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_第1页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_第2页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_第3页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_第4页
最新版教育心理学课件3-成就动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成就动机参考书:人类动机,R.E.Franken著,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动机心理学,H.L.Petri&J.M.Govern著,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Bandura著,孙煜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第三章成就动机参考书:人类动机,R.E.Franken著2一、动机的概念(一)定义:推动并维持个体的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力第一节动机及动机理论概述2一、动机的概念(一)定义:第一节动机及动机理论概述31、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二)动机与活动的关系:2、动机与效果之间关系复杂31、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二)动机与活动的关系:2、动机与4效率动机水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倒U曲线4效率动机水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倒U曲线5效率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容易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较难的任务5效率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6二、动机的基本因素需要、诱因(一)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6二、动机的基本因素需要、诱因(一)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7(二)诱因能够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动机产生的外因7(二)诱因能够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动机产生的外因8需要(内因)诱因(外因)推拉动机8需要(内因)诱因(外因)推拉动机9三、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9三、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10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睡眠/母性)2、社会动机(成就/权力/亲合)10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被试好味道(添加香草)坏味道(添加奎宁)正常体重者10.66.4肥胖体重者13.92.611摄入牛奶的量(超重与饮食)被试好味道坏味道正常体重者10.66.4肥胖体重者13.9212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睡眠/母性)2、社会动机(成就/权力/亲合)12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13(二)学习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1、原始动机2、习得动机13(二)学习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1、原始动机2、习得动机14(三)动机的意识水平1、有意识的动机2、无意识动机14(三)动机的意识水平1、有意识的动机2、无意识动机15(四)动机的指向1、内在动机2、外在动机Deci效应:外部奖励有可能降低内部动机15(四)动机的指向1、内在动机2、外在动机Deci效应:16五、动机冲突(一)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得到满足16五、动机冲突(一)含义:17(二)分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17(二)分类双趋冲突六、动机理论简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Freud本能理论Hull驱力降低理论Maslow需要层次理论Weiner成就归因理论18六、动机理论简介精神分析Freud本能理论1819(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Freud的本能理论19(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Freud的本能理论201、行为的根本动力在于本能Libido(力必多):基本的心理能量201、行为的根本动力在于本能Libido(力必多):21生本能死本能1)本能的基本种类OedipusComplex21生本能死本能1)本能的基本种类OedipusCompl222)本能的基本特征1))本能具有身体过程的来源2))本能是具有力量的本能的力量与其未得到满足的时间成正比3))本能是有目的的4))本能是有对象的222)本能的基本特征1))本能具有身体过程的来源2))232、基本的动机模式行动思维原始本我-行动-满足(原始行动模式)本我-幻想-满足(原始思维模式)

次级本我-自我-延迟行为-满足(次级行动模式)

本我-自我-幻想-满足(次级思维模式)

232、基本的动机模式行动思维原始本我-行动-满足(原始行动24评价价值:并非所有行为都受理性的支配不足:过于强调本能的作用24评价价值:并非所有行为都受理性的支配不足:过于强调本能25(二)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Hull的驱力降低理论25(二)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Hull的驱力降低理论26驱力,内驱力,drive当个体处于某种需要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力图满足需要、恢复平衡的内部驱动力量26驱力,内驱力,drive当个体处于某种需要状态时所产生27个体行为的动机是为了降低由需要所导致的驱力需要-驱力-行为动机=驱力*习惯*诱因27个体行为的动机是需要-驱力-行为动机=驱力*习惯*诱因28评价价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局限:不利于培养内在动机28评价价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局限:不利于培养内在动机29(三)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Maslow需要层次理论29(三)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Maslow需要层次理论30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缺失需要生长需要30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31低级需要得到满足,高级需要才会出现1、需要的满足是就相对的意义来说的2、基本需要的顺序可能具有个体特点

补充31低级需要得到满足,高级需要才会出现1、需要的满足是就相对32评价特色:积极的人性观局限:机械性(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32评价特色:积极的人性观局限:机械性(没有认识到33(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行为不是受环境控制,而是受个体对环境的认知控制Weiner成就归因理论33(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行为不是受环境控制,Weiner(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

Weiner成就归因理论概念原因知觉原因维度理论要点34(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

