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版)解读HIV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3
临床特征与评估5
心理干预流行病学2
发病机制总结与展望4
精神障碍治疗原则与药物目
录CONTENTS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价值的精神健康状况,表现为认知、情绪、
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
验和/或功能障碍。>包
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
症、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适应障碍等。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HIV
感染者易合并精神障碍,导致艾滋病进展和治疗依从性差、难以实现病毒持续抑
制、加剧经济和社会负担,影响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因此,2016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在“90-90-90”目标基础上加人第四个“90”,即90%病毒学抑制的HIV
感染者具有良好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临
床
实
践
中
,HIV
感染者合并的精神障碍往往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以及必要的诊断和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治疗,甚至被严重忽视。级别详细说明证据等级A:高质量进一步研究不大可能改变对该评估结果的信心B:中等质量进一步研究有可能使我们对该评估结果的信心产生重要影响C:低质量推荐强度进一步研究很有可能影响该评估结果,且该评估结果很可能改变1:强推荐充分考虑到了证据的质量、患者可能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成本而最终得出推荐意见2:弱推荐证据价值参差不齐,推荐意见存在不确定性,或推荐的意见可能会有较差的成本疗效比等,更倾向于较低等级的推荐整合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前沿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尽早地对HIV感染者的精神障碍进行筛查评估,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治疗建议。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本共识参考WHO
推荐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作为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分级标准,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及编写小组的临床实践经验评估证据质量、确定推荐等级(表1)。表
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第一部分:流行病学流行病学>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抑郁、焦虑和躯体形式障
碍,28%~62%的感染者有精神健康症状。>
在HIV
感染者中,抑郁状态的患病率为20%~40%
,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7%,
包括:器质性情感障碍
伴有抑郁情绪的适应性障碍、重性抑郁或恶劣心境。>LAMIC(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泰国)的研究报道,HIV感染者的抑郁程度高于HIV阴性个体。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进行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HIV
感染者的抑郁症患病率估计在
9%至32%之间。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流行病学>中国HIV
感染者中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分别为53
.8%和41
.
1%。抑郁和焦虑是自杀的重要风险因素,2
3
%
~
3
8
%
的HIV
感染者有终身自杀意念,其中21%的感染
者在过去一周有自杀意念,28%的感染者在过去两周有自杀意念,自杀死亡率为1%。>中国HIV
感染者的自杀死亡率为142.8/10万人年,是普通人群的20.9倍;其中:48.6%发生于确诊
后3个月,72.1%发生于确诊后一年内,提示加强我国HI感染者精神障碍干预的紧迫性。>其他精神障碍包括:躁狂综合症患病率为8%、精神病性障碍患病率为0.5%~15%、人格障碍(最
常见的是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患病率为25%。>HIV
感染的诊断和经历可能会引发适应障碍,导致某些生理功能的改变,如睡眠障碍、疲劳、性功
能和食欲失调。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我国一项Meta
分析显示,中国HI
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46%,远高于普通人群的10%。由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早期使用,HI
相关神经认知障碍
的患病率显著下降,但仍有20%~40%HIV
感染者可能患有HAND。推荐意见1: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抑郁、焦虑,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A1)。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流行病学第二部分:发病机制
