,身上布满黑色小斑点,小小的眼睛,嘴的周围长着5对触须。 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泥鳅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在干旱季节,水源涸竭的情况下,它能钻入泥中照样不死;泥鳅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并具有药用价值,深受人们所喜爱。纠正“了”liao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野外这么美,小伙伴们玩得真高兴呀。你们想不想跟着这些小伙伴一起去捉泥鳅?出发吧!4、跟琴练唱歌曲。(1)找一找:歌中的乐句你都会唱了吗?你觉得哪一句学习时有困难?练习。(可请会唱的学生教唱)(2)注意点。a、附点节奏轻快、开心b、同音反复处口齿清晰、音

30、高一致c、后半段乐句心情急切5、完整演唱歌词。注意歌曲的情绪、速度。师:同学们的歌词唱得很棒,精彩的歌词加上美妙旋律会更棒,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歌曲美妙的旋律吧!师:接下来让我们开动脑筋,捋捋袖子、卷起裤管,一起来“捉泥鳅”吧!6、音乐游戏:捉泥鳅三、延伸 表现歌曲导:这么好听的歌曲它是几拍子呢?1、了解四四拍含义,板书,标出强弱规律。师:让我们用四拍子的动作来拍一拍吧!2、声势训练。(1)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拍肩(2)为歌曲伴奏并合唱捉泥鳅。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为父母表演歌曲捉泥鳅。活动反思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四四拍的强弱关系,为了更好的让幼儿了解,我采用了触摸游戏的方式。游戏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喜欢

31、玩的活动之一。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解决歌曲的难点。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所以我就利用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腿,第三拍拍手,第四拍碰肩,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直观地了解了强弱关系。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使幼儿对音乐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游戏教学”培养了幼儿得多种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得到了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脚、动脑等多种器官参与活动。真正使幼儿主动,愉快地学习,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6、大班科学好玩的泥鳅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32、。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活动准备: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知识。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3、相关的录象活动过程:一、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1、 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2、 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3、 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4、 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5、 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二、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1、 平时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2、 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3、 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4、 讨论:棉手套和塑料手

33、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为什么这样?5、 师生小结三、延伸活动活动反思: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

34、,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

35、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7、大班科学活动泥鳅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并了解泥鳅的主要特征,体验抓泥鳅的乐趣。2、

36、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活动准备:1、幼儿已初步了解有关鱼类的知识。2、泥鳅、脸盆、棉手套和塑料手套等。3、相关的录象活动过程:一、观察感受泥鳅,了解泥鳅的外形特征。1、 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泥鳅是怎么样的?2、 幼儿观察后自由讲述自己的发现。3、 再次玩一玩、抓一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4、 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5、 看相关的录象,梳理有关泥鳅的知识。二、尝试体验、比较发现粗糙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1、 平时看过大人是怎么抓泥鳅的?2、 出示材料,交代要求:每一样都去试一试、抓一抓,看看有什么有趣的事?3、 幼儿尝试、比较、发现不同。4、 讨论

37、:棉手套和塑料手套抓泥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5、 师生小结三、延伸活动活动反思: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地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

38、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39、,虽然活动中孩子们能与材料充分地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夹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虽然当时我及时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要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要让泥鳅受伤了,孩子们后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现在想想,如果我在活动前就要求孩子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不要让泥鳅受伤了,那孩子们肯定会注意,不至于把泥鳅夹出血来还不放过,那活动就更完美了。这是我在活动前考虑不周,以后要吸取教训,活动前要考虑周到一点。8、中班科学捉泥鳅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2、

40、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3、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活动准备:1、泥鳅每组五到六条,2、操作材料每组一份(包括:毛巾、网兜、食品夹、一次性手套、保鲜袋、筷子),3、实物投影仪,塑料筐、记录表格活动过程:一、出示泥鳅,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群动物朋友,猜猜,是谁?小结: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泥鳅。2、教师和个别幼儿尝试捉泥鳅,让孩子感知泥鳅很难捉这一现象,进一步激发幼儿捉泥鳅的兴趣。3、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捉住泥鳅。(教师肯定孩子的想法。)二、介绍材

41、料,幼儿第一次探索:使用什么材料能将泥鳅捉住。1、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的方法,使用许多的材料能将泥鳅捉住,黄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工具有(逐一介绍材料),请你用这些材料来试一试,玩一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泥鳅捉起来。请你把捉到的泥鳅放到绿色的框子里。2、幼儿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3、互相交流捉泥鳅的经验。师:你捉到泥鳅了吗?你用什么方法把泥鳅捉起来的?为什么?出示“捉泥鳅纪录表”,集体记录能够捉起泥鳅的工具。看着记录表集体说说操作结果。4、教师小结:毛巾等材料表面比较粗糙,碰到滑滑的泥鳅,能增加摩擦力,这样泥鳅很容易捉起来;而网兜、保险袋他们都有一个兜,能将泥鳅兜住,所以也能捉起泥鳅。三、幼儿

