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三复习建议_第1页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三复习建议_第2页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三复习建议_第3页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三复习建议_第4页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三复习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2023届高三复习建议目录洞悉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一 精研2023年高三一轮备考二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高考试题,往年的高考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高考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 刘芃考试文集2022高考试卷分类全国乙卷: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12)全国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5)新高考卷: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7)新高考卷:海南、辽宁、重庆(3)自主命题:

2、北京、天津、上海、浙江(4) 洞悉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一 2022年新高考试卷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文化传承,汲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藏的深厚力量,关注青年成长,有机融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据课程标准,多方取材,深化基础考查,加强教考衔接,切实引导教学,有效服务“双减”, 同时 更加注重对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 一核:为什么考(高考功能) 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考什么(高考内容)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四翼:怎么考(命题思路)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一)选材融通古今,聚焦时代,以文化人。 信息类阅读选择跟时代

3、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引导考生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感知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而且所选的几则材料之间的不仅是相关联的而且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关系类型试题举例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互为总分2022新高考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互为总分2022新高考卷中国典籍“谁来译”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红楼梦翻译互相印证2022全国甲卷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逐层递进2022全国乙卷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雪花是六瓣的记载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冰的形态发

4、生:雪晶中的物理学除上述以外,还有互为补充、以一带多、各有冲突等关系。2022年信息类阅读 文学类阅读 冯至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历史小说伍子胥,李广田散文到橘子林区,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信体,有利于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革命文化,激励考生担当有为。 语言文字运用 2022年新高考卷选取了科学家栾恩杰的科研经历,引导青年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2022年新高考卷2新闻热点“天宫课堂”,展现科技发展的成就。2022年甲卷“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语料等,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 (二)试卷结构稳定,局部创新,稳中有变。 试卷结构总体上保持了试卷结构的稳定性

5、。但也有变化。 一是分值。2022新高考卷1现代文阅读板块内部分值微调,信息类阅读5第题,分值由2021年的6分改为4分,文学类阅读第一道主观题即第 8题,分值增加2分,文学类阅读分值占比增加。 但2022 卷,没有分值变化。 二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虽增加主观题比例,减少了一个选择题,但考点相对固定。 三是选材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更为灵活多元,相较于2021年的纪事本末体与2020年纪传体,今年又增选国别体,历史小说 等,难度适中。 2022新高考I卷战国策魏策三国别体人物传记2022高考甲卷战国策秦策二2022高考II卷东观汉记卷十2022高考乙卷说苑贵德历史散文2022年高考文言文2021新高

6、考I卷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纪事本末体2021高考II卷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2021全国甲卷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2021全国乙卷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2020新高考I卷明史左光斗传人物传记2020高考II卷明史海瑞传2020全国甲卷宋史苏轼传2020全国乙卷宋史王安中传2020全国丙卷晋书彪之传2021.2020高考文言文 (三) 设置创新题目,关联教材,服务“双减”。 2022年新高考卷信息类阅读第4题、文学类阅读第9题引入文本外相关内容,就文本中的某些问题设问,引导考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试题情境更多元,设问更开放。2022新高考卷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

7、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因文设题,理解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的综合考察。 文言文阅读第11题从侧重记忆、积累的文化常识考查过渡到侧重理解的文言实词考查,创新考查形式,与教材内容紧密衔接,引导教学重视教材,加强学生对文言知识积累的意识。 2022年新高考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8、.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课文链接】“蔽”在教材中较为常见,其常见含义需熟练掌握。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蔽:遮护)三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蔽:遮蔽)2022乙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B.“而汤放之”与“是以

9、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甸中的“悲”字含义不同。【课文链接】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食:给吃)齐桓晋文之事;“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食:吃)2022 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

10、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2021年新高考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2020年新高考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辇下,又称为攀毂下,意思是在皇帝的车驾下,常常

11、用作京都的代称。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语言文字运用 2022年新高考卷2022高考II卷第18题、2022乙卷17题对成语考查改为主观填空题,问题设置为“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更强调语言运用能力,核心素养的导向鲜明。关键能力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应用写作信息整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科学考 查123语文新高考要求:选 材用 材命题 语言积累要厚,知识运用要活,阅读素养要深,思维品质要高2精研2023年高三一轮备考