早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HIV
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等。2.1HIV
相关因素HIV
具有嗜神经特性,发病早期通过携带病毒的淋巴细胞和巨
噬细胞移行穿过血脑屏障进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天后在脑脊液中可检测到病
毒),感染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病毒储存库。免疫系统针对全身
和CNS
中病毒的病理性免疫激活,引起神经突触减少以及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
胞凋亡。最终,造成脑室扩大、海马萎缩、基底节体积减小和白质病变产生精
神行为症状,如合并CNS
机会性感染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这些病变。病毒蛋白即
120和Tat也具有神经毒性,尤其对CNS多巴胺能通路产生影响多巴胺能异常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产生精神障碍。此外,脑脊液HIV
逃逸(血浆HIVRNA低于或高于检测下限,而CSF的HIVRNA高于血浆HIVRNA
水平)可能出现头痛、认知障碍和癫痫发作等神经精神症状。即使无病毒血
症
的HT
感染者,仍存在活动性CNS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凋亡和轴索损伤。持续的慢性炎症与睾酮、黄体生成素减少及性腺自身免疫损伤有关,导致精力不足、性欲下降、快感缺乏和情绪低落。2.2社会心理因素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适应困难、慢性生活
压力、病耻感和社会孤立,经济收入低、医疗保障不足的少数群体和男男性行为者是HI感染者精神障碍主要人群。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HIV
感染者无法接纳和积极面对感染的发生,心理处在危机状态,灵活性下降,不能快速调整角色以接纳身体新的变化,导致出现情绪和行为
异常等临床问题,少数患者可能因此出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慢性生活压力多源于无家可归、贫穷、边缘化、失业、难以获得医疗保障、暴露于犯罪和暴力,
以及自我效能感降低,长期慢性生活压力带来的消耗、无助、无望等,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精神物质滥用甚至自杀等问题。病耻感是HIV
感染者精神障
碍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长期的病耻感导致患者出现社交退缩、动力下
降、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HI
感染者病耻感包括三种形式:经历明显的耻辱感环境,担心未来会成为耻辱感的受害者,因为自己的感染状况而产生消极的信念
和自我形象。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社会孤立是HIV
感染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老年感染者尤为明显;虽然社会支持可缓冲多重慢性生活压力,但HIV感染者因为病耻感及担心被歧视,往往会拒绝或避免社会支持以降低被关注度。长期的孤立无援,导致患者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同时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2.3药物因素HI感染者精神障碍发生或加重的药物因素主要包括ART
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滥用。2.3.1ART
药物在ART
药物中,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中的依非韦伦和利匹韦林相关的神经精神不良事件较为常见,其次是整合酶抑制剂,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NPAE罕见。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发病机制EFV
与许多神经系统(头晕、失眠、头痛和注意力不集中)和精神(偏执、幻觉、焦虑、躁狂和抑郁)不良反
应
有
关
,NPAE的发生率超过50%。目前认为EFV的神经毒性主要是由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介导的。
在服用EFV
的感染者中,由于直接暴露于EFV
及其主要代谢物8-羟基EFV,半以上的感染者会出现这些不良反
应。尽管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几周后消失,但少数感染者可能治疗数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症状,即迟发性EFV
神经毒性综合征。由于CYP2B6
基因多态性对EFV
代谢的影响,尽管目前我国指南推荐成人HIV
感染者
使用低剂量EFV(400mg/日)代替既往的标准剂量(600mg/日),但研究显示减少剂量似乎并未显著减少或
改善NPAE
。
相较于EFV,RPV的CNS不良事件(如异常梦境、头晕等)显著较少然而,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发病机制RPV
相关的抑郁症发生率更高,且有潜在加重抑郁症的风险。最近一项荟萃分析评估了含有多替拉韦、RPV
或DTGIRPV合用方案中NPAE
的风险,与单独使用相比,DTG/RPV与更大的抑郁风险相关,表明可能存在累加性神经毒性作用。在新型NNRTI
