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物理八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在物理图像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图线的倾斜程度、图线与横纵坐标围成的图形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下列对如图所示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A图a中图线与横轴的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小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C图b中水平图线表示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D

2、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在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中以铜为镜意思是用磨光的铜面做镜子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正立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等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3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ABCD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A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游泳池注水后,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共享单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5下列关于人发出的声音和人的听声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3、 )A精巧的人体器官,可以发出世上所有的声音B次声和超声不为人耳所感知C人的听声范围要比动物的听声范围大许多D次声一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6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测量牛奶的密度鉴别金戒指的真伪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ABCD7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

4、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8在观察碘升华的实验中,小刚同学将碘锤浸入开水加热,小明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碘锤中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升华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B甲图中固态碘可能先变为液态,再由液态碘变为气态碘C选用甲图加热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碘锤受热均匀D做碘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加合理9在地铁站候车时,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列车高速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B空气流速减

5、小,压强减小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潜望镜B照相机C幻灯机D放大镜11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此过程为放热过程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12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B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50kg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C1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

6、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保持10不变B乙的电阻值保持20不变C甲、乙并联接在电压为2V电源上时,乙的功率为0.4WD甲、乙串联通过电路中电流为0.2A时,经过1s的时间,电阻甲产生的热量为0.6J14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乙运动的时间是甲的3倍,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A35B23C13D3215关于力和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由于惯性,投出去的篮球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静止D一小孩推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未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16如图所

7、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是( )A潭清疑水浅B铅笔弯折C借助透镜观察D手影游戏17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18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掩耳盗铃、低声细语、隔墙有耳、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BCD19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有了它,才构成了这个蔚蓝的星球。有了它,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下列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BCD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道路旁安装隔

8、音板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B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雾、露是水的气态,霜是水的固态21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虛像;潜水艇上的潜望镜用到了两片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虛像;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22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放在车厢小桌上的一本书,相对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火车上的座椅B火车司机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火车上的行李架23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9、=,可变形得到R=。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24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为反射角B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没有反射光线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25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大约是35oCB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50mm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

10、用时约为0.5min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2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日食B雨后天空出现彩虹C小孔成像D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27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减弱噪声对市民正常生活和休息的影响,我市采取了系列措施,以下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28噪声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在实际中不可行的是()A在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测装置B在住宅小区多植树C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D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29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

11、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C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D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逐渐远离玻璃板30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对雾霾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如图所示,是

12、某校科技小组研制的净化器原理图。闭合开关、后,风扇旋转吸入空气,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B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的性质。颗粒物与光洁金属网B接触后也带上负电,会受到金属网B对它的斥力而离开,被带有正电荷的活性炭棉芯层C牢牢吸引,这是利用_的原理,最终达成对空气的净化用。32晚上,在桌面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是 _ (选填“亮”或“暗”,下同)的,平面镜是 _ 的,这时因为光照在白纸发生了_反射,照在平面镜上发生了_反射3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要_(

13、选填“正对”或“斜视”)刻度线,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cm。34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将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电流表A2的示数将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35寒冷的冬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游客的嘴里不断呼出“白气”,这是_现象;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是_现象362019年12月16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第52、53颗卫星。火箭在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_的,说明运动和静止是_的。37如图,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折射角为 ,界面

14、右侧是 。(空气、玻璃)38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_现象。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39一辆重为2104N的汽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为4103N,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N,当加大油门,汽车所受牵引力突然增大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0图中所示的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长度是_,它的分度值是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

15、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当把蜡烛放在图乙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的、_的实像;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观察到的像与之前相比将_(选填“变大”或“变小”);(4)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以上装置,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某人的眼镜片。观察到:将该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该眼镜

16、片对光线有_作用。此人患有_眼。42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盐水的凝固点为_由此证明了小明的猜想是_(选填“正确”、“错误”)的,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原因是:在雪

17、上撒盐可以_(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甲图是甲物体的s-t图象,乙图是乙物体的v-t图象。求:(1)甲物体在3s内运动的路程和甲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经过6s后,甲、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44一 只瓶子的质量为0.2千克,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0.7千克。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V。(2)若在此瓶中装满另一种液 体时总质量为0.6千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液。

18、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详解】A图a中图线与横轴的夹角越大,表示的值越大,由可知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错误;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SVm,不是该物质的密度,故B错误;C图b中水平图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为svt,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故选D。2、C【详解】铜镜成像时平面镜成像,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选C3、C【详解】A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编折,而鱼在远离法线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A不符合题意;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而鱼和入射光线在法线同侧,所以照不到,故B不符合题意;C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9、鸟正好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能照到,故C符合题意;D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鸟不在反射光线经过的位置,所以照不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据此判断A;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据此分析B;光照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判断CD。4、C【解析】解:A、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A错误;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C、游泳池注水像变浅了是光的折射产生的,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利用光的反射将汽车射来的光再沿原路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故D错误。故

20、选:C。点睛: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因此应佩戴凹透镜矫正。紫外线能验钞。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光的反射,用互成直角的小平面镜,将自行车后面汽车或摩托车发出射来的光再按照原路反射回去。5、B【详解】A人能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在641300Hz,有很大的局限性,故A错误;B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为2020000Hz,频率小于20Hz的是次声,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所以次声和超声人耳都不能听到,故B正确;C很多动物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声音,例如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1550000Hz,比人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大许多,故C错误;D次声不

21、一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蝴蝶翅膀振动多发出的次声,能量较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D错误。故选B。6、D【详解】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取一小段铜导线,测出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求得的密度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

