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培训课件_第1页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培训课件_第2页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培训课件_第3页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培训课件_第4页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一、发生率 心律失常前三位:(1)室早;(2)房颤;(3)房早。 Pick为5000例一般人群常规ECG早搏发生率为14%(其中室早占50%)在有症状者ECG室早达25%以上 Bleiter用Holter检测1180人,监测10小时约60%的人有室早。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对检出室早患者进一步分析,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群室早为50%,器质性心脏病者室早检出为75%-85%二、室性早搏的分类 目的是区分病理性室早(器质性室早)和非病理性室早(非器质性室早)3室性早搏的临床

2、意义和治疗 对检出室早患者进一步分析,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 1.从心电图形态2.Lown分级3.Schamrah分型(1)心脏病出现的室早:多形性室早;二联律;连发性室早(或对、短阵室连);R on T(2)潜在器质性心脏的室早:伴有左室大、ST-T异常;运动诱发的室早;室早QRS低电压,0.14s,T波双支对称4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1.从心电图形态2.Lown分级3.Schamra4.动态心电图计量及分型 铃木等将Holter的室早达到1000个/24小时,定为Lown级标准,进而按昼夜的室早数量分布分型。(1)型(日型):夜间的室早白天的2倍/1小时者,(2)型(夜型):夜室早白室早

3、的2倍/小时者,(3)型(昼夜型):昼夜室早数相等。5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4.动态心电图计量及分型5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5. Schamaroth 室早分类法 指出Lown级别高的室早不一定为病理;它没有考虑到室早本身的形态特点(表1)6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5. Schamaroth 室早分类法6室性早搏的临 根据频率及形态分类;、级属低频率室早,、级高频率室早、干预性治疗。 6.Myerburg的室早分类法,表27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根据频率及形态分类;、级属低频率室早, 按形态分A级属低危,B、C、D、高危性, B、TDB有重要临床价值的室早7.Moss室早的分级法

4、简单的分为2级:(1)低危级:指迟发性、单源性,2年病死率10%;(2)高危级:指早发或多形性室早,2年病死率20%(病死率均属回顾性统计)8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 按形态分A级属低危,B、C、D、高危性, B、TD8.Surawicz按心律失常预后分为、级(表3)9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8.Surawicz9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9.Bigger等按照危险程序分级 按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序及其预后,将室早分为良性、潜在恶性恶性(表4)1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9.Bigger等按照危险程序分级1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10.判定室早临床意义的指数(1)室性早搏指数=(R-R)/

5、QT1.4时易发生室颤1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10.判定室早临床意义的指数1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三、具有一定共识的室早分类法(一)Lown分级法,见表5 有人把12级为简单型室早,3级或3级以上为复杂性室早,R on T系室速、室颤的先兆、警报性心律失常。1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三、具有一定共识的室早分类法 有人把12级为简1、对Lown分级的评价与争论认为分级越高,预后越差,猝死机会越多,也有很多研究认为不足之处:(1)将室早的频率指标(02级)和复杂指标(35级)混在一起进行分级,如以室早的最高级别为其结果时,又容易低估频率对预后的影响。(2)对30次/小时的频率。Mukha

6、rji对AMI后猝死危险因素2年随访结果室早10次/小时是AMI患者猝死的独立预测因素。1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1、对Lown分级的评价与争论1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3)过分强调了R on T室早的预后价值。Bigger等人认为成对室早和室速比Ron T型室早与猝死的相关性更大。(4)长程心电监护中,室早的发生频率及复杂性方面有较大的自然变异。但尽管Lown分级尚有许多不足,但临床证实频发、复杂的室早、短阵室速仍是AMI发生心性猝死的独立预测指标。14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3)过分强调了R on T室早的预后价值。Bigger等人(5)现认为Lown对AMI、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早的

7、危险分层实用价值;对扩张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室早的危险分层虽有研究,但尚缺乏共识。对正常人的室早没有预测价值。不管患者的临床情况统统用Lown分级对室早进行危险分层显然是错误的。15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5)现认为Lown对AMI、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早的危险分层实2、Lown 分级法仍然是AMI室早复杂程度分级最常用参考系统。(1)AMI后室早的发生详细,在80%90%,其中室早110次/小时者为50%;10次/小时为20%;或对室早30%;短阵室速为10%。Pantridge 294例AMI后1小时内50%的患者有室早(连续监护),4小时内有93%。AMI早期室早发生率100%(CCU病房监

8、测)。16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2、Lown 分级法仍然是AMI室早复杂程度分级最常用参考系(2)AMI发生室早的机制早期:损伤电流有关数小时后:以舒张期自动去极化(自律性增高)为主。数天、数周后:主要是折返机制(3)AMI患者病死率与分级的关系一级报告AMI后室早10次/小时者猝死率是无室早者的24倍;短阵室连是无短阵室速者的3倍。17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2)AMI发生室早的机制17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Anderson、Bpis报道:24小时心电图无成对和/或无成串室早者病死率为4%和4.3%;有110次成对和/或成串室早病死率达9.9%和9.5%;10次/小时病死率分别为22.