多拉韦林和艾诺韦林的3期临床研究中,与基于EFV的方案进行了比较,NPAE的总体发生率显著更低。INSTIS的CNS毒性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体外研究表明,EVG可通过膜电位的去极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诱导线粒体毒性,RAL可引起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活性氧,DTG可诱导轴突异常过度生长,这些机制可能导致了INSTIs
相关的NPAE。INSTIs
的NPAE
较EFV
显著更少,且总体程度较轻,常见的有头痛、头晕和失眠等。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发病机制一项大型前瞻性研究比较了不同INSTI;的NPAE,在接受基于DTG、艾维雷韦/考比司
他或拉替拉韦的方案治疗的感染者中,DTG组
因NPAE导致的停药率(2.7%)高于EVG/e组(1.3%)和RAL组(1.7%)此外,与基于DTG的方案相比,基于比克替拉韦的方案也与更少的NAPE
相关,且NPAE相关的停药率更低。长效卡替拉韦/利匹韦林常见的
NPAE以头痛为主,但导致停药的NPAE在临床试验中较少发生,有待真实世界的进一步观察。另一方面,由于衰老可导致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如内皮细胞数量减少、脉络膜丛上皮变平与钙化、基底膜和蛛网膜增厚等,引起血脑屏通透性增加,因此老年感染者
会更多地暴露于ART药物和伴随药物,对CNS
损伤的易感性增加,从而导致神经认知能力下降和HAND
的发生。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发病机制2.3.2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一项美国10652例HIV
感染者队列研究发现,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包括:大麻
(31%)、酒精(19%)、甲基苯丙胺(13%)、可卡因(11%)和阿片类药物(4%)。西班牙的EMIS
研究表明,氯乙酯(56.2%)、大麻(41.9%)、可卡因(38.2%)西地那非(32.9%)、摇头丸(24.2%)和y-羟基丁酸/y-丁内酯
(GHB/GBL)(18.9%)
是感染HIV
的男男性接触者经常使用的药物。甲基苯丙胺(冰毒)通过化学合成,具有很
强的中枢兴奋作用及致依赖性,对多巴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血清素能和阿片能神经递质系统都有广泛
的影响,导致行为和认知变化;当停止使用时可出现戒断症状,包括:紧张、激越、烦躁、焦虑、疲劳、精神病
性症状、强烈的药物渴望和严重的抑郁症。GHB
是一种性增强药物,会导致兴奋、意志力丧失、健忘症和嗜睡。新型人工合成毒品α-吡咯烷二戊烯酮(α-PVP),也被称为“Flakka”,是一种具有刺激作用的精神活
性物质,会引发恐怖性的妄想偏执性精神病和极端躁动,以及其他急性精神障碍。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推荐意见2:HIV
感染者的精神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除了HV
感染相关因素之外,临床医师还应考虑到社会心理因素、ART药物因素,以及精神活性药物的滥用(A1)。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第三部分:临床特征与评估早碍
管理专HIV
感染者合并精神障碍主要为包括但不限于认知功能减退(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逻辑、归纳、综合、判断等能力下降)适应障碍、抑郁障碍、焦虑
障碍、睡眠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急性应激障碍、人格改变(如社交退缩、冲
动行为),以及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由于存在慢性心理应激压
力
,HT
感染者精神障碍共病更为常见,如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焦虑障碍与睡眠障碍共病等。此外,HV感染者的自杀意念更高。另外,HI
感染者存在发展为
HAND
的风险HAND
出现后虽难以逆转,但仍需积极ART,避免病情加重。HAND
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无症状神经认知障碍轻度神经认知障碍和HIV相关
痴呆。临床上,HAND
可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和/或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包括
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冷漠、社交退缩、兴趣减退和人格改变。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在疾病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阅读和理解障碍、表情减少等,此后会出现步态不稳、震颤、
以及精细动作能力下降,一般不伴有失语症和失用症。发展到HIV
相关痴呆的患者会出现更广泛的功能障碍,
常伴有肌病和外周神经病变,并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推荐意见3:基于HIV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及药物因素等,HV感染者可表现出一系列精神、心理症状(B2),应进行全面的筛查与评估。3.2临床评估精神障碍不仅降低HIV
感染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治疗依从性和疾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精神障碍患者缺少主动报告甚至于被忽视或低估,对患者治疗和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因此,积极的筛查与评估至关重要。评估包括精神病史采集、精神检查和使用精神评估工具。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首诊使用筛查量表,就诊第一年每3个月筛查一次,此后每半年或每年查一次;如筛查阳性,可进一步使用症状评估量表,评估严重程度。如出现急性或亚急性精