22、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故ABC错误,D正确。7、C【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规律逐项判断。【详解】摄像头为凸透镜,其原理为光的折射,应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特点相同,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则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8、D【详解】A碘升华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故A错误;B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热水槽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试管中的碘是从水中吸热,所以试管中碘的温度不可能高于水的温度100,达不到碘的熔点,不会熔化成液体,故B错误;CD甲图加热方式,烧杯中水的温度最高为100,碘达不到熔点,

23、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出现的碘蒸气只能是固态直接变成的,能更好地说明碘的升华;乙实验中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在加热过程,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先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碘蒸气,不一定是碘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选用图甲装置更加合理,故C错误,D正确。9、A【详解】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10、B【详解】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

24、,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B符合题意;C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而此时图中所示像距小于物距,故C不符合题意;D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分析】从图像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详解】A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质是晶体,则A错误。B从图像可以

25、看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不变的过程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则B错误;C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则C错误;D0t1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则D正确;故选D。12、A【详解】A中学生的升高大约为160cm,课桌的高度约为身高的一半80cm最为适合,故A符合实际;B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故B不符合实际;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5kg,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比体温要低,大约是25C,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13、C【详解】A由图象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当时,对应的电流为,由可得,甲的电阻值故A错

26、误;B由图象可知,乙电阻的阻值在变化,故B错误;C甲、乙并联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由图象可知,当电源的电压为2V时,通过甲、乙的电流,时符合,此时电路总电流则乙的功率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甲、乙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甲乙两端电压分别为、经过1s的时间,电阻甲产生的热量故D错误。故选C。14、B【详解】由知道,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故选B。15、B【解析】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停下来,是由于阻力的作用,故错误; B、投出去的篮球,由于惯性,篮球继续在空中飞行,故正确; C、受平衡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错

27、误; D、小孩推地面上的木箱,箱子不动,因此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故小孩用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错误 16、D【详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A项不符合题意;B水中笔上反射的光线是从水中斜着射向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笔的虚像,比笔的实际位置较水面要浅些,所以感觉水中的笔向上折断了,故B项不符合题意;C借助透镜观察时利用了放大镜成像的原理,放大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项不符合题意;D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所以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故D项符

28、合题意。17、D【分析】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18、B【分析】对每个成语从声学角度分别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或特性,然后

29、确定相同的一组。【详解】掩耳盗铃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综上所述,描述同一乐音特征的是和。故选B。【点睛】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利用所需的知识理解成语的物理含义。19、C【详解】A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A错误;B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B错误;C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冰变成水是熔化,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故C正确;D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

30、凝固,故D错误。故选C。20、D【详解】A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A错误;B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所以B错误;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升华和凝华现象,所以C错误;D根据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可得:露、雾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属于液态;霜、雪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属于固态,故D正确。故选D。21、C【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正确;潜水艇上的潜望镜用到了两片平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正确;无论是虚像还是实像,都有

31、光反射到照相机凸透镜上,都可以用照相机拍摄,故错误;较厚的玻璃两个面所成的像会影响实验效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故正确。故正确,错误。故选C。22、C【详解】A火车上的座椅和车是一整体,书相对于火车上的座椅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火车司机不动时,书相对于火车司机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列车员在相对于车运动,则书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火车上的行李架和车是一整体,书相对于火车上的行李架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书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D【详解】导体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

32、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只要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确定了,导体电阻就确定了。故选D。24、B【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为入射角,故A错误;B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必须使纸板与反射面垂直,这样才能在两块板上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故B正确;C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故C错误;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故D错误。25、D【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1cm

33、换算为1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课桌到地面的距离约为0.8m,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v=1.4m/s1.43.6km/h5.04km/h故D符合题意。故选D。26、B【详解】日食、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三点成一线”是光的直线传播在射击瞄准时的应用,都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故选B。27、B【详解】A在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音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城区设置禁止鸣笛路段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在道路和小区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4、;故C不合题意;D新建小区住房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B。28、A【详解】A在闹市区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在住宅小区多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9、C【详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与桌面垂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项正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B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

35、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B项正确;故B项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变短,所以此时像不能与蜡烛B完全重合,故C项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远离玻璃板,故D项正确故D项不符合题意;30、D【详解】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吸引轻小物体 异种电荷相互明吸引 【详解】1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

36、荷的光洁金属网B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B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活性炭棉芯层C牢牢吸引,这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点睛】32、亮 暗 漫 镜面 【详解】1234手电筒的光是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所以所有的反射光都垂直镜面竖直向上。因为人是从侧面看的,所以镜面反射的光几乎没有进入眼睛,故看到镜子是暗的;而入射到白纸上的光会发生漫反射,会向四面八方反射,即使人站在侧面看,也会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人看到白纸是亮的。33、正对 2.45 【详解】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即视线要正对刻度线。2由

37、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0.00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2.45cm,物体的长度是2.45cm。34、不变 变大 【详解】1由题意知,开关S闭合前,电路是只有R1的简单电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流表A1、A2的示数相同,当开关S闭合后,R1与R2并联,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R1所在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R1两端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表A1示数不变。2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值是R1与R2两条支路电流之和,故电流表A2示数变大。35、 液化 升华【解析】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由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而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38、寒冷的冬天,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少,这说明由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所以是升华现象。36、静止 相对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详解】1火箭在上升过程,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2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由此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7、30;45;空气【详解】1已知CD是界面,则由图可知,AOC=60,则BOD=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2而COE=45,则折射角为9045=453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38、液化 凝华 凝固放热 【详解】1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2“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3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莱不致冻坏。39、4103 不变 【详解】1汽车在马路面上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