Weiner成就归因理论34概念: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的过程意料之外的事情更可能引起自发的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行为原因的主观解释,而不一定是客观原因本身;但主观解释比客观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35概念: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的过程35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者与行为者的关系:自我归因、他归因36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者与行为者的关系:3637能力、努力、运气、他人的帮助最常见的原因知觉37能力、最常见的原因知觉38归因维度1、原因源2、可控性3、稳定性38归因维度1、原因源2、可控性3、稳定性39行为后果归因情绪成败预期后继行为积极性S————O—————————R成就归因理论要点个体对行为的成败结果所作的归因,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以及对后继行为的成败预期,并进而影响后继行为的积极性39行为归因情绪成败预期后继行为S————O————————401、归因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依赖于结果的情绪

依赖于归因的情绪

401、归因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依赖于结果的情绪依赖于归因的41(1)原因知觉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情绪反应成功失败能力自信自卑努力激动、满意内疚、悔恨他人的帮助感激怨恨运气庆幸沮丧41(1)原因知觉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情绪反应成功失败能力42(2)原因维度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源与自尊、自豪等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相联系稳定性与对未来的希望有关的情绪相联系可控性与内疚、羞愧(失败情境、自我归因)、气愤、无奈(失败情境、他人归因)等相联系42(2)原因维度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源与自尊、自豪等自我432、情绪反应对行为的影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感激——报答同情——帮助愤怒——攻击432、情绪反应对行为的影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感激——报答443、归因对成败预期的影响稳定性维度是影响成败预期的重要因素稳定性高的原因:预期出现相同的结果稳定性低的原因:预期出现不同的结果

443、归因对成败预期的影响稳定性维度是影响成败预期的重要454、成功预期对行为的影响

预期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就越有可能会进行某项活动;反之亦然

454、成功预期对行为的影响预期成功的可能性越高,46评价是所有动机理论中最突出人的本质的一种46评价是所有动机理论中47第二节成就动机理论历史简介Murry1938“成就需要”《主题统觉测验》TATthematicapperceptiontest47第二节成就动机理论历史简介Murry1938“成48McClelland《成就动机》(1953)《成就社会》(1961)48McClelland《成就动机》(1953)《成就社49一、成就动机的含义及成分概念(Atkinson):个体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且在活动中能获得优异结果或能超过他人的心理倾向愿意做;想做好49一、成就动机的含义及成分概念(Atkinson):501、认知内驱力:探究和理解2、自我提高内驱力:地位的提高3、附属内驱力:重要他人的喜爱成分(Ausubel)501、认知内驱力:探究和理解2、自我提高内驱力:地位的提高51影响三种成分在动机中的比重的因素

年龄

性别

人格特征

社会阶层

文化背景51影响三种成分在动机中的比重的因素年龄性别人格特征52二、成就动机理论简介

(一)McClelland&Atkinson:成就动机理论52二、成就动机理论简介(一)McClelland&A53动机的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T=M×P×I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回避失败53动机的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T=M×P×I补充:追求成功的动机低高回避失败的动机低失败接受者成功导向者高失败回避者过度努力者54M.V.Covington&B.Roberts,1992补充:追求成功的动机低高回避失败的低失败接受者成功导向者高失55Ts=Ms×Ps×Is

Tf=Mf×Pf×If

T=Ts-Tf=Ms×Ps×Is-Mf×Pf×If

Pf=1-Ps

If=1-Pf=Ps

Is=1-Ps

T=Ts-Tf=Ms×Ps×(1-Ps)-Mf×(1-Ps)×Ps

=(Ms-Mf)×[Ps×(1-Ps)](成功的可能性与失败的可能性之和为1)(I=1-P:成功的可能性越高满意感越低)(If=Ps: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失败时越沮丧)(Is=1-Ps

:成功的可能性越低成功时越满意)55Ts=Ms×Ps×IsTf=Mf×Pf×IfT=Ts56成就倾向不同的人,在选择成就任务时有不同的表现

1、T的方向由(Ms-Mf)而决定面临任务时的基本态度:Ms>Mf:趋近任务Ms<Mf

:回避任务2、Ps×(1-Ps)当Ps=0.5时取得最大值对任务难度的偏好:Ms>Mf:偏好中等难度的任务Ms<Mf:偏好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56成就倾向不同的人,1、T的方向由(Ms-Mf)而决定(二)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概念理论要点影响因素57(二)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概念57581、自我效能的概念

个体对于自己能成功地执行某项特定任务的期待

581、自我效能的概念个体对于自己59Bandura对“效能期待”与“结果期待”进行了区分

59Bandura对602、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观点

个体行为的动机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则动机水平高;自我效能感低,则动机水平低602、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观点个体行为的动机受自我效能感的具体表现影响对活动任务的选择影响努力程度影响对困难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行为的坚持性影响归因方式61具体表现影响对活动任务的选择61623、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

1)个体的成败经验

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受归因方式制约

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形成,成败经验的影响非常有限成功,自我效能感增强?失败,自我效能感降低?

