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文1.第一讲 古诗词鉴赏_第1页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文1.第一讲 古诗词鉴赏_第2页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文1.第一讲 古诗词鉴赏_第3页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文1.第一讲 古诗词鉴赏_第4页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古诗文1.第一讲 古诗词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古诗词鉴赏1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重点鉴赏炼字写法:“异”字统领全篇,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异”于南方,也“异”于内地,为下文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作铺垫“衡阳雁去”表明大雁此时已展翅南飞,以鸟之离去来强调秋天早有寒意画面写法:傍晚时分,四面朔风狂吹呼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声此起彼伏,在重峦叠嶂的群山之中,只见荒漠上的长烟与夕阳,此时,一座孤城的城门早已紧闭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色,表现了守军力量薄弱,周围悲壮的景色也渲染了戍边将士的艰苦典故

2、情感: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表明战争未胜,军事不利,归乡无从谈起抒发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和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写法修辞情感:“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加以描写,突出了征人的愁思,进一步渲染了边塞萧瑟荒凉的氛围最后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了戍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主旨:这首词通过对边塞肃杀荒凉战地风光的描绘,委婉地传达出戍边将士的爱国热情与浓重思乡的矛盾情绪,抒发了词人沉郁的爱国之情和忧患意识1.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字,尽显征人无尽的悲怆。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3、?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情怀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课堂变式练闭泪2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炼字、情感:“狂”字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出粗犷豪迈的风格,为全词奠定了豪情壮志的感情基调。抒发词人心怀壮志但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郁闷,深感岁月易逝。炼字:“卷”字体现了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凸显了出猎人员情绪高涨的豪迈气概。典故:借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出词人打猎时的英勇

4、形象。重点鉴赏情感:词人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仍充满报国的雄心壮志。典故、情感:借用“冯唐出使”的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让自己有机会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写法、情感:“天狼”喻指西夏,“射天狼”表达了词人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从而为国立功的决心与抱负,读来让人充满激情,热血沸腾。主旨:此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1.词中的“狂”字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狂”字在词中有何作用。总领全词,一个“狂”字,既写出了词人意气风发的少年狂态,又表现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了典故

5、,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作用?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疆场、抗击外敌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课堂变式练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题解:破阵子,词牌名。陈同甫,名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内容、炼字:一开篇,词人悲愤焦灼的心态、渴望早日奔赴前线杀敌的形象跃然纸上。两个动作“挑”“看”,两个物体“灯”“剑”,总起于“醉里”二字,使笔触由外在的形象刻画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吹角连营”表现士气的高

6、涨、军心的振奋。重点鉴赏修辞、写法:前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八百里”“五十弦”照应“吹角连营”,描写了士兵们欢欣鼓舞、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的战斗情绪。“沙场秋点兵”渲染出战争的浓烈氛围。“秋”字点明了季节,烘托出征前肃杀的气氛,将沙场点兵的场景渲染得肃穆威严。情感:既描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含义:这两句是和陈同甫的互勉之语,也是词人的壮志,“天下事”即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内容、情感:“可怜”指可惜,表现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与前面的梦境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

7、面说明了词人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以实现,充满了壮志难遂的抑郁、愤慨之情,令人不忍卒读!主旨: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刻画了一位披肝沥胆、矢忠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1.试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课堂变式练4 满江红(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

8、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炼字、写法:“又”字体现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词,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矛盾的心情。典故、内容、含义: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牢笼。“八年风味徒思浙”意思是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风味。作者在湖南结婚到写此词时共八年时间。内容:写词人虽然过着贵妇生活,但对这样的生活并不留恋,反而十分蔑视。重点鉴赏炼字

9、、情感:“身”与“心”,“列”与“烈”等词的谐音和意义的不同变化,来表明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典故、情感:“青衫湿”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指眼泪打湿了衣服,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主旨:这首满江红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满怀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1.“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说明什么?说明作者终于冲破了家庭的牢笼。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蛾眉”指的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

