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_第1页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_第2页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_第3页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_第4页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15*2=30)1、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的理解(13)2、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的理解(14-15)3、散点图(适合描述二元变量之间的关系;右侧倾为正相关;左侧倾为负相关;越近园形;相关程度月低,越近直线相关越高)(70)4、线形图,表示事物发展演变趋势(32-37)5、条形图表示统计量之间数量关系6、圆形图表示统计事项在总体中的比例。7、集中量数(数据集结的趋势。代表值:算术平均,中位数、众数)8、差异量数(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变化幅度的值。代表值:平均差AD、标准差S)9、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平均数为原X +c,标准差不变。4210、年级常模的理解9311、效度

2、、信度、(一个测验的质量)难度、区分度(一个题目的质量)的理解p11812、布鲁姆教育目标三个主要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理解16013、情景测验法的理解。(198)14、对确定事件与概率事件的理解20615、概率的取值范围0,1,小于0.05或0.01的概率(小概率)16、对正态分布的理解21117、抽样方法的理解21818、对统计假设的理解23519、对单、双侧检验的理解24520、Z检验(2个均数之差),F检验(3个以上均数差异)X2检验(计数数据之差) 的理解二、名词解析(3*5=15)1、描述统计:是对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表达42、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

3、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33、抽样误差(标准误)描述所抽样本特征量数离散程度的指标2274、方差分析: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2955、教育测量: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 值。56、次数分布: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多少情况,或者是这批数 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分布。187、集中量数:观测数据具有向某点集中的趋势,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 叫集中量数。8、差异量数: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数。9、地位量数(pR、z):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6310、相关系数: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性相关的强度与方向。68

4、11、常模: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平均水平。9012、信度:多次测验结果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量的信度。12913、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确定测量到它所要测量得东西的程度。13915、区分度:是指题目有效地区分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的不同水平的程度12516、形成性测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况的测验。15117、诊断性测验:为探测与确定学习困难原因而施测的一类测验。15118、终结性测验:在课程结束或教学大周期结束时,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程度 和学生对预期学习结果掌握程度的一类测验。15219、抽样分布: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等容量的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某 个

5、特征量数由这些特征量数形成的分布,称为这个特征量数的抽样分布。22520、能力倾向测量:测量一个人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内在潜力,旨在预 测未来成功可能性的一种心理测验。18621、总体:客观世界中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元素的全体称为总体。2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23、参数:代表总体特征的量数称为参数。三、简答题(不准留空白,极尽可能做答100字5*3=15)1、数据有哪些特点?(1)数据的离散性:数据的变异性:指人们在得到数据的过 程中,数据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变化的形式出现。(3)数据的规律性:一定范围 内变化着的一组观测数据潜存着某些规律。162、建立常模的

6、步骤是什么?(1)要科学抽样,从清楚而明确地定义的“特定人群” 总体中,抽取到容量足够大,并确具代表性的被试样组。(2)用拟建立常模的测验。 对收集到的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真正把握被试样组在测验上的普遍水 平或水平分布状况。903、效度有哪些种类?试举例说明。(1)内容效度:测验项目构成应测行为领域代表 性样本的程度,主要分析测验项目所考核的知识技能覆盖面、能力水平考核情况, 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深度和结构比例。(2)效标关联效度:测验预测个体在类似或特 定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例如,参照韦氏智力测验编制一个能团体施测的纸 笔形式的智力测验,要考核其效度,使用到效标关联效度。(3)结构效度

7、:测验测 得心理学理论所定义的某一心理结构或特质的程度。如:测智力、人格结构焦虑 等。141-1444、实验技能考核的三条原则是什么?(1)实践性为主的原则:即应以动手操作为主。 全面性原则:要尽力考核到实验操作及其前后的各个环节。客观化原则: 要建立在行为观察为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1565、课堂成就测验有哪些特点?(1)简易,(2)灵活(3)随意(4)性能差。1586、心理测验有哪些主要用途?(1)人才选拔。(2)人员安置和人事管理。(3)临床心 理学研究。(4)学校心理服务。(5)建立和检验假设。1767、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1)流畅性:即心智活动流利畅达,左右逢源,能