623、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1)个体的成败经验成败经验对自632)替代经验替代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因素

A.观察者对自己与榜样之间相似性的知觉

B.观察者对自己与榜样所面临任务的相似性的知觉C.榜样的数量632)替代经验替代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因素A.644)口头说服

5)生理状态

6)情绪状态

7)远距离的和最邻近的来源

3)想象经验

644)口头说服5)生理状态6)情绪状态7)远距离的和65(三)Weiner:动机归因理论(存目)65(三)Weiner:(四)Pintrich成就目标理论含义类型理论要点66(四)Pintrich成就目标理论含义66671、成就目标的含义

个体对于所从事的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671、成就目标的含义个体对于682、成就目标的类型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682、成就目标的类型两分法69掌握目标masterygoal成绩目标performancegoal掌握目标:学习的意义在于理解和掌握成绩目标:学习的意义在于获得好成绩两分法69掌握目标masterygoal掌握目标:学习的意义在70两类成就目标的对比掌握目标成绩目标成功是提高、进步、掌握、创新高成绩、比别人更好的表现

有价值的是努力,挑战有难度的任务避免失败

满足感的产生是基于进步、掌握成为最好的,低努力的成功

喜欢的工作环境有助于个人潜能的成长,学习能建立不同的成绩等级

努力的理由是活动内在的、个人的意义证明个人的价值

评价成败的依据绝对标准,进步的证据相对标准

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失败、缺乏能力的证据

能力是通过努力发展的天生的、固有的

70两类成就目标的对比掌握目标成绩目标成功是提高、进步、71三分法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performance-approachgoal、成绩回避目标performance-avoidancegoal71三分法掌握目标、72四分法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72四分法掌握接近目标、73掌握目标成绩目标接近状态回避状态关注的焦点:掌握、学习、理解判断成功的标准:自我标准(自己有了进步、提高)关注的焦点:如何避免不理解和没有掌握的情况判断成功的标准:自我标准(没有退步)关注的焦点:如何超越他人,显得自己聪明、最棒判断成功的标准:社会比较(比别人有更好的成绩或表现)

关注的焦点:如何不使自己显得低能、比别人笨判断成功的标准:社会比较(不比别人成绩更差或表现更差)73掌握目标成绩目标接近状态回避状态关注的焦点:判断成功的标74个体关于能力本质的观念,会影响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成就目标进而又影响着个体在成就情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动机模式能力观成就目标动机模式情绪认知行为3、成就目标理论要点74个体关于能力本质的观念,能力观成就目标动机模式情绪认知行75(1)不同的能力观能力的增长观、能力的实体观