神状态改变,需要进行额外的检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肿瘤(中枢
神经系统淋巴瘤)、感染(弓形虫脑病、结核病、神经梅毒、隐球菌病、进行性
多灶性脑白质病)、全身性疾病(贫血、糖尿病、睾酮缺乏、甲状腺功能障碍、营养不良)脑血管疾病、酗酒或精神物。目前推荐的神经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质
滥用语言、注意力、抽象思维、记忆力、理解力、感觉功能和运动技能及日常
生活能力评估。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临床特征精神障碍抑郁筛查工具
HADSPHQ-9CES-DHAMDMINI项目数量适用范围14可在综合性医院使用;用于首诊,以筛查焦虑症、抑郁症。9用于首诊,以快速筛查抑郁症。20
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以筛查出抑郁症;也可用作临床检查,评估抑郁症状的
严重程度。17用于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总分超过24分可转介至精神科就诊。结构访谈由受训过的专业人员操作,为结构式诊断访谈工具,有助于临床诊断决策。焦虑HADSGAD-714可在综合性医院使用;用于首诊筛查焦虑症、抑郁症。7
用于首诊,以快速筛查焦虑症。睡眠障碍HAMAPSQIISI14用于评估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总分超过29分可转介至精神科就诊。19
用于近1个月患者睡眠质量的筛查和综合评估。7
用于评估近2周内的失眠严重程度。精神活性物质滥用AUDITMASTASSIST10
用于筛查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25用于筛查及诊断酒依赖患者以及评估饮酒有关的问题。结构化定量评估量表用于筛查所有人群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的相关问题,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HA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PHQ-9:患者健康问卷-9;CES-D: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MINI: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GAD-7:全面性焦虑
障碍-7;HAMA: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1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AUDIT: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MAST:密西
根酒精依赖调查表;ASSIST:WHO烟、酒和精神活性物质使用筛查量表。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障碍常用评估工具见表2。临床特征表2
精神障碍常用评估工具推荐意见4:临床医师应通过精神病史采集精神检查和精神评估工具,对HV
感染者进行全面的精神状态评估(B1);必要时进行额外检查,以除外其他感染及可
能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B1)。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临床特征精神障碍治疗原则与药物在HIV
感染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中,病因治疗是根本,对症治疗不可或缺。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临床表现,精神药物治疗及优
化ART方案是必须且有效的,需要关注两者的药物相互作用。HAND
是开始
ART的指征之-,随着ART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病例是轻微或无症状的,严重HIV
相关痴呆的发病率正在下降病毒学稳定抑制的HIV
感染者不太可能表现
出严重的认知退化,对于已经出现HAND
的
患
者
,ARI
并不能改善症状,目前
尚无有确切疗效的治疗药物推荐。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障碍治疗原则与药物精神药物治疗4.2(1)抗精神病药物:在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时,在病因治疗的前提下,建议早期使用抗精
神病药物控制症状。由于HIV
感染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症状十分敏感,药物
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病情控制稳定后不宜长期使用。药物可选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物,如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等。若患者出现谵妄,可选用给药途径多,心血
管、肝肾副作用小的氟呱啶醇治疗,也可选择其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对
需要紧急镇静处理的易激惹、攻击等症状,尽早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或利培酮(2)心境稳定剂:对躁狂或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对于轻躁狂
症或躁狂发作的治疗,建议转介给精神病科医生,给予心境稳定剂,必要时可联合抗精神
病药物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3)抗抑郁药:HIV
感染者除使用ART