8、在 单位时间内表达出比常人多得多的观点,其反应迅速且众多。变通性:指思维 灵活多变,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独特性:即表现出异乎寻常,新颖独到的 见解。1888、影响样本的对总体代表性的三个因素? 2189、假设检验的步骤有哪些?(1)根据题目的设问提出虚无假设H0; (2)选定显著性 水平a; (3)将求得的检验统计量值与临界值作比较,根据其是否进入危机域而作 出是否拒绝虚无假设的统计结论。24210、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1)总离均差平方和的可分解性:组内离均差平方和和 组间离均差平方和。(2)总体正态性只有符合总体正态性的条件,。(3)样本随机性 样本随机性(4)方差齐性30011、

9、怎样学好教育统计与测量?(1)切实下功夫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原理,弄懂内在 的逻辑和方法、概念和原理是基础。(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做好练习,并力 争用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要重视掌握计算工具。1012、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用途是什么?(1)说明学习者掌握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程 度,以便作出掌握与未掌握、合格与未合格的分类决策。(2)通过标准参照测验给 学习者一个成绩,以提供出学习者个人学习经历和已达水平的证明资料。评价 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153四、简单计算题:(怎么都需要把数据带进去计算3*4=12)1、次数分布表的阅读与理解。(21累加次数和相对累加次数)3、平均差的计算

10、公式为:AD _亦厂。4、X2统计量的一般表达式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义? 一般表达式是X2 =Y (f -匕)2理论次数和实得次数265-266fe5、积差相关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计算两个变量的平均值X和7 ; (2)计算离差值X = X -X和 =Y -Y ; (3)计算各对离差值乘积X7以及乘积和x X7。;(4)计算数据X的离差平方和,即 i ii iiXX 2 ; (5)计算数据Y的离差平方和,即X 7 2 (6)把上述有关结果代入公式,求 iii出 r 。 (73 表 3-1)6、求取常模团体测验分数组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公式z =亨(无单位,共同起点)7、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哪些?如

11、何求取?(1)常用的集中量数有:算术平均数、加权 算术平均数。通过下列方法求取:算术平均数Y X TOC o 1-5 h z X = X1 + X1 + Xn = 加权算术平均数: nn- WX + WX + + WX Z WXX = 1_1 2_2n_n =卜wW + W + +W乙W45 例 612ni五、论述题:(极尽可能做答200字左右、不准留空白10)1、集中量数、差异量数、与地位量数之间的区别? 40页第二章2、试述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的主要差异,及两者的共同点?(1)主要有如 下一些差异:常模参照测验通常是一种相对评分,采用相对等级分数、百分等 级分数或标准分数体系,说明的

12、是被试在某一被试团体中的相对地位;而标准参 照测验的成绩通常是一种绝对评分,采用卷面分数,或者参照既定标准下的等级 评定分数,或者答对题目的百分比(即掌握百分比),说明的是被试达成某一教学 目标,或掌握某一范围内的知识技能的实有程度。常模参照测验在设计意图上 比较强调对个体能力的区分鉴别,因而在题目的难度方面多为中等而不用偏难或 偏易的题目,以增加测验的区别功能和选拔功能;而标准参照测验在设计意图上 考虑的是测验内容抽样是否良好地代表一组既定的能力标准或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此理念支配下,题目难度要与既定的学习任务相匹配,而不管题目是否偏易还 是偏难。常模参照测验通常涉及更Jr“泛的、难以明确限

13、定的学习内容与能力 目标,对每一项能力或目标一般只用少量题目加以测量;而标准参照测验相对来 说,测验内容集中在限定的学习任务上,对每一项学习任务或目标通常用较多数 量的题目来测量,在许多情况下,测验分数要针对各个具体的目标能力进行分项 解释。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之间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以所学 过的教学内容为命制题目的素材;它们都使用大体相同的题目类型;它们都 需要讲究题目的质量(如信度和效度等);它们通常都有相同的答题方式和评分准则;它们通常都以相同的方式来安排题目构成试卷等。3、前面简答可做论述题准备六、综合计算(怎么都需要照抄公式并把数据带进去计算9*2=18)1、正态分布(Z-P对应及人数计算P214例2; 215图7-3)2、差异显著性检验:1)、H0:无差异2)、Zt= 81- 2 = Z =2、差异显著性检验:1)、H0:无差异、;n(Zt检验可以通用,公式会在题中给出,这里仅举例而已。理解符号即可,代入数据计算)、3)、做决策(0.05或0.01) 245例2 (ZN1.96, PW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