42、第二次探索:用什么材料捉泥鳅最快最方便。1、设疑:用那种方法捉泥鳅最快最方便?(幼儿自由猜测)2、幼儿第二次操作(放背景音乐捉泥鳅),教师鼓励幼儿每一种工具都玩一玩,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3、幼儿交流操作经验。师:刚才,你们把每一种工具都试过了吗?到底哪一种最快最方便呢?4、捉泥鳅比赛。根据幼儿的回答 ,每一种材料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其他幼儿当评委,使用哪一种材料的幼儿第一个捉起,哪种材料就最快。5、教师小结:通过比赛,我们可以看到,用毛巾来捉泥鳅是最快最方便的,而用网兜也很方便,因此,卖鱼的地方都用网兜来捉。四、简单认识泥鳅。1、了解泥鳅身上有粘液,及作用。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玩了捉泥

43、鳅,你们高兴吗?泥鳅为什么会那么难捉?(身上有粘液)泥鳅身上滑滑的粘液有什么用呢?(减少摩擦、保护)2、认识泥鳅身上其它的宝贝及他们的作用。(采用实物投影仪)头上有眼睛、腮(呼吸)身上有花纹、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背鳍五对)3、简单了解泥鳅的生活习性。泥鳅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五、设疑,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玩了捉泥鳅,还认识了我们的泥鳅朋友,我们把泥鳅放到自然角里饲养,看一看他们喜欢吃什么。活动反思:泥鳅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动物之一,也是幼儿园的自然角中经常投放的,但常常被教师和孩子忽视,我们对泥鳅不太关注,更难得把它作为一个资源引导孩子去观察、探索。根据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我设计了科学活动

44、捉泥鳅,主要目标为1、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粗糙材料及有兜的材料易抓泥鳅的现象。2、认识泥鳅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其生活习性。3、消除对动物的恐惧心理,能大胆勇敢地与动物交往。通过精心地准备材料,设计教案,到活动的实施,我都认真地对待,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地投入,效果较好。通过这一活动,我也悟出了以下几点:1、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顺应幼儿的兴趣。其实,一开始,我设计的活动是科常类的认识泥鳅。而捉泥鳅这一活动是从我试上后才生成的。试上时,我按原来的设计按部就班的进行,由于天热,泥鳅显得特别的调皮好动,不停的在托盘里游来游去,最后竟从托盘里跳了出来,这下我可傻眼了,因为我自己害怕泥鳅,不敢捉泥鳅。在

45、我的影响下,几个女孩子也尖叫起来,可大部分孩子都显得特别兴奋,纷纷冲过去捉泥鳅,特别眼看就要捉住了,可泥鳅一滑又逃走的时候,孩子们更是激动,看得我都忍不住想去试一试。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也有了新的想法,活动也从科常类的认识泥鳅改为科探类的捉泥鳅。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也如我所料,活动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孩子们个个兴趣浓厚,积极主动。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一开始我也害怕泥鳅,可活动开始时,有教师捉泥鳅这一环节,为了克服自己对泥鳅的恐惧,我事先买了泥鳅在家里练习,先是戴了手套捉,适应一点后再把手套拿掉,到上课前,我已不再害怕,同时觉得泥鳅还蛮可爱的。我想也正是我这种情绪感染了孩子,活

46、动中每个孩子都大胆探索,没有一个孩子因为惧怕泥鳅而不参加活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活动中孩子能与材料充分的互动,但教师缺乏向孩子传递爱护小动物的思想,因此活动时,孩子们的表现显得有点残忍,用食品夹捉泥鳅时,有的泥鳅就被夹得出血了,但孩子们还是不放过。当时我也看见抹布上的血,但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我选择了忽略,现在想想,如果我发现这种现象后,鼓励孩子捉泥鳅时能注意保护泥鳅,玩的时候不让泥鳅受伤,那孩子肯定会注意,那活动就会更完美。9、大班科学活动艾玛捉迷藏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2、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3、萌发对动物的兴趣,乐意亲近小动物。4、愿意大胆尝

47、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重难点:感受艾玛的体色和大森林的关系。获得动物体色是保护色的经验。活动准备:课件、每人一只大象图片,画纸、油画笔等。活动过程:一 、出示课件、引起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2、艾玛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3、艾玛和谁玩捉迷藏呢?二、观看课件,分段理解故事内容。1、艾玛可能会躲在哪里?为什么?2、我们看看是不是艾玛?是什么?3、小鸟找到了艾玛吗?4、小鸟一下就发现了谁?它为什么一下就发现了熊猫和七星瓢虫?5、小鸟为什么没有发现枯叶蝶、竹节虫呢?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就是找一个周围颜色和自己身体很相近的地方躲起来,这样就