75(1)不同的能力观能力的增长观、76(2)能力观对目标的影响能力增长观成就情境:提高能力的机会目标:对任务的掌握、自身能力的发展(掌握定向)能力实体观成就情境:对自身能力的检验和测量目标:如何获得高成绩,避免低能的评价(成绩定向)76(2)能力观对目标的影响能力成就情境:提高能力的机会77(3)目标对动机模式的影响认知方面1)失败归因:掌握:努力归因;成绩:能力归因2)对努力与能力的关系的认识:掌握:正比;成绩:反比情绪方面行为方面掌握:能保持积极情绪;成绩:消极情绪掌握:积极(选择挑战性任务、偏好深层策略);成绩:消极(选择较为容易的任务、偏好浅层策略)77(3)目标对动机模式的影响认知方面1)失败归因:2)78第三章成就动机参考书:人类动机,R.E.Franken著,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动机心理学,H.L.Petri&J.M.Govern著,郭本禹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人类动机:比喻、理论和研究,Bandura著,孙煜明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第三章成就动机参考书:人类动机,R.E.Franken著79一、动机的概念(一)定义:推动并维持个体的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力第一节动机及动机理论概述2一、动机的概念(一)定义:第一节动机及动机理论概述801、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二)动机与活动的关系:2、动机与效果之间关系复杂31、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二)动机与活动的关系:2、动机与81效率动机水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倒U曲线4效率动机水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倒U曲线82效率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容易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较难的任务5效率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83二、动机的基本因素需要、诱因(一)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6二、动机的基本因素需要、诱因(一)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84(二)诱因能够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动机产生的外因7(二)诱因能够满足需要的刺激物动机产生的外因85需要(内因)诱因(外因)推拉动机8需要(内因)诱因(外因)推拉动机86三、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9三、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功能87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睡眠/母性)2、社会动机(成就/权力/亲合)10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被试好味道(添加香草)坏味道(添加奎宁)正常体重者10.66.4肥胖体重者13.92.688摄入牛奶的量(超重与饮食)被试好味道坏味道正常体重者10.66.4肥胖体重者13.9289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睡眠/母性)2、社会动机(成就/权力/亲合)12四、动机的分类(一)需要的性质1、生理动机(进食/饮水/90(二)学习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1、原始动机2、习得动机13(二)学习在动机形成中的作用1、原始动机2、习得动机91(三)动机的意识水平1、有意识的动机2、无意识动机14(三)动机的意识水平1、有意识的动机2、无意识动机92(四)动机的指向1、内在动机2、外在动机Deci效应:外部奖励有可能降低内部动机15(四)动机的指向1、内在动机2、外在动机Deci效应:93五、动机冲突(一)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不能同时得到满足16五、动机冲突(一)含义:94(二)分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17(二)分类双趋冲突六、动机理论简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Freud本能理论Hull驱力降低理论Maslow需要层次理论Weiner成就归因理论95六、动机理论简介精神分析Freud本能理论1896(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Freud的本能理论19(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Freud的本能理论971、行为的根本动力在于本能Libido(力必多):基本的心理能量201、行为的根本动力在于本能Libido(力必多):98生本能死本能1)本能的基本种类OedipusComplex21生本能死本能1)本能的基本种类OedipusCompl992)本能的基本特征1))本能具有身体过程的来源2))本能是具有力量的本能的力量与其未得到满足的时间成正比3))本能是有目的的4))本能是有对象的222)本能的基本特征1))本能具有身体过程的来源2))1002、基本的动机模式行动思维原始本我-行动-满足(原始行动模式)本我-幻想-满足(原始思维模式)

次级本我-自我-延迟行为-满足(次级行动模式)

本我-自我-幻想-满足(次级思维模式)

232、基本的动机模式行动思维原始本我-行动-满足(原始行动101评价价值:并非所有行为都受理性的支配不足:过于强调本能的作用24评价价值:并非所有行为都受理性的支配不足:过于强调本能102(二)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Hull的驱力降低理论25(二)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Hull的驱力降低理论103驱力,内驱力,drive当个体处于某种需要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力图满足需要、恢复平衡的内部驱动力量26驱力,内驱力,drive当个体处于某种需要状态时所产生104个体行为的动机是为了降低由需要所导致的驱力需要-驱力-行为动机=驱力*习惯*诱因27个体行为的动机是需要-驱力-行为动机=驱力*习惯*诱因105评价价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局限:不利于培养内在动机28评价价值: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局限:不利于培养内在动机106(三)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Maslow需要层次理论29(三)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Maslow需要层次理论107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缺失需要生长需要30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108低级需要得到满足,高级需要才会出现1、需要的满足是就相对的意义来说的2、基本需要的顺序可能具有个体特点

补充31低级需要得到满足,高级需要才会出现1、需要的满足是就相对109评价特色:积极的人性观局限:机械性(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32评价特色:积极的人性观局限:机械性(没有认识到110(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行为不是受环境控制,而是受个体对环境的认知控制Weiner成就归因理论33(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行为不是受环境控制,Weiner(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

Weiner成就归因理论概念原因知觉原因维度理论要点111(四)认知主义的动机理论

Weiner成就归因理论34概念: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的过程意料之外的事情更可能引起自发的归因归因反映的是个体对于行为原因的主观解释,而不一定是客观原因本身;但主观解释比客观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行为112概念: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的过程35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者与行为者的关系:自我归因、他归因113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者与行为者的关系:36114能力、努力、运气、他人的帮助最常见的原因知觉37能力、最常见的原因知觉115归因维度1、原因源2、可控性3、稳定性38归因维度1、原因源2、可控性3、稳定性116行为后果归因情绪成败预期后继行为积极性S————O—————————R成就归因理论要点个体对行为的成败结果所作的归因,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以及对后继行为的成败预期,并进而影响后继行为的积极性39行为归因情绪成败预期后继行为S————O————————1171、归因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依赖于结果的情绪

