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1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2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3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4页
社会心理学课件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 会 心 理 学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奥尔波特,1924) 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影响的形式: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隐含的影响 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方法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从社会互动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 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群体心理为基础。 3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 反应以及个体社会行为的研究。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B=f(P

2、,E) 2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 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影响作用的心理活动。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微观):社会知觉、动机、态度、自 我意识、人际关系等 2群体层面(中观):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 3社会层面(宏观):风俗、民族心理、国民性等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 2档案法 3实验法 4调查法:访

3、谈法与问卷法 访谈法 特点: 有目的的“谈话”;交互影响过程 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 接近被访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 谈话与提问技巧问卷法 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集信息效率高 类型:结构式问卷与非结构式问卷; 发送分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便 于电脑分析)、实施记录、结束语等 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非歧义性原则; 非暗示性原则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和沃尔特为代表) 1社会学习论简述 2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3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注意过程;保持

4、过程;动作 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为代表)三符号互动论 1 代表人物:早期代表布鲁默、库恩等;现代代表戈夫曼。 2 基本假设: 个体对事物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 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 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四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1代表人物:勒温、海德、谢里夫、阿什等 2社会认知论的基本假设:人是不被动地面对世界, 而是积极主动地为世界创造意义或赋予意义。这 种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对个体的社会行为 有重大影响。 3场论的基本概念 心理生活空间: 力:驱动力、限制力、诱发力、需求力、非人格力 紧张与冲突:五精神分析论

5、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为代表) 意识与无意识 力必多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生本能与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 2.霍妮的“文化因素”论: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 的影响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 1. 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 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与文化所公认的行为 方式,称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化是一 个过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 逐步内化的过程。 简单地说,社会

6、化是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 过程;或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学习过程。2. 社会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个体适应生存的需要; 文化延续和社会控制的需要 3. 社会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 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存在; 个人的任何生存环境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 因此,社会影响无处不在。4. 社会化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个体的独特性(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状态等); 社会影响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5. 社会化是一个终生过程 从出生到20岁左右,是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 但社会化并不就此停止,此后还需经过不断的继 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现代社会变化急剧,新观念,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新的知识技术不断

7、出现,个体必须持续不断地发展, 以求适应社会的变化。 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课题,必须通过不断 的社会化以求解决每一阶段的问题。 再社会化 社会环境突然变化(如移民)社会身份或地位聚变原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二、社会化的内容 1.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 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 培养社会角色三、社会化的条件 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2.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四、社会化的载体 1. 家庭 2. 学校 3. 大众传播媒体 4. 参照群体五、社会化的类型 1.政治社会化:获得某种社会意识,如反

8、对或赞成某 种政治制度、政治主张;拥护或反对某个政党; 2.民族社会化:获得某种民族社会意识,使个体尊重 自己民族的习俗和传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而自豪。 3.法律社会化:使个全养成法的意识和精神,按照法 律制度调节自己的行为。 4.道德社会化:获得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并据以调 节自己的行为。 5.性别角色社会化:理解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规范 和要求,按照社会的性别期望和要求行事。6.语言社会化 六、家庭内的社会化家庭内的社会化过程 1.奖赏 奖赏的性质: 社会性奖赏 非社会性奖赏 亲子关系与奖赏的效果: 温暖慈爱的父母,较冷漠拒绝的父母,奖赏效果好 奖赏的施与时间: 年幼儿童宜即时奖赏 年长儿

9、童可采用延时奖赏 对某些自发性的内部驱动的行为,奖赏宜慎重; 外部奖赏有时可削弱行为的内部动机。 奖赏不可滥施,应适可而止,应有针对性。 奖赏不全是有意的,某些不良行为是父母不经意 的奖赏的结果。 2.惩罚 施与惩罚的最有效时间:尽可能及时,过失行为与 惩罚之间时隔越短,效果越好。最好的惩罚时间是 在过失行为即将发生之前或刚刚发生之后。 惩罚必须一致。惩罚的副作用: 过分严厉的惩罚可能引起情绪困扰 惩罚可能导致亲子关系冲突 惩罚可能提供攻击行为的榜样和合理的证据3.启发与诱导 说理、解释、列举不良行为的可能后果,等等。4.模访与认同模访与认同的区别 理论背景不同 全面性和深刻性不同影响认同的条