10、里借指女子。表达了作者不能做男儿的遗憾之情。课堂变式练5 定风波(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法:首句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内容写法:此句是前一句的延伸词人在雨中照常徐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风吹雨打“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词人淡定从容的心态;“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内容情感:写词人竹杖芒

11、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重点鉴赏情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困难的超然情怀写法:此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出的人生感慨作铺垫哲理炼字: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主旨: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

12、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1.“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相迎”运用了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一词表现出诗人经过风雨之后,感受到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清新的喜悦。课堂变式练2.作者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怎样的独特感悟和性格?这两句表达的独特感悟是: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何尝不是如此!一切政治风雨都会过去,经过了阵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及其超脱的人生观。6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

13、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内容写法:开头两句写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的场景,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截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内容画面: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重点鉴赏内容情感: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处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作者以饱蘸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首感慨深沉的词作,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

14、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浮沉之感和国破家亡之痛油然而生内容情感:首句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尾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从侧面显示了词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主旨: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运用了动静结合(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描写了

15、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嬉闹的游乐情形,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课堂变式练2.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7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南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内容写法情感: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词人运用这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16、,借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阴暗的政治现实间的矛盾“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写法情感:词的下片,作者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而展现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重点鉴赏主旨:此词借助古代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1.“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此句通过描写自己的行和言,表达了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发的愁思与抑郁,

17、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课堂变式练2.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了奇妙的想象。请作简要分析。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词中展开了奇妙的想象: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救如何对付白发的欺侮,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看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8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内容: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北风”一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如此凛冽的北风,作者心境若何,可想而知难怪他会感

18、慨“深秋远塞若为情”内容画面: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重点鉴赏内容情感:末句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天高地远,古今浑茫,个体生命有限,浩浩宇宙无穷,这样的“幽恨”悄然而生,来去无端,何时能平!这是作者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主旨: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古今幽恨几时平”写出词人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虽可能囿于一己,然而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发情感1.简要赏析“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一句。晚烟

19、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以简练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晚烟”“荒戍垒”“旧关城”给人以暮色暗淡与荒凉残破之感。“一”“半”这两个量词,实际上展示了与丰富繁多完全相反的萧疏稀薄之感,映衬塞外的空阔荒凉。课堂变式练2.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末句中“幽恨”的内容。幽恨,悠远的遗憾。抚今追夕,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对人生、世事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9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

20、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炼字、写法:“十五”“八十”可理解为实数,也可理解为虚数,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目的是表达出从军之久,揭露封建兵役制的不合理。“始”字巧妙地传达出主人公多年来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凉悲惨的感情色彩。这几句运用远景描写、近景描写和白描手法,侧面表现出征人从军时间之长,物是人非,也揭露了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内容:在那边远处,松树柏树中的一片坟墓,那就是你的家。重点鉴赏内容、写法:作者没有直接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野鸡惊飞落在屋内梁上的情景侧面衬托出来的。作者没有直书庭院荒芜杂乱,而只是摄取了中庭、井边

21、随意生长的谷物和葵菜两个画面,说明人去楼空,田园荒芜,倍感荒凉。写法、情感:最后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主旨:全诗叙述了一位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逝去,田园故宅成了废墟,自己无家可归的情状,反映了长期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兵役制度的抨击、憎恶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1.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通过“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体现出来的。2.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的所见所感

22、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通过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课堂变式练1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炼字:“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折”字通过写百草衬托北风狂劲有力。一个“即”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异之情。炼字:“忽如”二字用得

23、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与好奇之情。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北风比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把边塞雪景描绘成春景,“千树万树”极尽夸张地描绘出一幅情趣盎然、壮美浪漫的景象,颇富浪漫色彩。重点鉴赏写法、画面:以写野外雪景作了唯美的开端后,诗人将笔端从帐外转到帐内。那片片雪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罗幕上慢慢消融。通过对将士们的军旅生活的侧面描写,烘托出大雪的寒威,极写边塞的苦寒。炼字、写法、修辞:“愁”“惨”二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将要长途跋涉而产生担忧之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磅礴的气势,突出边塞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为下文的欢乐场

