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选 线.2022/10/4第五章 选 线.2022/10/31、选线定义: 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的全过程。 2、选线步骤: 全面布局(基本走向)、逐段安排(局部方案)、具体定线(标定中线)3、工作过程: 由粗到细、轮廓到具体、 由粗到细、轮廓到逐步深入、分阶段进行。.1、选线定义:.第一节 概 述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二、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2022/10/4第一节 概 述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2022/1一、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植被.一、自然条

2、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地1地形:1)平原、微丘地形 (1)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 (2)微丘地形指起伏下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3)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2)山岭、重丘地形 (1)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2)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 变

3、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3)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20以上。.2022/10/41地形:.2022/10/31多方案比选 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及城镇的关系 选线应根据公路的性质和任务,综合考虑沿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远期与近期的关系,使路线在路网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在控制点选择中应全面权衡、分清主次,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高速公路及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以接城镇环线或用支线连接。 3弄清工程地

4、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4注意与农业的配合,严格保护耕地 选线应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经济林园等。5注意立体线形设计 路线设计是立体线形设计,选线时必须予以考虑。6注意文物保护7.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地形,合理采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计。2气候: 气候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大气降水量及其强度和形态、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延续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施工期限和条件。3水文及水文地质: 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定了含水层

5、的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路基岩层滑坍的可能性。4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决定地基及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确定有无滑坍、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也决定土石方工程施工难易和筑路材料的质量。5土质: 土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的决定,也影响着路面型式和结构的确定。6植被情况: 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径流、水土流失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土壤的水理和热理状况。.2022/10/41多方案比选2气候:.2022/10/3二、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多方案比选 2处理好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及城镇的关系 3弄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4注意与农业的配合,严格保护耕地 5注意立体线形设计 6注意

6、文物保护7.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2022/10/4二、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多方案比选.2022/10/3三、选线的步骤与方法(一)选线的步骤 1总体布局:基本走向 总体布局阶段主要研究路线大方案,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的大控制点,以确定基本走向。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 2逐段安排: (局部方案也即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 3具体定线:标定中线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

7、路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2022/10/4三、选线的步骤与方法(一)选线的步骤.2022/10/3(二)选线方法1、实地选线2、纸上选线3、自动化选线.2022/10/4(二)选线方法.2022/10/31、实地选线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法。适用于:一般等级较低、方案比较明确的公路。实地选线特点优点: 简便、切合实际; 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形、地物情况,作出的方案比较可靠; 定线时一般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缺点: 野外工作量很大,体力劳动强度大; 野外测设工作受气候季节的影响大; 由于实地视野的限制

8、,地形、地貌、地物的局限性很大,使路线的整体布局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2022/10/41、实地选线.2022/10/32、纸上选线-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案比选,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放到实地的选线方法。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地形地物及路线方案十分复杂的公路。纸上选线特点优点: 野外工作量较小; 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 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综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的路线更为合理。缺点:要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步骤: 实地敷设导线; 实测地形图; 纸上选定路线; 实地放线。.2022/10/42、纸上选线.2022/10/33、自动化

9、选线基本作法:测得航测图片,建立数字地形模型,把选线设计的要求转化为数学模型,将设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则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自动选线、分析比较、优化,最后自动输出全部设计图表。自动化选线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绘图仪代替人工去作大量、繁重的计算、绘图、分析比较工作,使选线方案更合理、省工省时。这已成为当今高等级公路选线的常用方法。 .2022/10/43、自动化选线.2022/10/3路线方案:是根据指定的路线总方向和设计道路的性质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考虑了社会、经济因素和复杂的自然条件等拟定的路线走向。目的:合理的解决设计道路的起、讫点和走向(中间控制点)。一、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二、

10、路线方案比选的方法和步骤三、路线方案选择示例第二节 路线总体布局与方案选择.2022/10/4路线方案:是根据指定的路线总方向和设计道路的性质及其在公路网一、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体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筋、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

11、方面的影响。 4其他如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 .2022/10/4一、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2022/10/3(一)方法及步骤 1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2根据确定了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

12、供依据。二、路线方案比选的方法和步骤.2022/10/4(一)方法及步骤 二、路线方案比选的方法和步骤.2022/(二)比较的内容 1)技术指标:(1)路线长度及其延长系数(2)转角数(3)转角总和与转角平均度数(4)最小曲线半径数(5)回头曲线数(6)与既有道路及铁路的交叉数目(包括平交和立交)(7)限制车速的路段长度(指居住区、小半径转弯处、交 叉点、陡坡路段等) 1、单项指标比选.2022/10/4(二)比较的内容 1)技术指标:(1)路线长度及其延长系数1(1)土石方工程数量(2)桥涵工程数量(3)隧道工程数量(4)挡土墙工程数量(5)征地数量及费用(6)拆迁建筑物及管线设施的数量(7