12、二2本学期(2022.92023.2)一轮复习计划及实施策略(一)文言文阅读(二)古代诗歌鉴赏(三)信息类文本阅读(四)文学类文本阅读(五)语言文字运用(六)阅读与写作科学备考,有序落实 (一)一轮文言文复习备考(10周)措施一:教材复习,学生先行。复习过程注重“两结合” :零碎积累与口读心译相结合,学生自学与教师教授相结合。 1. 回归课本,依托课文,夯实基础。第一、全面扫描,覆盖知识。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对课文进行口读心译相结合;自主落实文化常识的积累,对文言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 第二、 课文挖空,查缺补漏。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引领学生从教材中挖掘写作素材及写作角度。 第三、 背诵课文, 多

13、多益善。 熟背 高考要求的60篇文言文,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了如指掌,在课外文言文翻译时快速提取、迁移,出口成句。 第四、教考衔接,强化翻译。高考文言文中,对应相关课 文知识点考察的部分呈现给学生。通过遍遍强化做到点点落实,提升学生翻译能力。 措施二:资料要更系统更全面更优化:组编古文训练知识与方法的资料,在早读清单中有序布置,稳扎稳打,颗粒归仓。2.结合语境,温故知新,常抓常新。如:120实词及高频文言实虚词的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成语积累等采用方法:(1)故事记忆法(2)成语助记法(3)词根分析记忆法等 3. 专题训练 、精准翻译。措施三:文言文的核心能力就是翻译。培养学生有理解常识、推断

14、语境,强调直译、踩点得分,字字落实意识。以落实高考试题训练为保障,强化精准翻译,提升能力。4.转变阅读观念,提升语文素养。措施四: 转变文言文阅读观念击破翻译论、以文学言。转化全新颖作文素材活用素材、提升写作。 培养学生文构建文言文阅读知识意识文言知识的建构 三个层面、五个考查点阅读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形象语言内容技巧26(二)古代诗歌鉴赏情把诗歌当做文言文来读古代诗歌鉴赏措施(三周) 1. 回归课本,依托课内诗词,辐射考点,增强理解能力。 依据教材,要将课本的知识迁移到复习中来,利用好教材,夯实基础,贯通考点。 在教材复习时,重在知识和方法的梳理复习: 如诗经 氓的“赋比兴”手法,诗经 采薇

15、中的铺叙和回环复沓、情景交融的艺术;归园田居中白描笔法勾勒的休闲、淡然的田园风情,雨霖铃中的虚实手法及典型意象的选择,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用典等等。 2. 分类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提升鉴赏能力。诗词一轮复习重点是重视学生鉴赏的历练和积累,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础上,读懂诗歌,按体裁分类复习,有利于梳理积累知识网络。 题材分类,渗透考点 咏史怀古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物言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羁旅思乡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送别怀人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边塞征战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山水田园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爱情闺怨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

16、孤灯梦难圆干谒之诗向贵人呈献诗文,展示才华与抱负题画之诗诗人对生活社会,对人生态度观点 诗歌鉴赏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没有深入分析文本,诗意不太明白缺乏整体把握;情感、手法机械套用模式而不顾文意。 从以下四方面目标入手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1)读懂从读懂诗歌入手把握情感 以言为基,诗词的启承转合,标题,意象,注释,题干。(2)读透讲明知识方法消化诗歌内容(3)读准以分类训练完成思维建模 (4)提升用知识网络增加审美积淀 针对考纲考察的四方面(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情感)进行思维导图式的梳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以此提高对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训练题目读下面宋词,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7、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抓流程:诗歌写了什么?作者为何而写? 诗人如何写的?2、重理解:请用具体形象语言描述诗歌内容。3、明思路:简要分析本诗的结构层次。2022新高考卷观雨 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1、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有所变化,请赏析。(学生原创)答:(1)前两联诗人的情感是沉重的:诗人寓

18、居山中,国家危难,欲杀敌报国而不得,眼前暴雨象征气势汹汹的侵略者,诗人眼见飘摇时局,心情沉重。(2)后两联诗人心情由哀转扬,慷慨高亢:诗人欣喜地看到暴雨下还有劲竹挺立,又联想到“洗甲兵”的典故,不禁心情激昂慷慨。2、第三联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何作用,请赏析。(学生原创)(1)结构上:承上启下,写雨势渐小,承接上文雨势浩大,引起下文诗人对国运渐好的希望。(2)内容上:运用双关,写雨中劲竹,表明飘摇时局中仍有令人欣喜的抗争力量,为情感的由哀转扬蓄势。自命题举一反三促消化诗歌怎么提升我们的具体做法(三)信息类文本阅读(两周) 主观题主要考查对论证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包括论证方法、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论