10、件 强烈的情感联系 与认同对象的相似性模访与认同的远期效果 影响家庭内社会化的因素1.父母养育模式 专制型:更有敌意权威型:女孩更独立,更有支配性,成就动机更高; 男孩更富于社会责任感,更友好,更合作。放任型:成就动机低2.兄弟姐妹 排行 父母对长子(女)关注更多,也期望更高。 长子(女)通常较其弟妹更成熟、有更高的成就动 机,更外向,更依赖,更服从权威,更乐于助人, 更有道德感,更负责任,更合作,更守旧,更少攻 击性。同胞的影响 年长的同胞姊妹(尤其是同性别的)可提供性别角色行为的榜样;有哥哥的男孩更有男子气、更独立、学习能力更强;有哥哥的女孩更聪明、更野、更富攻击性、更雄心勃勃。 独生子女

11、 3.家庭结构单亲家庭 离婚:头一年影响最重,对年幼儿童影响更重重组家庭(继父/母家庭) 与单亲家庭的男孩相比,有一位继父的男孩更成熟、适应更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男孩从继父母获益较多,与继父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则适应不那么好,焦虑较多;女孩与再婚的母亲之间磨擦也较多。 七、影响社会化的家庭外因素学校因素1.教师的表扬和批评 2.教师的榜样作用 3.教师的期望 同伴影响 1.同伴的榜样作用 2.同伴的矫正作用 3.同伴交往提供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 大众传媒的影响(电视)1.电视影响的多面性 2.电视对消闲方式的影响 3.电视对健康和体形的影响 4.电视对学业成就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5.电视与

12、攻击行为 直接模仿态度转变:赞同或认可暴力行为 脱敏:对现实暴力行为麻木,失去反应 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模式的差异 3.文化与国民性、典型人格(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八、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的含义 1.性别认同 2.性别恒常性3.性别偏好 4.性别角色适应行为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1.社会期待和鼓励 2.父母的态度和养育方式 3.大众传媒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二社会角色分类 1. 按角色获得方式分类:先赋和后赋 2.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类:规定型和开放型 3. 按角色的功能

13、分类:功利型和表现型 4.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类:自觉和不自觉三角色扮演过程 1. 角色期待 2. 角色领悟 3. 角色实践四角色失调 1. 角色冲突 2. 角色不清 3. 角色中断 4. 角色失败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一自我 1自我的概念 也称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的觉知,即 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 高、体重、体型外貌等)、心理特征(兴趣、能力、 个性、态度、情绪等)以及社会关系(与周围人们 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等)的认知。 2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3.自我的结构物质的自我 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亲人、所

14、有物 等等的认知。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其中心部分是自 己的躯体,所以也称为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望、社会角色、社会义务 和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心理的自我 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认识,如对自己的 智力、人格、兴趣、态度、欲望、需求等等的认知。理想的自我反思的自我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志 将自己的肢体从动作对象中区分出来(出生至1岁); 将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即知道自己是动作的主体、 发动者; 使用自己的名字; 使用“我”字(3岁左右) 自我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0-3岁) 社会自我(3-14岁) 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5自我概念的

15、测量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 认同。包括地位身份与处境身份。 2身份的特点 客观性 主观性 多重性 稳定性 契约性三自尊 1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2影响自尊的因素 亲子关系模式 行为表现(成绩)的反馈 选择性参与和扬长避短 社会比较 3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 1. 定义 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 )也称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以及社

16、会人际关系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2.社会认知是社会行为的基础 我们将怎样与他人相处,将建立何种性质的人际关系,将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怎样的反应,取决于我们对他人人格、态度、地位、身份等等方面的推测和判断。同样的,要理解他人的社会行为,首先须了解其社会认知。 3.社会认知难免错误和偏差 社会认知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觉主体的因素、 客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过程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偏因等等,因 此,社会认知常常发生一些错误和偏差。布鲁纳(1947)的硬币实验 材料:一套硬币和一套同样大小的硬纸片 被试:30名10岁儿童 任务:凭记忆画出上述硬币和硬纸片(按真实大小) 结果:硬币被画得远大于真实大小,