13、)主要材料数量(8)主要机械、劳动力数量(9)工程总造价(10)投资成本效益比(11)投资内利润率(12)投资回收期2)经济指标.2022/10/4(1)土石方工程数量2)经济指标.2022/10/3 2、综合论证 1)基本走向 2)路线预期功能的体现 (1)路线走向 (2)使用任务与性质 (3)在交通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4)对方针及政策的体现 (5)线形及工程规模难易,占地与拆迁多少 (6)投资与受益关系的分析.2022/10/4 2、综合论证 1)基本走向 (1)路线3)宏观影响因素(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

14、求,以及战备、支农、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贯彻和体现程度。(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等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对道路的影响,要求的路线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及其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材、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的影响,以及施工期限长短等。(4)其它如与沿线历史文物、革命史迹、旅游风景区的联系 .2022/10/43)宏观影响因素(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2022/图5-1 路线方案比选

15、例一 例一三、路线方案选择示例.2022/10/4图5-1 路线方案比选例一 例一三、路线方案选择示例.2单项指标比选 某路各方按主要指标比较表 表5-1.2022/10/4单项指标比选 某路各方按主要指标比较表 综合论证第三、四方案路线过于偏离总方向,较一、二方案长l00km150km,虽然多联系两、三个县、市,但对发展地区经济所起的作用不大。第三方案线形指标较低,将来改造难以提高;第四方案又与现有高压电缆线连续干扰,不易解决。因而第三、四方案采用的可能性很小。第二方案虽路线最短,但与铁路严重干扰,于战备不利,且用地较多,最后选择推荐了路线基本走向合理、线形标准较高、用地省、投资也较经济的第

16、一方案。 .综合论证第三、四方案路线过于偏离总方向,较一、二方案长l00 图5-2 路线方案比选二例二.2022/10/4 图5-2 路线方案比选二例二.2022/10/ 某公路南、北方按主要指标比较表 表5-2单项指标比选.2022/10/4 某公路南、北方按主要指标比较表综合论证路网构建工程难易旧路利用 垭口3300m垭口3000m.综合论证路网构建 垭口3300m垭口3000m.2022/10/4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线 平原(plain terrain)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二、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2022/10/3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线.2

17、022/10/4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一)平原区自然特征(二)平原区路线特征第三节 平原地区选线.2022/10/3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一)平原区自然特2022/10/4(一)平原区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 主要是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形平坦地区。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3度以下。平原区是地面高度变化微小的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平缓,有时有轻微的波状起伏和倾斜;2、地物特征: 一般多为耕地,且分布较多的各种建筑设施,居民点较密,交通网系较密; 农田水系渠网纵横交错;在城镇区则建筑、电讯管网密布; 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密布有湖泊、水塘和河岔。3、地质和水文条件: 平原地区除泥

18、沼、盐渍上、河谷漫滩、草原、戈壁、沙漠等外,一般多为耕地; 一般不良地质现象较少,偶有软土和沼泽地段。 往往排水较困难,地面积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 河流较宽,比降平缓,泥沙淤积,河床低浅,洪水泛滥宽。.2022/10/3(一)平原区自然特征.2022/10/4(二)平原区路线特征 1、 平面线形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角一般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面上,坡度平缓,以低路堤为主。 2、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准; 3、易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2022/10/3(二)平原区路线特征.2022/10/4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二、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第三

19、节 平原地区选线.2022/10/3一、平原区自然及路线特点第三节 平原地区2022/10/4(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1、平原区新建公路要占用一些农田,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 图5-3 跨河路线比选二、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2022/10/3(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 2022/10/4 图5-4 河曲段改河造田.2022/10/3 图5-4 河曲段改河造田.2022/10/4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 图5-5 灌溉区路线布设.2022/10/32、路线应与农田水利建设相配合。 图2022/10/43、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应争取靠河岸布线,利用公路的防

20、护措施,兼作保村保田之用。 图5-6 围滩造田兼护村.2022/10/33、当路线靠近河边低洼的村庄或田地通过时,2022/10/4.2022/10/3.2022/10/4(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基本原则: 过境公路:靠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连接公路:选择适当位置与城市道路连接或穿越城镇。 1国防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应尽量避免穿越城镇、工矿区及较密集的居民点。 2一般沟通县、乡、村直接为农业运输服务的公路,经地方同意也可穿越城镇,但应有足够的路基宽和行车视距,以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 3路线应尽量避开重要的电力、电讯设施。当必须靠近或穿越时,应保持足够的距离和净空,尽量不拆或少拆各种电力,