19、据的使用等;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复习策略:一.识陷阱,巧比对,突破内容理解题。 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清题目的陷阱类型。命题者常常通过对原文重要信息的重组、概括、解说等来命制题目选项,因此在一轮复习中,要让学生明辨八大命题陷阱。注意:因果倒置、强加因果、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混淆时空、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已然未然等设置“陷阱”的方式二.抓语脉,析层次,突破文本论证题。 读文章时务必要带着两个问题去思考:全文写了什么,是怎样的写的;每段写了什么,是怎样的写的。 具体就是要明确:(1)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类型, (2)明确论点、论据

20、和论证的关系(有附)三.有理据,合逻辑,突破信息推断题。第三道客观题,通常情况下,四个选项的表述不再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甚至有时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文意来判断。在明确这类解题方法时,一定明确给学生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遵从逻辑关系,不可妄下结论,违背客观规律。四.简答题注意概括归纳的不同方法摘抄:找准信息区间,筛选有效信息文章观点的信息呈现方式具体表达方式隐性(需要提炼)描写、记叙显性(可摘抄或整合)说明、议论、抒情2022全国甲卷杂交水稻材料一: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材料二: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材料三:中国杂交

21、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问题:杂交水稻培育的成功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整合合并或分立(有效信息的密度在不同文本间可能是不均衡的,根据题目要求灵活整合信息)提炼转换表述(使用逻辑关系词)、上位概念(辨别种属关系)建构知识体系建构知识体系 结构层次文学类文本阅读 (八周)备考导向:1.小说散文训练并重,不可偏废;2.关注小说散文阅读考查的一般设题角度;3.高考复习依然应对小说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分析、线索作用、局部情节作用、题目作用、环境描写作用、主题的考查等予以关注。(不变为主) 4.强化阅读中运用知识培养阅读能力的训练是重中之重。重点抓规范作答意识:文本意识、问题意识、关键

22、词意识、得分点意识。(1)应依据文本,忌主观臆断。 (2)应分点列写,忌杂乱无章。(3)应看分答题,忌不问分值。 (4)应善作提炼,忌一盘散沙。 (5)应周详全面,忌丢三落四。 原则:观点归作者,答案在文中,整合条理化,用词不放空(简明、准确)。 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注意环境描写概括探究主题理解小说标题品味语言特色分析写作技巧掌握作品结构文学类文本命题点文学类 文本阅读(八周)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分析概括作品,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着重抓微型小说和散文的体式特点,做实做好具体的鉴赏评价指导。 策略: (一)依托课本教材内容,辐射应试考点:结合教材里的文章做

23、好基础鉴赏,祝福分析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原因,百合花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荷塘月色体会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故都的秋明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典型特征。 (二)进行高考真题训练,在此前提下,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理解和灵活运用方法。小说必备知识人物形象三要素小小说的特点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情节结构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形象:摇摆式、欧亨利式叙述人称叙述手法常见技巧线索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人物典型,情节紧凑,结构严谨,结尾新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伏笔、突转、悬念、巧合单线、双线(明暗、双主、主次)小说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24、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学科要求:在文学类作品阅读中,能够“分析作品结构”。 高考考查结构的主要角度有:分析文章开头、中间段、结尾的作用;重要语句或段落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直接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线索的作用;结构技巧:对比、抑扬、悬念、倒叙、插叙、伏笔、照应、出人意料的结尾语言文字运用复习(两周) 备考策略:根据近几年注重实用性、呈现综合化、试题开放性、语用特点鲜明、题型花样翻新等特点,在全面备考的同时,将语言积累与运用并重,强调“正确、熟练、有效”,既题型全面,又要重点突出,常考题型讲全、练透,次常考题型,了解介绍、点到为止,重视情境任务的实践性和典型性。这部分是高考变动的试验田,所以关注各地

25、信息题尤为重要。连贯简明表达赏析成语运用修辞分析近义词辨析病句修改标点用法人称使用 作文考查的方向关注社会现实思考国际视野引导读书传统文化作文我们的做法 作文部分计划进行一周大一周小序列化作文的集中训练,对审题、立意、开头结尾、结构、文体、语言、内容的深刻与思辨几个方面一一进行扎实的训练指导,并提供优秀范文让其去比较鉴赏,寻找差距,然后借鉴模仿,甚至是多次作文。平时的时间,我们在早读和阅读课提供一些精选的文章、高考例文或片段供学生阅读借鉴。备考策略一、审题立意富有准确性二、素材论证体现思辩性三、修改升格落实全面性四、讲评指导追求创新性五、借助高考范文的技巧六、设计主题单元的训练1、周末审题微训