17、而硬纸片与实物大小基本 一致。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对他人情绪状态判断的重要依据是表情动作, 包括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等。 表情的重要性传递信息协调人际交往 适应环境(达尔文) 推荐读物: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绪 面部表情的判断面部表情的肌肉控制 F.Allport的研究(1924):口部肌肉活动所支配的表情,比眼部肌肉所支配的表情更重要。 林传鼎的研究:某些表情,如喜悦、怨恨等,口部肌肉活动更重要;更多的表情,如忧愁、愤怒、惊讶等,则眼部肌肉更重要。 人类面部表情模式

18、的跨文化一致性 埃克曼的研究(1973) 材料:不同表情模式的人面照片 被试:巴西、美国、阿根廷、智利、日本5个国家 的大学生 任务:辩认照片上的表情 结果:绝大多数被试能正确辩认照片上的表情; 5国被试辩认结果高度一致; 对于“愉快”、“厌恶”、“惊奇”的辩认尤为一 致。埃克曼实验的推广: 上述实验在新几内亚土著居民中重复。结果也能准确辩认照片上的喜悦、悲哀、愤怒等表情。面部表情发展受后天学习和训练的影响 关于盲童的研究 孤儿院儿童的研究 正常儿童表情辩认能力的发展(50%准确辩认率的年龄) 笑3岁以下;痛苦56 岁; 愤怒7岁; 恐惧910岁; 惊讶11岁; 蔑视14岁以上 体态表情的判断

19、 体态表情的重要性 传递情绪信息 放松、活跃气氛 在某些情况下,体态表情比面部表情更真实地显露 情绪体态表情的个体差异和文化特异性 推荐读物:莫里斯人体密语;人这种动物 言语表情的判断言语表情的重要性不亚于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 对言语表情的判断准确性与判断面部表情同样高 社会知觉的范围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 同生活。 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 测和评价。 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 实验资料: 给三组被试看同样内容的“罪犯”资料,看完后要求被试判断“罪犯”的罪行程度。A组:附照片(漂亮照片)B组:附照片(丑陋照片)C组:无照片结

20、果:A组多判断为“无罪”,B组多判断为“有罪”,C组 介于二者之间。 社会知觉的范围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认知的内容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认知的重要性 使个人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更有效,更顺利 提高团体凝聚力和士气,促进工作效率研究人际关系认知的方法关系分析法:10个陌生人短暂接触之后,接受问卷调查 这个小组里你最喜欢谁? 你认为小组里谁最喜欢你? 如果选小组长,你选谁? 你估计谁会当选?哪些人会选他?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 知觉对象的特点 2. 知觉主体的特点 知识经验 个性特征 欲望、需要 图式的概念: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图式的作用:影响个体对他

21、人的知觉;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勒温的实验:饥饿程度与知觉结果的关系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整饰一印象及印象形成的概念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三印象形成的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先获得的印象 (第一印象)起较大的作用 。近因效应:较近(或较后)获得的信息起较大的作用。洛钦斯实验(1957)材料一: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玩具向外走的时候遇到了熟人,就停下

22、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朋友走向学校。在马路上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 材料二: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很耀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马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刚认识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店员注意了他,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就回家了。 上述两段材料作如下不同的组合,然后给四组被试阅读。 A.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前,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后; B.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前,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后; C.只呈现热情外向的描述; D.

23、只呈现冷淡内向的描述。结果: A组78%认为吉姆外向,友好; B组18%作外向评价; C组95%作外向友好评价。 D组3%作外向友好评价。 洛钦斯实验的变式: 在两段文字描述之间插入一段时间间隔,则首因效应消失,出现近因效应。 两段材料之间间隔的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3.逻辑错误 无根据地认为某种品格与另一种品格必然同时出现,因此从一个人的某些品格推断出其他一些品格。 4.社会刻板印象 概念:也称社会偏见。指的是社会上对某一类人所持有的固定看法,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社会刻板印象的客观基础:人们因为政治、经济、地理、文化、职业等不同条件而形成不同的群集,同一群集