依赖于归因的情绪

401、归因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依赖于结果的情绪依赖于归因的118(1)原因知觉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情绪反应成功失败能力自信自卑努力激动、满意内疚、悔恨他人的帮助感激怨恨运气庆幸沮丧41(1)原因知觉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情绪反应成功失败能力119(2)原因维度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源与自尊、自豪等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相联系稳定性与对未来的希望有关的情绪相联系可控性与内疚、羞愧(失败情境、自我归因)、气愤、无奈(失败情境、他人归因)等相联系42(2)原因维度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原因源与自尊、自豪等自我1202、情绪反应对行为的影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感激——报答同情——帮助愤怒——攻击432、情绪反应对行为的影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感激——报答1213、归因对成败预期的影响稳定性维度是影响成败预期的重要因素稳定性高的原因:预期出现相同的结果稳定性低的原因:预期出现不同的结果

443、归因对成败预期的影响稳定性维度是影响成败预期的重要1224、成功预期对行为的影响

预期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就越有可能会进行某项活动;反之亦然

454、成功预期对行为的影响预期成功的可能性越高,123评价是所有动机理论中最突出人的本质的一种46评价是所有动机理论中124第二节成就动机理论历史简介Murry1938“成就需要”《主题统觉测验》TATthematicapperceptiontest47第二节成就动机理论历史简介Murry1938“成125McClelland《成就动机》(1953)《成就社会》(1961)48McClelland《成就动机》(1953)《成就社126一、成就动机的含义及成分概念(Atkinson):个体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且在活动中能获得优异结果或能超过他人的心理倾向愿意做;想做好49一、成就动机的含义及成分概念(Atkinson):1271、认知内驱力:探究和理解2、自我提高内驱力:地位的提高3、附属内驱力:重要他人的喜爱成分(Ausubel)501、认知内驱力:探究和理解2、自我提高内驱力:地位的提高128影响三种成分在动机中的比重的因素

年龄

性别

人格特征

社会阶层

文化背景51影响三种成分在动机中的比重的因素年龄性别人格特征129二、成就动机理论简介

(一)McClelland&Atkinson:成就动机理论52二、成就动机理论简介(一)McClelland&A130动机的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T=M×P×I成就动机:追求成功、回避失败53动机的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T=M×P×I补充:追求成功的动机低高回避失败的动机低失败接受者成功导向者高失败回避者过度努力者131M.V.Covington&B.Roberts,1992补充:追求成功的动机低高回避失败的低失败接受者成功导向者高失132Ts=Ms×Ps×Is

Tf=Mf×Pf×If

T=Ts-Tf=Ms×Ps×Is-Mf×Pf×If

Pf=1-Ps

If=1-Pf=Ps

Is=1-Ps

T=Ts-Tf=Ms×Ps×(1-Ps)-Mf×(1-Ps)×Ps

=(Ms-Mf)×[Ps×(1-Ps)](成功的可能性与失败的可能性之和为1)(I=1-P:成功的可能性越高满意感越低)(If=Ps:成功的可能性越高失败时越沮丧)(Is=1-Ps

:成功的可能性越低成功时越满意)55Ts=Ms×Ps×IsTf=Mf×Pf×IfT=Ts133成就倾向不同的人,在选择成就任务时有不同的表现

1、T的方向由(Ms-Mf)而决定面临任务时的基本态度:Ms>Mf:趋近任务Ms<Mf

:回避任务2、Ps×(1-Ps)当Ps=0.5时取得最大值对任务难度的偏好:Ms>Mf:偏好中等难度的任务Ms<Mf:偏好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56成就倾向不同的人,1、T的方向由(Ms-Mf)而决定(二)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概念理论要点影响因素134(二)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概念571351、自我效能的概念

个体对于自己能成功地执行某项特定任务的期待

581、自我效能的概念个体对于自己136Bandura对“效能期待”与“结果期待”进行了区分

59Bandura对1372、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观点

个体行为的动机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则动机水平高;自我效能感低,则动机水平低602、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观点个体行为的动机受自我效能感的具体表现影响对活动任务的选择影响努力程度影响对困难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影响行为的坚持性影响归因方式138具体表现影响对活动任务的选择611393、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

1)个体的成败经验

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受归因方式制约

一旦强大的自我效能形成,成败经验的影响非常有限成功,自我效能感增强?失败,自我效能感降低?

623、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1)个体的成败经验成败经验对自1402)替代经验替代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因素

A.观察者对自己与榜样之间相似性的知觉

B.观察者对自己与榜样所面临任务的相似性的知觉C.榜样的数量632)替代经验替代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因素A.1414)口头说服

5)生理状态

6)情绪状态

7)远距离的和最邻近的来源

3)想象经验

644)口头说服5)生理状态6)情绪状态7)远距离的和142(三)Weiner:动机归因理论(存目)65(三)Weiner:(四)Pintrich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