9、2%和14.8%Bigger随访2.5年、Anderson随访2年中,24小时无短阵室速者病死率为4.7%,1次发作者为30%,210次发作者为41%,10次者为50%。这些提示室早的复杂程度,是影响AMI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18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Anderson、Bpis报道:24小时心电图无成对和/或(4)慢性冠心病(无心肌梗死)室早的发生率:一组报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8%94%,平均81%。多形性室早发生率10%34%,平均为24%;成对室早1%40%,平均为16%;成串室早发生率2%21%,平均为11.2%;R on T现象2%。Ruberman报道416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

10、(无心梗证据):1小时心电图中室早发生率为34%,其中13%为多形性室早,6%为二联律,15%为成对、成串室早,5年的总病死率为18%。19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4)慢性冠心病(无心肌梗死)室早的发生率:19室性早搏的临(5)慢性冠心病病死率与室早的关系:Kotlur报道253例经冠造证实的慢性冠心病,其中221例(87%)随访时间5年。结果:21例(10%)猝死。死亡者不仅有高级别室早(、级)而且还有左室功能不良。Lown 0级+心功受损病死率4.6%,Lown 级+心功能正常病死率5.4%,Lown 级+心功能受损病死率25%。上述资料提示Lown分级对慢性冠心病的防治也是有一下参考作

11、用的。2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5)慢性冠心病病死率与室早的关系:2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3、对R on T型室早的评价 既往认为:R on T室早是AMI发生室速、室颤的前兆、高危的独立指标。 现认为:AMI发生的室速、室颤者有50%发作前无Ron T现象。而由R on T型室早促发室速者只占11%、促发室颤者只占6%。所以它对于原发性室颤的预测既不敏感也缺乏特异性故不宜作为高危指数。但是毕竟有11%可诱发室速、6%可诱发室颤,故仍应重视。室早本身不会引起死亡大多诱发室速或室颤而导致死亡。此外据研究12种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有10种是由室早诱发而其中大多为R on T型室早。所以出现在器质

12、性心脏病患者时仍应高度重视,尽快消灭。正常人也可出现R on T或R on P现象。2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3、对R on T型室早的评价2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12种室性心动过速1.特发生VT2.并行心律性VT3.束支折返性VT4.病理性阵发生VT5.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6.双向性VT7.继发性长QT综合征型Tdp8.先天性长QT综合征型Tdp9.缺血性心脏病型多形性VT10.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VT11.儿茶酚胺依赖型多形性VT12.Brugada综合征型多形性VT持发性心室颤动2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12种室性心动过速2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 频发室早,或对室早构成三

13、联律2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 频发室早,或对室早构成三联律2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图2 多源性室早24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2 多源性室早24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3 房颤伴多形性室早呈二联律25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3 房颤伴多形性室早呈二联律25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4 上条室早二联律;下条或串室早26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4 上条室早二联律;下条或串室早26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图5 短阵室速(非持续性室速)、成串27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5 短阵室速(非持续性室速)、成串27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图6 R on T型室早(A型)QT间期正常28室性早搏的临床意

14、义和治疗图6 R on T型室早(A型)QT间期正常28室性早搏的图7 R on T型室早引发多形性室速、心室颤动29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7 R on T型室早引发多形性室速、心室颤动29室性早图8 R on P型室早诱发Tdp3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8 R on P型室早诱发Tdp3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图9 R on P型室早诱发短阵室速3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9 R on P型室早诱发短阵室速3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图10 特迟性室早反复振动3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0 特迟性室早反复振动3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1 高度AVB伴成对室早、短阵室速(上条),中

15、条心室扑动,下条室颤3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1 高度AVB伴成对室早、短阵室速(上条),中条心室扑图12 度型房室传导阻滞伴Tdp (R on T 室早诱发)34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2 度型房室传导阻滞伴Tdp 34室性早搏的临床意图13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35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3 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35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4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R on T型室早)36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4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R on T型室早)36室性早图15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型Tdp(R on T型室早)37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5 先天性长QT综