24、的人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品质。这是相同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 社会刻板印象与职业、年龄、性别、地区、国家、民族等有关 。有关研究 G吉尔巴特的研究:(被试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生) 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守旧、保守、爱传统 日本人聪明、勤劳、有进取心、机灵、狡猾 黑人爱音乐、无忧无虑、迷信、懒惰台湾李本华的研究(1970):(被试为台湾大学生) 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进取、友善、热情 日本人进取、尚武、有野心、善于模仿 法国人爱艺术、轻率、热情、开朗 苏联人唯物、勤劳、狡猾、有野心、残酷 四印象整饰 1印象整饰的概念 印象整饰又称印象管理,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 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

25、形象的控制,使他人对自己的 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2印象整饰的作用 适应社会生活。 成功的印象整饰取决于对情境、对他人以及角色期待的 正确理解。 3印象整饰的策略 按社会常模或对方好恶整饰自己; 隐藏自己(戴面具); 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 投人所好:自我暴露、附合、施惠、称赞等。第三单元 归因一、归因的概念 1. 定义 归因指的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性质或原因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过程。 归因是借助于从外部线索所获得的间接资料来进行的。 2. 内归因与外归因(情境归因与个人倾向归因) 3. 不同的归因模式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努力),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 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

26、素(任务容易、运气好),使人产生惊喜和感激之情; 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 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使人感到愤怒和敌意; 倾向于内归因者,自我概念较好,适应性较好; 倾向于外归因者,适应较差。二行为原因的分类(归因的维度) 1内因与外因 2稳定性与易变性 3可控性三控制点理论(美国,罗特) 根据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 制源的不同解释,将人们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内控 者与外控者对待事物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四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寻找某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的恒定 联系(海德) 2折扣原则:如果还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 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结果的作用就打了

27、折扣。 (凯利) 3协变原则:特异性信息 共同性信息 一致性信息五、影响归因的因素非动机性的偏差 1.现象的因果关系(追寻意义的倾向) 2.观察者与行为者(不同的观察角度) 3.个人利益或社会规范对归因的干扰 违背社会规范或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常引起内归因; 符合社会规范或对行为者有利的行为,易引起外归因动机性偏差 1.防御性归因:为了加强自我或保护自尊而进行的归因 2.“公平世界”: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人间自有公道”,因而 指责受害者的一种归因倾向 第四节 社会动机 第一单元 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力量。 动机是一种内部力量;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

28、机的功能 1. 激活功能:活动性 2指向功能:选择性 3调节功能: 三、动机过程 需要匮乏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新的需要 需要满足 目 的 焦虑平息 四、动机分类 1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2优势动机与非优势动机 3清晰动机与模糊动机 4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五、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六、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动机与行为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同一动机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行为1 动机 行为2 行为3 同一行为可由不同动机引起 动机1 行为 动机2 动机32.个人的行为往往同时受多种动机支配 3.口头表述的动机往往是不真实的七、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即活动本身

29、使人获得满足,活动本身是一种奖励与报酬,而无需其它外部激励。 外部动机 活动的动力不是来自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所激发出来,如为了金钱、表扬等而努力工作。外部动机激发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的强度 狄西的研究(1975) 活动:有趣的解迷游戏 甲组:有报酬(钱) 乙组:无报酬 结果:在自由选择阶段,甲组继续解迷的时间较乙组短。 八、动机与需要1.本能的概念 2.需要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 尊 重 归 属 与 爱 安 全 生 理 第二单元 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一亲合动机 1概念 人们愿意与他人相处在一起的愿望,称为合群动 机,也叫亲和动机。 “能忍受完全的孤独的人

30、,不是兽,便是神”(亚里士多德) 2亲合起源于依恋 3亲合的作用 满足需要 获得信息 减轻压力 避免窘境4影响亲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 情绪因素 恐惧与合群(沙赫特) 高恐惧的人比低恐惧的人更愿意合群;合群是为了减少恐惧。 实验:用“电击”的威胁引起不同的恐惧程度,然 后让被试自由选择独处还是与他人呆在一起。 结果:高恐惧组更倾向于选择合群。 出生顺序二成就动机 1成就动机的定义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 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2抱负水平 个体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 标的主观估计。 3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家长