药物外可能因各类感染和其他伴随躯体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一些对肝酶影响较大的药物应慎重使用,且药物应以低
剂量为妥。在抑郁患者中推荐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焦虑或失眠的情况下,建议增加抗焦虑或苯二氮草类药物。(4)抗焦虑药:急性焦虑、惊恐障碍、严重焦虑和短期(2~6周)治疗可选择苯二
氮草类药物。药物治疗推荐使用SSRIs
类药物、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
取抑制剂。为评估药物的疗效,药物剂量须达个体耐受的有效剂量或足量,且持续至少4周。如果在4周内有疗效,应再持续6个月;如4周仍无明显疗效,可考虑
换药或联合治疗方案。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药物治疗精神药物治疗续
如如
行画
)5(推荐意见5:对严重影响HIV感染障碍,合适的精神药物治疗是必须
且有效的(A1),如氟哌啶醇处理紧
急精神病性症状;SSRIs
药物抗抑郁治疗;SSRIS、SNRIS
药物抗焦
虑治疗;苯二氮黄类药物助眠。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精神4.3ART
方案的选择HIV
感染因素
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是造成
该人群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尽快启动ART、尽早达到病毒
学抑制和促进免疫恢复对预防和
改善HIV
感染者的精神障碍至关
重要。适
应
可
继
续
观
察
:
如
失
眠
持
方案
或
联
合
苯
二
氮
草
类
药
物疗的最
初
几周
:
因
此一步应
评估
是否为药
源
性
影
响
:药;
最
广
泛
使
用
的
精
神
药
物
是
苯类药物
·
是
与
睡
眠
障
碍
有
关
的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0102H并·目前我国专家建议,对于确诊HIV感染的患者,通常推荐诊断后7日内快速启动ART;对有意愿且做好准备的感染者可在诊断当日启动ART我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确诊HI感染的14天内启动BIC/
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治疗与EFV/3TC/
替诺福韦相比,不仅有助于更快达到病毒学抑制和提高免疫功能,且不
良反应更少、患者自报告结局更好。但应注意,对已知或高度怀疑伴有结核性脑膜炎或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过早启动ART可能增加病死率。因此,通常建
议这些患者在抗结核或抗隐球菌治疗4~8周后启动ART。对于初治HIV
感染者,建议首选NPAE
少的ART药物。一方面,HIV
感染者治疗前合并精神障碍的比例较高。研究显示,我国未经治疗的HIV
感染者中,焦虑、抑
郁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别高达30.1%、22.6%和68.2%;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药物治疗精神药物治疗而基线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与EFV
治疗12个月内发生严重焦虑、严重睡眠障碍
的风险升高相关。因此,有精神疾病或相关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EFV。另一方面,即
使基线无精神障碍或相关病史,ART
药物的NPAE
亦可能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和预后不良。通过对初治感染者四项ACTG
试验数据进行的自杀风险分
析显示,与不含EFV的方案相比,最初使用EFV治疗的自杀风险增加了2倍。对于ART经治感染者,如果出现精神障碍,应评估是否与ART药物相关,特别是含EFV
或
RPV的方案,如对感染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可考虑调整ART方案。建议
在改变治疗方案前评估感染者依从性、耐药史和查询药物相互作用。在EBONY研究
中,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药物治疗109例病毒学抑制的感染者由EFVITC/TDF
方案转换为BIC/FTC/TAF
治疗后,焦虑、抑郁情况和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DETOX研究中,从DTG/ABC/3TC转换到达芦那韦(DRV)/c/FTC/TAF,4
周后,患者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显著改善。与继续使用DTG/ABC/3TC相比,稳定转换为BIC/FTC/TAF后,患者自报告的头晕、焦虑、抑郁及睡眠情况显著改善。存在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感染者,在从DTG
转换到BIC
后症状好转,提示
从DTG
转换为BIC
可能有助于减少NPAE。
一项意大利队列研究中,1502例服用DTG
的感染者,3.5%伴有失眠或睡眠障碍,将DTG
给药时间调整为早晨,75%感染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所以,对于那些服用DTG
出现睡眠相关不良反应的感染者,或可考虑调整用药时间。如果转换ART药物后精神障碍仍无明显改善,还须考虑CSF
病毒逃逸可能。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这些患者可能存在CSF
中HIV
的耐药,可根据基因型耐药检测的结果转换敏感ART
方案。若耐药检测不可及或HVRNA
较低无法检测,应尽量选用包括2个
NRTI类药物的三联方案,避免二联方案或含RAL的方案。最后,对服药依从性不佳的精神障碍患者,应加强对患者及其看护者的服药依从
性教育,并首选高耐药屏障的ART单片方案,主要包括基于二代INSTIs
或增强型
PIs的三联ART方案。BASE
研究纳人了43例持续使用成瘾性物质、总体依从性
