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分析_第1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分析_第2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分析_第3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分析_第4页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县域经济开展与农民转移就业分析摘要县城经济开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着互动性关系,加强县城经济开展应结合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展。山东省在加快县城经济开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方面积累了珍贵的经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县城经济的开展,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形成县城经济与农民转移就业的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统筹开展,是仍,需重点研宛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县城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县域涵盖城镇与乡村,兼有农业与非农业。是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的接合部,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以来,山东省县域经济进人了加快

2、开展的新阶段,在加快县域经济开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方面积累了珍贵的经历,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开展和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根本情况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开展。202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开展的意见?,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对经济强县和欠兴旺县分别施行不同的鼓励政策,赋予经济强县更大自主权,并加大对欠兴旺县的扶持力度。使山东省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开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程度显著进步。(一)山东省县域经济开展概况目前,山东省共有县级单位140个,除去市辖区,共有91个县(市),包括31个县级市和60个县,占全省县市

3、区总数的65.5,占全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的4.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125063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9.67。2022年末全省县域总人口661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1.27,占全国县域单位人口总数9.62亿的约6.89。2022年末单位从业人员4864187人,占全省单位从业人员的52.47;年末乡村从业人员30179498人,占全省乡村从业人员的79.89。在平均规模上,山东县域经济高于全国平均程度。由全国县域经济根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根本竞争力评价中,山东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人口、gdp、地方财政收人、人均gdp四项指标,分别在全国

4、排第5、第4、第5和第6位;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数量上,山东与浙江省以25个并列全国第一位。2022年,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共有204个。其中山东34个,占全国的16.7,仅次于浙江的36个。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以上的县共有118个,山东18个,占全国的15.25,列全国第三;其中已有14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不仅如此,据2022年山东省统计公报,省内30个欠兴旺县亦进一步激发内部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到达历史最好程度。总体来说,山东县域经济根本竞争力总体程度在全国位于前列。但单项竞争力程度和单个县的竞争力不突出,与浙江、江苏相比,都存在着一

5、定的差距。而且山东省县域经济开展极不平衡,东西部差异明显。从反映县域经济开展程度的三个根本经济指标(国内消费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可以看出,山东县域经济开展程度,存在一个均匀的自东向西递减的状况。2022年,县域经济最兴旺的威海和最不兴旺的菏泽相比,在人均国内消费总值、人均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农民人均纯收人三项根本指标上,威海分别是菏泽的9.2倍、9.7倍和1.97倍。(二)山东省开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主要成效和详细做法山东是人口大盛经济大盛农业大剩2022年底,全省总人口9309万人,农业人口6055万人,占总人口的65,其中农村劳动力3854.2万人。多年来,山

6、东省政府一直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统筹城乡开展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获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9万人,完成全年目的的133。到202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有190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9.5。2022年农户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41.5,比上年进步3.5个百分点。在非农产业劳动力中,到乡(镇)外打工的人数占34.2,其中,省内占75.8,省外占24.2。山东省农村劳动力70以上在县域范围内,可以说县域经济和小城镇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

7、渠道。山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依托了山东省县域经济迅速崛起和小城镇的迅速开展。主要做法有:一是施行“双30工程,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构筑主阵地。“双30工程,即“突出抓好30个经济强县和30个欠兴旺县,促强扶弱带中间,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开展。这是山东省开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战略举措。2022年,“30强和“30弱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了全省平均程度,分别累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36.7万人和93.5万人,比“双30工程施行前分别增长了15.2和19.5。二是施行“两集中工程,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重要载体。

8、“两集中工程即“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这是山东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立、实现城乡统筹开展的重要措施。该工程的施行,特别是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立,实现了全省城镇化开展的新打破,山东省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38.3进步到2022年的45,共转移了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三是施行“龙头带动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基储和平台。“龙头带动工程,即“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进程。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最直接的渠道。目前,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开展到8716个,其中销售收入过100万元的龙头企业有6822个,过亿元的有684

9、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吸纳149万人就业,推动基地农户979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四是针对各地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实际,大力施行“西输东接工程。通过东部城市开展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调查,发布岗位空缺信息;西部地区开展基层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实现东部用工企业与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点对点的定向劳务输出,减少了农民外出就业的盲目性,进步了劳务输出的成功率。仅2022年开展“为半岛制造业送技工行动,山东西部地区就向东部企业输送劳动力达32万多人。此外,为进步农民技能,山东西部地区还以百家特色劳务培训基地为中心,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突出特色培训,并发放培训补贴,开展了“订单式、“定向式和“储藏式

10、培训。2022年,山东省劳动保障部门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7万多人,有效进步了农村劳动力的业务技能和就业质量。二、开展县域经济是现阶段农民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2022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左右,就业压力较大。就山东省来讲,按照2022年城市化程度50计算,农村户籍人口将由2022年末的6054万下降到45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体为1500万人。而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开展现实情况看,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才能大大降低,而县域是农业产业向城市延伸和城市产业向农村延伸的结合点,是沟通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