31、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 关。关爱、指导、启发式的引导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过度管束和限制不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三社会赞许动机 1社会赞许动机的作用:引导和约束个体的行为 2社会规范对赞许动机的影响四侵犯 1定义 任何伤害或能够伤害他人的行为。(行为主义) 任何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引入“意图”) 攻击行为是外显行为; 攻击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 攻击行为是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 2侵犯的构成: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 (反社会的;亲社会的;被认可的)3.侵犯的原因(对攻击行为的理论解释)本能论:Freud; McDougall

32、; Lorenz等。挫折攻击假说(J.Dollard) 攻击往往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论(A.Bandura) 五利他行为 1概念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得到报答的自觉自愿帮 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4个特点:自觉自愿;有益于他 人;不指望回报;利他者本人有所损失。 2利他的性质 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以人为对象 由利他动机引起,完全有利于他人 3利他行为产生的条件 利他者的个人特点:性别、年龄、个性、情绪等 被助者的特点:老人、妇女、儿童较多得到帮助实验研究(C.J.莫盖恩,1973) 一个穿奇装异服、

33、招摇过市的人,遇到困难时常被认为是自作自受。利他技能他人在场(旁观者的影响)责任分散影响个人对情境的解释实验I(拉坦内等,1968)情境:被试或单独等待或与其他人一起呆在一间房里 等待。突然,室内冒出浓烟。结果:单独等待的被试75%在见到浓烟6分钟之内报告 实验者; 与他人一起等待的只有38%10%的人报告了。实验II(拉坦内等,1969)情境:被试单独或与他人一起等待,一女子突然不慎 摔倒。结果:单独等待者70%以不同方式施与了帮助;一起等 待者有40%施与了帮助;与消极的“假被试”在一 起的只有7%施与了帮助。实验III(莫里亚蒂,1975)情境:要求被试在某人暂时离开时帮着看好一个小 提

34、箱;一会儿后一名主试者的“同谋”过来试图 拿走提箱。结果:被要求照看提箱的被试90%出面制止“同谋者”的 行为;未被要求照看提箱的被试只有20%出面制 止。4对利他行为的解释生物学观点 威尔逊(E.O.Wilson)认为利他行为是人的一 种本能,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Wilson举动物实 例: 白蚁中的兵蚁牺牲自己,抵抗入侵者; 蜜蜂中的工蜂为攻击入侵者而牺牲自己; 鸟类的“诈死”,以及雌夜鹰,为保护巢穴和幼 仔,故意低空盘旋,将入侵者引致远离巢穴处。社会交换论的观点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一态度的概念 1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 向,具有评价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

35、性的特点。 2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二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三态度的维度 1.方向 2.强度 3.深度 4.向中度 5.外显度四态度的形成 1.服从 2.认同 3.内化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一态度转变模型 1传递者:信息传递者的可信度; 说服的意图; 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信息差异; 畏惧; 信息倾向性 3接受者:原有态度与信念; 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逆反心理、心理惯性 4情境:预先警告; 分心; 重复二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 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改变或否定认知因素的一方; 引起或添加

36、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 从个体对得失进行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 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决定个体采取 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是 得与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 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第六节 人际关系第一单元 人际关系的类型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 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个体性 2直接性 3情感性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2人际关系的原则 相互性原则

37、交换性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1主从型; 2合作型; 3竞争型; 4主从竞争型; 5主从合作型; 6竞争合作型; 7主从合作竞争型; 8无规则型四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 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交往、接纳、相容 支配需要:支配与被支配 感情需要:爱与被爱 2. 人际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 3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在个体身上有主动表现和被动 表现两种形式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主动包容式 被动支配式 被动包容式 主动感情式 主动支配式 被动感情式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由此形成的行 为方式,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第二单元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