较差的HI感染者,BIC/FTCITAF
治疗24周的病毒学抑制率达到72%,治疗48周
期间未观察到INSTIS相关耐药,且参与者成瘾性物质使用减少,身心健康有所改
善。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药物治疗推荐意见6:快速启动ART
对预防和改善HIV
感染者的精神障碍至关重要,除外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或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患者均应尽快启动ART(A1)。推荐意见7:对于初治HV感染者,建议首选NPAE少的ART药物,如有精神疾病或
相关病史应避免使用EFV(A1)。推荐意见8:对于经治HV感染者,如果出现精神障碍,应评估与ART药物的相关性,
特别是含EFV或RPV的方案,可考虑转换为其它药物(A1)
。
如果转换ART药物
后精神障碍无明显改善,应检测CSF中
的HIVRNA,
必要时进行耐药检测或换用强效三联方案(B2)。推荐意见9:对服药依从性不佳的精神障碍患者,在加强依从性教育的基础上,应
首选高耐药屏障的ART
单片方案(B1)。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药物治疗精神药物治疗4.4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ART药物与精神药物可能出现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其中一种或多种药物暴露增
加或减少。药物暴露量的变化可能会增加其毒性的频率和/或严重程度,或影响治疗效果。绝大多数精神药物都经过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尤其是CYP3A,而常用增效剂,包括利托那韦和考比司他均为强CYP3A
抑制剂,因此与含这些增效剂的ART药物合用时,精神药物的暴露水平往往会增加。相反的,EFV和奈韦拉平均为CYP3A
的诱导剂,所以与之合用的精神药物的暴露水平可能会减少。对于安全剂量范围
较窄(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或可能延长OT
间期的精神药物,应尽量避免与含有增效剂的ART
方案合用,如无法避免,则应以低剂量的精神药物开始治疗,并根据疗效、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大多数精神药物并不影响ART药物的暴露水平,但圣约翰草是CYP450强诱导剂,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精神药物治疗会降低大多数ART
药物的暴露,从而导致抗HIV
疗效不足,因此通常禁止合用。少数精神药物(镇静药物中的
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氯硝西泮;抗抑郁药物中的去甲文拉法辛、米那普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的氨磺必利与国内现有ART药物几乎无相互作用。总之,考虑到精神药物和ART
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建议临床应用时尽可能审查患者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ART
药物、精神药物及其它药物),评估药物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在必要时调整方案或剂量,以避免毒性
和确保疗效。推荐意见10:建议审查患者正在或拟使用的所有药物(ART药物、精神药物等),以评估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
用,及时调整方案或剂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B1)。
HIV
感染者精神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第五部分: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长期预后。从HIV
感染诊断开始,由卫生专业人员(医生、护士、个案管理师等)进行心理沟通。沟通的方式、时间和地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补偿贸易借款合同协议书样本
- 语出建筑(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潍坊科技学院
- 毕业答辩开题报告-1
- 2024年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真题
- 第六单元 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2024年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招聘真题
- 2024年宁德市闽东医院聘用烧伤科副主任医师招聘笔试真题
- 水表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临沧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拉萨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小学创建“五好”学校关工委实施方案
- 2025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6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有答案)
- 排水运维技巧培训课件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5年日历表(A4版含农历可编辑)
- 三菱M70数控系统以太网应用
- 光伏并网逆变器调试报告正式版
- SF_T 0097-2021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指南_(高清版)
- PVC发泡板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