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学科素养1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2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1结合文献材料分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和特点,理解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发展推动赋役制度不断变革,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2结合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史实,认识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危害,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时空坐标历史脉络】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田赋秦朝田赋税率极高,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与民休息人头税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

2、算赋,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徭役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本郡2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初唐朝中期两税法背景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内容租庸调制均田制征收地税3宋元时期。宋朝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元朝募役法科差4明清时期。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一条鞭法背景内容商品经济赋役合并清朝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

3、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人头税【知识拓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的征收手续。一是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二是把徭役改为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三是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需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制度。(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2)发展。古代西周国境近代鸦片战争关税自主进口税改订新约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海关现代法

4、制化基本制度民国北洋政府国民政府计划经济个人所得税【思维点拨】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和意义(1)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2)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3)个人所得税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4)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探究点一唐宋时期的赋税制度材料唐中叶是中国税制史上赋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两税法的实施,一举改变了重人头轻田赋的局面,使田赋在整个赋税总额中的比例顿然突出。宋朝建立以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两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削减。与此同时,商税急剧增长,构成了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农业税的削减是相对商税的剧增而言的,但就农业税本身来说,终两宋300余年,也基本维持一个大致稳定的水平而未下降。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社会不存在纳税人或纳税人组织与官府争夺税权的斗争,大至赋税结构的演变,小至某项税额的增减,一概由官府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偶然出现商税超过农税的现象自然是官府控制的结果。摘编自顾銮斋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问题根据材料,概括唐宋赋税制度演变的基本特点。(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答案】基本特点:人头税比重下降;农业税绝对征收额未发生大的变动,但比重下降;非农业税特别是商税比重上升;赋税的征收主要受控于官府。

6、【要点总结】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2)赋税形式由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4)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5)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探究点二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材料1927年,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迫于经济上的迫切需求,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广大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西方列强面对日益高涨的反对帝国

7、主义的浪潮,不得不作一些让步,南京国民政府遂开始了关税改革。1928年7月,美国首先承认中国关税自主。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其后国民政府多次修订关税税则,提高了煤油、汽油、羊毛、毛制品、化学产品、机器等货物的进口税率。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从1928年的13 400万银元上升到1931年的33 800万银元,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保持在3亿银元左右。摘编自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进行关税改革的原因,并说明其积极影响。(培育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8、【答案】原因:民族意识觉醒,主权意识增强;民族工业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和提升形象、巩固统治的需要。积极影响:增加了国家关税收入;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要点总结】对改订新约运动的评价(1)积极性。收回了关税收支的保管权,使关税收入有明显增加。通过改订新约,使南京国民政府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2)局限性。改订新约的过程中对日本妥协让步较多,从而损害了本民族的利益。在一些问题上未坚持自己的严正立场,海关总税务司仍受外国人控制。改订新约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外交涉中的不平等地位。课堂小结 | 史论提升知识导图史论要语1古代的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

9、。2秦汉时期实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人头税沉重。自唐朝租庸调到清朝摊丁入亩,赋役征收逐渐转到向以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3中国古代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中国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史论要语4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权控制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手里,南京国民政府虽掀起改订新约运动,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5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随堂小练 | 素养达成1汉书

10、严安传记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A徭役、兵役繁重B刑罚严酷C赋税沉重D人民工作勤劳【答案】A【解析】材料“丁男被甲,丁女转输”反映出秦朝徭役、兵役十分繁重,故选A项。2西汉王朝建立不久,朝廷将田赋从秦时“泰半之赋”减至十五税一,之后又减至三十税一,甚至一度“除田之租税”。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活极贫困B汉初财政较宽裕C统治者开明政策D鉴于秦亡的教训【答案】D【解析】汉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在于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故选D项。3一条鞭法的实施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其“赋役折银

11、”的做法,在后世得到了沿用和发展。采取这一做法的根源是()A农牧民族的交融B商品经济的发展C白银的大量流入D全国人口的激增【答案】B【解析】明朝采取“赋役折银”的做法的根本原因是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故选B项。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B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C英国有权决定中国关税税率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是指南京条约规定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此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列强的协定关税权,中国的关税不能自主,故选A项。5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发起改订新约运动,主要诉求是()A废除不平等条约B收回列强在中国的租界C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D收回关税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答案】D【解析】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树立内外形象,发起了改订新约运动,要求收回关税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故选D项。6经过不断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内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在“内外有别”的税制下,虽然内外资企业的法定名义税率统一为33%,但由于外资企业享受税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