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定刚体的惯性张量_第1页
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定刚体的惯性张量_第2页
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定刚体的惯性张量_第3页
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定刚体的惯性张量_第4页
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定刚体的惯性张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定刚体的惯性张量摘要:利用手机陀螺仪传感器和phyphox软件,记录手机在空中自由旋转时的角速度曲线,根据质心系中的总角动量和机 械能守恒,可以确定手机惯性张量的相对值.在惯性张量的非对角元素为零的假设下,得到了对角元素相对值的解析表达式. 如果考虑非对角元素,则可以用梯度下降算法求解,将结果代入欧拉动力学方程,验证了其正确性.关键词:惯性张量;phyphox;陀螺仪;欧拉方程(4(4)(5)在研究转动问题时,刚体的惯性张量是一个重 要的参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惯性张量的测量一 般只限于刚体绕某固定轴的转动惯量.对于质量分 布情况未知的刚体,至少需要测量六个绕不同轴的 转动惯量

2、才可以得到完整的惯性张量.目前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定刚体某个方向上的转 动惯量已是比较成熟的物理实验$,事实上,手机 陀螺仪传感器可以同时记录手机(作为一个刚体)3 个方向的角速度变化曲线,可利用这个便利性研究 刚体的三维转动.本文讨论一种测量手机惯性张量 (相对值)的测量方法.这个方法只需要以不同初始 角速度释放手机,利用phyphox软件记录手机在空 中下落并自由转动过程中的角速度变化曲线,然后 利用质心系中的转动动能守恒与总角动量守恒,就 可以计算出手机惯性张量各矩阵元的相对大小.这 个方法的一大优点是:由于转动动能与总角动量都 是标量,在数据处理中可以避开繁琐的坐标变换 计算.1实验原理1

3、.1简化惯性张量刚体的惯性张量通常表示为以下的3x3对阵 矩阵, TOC o 1-5 h z (II I 444E4C+ = IE4 1( 1)KC4Icy Icc y因为手机几何对称性好,质量分布大致均匀,不妨先 仅假设+的非对角元素为零,即(I00、+/ = 0I0(2)、00L这里为方便起见,已将I.4、妇,、八分别简记为I.、 I、八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如果忽略空气阻力,手 机在质心系中满足转动动能守恒与总角动量守 恒.设phyphox软件在一次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 记录到的角速度矢量为( 3)其中1 = 1,2,3, N为数据点编号.质心系中的 转动动能和总角动量的平方可以表示为)

4、= y#1 Mg =y(I4+Ie)X2=#c MM#1 = I$&4 +I$&2+I2 &2需要找到合适的I.、I,、Ic,使得按上式计算的)和X2 尽量保持不变.注意只能得到I.、I,、Ic的相对值,因 此可以加上约束Tr( M/2) = I2+I2 +I2 = 1.先考虑转动动能守恒.可把极小化的目标函数 定为N+Ke+匕&$,1-2) 21= !容易证明,当该目标函数取极小值时,厂!、/ T 2. T 2. T 2 容易证明,当该目标函数取极小值时,)=崩(K4&4,1+Ke&e,1+Kc&C,1) 2N 1 = !这样目标函数可化简为 ( K,i +九&;,i +匕,1) 2 1=

5、! TOC o 1-5 h z 1奇(/1 +/灰,1 +11) 2 N1= 1(K(K.,4,匕)8 0,/E,/C) T 其中& 4,1 & 4,1& 4,1 & E,14 _ V 22222 一 &E,1 & 4,1&y,1 &e,11=12222、& C,1 & 4,1& C,1 & E,122& 4,1 &C,122& y22& 4,1 &C,122& y,1 & c,122& c,1 & C,1 /N 3; 32 32 3; 3 3、3232 32 32 32 32, 1N3;=葛& B1B N 1=1 B,1(6)(7)(6)(7)(8)(9)(10)Y/ =也,K) A 也,1

