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技术结构以及研究路线1.1国内外学者对担保理论及实践的综述1.11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融资担保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走在融资担保理论研究的尖端,在经历了20多年发展之后,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成为目前最活跃、最成功的微观金融领域的一项重要分支。担保在众多的融资条件中,是目前最重要的非利率因素,一直被广泛的应用于间接融资的过程当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担保可以说是目前最常用的金融贷款方式,就西方发达国家中的领军国家美国来说,使用担保的工商业贷款已经达到了接近70的比例(Berger等,1990),局部完全统计,目前有大约80的小型企业是通过担保的方式获
2、得贷款的(Glassman等,1982)。担保在最初的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在担保发展的初期这项理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早期与担保有关的探讨研究大多停留在信贷配给问题的研究之上,没有被作为一项专门独立的理论急于重视和专门的研究。直到1970-1980年,西方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完成,残酷的银行竞争使得银行需要在利率之外寻找到能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心得要素,此担保和利率因素才因此成为了银行竞争过程中关注的问题焦点,这也是担保理论研究获得重视的现实背景。契约理论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为融资担保理论的现实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角以及对研究的方法进行了的创新,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
3、进行研究并促使其迅速发展。1976年,Barro将信贷配给问题抛开,针对担保经济功能、交易成本、利率以及贷款规模的影响问题集中进行了相关的深入研究,首次明确了金融经济学中担保理论的独立地位。从此之后,更多的专家学者将研究的目光专注于融资担保问题,尤其在博弈理论以及信息经济学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有着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断的丰富着融资担保的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巴罗认为,担保是一种负责贷款合约履行的有效机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担保的作用:首先若是借款者违法约定,就会造成其担保品价值的损失,在此之前,这种担保价值的损失只能够被称之为或然损失,是担保品的转让激励借款者保证贷款合约的履
4、行;其次,若是借款者不能履行担保约定,就意味着担保品的产权被转移给贷款者,而在担保没有作为一种有效机制履行之前,这种行为也只能称之为一种或然性的获得,在整个贷款过程之中,贷款者对借款者担保价值的追索权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贷款者在办理提取变现担保品的费用、借款者道德风险以及各种其它交易成本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担保品的价值在贷款者的眼中要高于被贷款方,这种差异价值的出现是担保市场成本的体现。如果借款者发生违约的现象,贷款者的在处置担保品的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可能贵低于被贷款者的价值,这样就会使贷款者遭受损失。为了规避这方面的风险,通常贷款者会将借款者的违约概率一同计算到损失中,在制定利率的同时将损失和
5、借款者预期支付的利息一并计算,这样就会造成借款者预期支付的利息相比于基准的交易成本费率要高得多。通常情况下,与违约关联较大的交易其成本也越大,给贷款利率造成的影响就越大。巴罗将借贷双方关于担保评价的不对称以及担保将会给贷款利率造成的影响作为前提,由此对担保在决定贷款利率中的作用进行说明,由此最终得出了担保能够帮助借款者提高还款积极性的结论。这项理论证明了借助担保品的变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实现借款者以更低的利率最终获得贷款的目的。(1)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理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1981)一文中,斯蒂格利茨(J. E. Stieglitz)和韦易斯(A. Weiss)从
6、贷款利率和担保要求两个方面入手,分主要针对非对称信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针对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理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一文中表示,担保以及其他非价格配给机制不会造成信贷资源配给的可能性消失,相反,提高担保要求能够有效的打消借款者逃避风险的念头,因此而带来降低风险的后果能够给银行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同时,金融机构也应该正确的认识到,提高担保要求与提高利率一致,对于不同的贷款者来说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在逆向选择的结果作用之下,有可能会造成低风险借款者在高风险借款者的挤压之下被动的离开市场。道德风险的存在可能会造成处于高担保要求之下
7、,将借款者吸引到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由高额担保所带来的负面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将支配正面的激励效应,最终造成提高担保要求,随之造成了风险上升的局面,但是却无法带来回报的上升,还会造成回报的减少。通过这种方式,贷款者不能单纯的寄希望以提高贷款利率以及担保要求实现增加回报和降低风险的目的,而是应该在适合的利率水平和担保要求之下达成信贷配给。逆向选择担保理论的提出成为了总舵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韦特(Hildegard C. Wette)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易斯的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针对担保的作用进行了考察。斯蒂格利茨和韦易斯认为,如果借款者是风险厌恶者,提高担保要求可能会导致逆向选
8、择的发生。韦特进一步证明了如果借款者是风险中性者,也会造成逆向选择效应的发生。詹(Yuk-Shee Chan)和塔克尔(Anjan V. Thakor)针对巴罗的交易成本担保理论与斯蒂格利茨和韦易斯的逆向选择担保理论进行了对比,针对斯蒂格利茨和韦易斯的模型进行推广,融合了私人信息和道德风险的理念,将其融入到担保和信贷配给的竞争性均衡分析中,由此获得了以下两个结论:即使银行存在闲置储蓄资金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将高品质的借款者排除在市场之外。既不利能有效的帮助企业成长,也不能利用银行储蓄的闲置资金收获利益回报。高品质借款者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担保,由于担保条件的不足会造成很多借款者丧失贷款的机会。塔