26、练,重在纠偏2、作文学案相关练,重在巩固3、窗口素材精解读,重在发散 准度 高度 广度 远度 深度 一、立意选材富有准确性二、素材论证体现思辩性1、由浅入深,提升思维品质2、由此及彼,打开联想之窗3、推陈出新,转换思维角度高考作文命题六项评价指标(教育部考试中心 张开) 可写性 选择性 导向性 探究性 防套性 难易度 材料作文题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只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高考作文的“拐点”:思辨能力思辨思考辨析能力,首先是一种抽

27、象思维能力。思考: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考辨思思观点固然 出发点 初心 初衷 本心 也许有人会说 于情于理于法然而你的文章可以有几个“?”吗?反观当下试想 假如 如果毋庸置疑 不可否认训练一 让文字中有思考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相互联系,彼此依存主要与次要取与舍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部分与整体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表与里)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可能与现实偶然与必然内容与形式正面与反面(正与侧、纵与横)训练二:常见的思维展开角度 假设分析法如何做到深刻? 先做出与事实相反的

28、假设,接着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推断,发人深省。 因果分析法如何做到深刻? 由因追果,深入挖掘事物产生结果的根源;由因索果,层层推进,有力指向观点。对比分析法如何做到深刻? 找到两个材料的不同对比点, 或者同一材料相反的两个方面, 使观点显而易见。训练三 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让思维深刻三、修改升格落实全面化 修改升格基本六要素立意表达比严谨 段落逻辑决高低文体规范定输赢 素材论证提档次语言精深取高分 文面工整添光彩 “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变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 叶圣陶谈文章的修改四、作文讲评追求创新化我们的尝试“三环”作文讲评模式第一环节

29、:课前互评第二环节:课堂展评第三环节:课后升格五、借助高考范文的技巧(1)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技巧(2)高考作文说理与论证的技巧(3)高考作文运思结构技巧(4)高考作文语言运用技巧六、设计主题单元的训练1.立德树人2.家国情怀3.青年精神4.文化传承5.文化自信6.读书实践7.哲理思辨8.劳动勤勉9.诚信奉献10.科技创新11.中国世界12.乡村建设13.为人处世14.敬畏自然热点内涵和话题的深度梳理 按照写作流程系统训练 (立足思维训练)精彩片段、语句等打磨 后期素材的梳理和积累 带着素材进考场!带着方法写文章 带着半成品进考场!学案:课内知识(基础知识)的夯实,专题内容的补充练习。早读:知

30、识要素、作文主题。作业:一、三、五早读清单,课时质量检测周测或限练:专题版块、基础知识、作文微练。自助:一三五回顾作业,二四六回顾学案,作文要素。活页:时事锐评视野思维,经典散文生活担当、传承哲思 另外依托一课一研,每周一次小教研,一月一次的大教研,把专题要素各个击破,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扎扎实实搞好落实。一轮夯基提能的内容与计划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

31、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

32、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

33、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

34、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

35、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

36、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

37、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答案:D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答案:B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

38、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答案:C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

39、成理,可酌情给分。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发挥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江上【注】冯至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

40、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

41、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

42、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

43、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

44、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

45、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有删改)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

46、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答案:B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47、是(3分)()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答案:D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答案: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评分

48、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49、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

50、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

51、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答案:C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寡人意

52、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C孟尝君请燕王

53、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答案:A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1)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将会怎么办呢?(2)如果燕国不救援魏国,魏王就会屈己下人割让土地,把魏国的一半土地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 评分参考:译出大意给2分

54、,“岁不熟”“且”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折节”“去”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对赵国:分析利弊;对燕国:威胁恐吓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5、3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答案A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翁前子后孙扶掖”句,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商行贾坐农耕织”句,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6、。(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鲍照的拟行路难当中以“_,_”起兴,从日常平凡的生活现象引发自身的感慨。(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诗句中。(1)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

57、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

58、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不解之缘秘而不宣 在所难免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整个团队按照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第步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导弹,第二步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第三步进行潜艇发射。 评分参考:写成两个短句,给1分;写成三个,

59、给2分;写成四个以上,给1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案:设问:一问一答,从多个角度回答了研发失败对栾恩杰和航天工作者产生的影响,引人思考;排比:用三个“意味着”的语句,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把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有层次表达出来。 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2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

60、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