6、; ,E)T (11) 如果没有测量误差,Y)和Yx的最小值都可以 取到零,这意味着向量以4,匕,匕)T和M,/;,K)T都 是矩阵A的特征向量,而且对应的特征值等于零. 对于大多数像手机这样的刚体,K.、匕、匕不会完全相 同,0,/7,匕)T和(k2,/; J; ) T线性不相关,因此矩阵 A必然存在两重0特征值.对于实测数据,由于空气 阻力和测量误差等因素,矩阵A只存在两个接近于 0的特征值,设它们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511鼻;, 513 ) T和(ezne; ) T &因此可以要求0,弓,匕)和 (E J;,K ) T 都位于(511 ,512,5U ) T 和(5;1 ,522,52

7、3 ) T 形成的子空间中,即J( K4,/e,匕)=(511 ,512,513)= 0 ( 521,522,523)1( K4,Ky,KC)= ( 511,512,513)= 0 ( 521,522,523)(12) 等价地,0,匕,匕)T和(K; J; J; ) T都与矩阵A的另 一个特征向量(531 , 532,533 )垂直,(511 + 0521)2531 + ( 512 + 0522)2 5 32 +(513 + 0523) 2533 = 0( 13)由此得到关于,0的齐次二次方程,令5 = 0,得到P52 + 2gy = z = 0( 14)其中222P = 521531 + 5

8、22 5 32 + 523 5 33,g = 511 521 531 + 512 522 532 + 513 523 533 ,222Z = 511531 + 512 5 32 + 513 5 33(5至多有两个实数解.此外,由于三个转动惯量平方 和为1,如果用到的3个特征向量已经归一化,则要 求a2 + 02 - 1.考虑到K.、L、L 0,上面的方程组至 多有两个物理上合理的解,容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正确的解.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矩阵8的形式并不依 赖于转动动能与总角动量的大小,为了减小测量的 随机误差,可以记录多次落体运动,先计算每条轨道 测量的8,然后把结果相加,用所得矩阵进行后续的 计

9、算.1.2 完整惯性张量如果考虑惯性张量的非对角元,1时刻手机的 转动动能和总角动量平方可以表示为) =刁# T+# 1 = 5Th(1 # T)22( 16)X2 = #T +# 1 = Tr( MM# 1 #T)假设优化目标函数为F =挫柘1( ;Tr(M#1#T)-) +NS/( Tr( MM#1 #T) -X2) 2)( 17)其中S)、S/为权重系数,下面为简单起见,取S)= 2 ,S/ = 1 /2.类似前面的推导,先对)和X2求极值,目标函数 可以表示为v ( Tr M( # 1 #T - 3) ) 2 +2 1=1v ( TrMM( #1#T-3) ) 2( 18)2 1=1其

10、中1N$=n #1 #TN 1=1记#1#:-$ = G,则目标函数可写以表示为( 19)F=T 1(Tr(M31)2 = T 1( Tr(MM31( 19)( 20) 除了对称性MT= M,可要求M满足Tr( M2) = 1.注 意现在可以把不同轨道的数据合并,得到更全面的 目标函数,即每条轨道的数据独立计算出一个目标 函数,再把所有结果相加.为简单起见,下面的公式略去了对不同轨道的求和.目标函数的梯度可以表 示为 Tr( MMC1) - ( MC1+C1 M)1 = 1为使得Tr( M2) = 1,梯度方向应修正为 $F 4 =-Tr(Ml M$M$M(21)(22(21)(22)*个小的

11、正数*,以Mg = M*-万4的形式不断迭代直 至M收敛,得到最佳的惯性矩阵.2实验方法2.1坐标轴的确定打开phyphox软件,将手机分别绕长宽高转动, 监视陀螺仪角速度数据.可以发现,当手机绕短边 转动时,E轴有明显的数据变化,另外两个方向数据 几乎为0,因此判断手机长边的方向对应e轴.类似 地可确定4轴和c轴,结果如图1所示.图1 phyphox与质心系坐标2.2角速度测量打开phyphox软件中的陀螺仪模块,设置定时 运行,0.5 s后开始测量.运行后将手机从高处释放, 使其自由下落到柔软的平面上.为丰富测量数据, 每次尽可能给手机一个不同的初始角速度.最后截 取出手机在空中自由转动过