38、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 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 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三个层次。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1相似性:信念、吸引力、市气、社会地位等 2互补: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互补 3外貌吸引力 4人格品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5熟悉性和邻近性第三单元 人际互动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即人际相互作用。指人们在心理、行为 方面的交流、交往。二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目标一致 共识与规范 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双方争夺同一目标 目标稀有或难得 竞争可能导致冲突,也可能双赢 竞争是理性的3目标手段相互依

39、赖理论(多伊奇) 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呈积极肯定关系时,产 生合作; 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呈消极否定关系时,产 生竞争; 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无依存关系时,不产生 相互作用第七节 人际沟通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二沟通的结构 1.信息源 5.反馈 2.信息 6.障碍 3.通道 7.背景 4.信息接受者三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 正式沟通与非正

40、式沟通 2.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五沟通网络 1. 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 Y式 2. 非正式沟通网络:单线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 式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1目光接触 2面部表情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1身体运动是个体最常见的一种体语 2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可传达强烈的情感三姿势四人际距离 1. 公众距离(12-25呎) 2. 社交距离(4-12呎) 3. 个人距离(1.5-4呎) 4. 亲密距离(0-18吋)第八节 社会影响第一单元 从众一从众的概念 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或

41、改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即所 谓“随大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其特点是: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 是想象的;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3.从众行为是个体自愿而非强制性的。二从众的功能 1社会的需要 2个体适应的需要三从众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1. 群体规模 2. 群体凝聚力 3. 群体成员的特点 4. “反从众者”的作用 5. 从众者的个性特征与性别特征五、关于从众的实验研究1.阿希实验(1951)材料:18套卡片,每套2张

42、,其中一张卡片上有一条线段(标准 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线段(比较线段)。被试:7名被试,其中6名为实验者的助手(假被试),仅一名 真被试。任务:比较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程序:7名被试围桌而坐,真被试被安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 18套卡片依次呈现,头几次假被试回答正确。从第7套卡 片起,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选择。结果:在其他人作出错误选择的情况下 a. 仅1/4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从未发生从众行为; b. 15%的被试平均发生75%的从众行为(12次中有9次从众); c. 所有被试平均有1/3的反应表现出从众行为实验后的调查:为何从众?a.知觉的歪曲:被试确实发

43、生了错误的观察;b.判断的歪曲: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 数人比自己正确些,从而认为自己错了;c.行为的歪曲:承认自己看到的是对的,他人错了,但行为上 表现与别人一致。这不是真正的从众。2.阿希实验在中国被试中的重复(华东师大,1982) 材料、程序与阿希实验一致,被试为30名大学生。 结果:a.56%人次未发生从众行为,44%人次发生从众行为; b.有2名被试始终独立;有2名被试从头到尾从众; c.实验开始时,从众行为较少;随实验进展,从众行 为增多。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一、社会促进的概念 有他人在场(非竞赛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1.结伴效应:如一起干活

44、;晨跑;骑自行车;做作业等。研究I(特里普利特,1898):单独骑车24英里/时;结伴但不竞赛骑车31英里/时;结伴比赛骑车32.6英里/时。研究II(特里普利特):40个儿童绕鱼线,单独或结伴绕。结果:结伴绕快得多。2.观众效应:有他人在场观看,会对活动者产生刺激作业。如观众之于演员,啦啦队之于运动员。 二、社会惰化的概念 有他人在场,会降低个人的活动效率,也称社会削弱。 如新教师初上讲台;演讲、考试、运动、表演时的“怯场”。 阿尔波特的观察:与其他人一起写辩论文章,不如单独写的质量高,后者更深刻一些。 皮森(J.Pessin)的观察:有一个旁观者时,会降低需要记忆参与的工作效率。 达施尔的观察:有观众时,简单的乘法运算也出错较多。 三、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查荣克(1965)实验:投蓝实验高水平选手:无旁观者, 命中率71% 有4名旁观者,命中率80%低水平选手:无旁观者, 命中率36% 有4名旁观者,命中率25%提高动机水平 他人在场促进简单熟练工作干扰非熟练的复杂工作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一模仿 1模仿的概念 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个体仿效他人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2模仿的意义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适应作用 促进群体形成2模仿的原因好奇:如儿童模仿成人的口吃、跛行、口头禅、怪异举止、不良嗜好,等适应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