21、电讯设施。.2022/10/3(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联系基本原则: 2022/10/4.2022/10/3.2022/10/4(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1. 指定的特大桥是路线基本走向的控制点。2. 大桥原则是应服从路线基本走向并满足桥头接线的要求,一般作为路线走向的控制点,桥路综合考虑。 图5-7 路线与桥位的关系3中小桥涵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4路线通过洪泛区时,桥涵应留有足够的孔跨和高度。5. 路线跨河修建渡口时,应在路线基本走向确定后选择渡口位置。渡口要避开浅滩、暗礁等不良地段,两岸地形应适宜建码头。.2022/10/3(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1. 指定的2022/10/4(

22、四)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 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 如需要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确定。(五)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 1. 旧路改建为一级、二级公路:尽量利用旧路。 处理好充分利用与积极改造的关系 2. 新建高速公路:保留原路。(六)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平原地区一般缺乏砂石建筑材料,路线应尽可能靠近建筑材料产地,以减少施工,养护材料运输费用。.2022/10/3(四)注意土壤水文条件.2022/10/4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盘点(一)正确处理道路与农业的关系(二)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

23、联系(三)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四)注意土壤水文条件(五)正确处理新旧路的关系(六)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2022/10/3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盘点(一)正确处理道路与2022/10/4第四节 山岭区选线一、山区的自然条件二、山区公路的特点及基本形式三、沿河(溪)线(valley line)四、越岭线(ridge crossing line)五、山脊线(ridge line).2022/10/3第四节 山岭区选线一、山区的自然条件.山区的自然条件.2022/10/4山区的自然条件.2022/10/3山区的自然条件.2022/10/4山区的自然条件.2022/10/3一、山区的自然条件山岭区地形

24、特征:复杂多变,山脉水系分明 表现在: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但山脉清晰;地面横坡陡、高低起伏大、地形变化复杂;路线在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水文方面:水文多变、径流复杂 表现在:河流曲折,比降大,水流湍急 雨量集中,多暴雨 流速大,冲刷严重 对桥位、路高、防护影响大气候方面:复杂多变且急剧 表现在:夏季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变化幅度大。冬季多冰雪涎流冰;气温低,空气稀薄;温差大。 对路线指标、结构强度、线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地质方面:山区土层薄,岩层厚,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变化复杂.2022/10/4一、山区的自然条件.2022/10/3第四节 山岭区选线一、山区的自然条件二、山区公路

25、的特点及基本形式三、沿河(溪)线(valley line)四、越岭线(ridge crossing line)五、山脊线(ridge line).2022/10/4第四节 山岭区选线一、山区的自然条件.2022/10/3二、山区公路的特点及基本形式(一)路线特点(二)基本形式.2022/10/4二、山区公路的特点及基本形式(一)路线特点.2022/10/(一)路线特点1、标准低2、首先安排纵断面3、方向明确.(一)路线特点1、标准低.沿溪线 (二)基本形式.2022/10/4沿溪线 (二)基本形式.2022/10/3沿溪线 .2022/10/4沿溪线 .2022/10/3山腰线 .2022/1

26、0/4山腰线 .2022/10/3山腰线 .2022/10/4山腰线 .2022/10/3.2022/10/4.2022/10/3越岭线 .2022/10/4越岭线 .2022/10/3山脊线 .2022/10/4山脊线 .2022/10/3二、山区公路的基本形式(二)基本形式1、沿河(溪)线(valley line):沿河岸布置的路线2、山腰线(hill-side line):沿山坡半腰布置的路线3、山脊线(ridge line):沿山脊分水岭布置的路线4、越岭线(ridge crossing line):横跨山脉的穿越路线.2022/10/4二、山区公路的基本形式.2022/10/3第四节

27、 山岭区选线一、山区的自然条件二、山区公路的特点及基本形式三、沿河(溪)线(valley line)四、越岭线(ridge crossing line)五、山脊线(ridge line).2022/10/4第四节 山岭区选线一、山区的自然条件.2022/10/3三、沿河(溪)线(valley line)1、定义:沿河(溪)线是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布线条件:山谷与路线方向相同的,且具有布线条件。路线主要控制点在山谷一侧,相对高差不大。图5-3 沿溪(河)线.2022/10/4三、沿河(溪)线(valley line)1、定义:图5-3.2022/10/4.2022/10/32、自然条件特点

