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_第1页
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_第2页
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_第3页
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_第4页
群落的演替 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第4节 群落的演替姓名工作单位年级学科高二生物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必修三第四章第四节群落的演替,本课内容较简单,主要包括群落演替的种类,人类活动对掩体的影响,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过许多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也比较高。 鉴于上述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问题导学法,利用多媒体图解、课件和模型制作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宏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本节在演替的概念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

2、确群落的演替不像群落的结构一样,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这样就发生了演替,最后强调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对于演替的类型在教学时,最好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种演替的过程,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示讨论写出过程图解。并比较区别两种演替的差异。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

3、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结合教材图示分析人类的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污水排放等行为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最终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知识。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1)我国水土流失

4、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 在这里可以适当补充相关实例(如凤眼莲),结合题目练习巩固。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能力目标 1

5、.通过群落演替的过程培养学生要用“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2.从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现象中来分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全面独立分析问题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以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到现在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要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创设情境:教师播放“黄土高原的历史变迁”的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讨论:1、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从6000年前的伊甸园变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荒山秃岭?2、这样的荒山秃岭千百年后会形成茂密郁葱的森林吗?学生讨论回答:1.由于地质原因,外加人类的乱砍乱伐,导致黄土高原植被减少,失去原来的森

6、林。2.如果条件合适的话,也有可能恢复成森林。教师总结: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群落结构收到干扰,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演替。教师:多媒体展示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资料。提出问题:裸露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初生演替的过程。四、教学过程导入: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落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

7、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问题探讨教材P78相关内容。一、演替的概念和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演替。光裸的岩地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投影教材P79图片。学生思考讨论教材中的问题。教师讲解归纳:1、裸岩阶段2、地衣阶段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过程。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3、苔藓阶段: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便能生长起来。苔藓比地衣长得高,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竞争中处于优势,于是就逐渐扩展。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也越来越丰富。4、草木植物阶段:在土壤能保持一定水分时,

8、草木植物的种子就能够萌发生长。竞争的结果是较高的草木植物占据了优势。这时,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到这个地区。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来越好。5、灌木阶段:灌木和小木开始生长。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剥夺了草本植物的阳光,逐渐取代了草木植物。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阳、避风的作用,同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于是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物种的多样化使得群落的结构较为稳定,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6、森林阶段:在灌木群落所形成的湿润土壤上,各种乔木的种子萌发出来。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因而最终占据了优势,成为茂盛的树林。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

9、的环境,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群落演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在弃耕的农田上,也会发生群落的演替。投影教材P80相关图片。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教师归纳:农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在杂草的覆盖下,土壤条件会得到改善,一些多年生的杂草会接踵而至。土壤表层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这将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会生长起来,并成为灌木丛。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了更多的空间,灌木逐渐减少,乔木逐渐蔚然成林。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弃耕的农田演替出树林,需要数十年时间。如果是在干旱的荒

10、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形成树林,或许只发展到草木植物阶段或稀疏的灌木阶段。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由于它发生于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因此它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一种次生演替,它发生于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因此它相对容易些。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首先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将观察的情况列表记录经常被踩踏的地方轻微被踩踏的地方不太被踩踏的地方杂草的种类茎秆高度和长势植物生长的密度和蔓延的方向周围树木生长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之。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1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学生上网调查下列资料并讨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总结:

12、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

13、次发现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传入我国,到2001年,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生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四、水生演替(选学)水生演替系列实际上是一个植物填平湖沼的过程。每一阶段的群落都以抬高湖底而为下一个阶段的群落出现创造条件。这种演替系列,经常可以在一般的湖沼周围看到,在不同深度的水生环境中,演替系列中各阶段的植物群落成环带状的分布。随着湖底抬高,它们逐个地向前推进。最终导致水生生物群落演变为陆地生物群落。(三)总结群落演替的类型、阶段,

1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及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道理。(四)作业布置教材P82练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大火之后的公园土地上的种群有什么变化?如何一步一步的变回森林的?学生回答:大火后的土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同的植被,由低级到高级,生物的种群一个替代一个,最后成为森林。 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群落结构收到干扰,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演替。教师总结:提问:通过预习,大家讨论回答演替的种类有哪些?学生回答:初生演替和此生演替。既然群落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演替,那么演替如何进行? 1、甘

15、肃省大部分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什么原因使黄土高原从6000年前的伊甸园变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荒山秃岭?2、这样的荒山秃岭千百年后会形成茂密郁葱的森林吗?1.由于地质原因,外加人类的乱砍乱伐,导致黄土高原植被减少,失去原来的森林。2.如果条件合适的话,也有可能恢复成森林。:群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群落结构收到干扰,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代替,这种现象就叫做演替。六、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学校:班级:学号:姓名: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

16、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

17、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七、教学板书第4节 群落的演替一、群落演替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2、光裸的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3、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 初生演替4、类型 次生演替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四、水生演替(选学)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阐述群落演替。知识点有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教材先通过举出两个例子,分别是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通过分析两种掩体的不同,总结出群落掩体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这部分教学我是先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