11、动力的独特优势。可以说,县城及城镇在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具有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一)开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及效劳业的开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充裕劳动力开展县域经济,重在开展中小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多样灵敏,合适民间资金少、资金分散的特点,容易创办。因此,政府如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民开店建厂,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分开土地到乡镇工作。乡镇企业的开展,势必促进城乡效劳业的开展。乡镇企业消费经营,需要水、电、气的供给,需要通讯、燃料、卫生、金融等方面的效劳。这些需求将促进更多的资

12、本投资于效劳业,从而促进城乡第三产业的开展,带动更多的农村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效劳,使更多的农村充裕人员转人非农劳动。从过去情况看,19842022年期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6.5,年均增量为47万人。其中19902022年间山东省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率为3.4,年均净增量为34万人。而1995年以来,随着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本钱的进步,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才能在减弱。但仍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二)农村劳动力向县市及城镇转移付出的本钱更低、效率更高开展县域经济,解决当地农村充裕劳动力就业,其就业本钱也是较低的。第一,由于农村充裕劳动力户口在

13、农村,一般外出务工都是短期劳动,务工人员对用工单位除工资要求以外,一般没有太多的如住房、交通等特殊福利要求,这就降低了用人单位的人力使用本钱,这些企业更愿意雇佣农民工工作;第二,劳动力本地就业,无需外出务工证、方案生育证、暂住证等费用开支和办证手续,无需支付昂贵的中介费用,政府也无需为安置务工人员花更多的资金用于城镇根底设施建立,客观上也减少了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降低了大、中城市吸纳这局部劳动力所进展的包括城市设施等在内的各种支出;第三,农村充裕人员就近就业,亦工亦农,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减少了来回路费,照顾了家庭,进步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就业本钱。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县市及城镇转移

14、,每年的春运民工流的宏大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缓解。2022年山东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向省会城市的占3.3(35万人);转向地级市的占8(85万人);转移到县城的占17.8(187万人);转移建制镇的比重为26.7(280万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在逐步表达。(三)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素质程度也决定了他们更加合适转移到县域经济的产业中开展县域经济的产业特点是以开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为了错开与城市工业的竞争,也为了发挥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县域经济的产业选择以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是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开展制造业、加工业,开展县乡效劳业、特色旅游业,开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这

15、些行业一般对劳务人员的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低,对体力劳动才能要求相对要高,其提供的岗位正合适农村充裕人员工作。因此,县域经济的开展,可提供更多合适农民就业的岗位,可以吸纳没有更多非农技能的大量农村充裕劳动力就业。三、开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开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构造调整的宏观调控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非常必要。(一)进一步推进县域综合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优化县域经济开展环境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开展,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开展思路。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和就业双增长的新路子。按照“能放那么放的原那么,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过

16、于集中的权利下放,赋予县级更大的开展自主权和决策权。但凡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开展的、不需要国家和省里预算内投资的、不借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工程其审批权都应该下放到县一级;但凡能一步到位将审修改为备案的,应该一律取消审批;农村小城镇建立的规划权、外贸进口权也应该下放至县一级;对于少数根据法律法规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应该简化手续,进步效率,限时审批。除了省市两级向县一级简政放权外,县一级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应该加强自身建立,努力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开展环境。(二)优化农业消费构造,扩大农业的自主消化才能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矗据有关方面统计,农业的充分开展,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山

17、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是农业大省和劳动力大省,有着极大的劳动力优势和地域、气候优势。所以,在农业内部,要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消费优势,如水果、蔬菜、花卉、畜产、特产、中药材消费等,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构造,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一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步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可以让农民实现专业化消费,使之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可以防止消费的盲目性,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扩大农业消费规模。可以更多地解决就业;同时,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农产品的加工、购销,延长农业的产业链,进步农产品附加值。假如把粗放农业转变为半粗放农业或者是精品农业,就可以消化许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要认真促进农村第三产业

18、的开展。山东省农村内部的第三产业还很薄弱,而第三产业是最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方。不仅要抓农村传统三产的开展,如农村的商业效劳业和交通运输业,还要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推广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效劳技术,大力开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社区效劳等新兴产业,进步第三产业开展程度。国际经历说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开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时机是至关重要的。城市本身的集聚效应就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时机。主要依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就地吸纳形式,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施行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

19、题。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开展与小城镇建立相结合。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本钱和就业风险,又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大中城市吸纳才能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为了促进小城镇的开展,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开展,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二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构造。在现阶段,大中城市及小城镇之间在就业时机、收入程度和生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城市的积聚效应仍然是很明显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小城镇,使其中一局部晋级为小城市;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开展大中城市。今后,城镇化政策的核心要由控制城市规模为主转移到发挥城市积聚效益和形成合理的城市层级构造上来。(四)发挥比拟优势,进一步培育壮大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