9、克尔和贝森科针对信息不对称状况之下不同的市场结构信贷配给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处于垄断的条件之下,除非担保的价值能够满足保证银行没有风险的前提,否则担保就不能够被使用。同时,担保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银行借助相关利率的设计以及担保要求逆向变化的信贷合约,就能针对借款者的类型进行相应的筛选。低风险借款者通常会倾向于低利率高担保的合约类型,而高风险借贷者则相反,他们通常更加倾向于高利率和低担保的合约类型。(2)传递信号与资信评价担保理论詹和卡纳塔斯针对不对称信息之下担保的信号传递功能进行了研究,认为处于理性预期信号的传递之下,担保是作为一种附加的、间接的信号源。借款者在
10、选择担保品的时候,向贷款者传递除了有关价款者的信息信号,提供担保所需要支出的交易成本导致借款者的真实信息暴露出来,在理性预期均衡中,这个信号能够被完全的揭示出来,以此帮助贷款者提高对于其收益的评估能力。当借贷双方因此信念差异而对贷款项目有着不一样评价时,担保能够在合约形成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如果针对贷款者没有高的评价,那么借款者就有动力提供担保,以求获得比较低的担保利率。基于这种不对称的评价之上,很可能会导致贷款者为了得到担保要求而提供比借款者要求中更低的利率,当然与此同时的也能够促使较高品质的借款者提供更多的担保支持。与单纯强调激励作用而不考虑道德风险的理论不同,詹和卡纳塔斯的理论强调
11、,基于接待双方的不对称评价和不用信息之上的考虑,在贷款合约之中,借贷者的品质与其所提供的担保数量应该成正比,这种正比关系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之下体现的尤为明显。在这种条件之下,如果贷款者能够针对自己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贷款者评价相关的借款者的品质越高,其最终使用的担保也就越多。与之相反,如果担保主要是用来当做借款者不违约的一种激励或者约束的手段,部分可能会出现违约行为或者选择风险更大项目的低品质的贷款者就需要提供担保作为支持。(3)关系货款理论关系贷款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和企业长期保持合作关系是否会对利率水平和担保要求造成影响。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能够进一步加强银行对于中小
12、企业经营状况深入了解,这种方式既能够保证产生关于借款者品质的信息,同时还能有效的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借贷双方长期在业务交往之中建立起来的信贷关系本身就被作为一种担保资源。海斯特(Donald D. Hester)针对贷款利率、期限、规模以及担保要求等各种条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银行不仅需要在信贷配给的过程中考虑利率的问题,还应该同时将贷款的非价格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研究。这其中和借款者之间的关系最为重要,其原因主要在与银行是风险厌恶者,贷款合约之中不可能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一一列举说明,与此同时,非价格因素能够有效的帮助银行防范信用风险和其他道德风险。因此,借款者和银行
13、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并且有足够的支撑能力证明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很小,并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能够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回报支持,那么贷款合约就会给借款者带来更有利的回报。伯格(Allen N. Berger)和尤德尔(Gregory F. Udell)主要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关系信贷作为研究的落脚点,在研究的过程中,把大企业由规范财务报表体系披露而方便量化和传递的信息称为硬信息,将缺少规范信息披露的中小企业的模糊信息称之为软信息。伯格和尤德尔指出借助于长期和多渠道的接触,银行能够获取与企业先相关的私人信息,并且借助这类信息,针对单款企业所提出的合约条款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和银行指尖建立长期关系的
14、借款者,能够支付较低的利率并且提供较少的担保。伯格和尤德尔还指出,在关系型借贷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信息很难用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来表示,其具有非常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因此,这种方式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大银行来说,可能造成的传递成本过高。但是若是将决策权配置给地方分支机构,则会造成银行内部产生代理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中小金融机构在发放此种关系型的贷款过程中,相对于大型银行来说更具有成本上的优势。1.12研究国内学者与专家对信用担保理论与实践的探讨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担保理论研究体系,我国在担保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稚嫩。目前,我国在信用担保方面理论的实践目前还未超过20年的历史,和西方的发达国家全面的
15、担保体系运作模式相比,我国在这方面更加侧重于信用担保实践方面的讨论。我国现有的信用担保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以及其职能方面的探讨、分析信用担保机构外部运行环境、担保机构评级和研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讨信用风险等方面。针对目前我国担保机构运作模式以职能方面的探讨,我国的学者主要提出了一下研究理论。李荣俊(2010)认为,我国最近纪念信用担保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较快,借助担保机构的担保形成的银行信贷业务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商业性的担保机构与银行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担保机构的有效的帮助银行实现控制风险、传递信息以及实现业务空间拓展的目的。银行则借助事前、事中、事后
16、控制,不断增强对担保机构运作的规范化检测,在加强担保机构管理的同时,不断增强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罗智勇,谢洁华(2011)曾发表言论称,信用担保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其主要从事的服务类型包括担保和再担保等一系列相关业务和相应的融资服务,并且能够独立承担担保责任和相应的专业化融资服务工作。从目前信用担保行业的经营和运作的模式来看,其主要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包括非盈利性质得到政府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会员单位出资而为会员单位提供相关服务的互助性担保机构以及以营利为目的,主要运用民间资本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梅强、谭中明(2002)针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信息不对称和
