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_第1页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_第2页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_第3页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_第4页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摘要】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观测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 观测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测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LVD)、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31.25.8)%、(61.75.7)mm、(51.35.8)mm、(50.75.8)mm, 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为(43.68.6)%、(56.43.3)mm

2、、(47.82.3)mm、(45.85.3)mm;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LVS、LVEDD指标分别为(31.45.7)%、(62.15.8)mm、(52.05.6)mm、(50.95.7)mm, 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为(38.47.9)%、(58.65.7)mm、(49.84.9)mm、(49.35.4)mm, 观测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国药准字H20220217,规格:80 mg/粒)进行治疗, 用法用量80 mg/d, 如效果不明显可增至160 mg/d;观测组患

3、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片(国药准字H20000100, 规格:10 mg/片)进行治疗, 用法用量:起始剂量6.25 mg/次, 2次/d, 后可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增至12.5 mg/次或25 mg/次, 2次/d, 每日摄入总量不得超过50 mg。1. 3 观测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 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判定,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具体标准如下。显效:患者心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病症基本消失;有效:患者心功能有一定改善, 但没有达到级;无效:达不到显效、有效标准或患者心功能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 4 统计学方法 采

4、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测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LVS、LVEDD指标分别为(31.25.8)%、(61.75.7)mm、(51.35.8)mm、(50.75.8)mm, 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为(43.68.6)%、(56.43.3)mm、(47.82.3)mm、(45.85.3)mm;对照组患者治疗前LVEF、LVD、LVS、LVEDD指标分别为(31.45.7)%、(62.15.8)mm、(52.05.6)

5、mm、(50.95.7)mm, 治疗后四项指标分别为(38.47.9)%、(58.65.7)mm、(49.84.9)mm、(49.35.4)mm。观测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测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测组患者治疗显效34例, 有效22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9例, 有效24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71.67%。观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22, P

6、0.05)。3 探讨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是人体组织中的液体淤积, 肺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积聚现象5-7, 包括外周水肿、肺水肿以及腹部肿胀, 由于老年人的心脑血管问题, 其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较高, 是一个长期的病症, 需要通过治疗保持病症稳定8。心力衰竭根据射血分数(即单次收缩期间抽出的心脏血液比例, 其正常范围在50%75%)可以分为两类, 这两类分为:由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或收缩性心力衰竭导致的心力衰竭, 其发生时射血分数一般40%;保存射血分数(HF-PEF)心力衰竭, 也可以被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或正常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 这种类型的心力衰竭一般在舒张期心室血液不满时发生9, 10。在本研究中, 缬沙坦可以作用于血管紧张素(Ang)相关的AT, 使得ST与Ang合成进行有效抑制, 最终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而卡维地洛可抑制细胞因子分泌, 阻滞受体活动, 在提升患者心功能, 改善临床病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测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四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测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