12、程中的数据用于后面的 分析.2.3阻尼修正按照2.1节中的计算原理,在Matlab中编写程 序进行计算简化的惯性矩阵.求出三个对角元后, 画出实验的动能和角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图2为 一条轨道的结果.相比于3个角速度曲线中存在的 振荡,动能和角动量几乎是不变的,这说明它们的确 近似是守恒的.不过也可以发现动能和角动量存在 逐渐变小的趋势,这说明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空气阻 力也对转动产生衰减.为此本文进行简单的修正:= #1 eak.根据10条轨道的结果,取a = 0.05.修正 后的结果参见图2.为避免过拟合,实验中对不同的 轨道使用相同a.不过在一定范围内,最终M对a 的选择并不敏感.此外,我

13、们注意到图2中有动能 和总角动量在一小段时间内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 与衰减修正无关,而且在多条轨道中出现.这也许 是手机陀螺仪的系统误差,但也不排除是某种空气 动力学效应所导致.3实验结果3.1简化的惯性张量经过阻尼修正后,求得10组对角元素的相对 值,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不同轨道得到的结果还是 一致性比较好的.将这十条轨道的8矩阵相加,用 所得矩阵进行计算综合值,结果可得? = 0.221, ?= 1.229.图2修正前后的能量,角动量平方随时间变化图表1惯量矩阵对角元素相对值实验次数10.63120.13890.763120.62840.14460.764430.62120.13820.7

14、71440.62560.14010.767550.62200.14690.769160.62630.13820.7673实验次数70.62990&13380&7650实验次数70.62990&13380&765080.63020&15070&761790&62030&15210&7695100&61700&15710&7711平均值0&62520.14410&7670标准差0&00490&00750&0034综合值0&62490&13860&7682续表计算得到将记录的18条角速度曲线进行阻尼修正,按照 2. 2中的方法,在Matlab中编写程序进行计算.可以将 上一步中计算得到的对角元作为初

15、始值,以加快收敛18组数据得出的惯性张量结果为(0.6265-0.0022 0.0022 )+= -0.00220.1515-0.0020、0.0022-0.0020 0.7647 /为评估各个矩阵元的误差大小,将这18组数据分为 三组,分别利用相同方法求解出相对惯量矩阵,结果 如下.(0.6293-0&00160.0028 )+(11 =-0&00160&1606-0.0011、0.0028-0&00110.7604 /( 0&6268-0&00560.0003 )+(2)=-0&00560&1221-0.0037、0.0003-0&00370.7695 /( 0&6237-0&00300.

16、0024 )+(3)=-0&00300&1480-0.0056、0.0024-0&00560.7676 /基于这3次结果,估计各个矩阵元的不确定度, 结果为(0.0016 0.0014 0.0010)( M) = 0.0014 0.0126 0.0017.0.0010 0.0017 0.0029,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到,非对角元远小于对角元.说 明简化惯性张量仅考虑对角元素的假设合理.由此 方法得到的更为准确的对角元的比值关系为亍=0. 242, : =1.221,与简化模型的结果很接近.3.3结果验证为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手机近似认为质 量均匀分布的长方体刚体,根据测量得到的长度参 数,计算

17、三个对角元的相对值.手机的长宽高分别 为 155.3 mm,75.0 mm,7.5 mm,根据K,=二(E2)匕=二(42+C2)4i.4i.+c2 . 2E +c= 0.235ic =.2= 0.235ic =.2+E2 寸 +c21.230在上述测量、计算方法过程中,将角动量的平方 作为一个守恒量.事实上,角动量本身也是一个守 恒量,而欧拉动力学则描述了这个过程:/.&.+( Kc-IE) &= 0e &E +(I,-Ic)= 0( 23)& c +( 4-1. ) &. &e = 0注意角加速度只与惯性矩阵的相对大小有关.将测 量的惯性矩阵代入欧拉动力学方程的三个分量式 中,计算出角加速度曲线.同时,对测得的角速度- 时间曲线,取相邻的5个点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求图3角加速度-时间曲线1得中间点的斜率作为此时的角加速度,得到实测角 加速度曲线.图3和图4给出在两条轨道上得到的 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