17、企业信贷融资模型,他认为给予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基础之下,信用担保是目前解决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最直接的途径;吴敬琏(2004)指出没有细致的针对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两种不同性质的担保行为进行划分,造成政府在二者活动中的只能模糊,是担保问题目前给予解决的重中之重:巴曙松(2004)指出担保机构在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风险管理机构,其具有独特的增信作用以及风险管理特征;吕连生(2004)针对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进行了总结,指出由于发展道路和国情的不同,我国不能够直接的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信用担保体系的运作模式,而是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的国情为标准,建立适合我国发展的信用担保机构的运
18、作模式。针对信用担保机构的外部运行环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巴曙松(2006)支出担保业应该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各层次之间进行协调合作,其目的是建立透明有效的行业监管框架;杨再平(2006)则指出,担保业能否健康发展和银行的风险水平管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担保行业的立法、加强对担保行业监管、增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够帮助协调银行和担保行业之间的关系。担保机构评级以及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研究的过程之中,龚西娅(2004)提出目前我国 “一体两翼三层”的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需要上升到宏观调控的高度,进一步明确担保资金的来源和补充、进一步完善立法管理、建立银保分担风险和再担
19、保、联保等能够实现有效分散风险的机制,进一步建立和担保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配套服务体系,确保担保机构的专业性,不断提升其经营效率;毛振华(2006)指出,应该针对担保公司进行主体评级,从而帮助监管当局、投资人以及其他参与方能够精准的把握担保公司的信用状态,进一步降低担保成本,从而保证交易效率。信用评级是公司拥有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要标志,也是担保公司用来借鉴和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手段。与信用担保风险的相关研究主要是才能够风险的形成机制、风险的识别和度量以及风险控制等多个维度展开讨论的。朱方龙、柴平坤、方承彬(2001)等在担保风险的形成机制方面指出,担保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要五大
20、类,分别是管理、资本、动力、内控和担保,针对这五类风险,她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连逸群(2004)表示,担保公司的风险主要源于公司信用水平的不断升级以及担保倍数的不断上升,与此同时,担保对象以及担保公司内外部因素都和风险的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薛峰、关伟、乔卓(2003)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的优缺点以及运用背景,提出采用KMV模型进行相关的分析;关于信用风险的识别和度量方面,何祖玉(2003)凭借动态贝叶斯网络方法针对信用担保项目风险进行动态评价和监控;陈晓红、韩文强、佘坚(2005)主要研究了瓜模型的应用可能给担保项目的定价问题产生的影响,认为通常使用的期权定价法以及经验定价法很难
21、把担保的具体情况反映出来,而在VaR模型担保定价法的基础之上,能够在一定置信水平只想将担保机构的风险收益状况反映出来。梅强、谭中明(2002)在风险控制的有关研究方面,从机构的运作和管理的角度针对担保机构重要的财务参数如:放大倍数、资本金、损失率、代偿率、担保费率和保证金率等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的担保新公司想要从整体上有效的规避风险,必须在针对这些参数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把适当的担保规模确定下来;张忠慧(2004)主要就业务的操作昂面对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可相应的讨论,他认为应该在业务处理的全过程中,融入担保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等内容,不仅要针在有效抵押的基础之上和针对抵押资产签订拍卖
22、协议,还要对申保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的个人信用记录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尤其将个人保证的责任承担下来;赵鲁平(2004)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相结合,针对风险控制提出了自身的意见,他指出想要对财务信息的真伪进行辨别,们一定要结合公司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审核和分析,并且针对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和运营的能力进行分析,将潜在的风险挖掘出来;杨胜刚、胡海波(2006)在讨论不对称信息的过程中,指出担保机构高风险的出现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导致的,并提出应该建立资信评级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反担保机制。(1)我国担保行为的出现1979年和1983年,国务院分别针对国家计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行了批转,这一
23、批转行为决定了我国结束国家计划资金统一包办国企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流动资金的历史,“拨改贷”在全国范围之内开始逐步被推行。1981年,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经济合同法得到了通过,在第15条中,针对担保进行了如下规定:“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要求保证的,可由保证单位担保。保证单位是保证人一方履行合同的关系人。”自此之后,处于体制调整以及法律的保护之下,担保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经济行为。但是,处于这个阶段的担保行为仅仅局限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为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联的企业提供担保。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还不完善,尤其是当时政企不分的局面下,想要帮助下属企业得到银行贷款或其他类型的融资,企业的上级主
24、管部门必须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为了避免上述状况的频繁发生,国务院专门下发文件,强力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不得担保企业的经营行为,这也造成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贷款难成为了一个尖锐的矛盾。(2)我国担保机构的出现1993年前后,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地先后出现了专门致力于帮助企业获得流动资金贷款进行担保独立担保机构。这一机构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国家行政机构无法给企业经营活动做出担保问题,帮助企业获得了技术改造贷款和日常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流动资金问题;1993年,全国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经济合同法修正案,其中修改过后的第15条针对担保的规定是:“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要求保证的,可由保证人担