16、合征型Tdp(R on T型室早)3图16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型Tdp(R on T型室早诱发)38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6 先天性长QT综合征型Tdp(R on T型室早诱发图17 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室速、极短联律间期型室早(联律间期300ms)诱发39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7 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室速、极短联律间期型室早(联律图18 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室速进展为心室颤动4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8 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室速进展为心室颤动40室性早搏图19 上条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室速下条为级短联律间期型室早4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19 上条极短联律间期型多形性室

17、速下条为级短联律间期型室图20 Brugada综合征型多形性室速R on T诱发4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20 Brugada综合征型多形性室速R on T诱发4图21 Brugada综合征型多形性室速(R on T诱发)4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21 Brugada综合征型多形性室速(R on T诱发图22 特发性心室颤动特发性J波(箭头所指 R on T室早诱发多形性室速、室颤)44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图22 特发性心室颤动特发性J波(箭头所指 R on T室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培训课件(二)从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预后意义的分类1、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指有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

18、失常为持续性室速或室颤2、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指有器质性心脏病,其心律失常为室早或无症状的短阵室速3、良性室性心律失常 指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上述分类方法仍然有不足之处 46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二)从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预后意义的分类46室性早搏的临床四、确定功能性室性早搏与器质性心脏病室早的基本条件(一)功能性室早的基本条件 亦称良性室早或不具有临床意义的室早1.多发生在健康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2.血流动力学无障碍,也无严重后果,一般无症状或轻微症状。3.可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有的达数年甚至十数年。4.常在安静情况下出现室早,例如饭后、刚卧床不久,情绪激动等时明显

19、增多,活动后可消失或明显减少。47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四、确定功能性室性早搏与器质性心脏病室早的基本条件47室性早(二)器质性室早的基本条件 亦称病理性室早或具有临床意义的室早。 室早多见于器质性因素所致。1、同时存在心脏病的临床依据,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等。2、伴有基础心电图异常,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肥厚或其它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等。3、室早呈“病理性”改变 如梗死性室早(室早呈qR、QR或Qr型,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对称倒置或直立);肌性室性早搏,QRS畸形增宽0.16s。4、伴发长QT综合征时的室早48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二)器质性室早的基本条件

20、亦称病理性室早或具有临床意义的5、在12种室速中有10种系室早诱发(其中大多为R on T型)。所以在这些室速发作间歇时的室早,应视为器质性的,或既往有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史或室颤发作史的室早患者。6、联律间期极短型室早(300ms);多种类型混合的室早(即同时伴有房性、房室交接区早搏等)7、R on T、R on P型室早在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应视为器质性的。8、器质性早搏具有病理基础,它可发生室速、室颤,故应认为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恶性心律失常。49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5、在12种室速中有10种系室早诱发(其中大多为R on T五、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1、器质性、功能性室早的区分是相对的,不能

21、绝对化2、室早定位不仅有心电图诊断的价值,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左右室室早问题3、肌性室性早搏4、极短联律间期型室早 室速室颤5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五、几个有关问题的探讨50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治疗一、室早的治疗目的(一)减轻室早产生的症状(二)改善室早患者的生存(三)对药物治疗室早的评价1、Holter2、药物电生理3、其它方法5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治疗51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二、室早的治疗对策1、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用药。解释清楚。2、无器质性心脏病,有症状而影响工作、生活者;先用镇静剂,无效用慢心律、普罗帕酮。心率偏快、血压偏高用受体阻滞剂。3、有器质性

22、心脏病伴轻度心功能不全者:原则上只处理基础心脏病。不必用针对室早的药物。如室早引起明显症状者则参与2条用药。5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二、室早的治疗对策52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疗4、有器质性心脏病并有较重的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成对或成串的室早,宜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慢心律等不用心律平。紧急情况下可静脉给药。5 、 AMI早期出现的室早,宜静脉用胺碘酮、利多卡因、受体阻滞剂。无效者可用普鲁卡因胺等。AMI后期及陈旧性心梗出现的室早,可参考第3、4条用药,宜首选胺碘酮或受体阻滞。6、室早伴发心衰、低血钾、洋地黄中毒,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等情况时,应先积极治疗上述病因。7、曾有室速、室颤发作史,或在室速发作间歇期时的室早,(尤其是R on T型室早、极短联律间期型室早)应选用曾对室速治疗有效的药物(或相应的药物)治疗。53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和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