28、:山区河流,谷底一般不宽,两岸台地较窄;河流多具有弯曲的特点;河谷地质情况复杂;山区河流易出现洪水流量。3、路线条件:线形标准较其他山区路线形标准高,纵坡平缓,平面顺畅。便民、用料丰富、养护方便、防护工程多、占地多 .2022/10/42、自然条件特点:山区河流,谷底一般不宽,两岸台地较窄;河流4、沿河(溪)线(valley line)的优缺点1)优点:路线走向明确;线形较好;施工、养护、运营条件较好;服务性能好;傍山隐蔽,利于国防。.2022/10/44、沿河(溪)线(valley line)的优缺点.20222)缺点: 受洪水威胁较大;布线活动范围小;陡岩河段,工程艰巨;桥涵及防护工程较多

29、;路线布置与耕地的矛盾较大;河谷工程地质情况复杂。 沿河(溪)线的路线布局,主要的问题是:路线选择走河流的哪一岸、 线位放在什么高度和在什么地点跨河。 也即沿溪线布线要点为:河岸选择、线位高度选择、跨河地点选择.2022/10/42)缺点: .2022/10/32010年6月7日晚上,213国道茂县段一段路基被洪水冲毁,这一路段彻底中断,这已经是这条有着“震中生命线”之称的国道,在近期内的第二次中断。 .2022/10/42010年6月7日晚上,213国道茂县段一段路基被洪水冲毁,(一)路线布局要点1河岸选择 1)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 路线应选在地形宽坦,有台地可利用,支沟较少、较小,水文及地

30、质条件良好的一岸。 .2022/10/4(一)路线布局要点1河岸选择.2022/10/32)积雪和冰冻地区的影响 在不影响路线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阳坡和迎风的一岸。3)考虑城镇及居民点的分布 除国防公路外,一般路线应尽可能选择村镇较多、人口较密的一岸,以方便群众,但要避免大量的拆迁。其它如对革命史迹、历史文物、风景区等要创造便于联系的条件。 .2022/10/42)积雪和冰冻地区的影响.2022/10/32路线高度选择低线:一般是指高出设计水位(包括浪高加安全高度)不多(0.5m以上)。高线:高线是指高出设计水位较多,基本不受洪水威胁的路线 (山腰线)。沿河(溪)线的线位高低,是根据两

31、岸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水流情况,结合路线等级标准和工程经济来选定的。 沿河(溪)线.2022/10/42路线高度选择低线:一般是指高出设计水位(包括浪高加安全高 低线位.2022/10/4 低线位.2022/10/4低线位.2022/10/3低线位.2022/10/4低线位.2022/10/3低线位.2022/10/4低线位.2022/10/3低线位.2022/10/4低线位.2022/10/3 高线位高线位.2022/10/4 高线位高高线位.2022/10/4高线位.2022/10/3高线位.2022/10/4高线位.2022/10/3(1) 低线的特点: 路基土石方工程也较省,边坡低,易稳

32、定; 路线活动范围较大,便于利用有利地形和避让不良的地形、地质; 便于在沟口直跨支流。 最大缺点是受洪水威胁,防护工程较多。 低线位图.2022/10/4(1) 低线的特点: 低线位图.2022/1(2)高线位的特点高线的优点: 不受洪水侵袭,废方较易处理。缺点:由于高线一般位于山坡上,路线必然随山势曲折弯曲,线形差,工程大; 遇缺口时,常需设置较高的挡土墙或其他构造物; 如避让不良地质和路线跨河,都较低线困难。(3)综合评价: 一般讲,低线优点较多,在满足规定频率的设计水位的前提下,路线越低工程越经济,线形标准也越高 .2022/10/4(2)高线位的特点.2022/10/3高线位.2022

33、/10/4高线位.2022/10/3低线位高线位.2022/10/4低线位高线位.2022/10/3 路线跨越主河的桥位选择:(1)在“S”形河段腰部跨河,以争取桥轴线与河流成较大交角。 3桥位选择 按路线与河流的关系:跨主流(跨河换岸) 跨支流.2022/10/4 路线跨越主河的桥位选择: 3桥位选择 按路线与河流的.2022/10/4.2022/10/3(2)在河弯附近选择有利位置跨越。 .2022/10/4(2)在河弯附近选择有利位置跨越。 .2022/10/3.2022/10/4.2022/10/3(3)在与路线接近平行的顺直河段上跨河,桥头引道难以舒顺,应尽量避免。.2022/10/4(3)在与路线接近平行的顺直河段上跨河,桥头引道难以舒顺,应不可避免时应设置斜桥、修改桥头线形或布置一段弯桥。 .2022/10/4不可避免时应设置斜桥、修改桥头线形或布置一段弯桥。 .202.2022/10/4.2022/10/3桥位选择:(1)从支河(沟)口直跨 (2)绕进支沟上游跨越 路线跨支流.2022/10/4桥位选择:(1)从支河(沟)口直跨路线跨支流.2022/10(二)几种河谷地形条件下的选线1开阔河谷1)沿河岸;2)靠山脚;3)直穿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