25、保。被保证的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1994年初,财政部与原国家经贸委联合,一同组建了一支专门致力于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的中国经济技术担保公司;1995年,全国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担保法,针对担保法的规定包括:“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设定担保。”这一条例的通过,标志着包括独立担保机构在内的各类担保行为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但是在担保法中同时还规定了:“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1998年底,全国范围内登记注册的担保机构约有近十家,
26、其担保服务范围主要包括:为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供贷款担保、为个体私人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在这个阶段,担保行为已经成为成为平等主体地位之下,市场交易活动的一种保证措施。担保行为也逐渐成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将独立担保作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担保机构。(3)我国担保机构形成的过程1998年至今,为了有效的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频繁出现的融资难、贷款难以及担保难的问题,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开始为解决上述问题诶。财政部助力融资担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助力贷款担保,原国家经贸委助力中小企业担保,建设部助力住房置业担保等,并且针对各种担保的类型,分别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在
27、分担银行信贷风险,缓解企业和个人融资难和贷款难的问题方面,各类担保机构的作用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59号文件、2003年国务院18号文件以及2002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法律政策的支持之下,中国的务类担保机构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结果中显示,截至2002年底,我国建立的各类担保公司总共有848家,能够运用的担保资金总额达到了242亿元,这其中含有的注册资金包括184亿元,这些资金为全国28717家企业提供了51983笔贷款担保服务,累计担保金额为598.2亿元。在建设部的统计数据中显示,截至2002年底,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七十多家,这些机
28、构给近三十万个家庭的住房贷款做出了担保支持,总共的担保金额达到了236亿元。在经历了十年的担保实践之后,我国由原有的十几个担保机构壮大发展成为拥有近千家各类担保机构的一个新兴的担保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和制度支持。我国的信用担保产业也初步形成“一体、两翼、三层”的信用担保体系,加之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陆续出台,在法律层面为独立担保机构提供了法律意义之上的支持。1.13评述:国内外学术界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研究比较在国内外针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信用担保是经济活动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经济繁荣和企业不断进行规模扩大和发展的重要重要保障。信用担保
29、机构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问题,在国内外针对信用担保机构研究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信用担保机构的研究较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的信用担保机构的研究方面已经日臻成熟,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给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信用担保机构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运作模式,只是针对个别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信用担保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之上:信用担保的功能以及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信用担保机构的制度以及其外部环境建设,这其中囊括了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以及信用担保机构和社会信用体系之间的关系;信用担保机构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度量与控制,如何建立各种计算模型;信用担保的外部监管等方面的内容。在针对信用担保进行文献研究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针对信用担保提出了各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协议
- 潍坊市二手房急售合同模板
- 员工关系管理图解
- 2022年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2年大学水产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题C卷-附解析
- 制造执行系统操作与应用课件 3-2-2生产任务派工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宣教
- 2022年大学心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月考试题C卷-附解析
- 颈椎病分型及临床表现
- 2022年大学环境与安全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卷A卷-含答案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水平带式输送机设计说明书
- 天然气管网安装工程管道施工一般作业规范
- 舒尔特表4乘4 无限随机生成
- 21采区地质说明书
- 闸门及启闭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T/CEC 228—2019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导则_(高清-最新版)
-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 2022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STEM学习:节能小屋》教学设计
- 信息化设备使用记录表册
- delphi 封装SPcomm到dll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