48、不容易被发现。小动物就是利用这个本领来保护自己,躲避天敌的。6、故事中,艾玛还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7、在我们生活中,艾玛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三、帮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1、出示艾玛的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你喜欢哪只大象?为什么?2、它们的颜色怎么样?(很相近)。3、请你去想办法,让艾玛的朋友躲起来。4、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四、拓展。1、我们来看看这幅图片中有谁躲起来了?他们躲的好吗?为什么?2、小结:原来解放军叔叔也是向动物学来的本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从动物那里学到的本领,我们一起去发。活动反思: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激发幼儿更大的探索兴趣,调动幼儿学习

49、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扩展了他们想象的空间,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10、大班科学活动我和风儿捉迷藏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有兴趣观察风和云等自然现象,注意它们的不同变化。2、初步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重难点:引导幼儿用身体各个不同的部位,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和风的大小,并体验风和人植物的关系。活动准备:有关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观察有关天气的图片1、图片上你看到有哪些风?你是怎么知

50、道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2、到户外找一找风在哪里; (1)用眼睛找风,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如小草在摆动,树叶在摇动,衣服在飘动(2)用自己的身体 找风:如头发飘动起来,脸上有点凉。用自己的耳朵招风:区别不同的风声。二、讨论: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风,害怕什么样的风?三、和 “风爷爷”做朋友1、老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2、幼儿开始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四、延伸活动:1、谈话活动:谈谈远足活动后的感受2、远足时的安全事项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51、 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11、大班主题活动教案:老鹰捉小鸡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因本班幼儿有一部分不爱户外活动,为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增强体质,组织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 利用活动帮助幼儿练习跑、伸臂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2. 引导幼儿积极动脑,主动克服困难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3.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循活动规则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幼儿乐于才加户外活动。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

52、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 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幼儿积极活动,主动与别人合作。难点: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活动准备1、 头饰2、 录音机、磁带3、 检查活动场地及幼儿自身衣着。活动过程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给幼儿戴上头饰,在教师带领下熟悉不同的角色。分配角色。师引导:老鹰来捉小鸡,鸡妈妈要尽全力保护小鸡,小鸡要躲在妈妈身后互相帮助。二、教师演示、讲解规则1、 师扮演鸡妈妈,让幼儿有序的排在自己的身后当鸡宝宝。2、 一个幼儿扮演老鹰,师教授动作要领。老鹰张开翅膀、教师伸开双臂扮演母鸡。3、 当老鹰来捉,小鸡要随母鸡跑,也可以蹲下来。4、 被

53、抓住的小鸡在一边看。三、提供材料、自由练习1、 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想一想,老鹰怎样才能捉住小鸡,母鸡怎样做才能保护小鸡呢?2、 幼儿自由练习,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变换动作。四、角色转换,多次感受五、结束活动,放松身体。教学反思游戏设计有点简单。12、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猫捉老鼠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都小朋友非常喜欢看的,通过看这部动画片,他们会更加喜欢上所以有关猫和老鼠的课,因此我就设计了本节课,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成长。活动目标1、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游戏的乐趣。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4

5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重点难点让幼儿感受到游戏中的快乐。活动准备带领孩子在室外空地、“食物”若干、小红花若干活动过程:1、导入:我们小朋友都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你们喜欢他们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现在陈老师把游戏规则说一下,大家要认真听哦!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放手蹲下,圈内作为老鼠洞,每位幼儿之间留下一定距离作为老鼠洞的出口。根据圈的大小选择一位扮演孩子老鼠和3-5位孩子扮演猫。在洞外放一些“食物”。如果老鼠在规定时间内找够5个“食物”,就算老鼠赢,授予老

55、鼠一朵小红花;反之就算猫赢,奖励猫一朵小红花。这一轮游戏结束,从新选出老鼠和猫开始下一轮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跑得太快,以免碰在一起或摔倒。3、教师和能力强的孩子先示范游戏,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规则和安全。4、组织孩子游戏,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纠正出现的问题。 积极鼓励孩子的表现。5、教师积极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并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组织孩子洗手、上厕所。6、活动结束。教学反思再本此活动中,孩子们都表现得很活跃,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刚开始孩子们只是一个劲的追,后来玩熟了,会想办法了,会使用“策略”。刘斌小朋友在扮演小老鼠时,故意说:“我累了,先吃点东西再出去”当小猫们放松警惕时,他突然

56、出洞,获得了很多食物,最后赢了小红花。 孩子很喜欢这个游戏,自从玩过后,有一段时间每次户外活动孩子就说:陈老师,我们还玩猫捉老鼠吧。”玩游戏也是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方式,我要多让孩子玩一些好玩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1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字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2. 笔

57、记本电脑8台。3.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 游戏导入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二、 找数字的游戏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

58、数字只有颜色。)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

59、,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五、活动结束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教学反思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

60、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