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精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课件精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课件精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课件精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课件精创】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建康长安西安洛阳彭城徐州剧县寿光东南寿阳寿县南京洛阳东河黄江长淮水渤海海东海南前秦(351 - 394年)东晋(317 - 420年)夷洲东晋前秦形势前秦大海汉水沙漠东濒南抵龟兹至西达北苻坚淝水之战南北对峙一、淝水之战:1.背景:淝水之战形势图(1)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了对峙的局面。(2)苻坚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2.时间:383年4.兵力对比:前秦:80多万(30万)3.地点:淝水东晋:8万精兵一、淝水之战: 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

2、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本,误以为都是晋兵,开始有所畏惧。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 淝水阵前溃退后,败逃的前秦士兵,一路上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因此昼夜不敢停歇。相关史事:一、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形势图6.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5.结果 : 前秦失败,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7.影响 :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南方相对稳定。军队民族成分复杂,民族矛盾尖锐,军心不齐。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战线过长,士兵疲于应战。虽然

3、兵少,但都是精锐。内部团结,士气高涨。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指挥得当前秦东晋一、淝水之战: 在淝水之战中,拥兵80多万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一、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特点: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政权的建立: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山西大同)鲜卑族拓跋部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

4、割据的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北 魏宋背景拓跋焘(to)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嘎仙洞刻石拓片 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记载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祭祖,证实嘎仙洞一带是拓跋鲜卑族的发祥地。中国北部边疆可考的时代最早的古代民族遗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3.面临的问题: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民族融合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孝文帝接受了祖母冯太后多年系统的汉文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

5、治国经验。为缓和当时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和北魏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称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冯太后与少年孝文帝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目的:根本目的:巩固北魏的统治。二、北魏孝文帝改革:4.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迁都洛阳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平城洛阳项目平城洛阳位置经济政治军事为什么迁都洛阳?位置偏僻,气候干旱,交通不便地处中原,气候湿润交通便利产粮有限,不能满足人口需求农业发达守旧势力强大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不利于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二、北魏孝文帝改革:4.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

6、居官。 魏书“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说汉语 打破语言障碍,便于鲜卑族与汉族的交流学习。二、北魏孝文帝改革:4.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鲜卑服饰汉族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均穿着长袍宽袖,为汉族服装,反映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的情形。有利于鲜卑族和汉族加深认同,巩固统治穿汉服 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楼楼邱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改鲜卑姓为汉姓;改汉姓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4.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

7、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通汉婚 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鲜卑与汉族的交往和民族交融二、北魏孝文帝改革:4.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实力民族交融日常化民族交融形象化民族交融认同化民族交融长期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影响: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北魏时期,鉴于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三、北方地

8、区的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犁地图汉人放牧图汉族妇女蒸馍与烙饼砖画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胡床、方凳生活生产方面:内迁各族开始过着定居生活,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表现:胡床椅子方凳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

9、融:表现: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北魏经典拓碑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政治制度: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制度。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文化方面: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受到汉族民众的喜爱。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敦煌飞天乐舞壁画北魏书法北朝乐府木兰诗表现: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民族心理:民族心理趋同,“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汉族妇女蒸馍与烙饼砖画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犁地图北方少数

10、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表现:木兰诗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意义:12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族羯鲜卑氐羌匈奴中华文明汉族匈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西魏北周北朝政权更迭东魏北齐北魏(534550年) (550577年)(535557

11、年) (557581年)(439534年)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南北朝的并立(420-479)(479-502)(502-557)(557-589)齐宋梁陈北 魏 北 魏 西 魏 东 魏 北 周 北 齐 581年建隋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课堂小结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宋齐陈梁前秦东晋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影响目的措施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鼓励与汉人贵族联姻。迁都洛阳(494年)淝水之战前秦土崩瓦解北魏建立统一课堂习题1.“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12、”的典故出自于中国古代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场战役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其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北魏政权很快土崩瓦解B北方重新陷入分裂状态C东晋迅速强大统一北方D出现“王与马,共天下”局面B2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了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形成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地区对应出现的景象是( ) A“王与马,共天下”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D“太仓之粟,陈陈相因”C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国家以汉语为正音,三十岁以下的在朝官员,强令改说汉语,禁说鲜卑语。如有违反,将受到降职或者撤职的处理。孝文帝推行的这类措施( ) A促进了民族交融B削弱了北魏实力 C沿袭了鲜卑习俗D实现了南北统一A4热干面是武汉最有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