24、面作铺垫。炼字、写法:“掣”字运用夸张和反衬的手法,突出边塞的奇寒。“胡琴”“琵琶”“羌笛”这些西域的器乐渲染出送别的悲凉气氛。内容:写轮台东门送别的场景。雪大风狂,归途遥远,诗人送友人直到轮台东门,惜别之情与担忧之意并存。内容、炼字、情感: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空”字写出了边塞空旷苍凉之景,表明了环境的恶劣,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主旨:本诗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佳作,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即将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1.指出“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25、凝”中“愁”字的含义。既指在雪寒冰封的气候条件下愁云密布,又包含着朋友分手时的离愁。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多相似之处,请从情感和写作手法两方面作简要说明。感情:都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写作手法: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课堂变式练1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题解: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修辞、写法:以设问开头,自问自答。词人

26、站在北固楼上,极目远眺,不禁激起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炼字:“悠悠”一词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情感:该句化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将词人的愁思和感慨比作长流不息的江水,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无穷愁绪。重点鉴赏内容、情感:孙权在年轻的时候,就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从未向敌人低头屈服。通过歌颂孙权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的精神,反衬出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修辞、典故、情感: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借用曹操感叹的典故,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流露出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愤懑之情。主旨: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

27、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热情,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1.“年少万兜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2.请找出词中的两处用典,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作中充满了抗金豪情和战斗精神,也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患和抗敌斗志遭压迫的苦闷。课堂变式练12

28、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内容:首联纵向回忆,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炼,无论面对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修辞、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支离破碎的南宋王朝比作“飘絮”,将自己的坎坷身世比作“浮萍”,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重点鉴赏修辞、情感:颈联巧妙运用双关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特殊的心境,表现了诗人抗元失败后惶恐不安的心态和孤苦无依

29、的感叹。情感:凡人终有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一片丹心永载史册,诗句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基调收束全篇,充满了满腔的爱国情怀,千古流传。主旨: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怀,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1.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愿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2.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课堂变式练13 山坡羊潼关怀古(

30、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题解:山坡羊,曲牌名。潼关,地名,古代军事要地,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修辞、炼字、写法:“聚”和“怒”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聚”字形容潼关的雄伟,用“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饱含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情景交融。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说明潼关的险要。炼字:“山河表里”一词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重点鉴赏内容、情感:“踌躇”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驻足远望、思绪万千、徘徊不前的情态,从眼前衰败之象,追忆当年长安繁华之景,对世事沧桑感慨无限。情感:因关中长安万

31、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伤心”二字不仅是对古都长安今非昔比的感慨,也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无比愤慨。内容、情感:最后两句为全曲之眼,是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写作者抒发的沉痛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好,灭亡也罢,遭殃受苦的始终是老百姓。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主旨: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1.曲中的“踌躇”一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作者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

32、住的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了心中情绪的激动。2.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兴”,必大兴土木,百姓受其害;“亡”,则战争频繁,百姓遭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生活的同情。课堂变式练14 南安军(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内容写法:首联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此处提到的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内容情感:前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后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

33、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心情激荡起来重点鉴赏内容情感:写出了宋朝的山河和城郭不会永远被元朝占领,宋朝人民还会继续反抗继续斗争,宋朝也会因此而复兴这两句饱含了作者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内容典故情感:第一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决心饿死殉国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凛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末句借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这一典故,表示自己宁死不降的气节和决心两句感情真挚,可歌可泣主旨: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

34、情怀,显示出满腔的民族正气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此归”的原因。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课堂变式练15 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题解:云间,松江的古称内容情感: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文辞平静,然而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内容情感:颔联叙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壮志难

35、酬和复国理想终成泡影,诗人内心的悲愤可想而知重点鉴赏情感: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他的生命即将终结,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内容情感:尾联诗人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主旨:此诗是作者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感慨,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1.“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了诗

36、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2.“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试解析“难”字。表现了作者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难”字,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课堂变式练16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典故内容写法: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项羽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舞榭歌台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画面写法: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地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重点鉴赏内容:这两句作者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