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小节练习试题(无超纲)_第1页
精品解析: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小节练习试题(无超纲)_第2页
精品解析: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小节练习试题(无超纲)_第3页
精品解析: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小节练习试题(无超纲)_第4页
精品解析:2021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小节练习试题(无超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2021-2022学年3.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三章 物态变化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3.4升华与凝华小节练习(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霜的形成B 露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冰的熔化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例子是 ( )A、露 B、霜 C、雾 D、

2、冰3、冬季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的,下述自然现象中与冰花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霜 B. 雾 C. 露 D. 雨4、用飞机向云层喷撒干冰(固体CO2)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bdf B.adf C.c D.e5、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哪个?( )A冬天水结成冰 B春天树叶上有露珠C秋天的早晨有雾 D冰箱冷贮室里有霜

3、6、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7、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地循环着,经历上升、在空中凝结和下降三个过程,从地面升空时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凝固 B汽化 熔化 C汽化 升华 D液化 凝华8、炒菜时,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9、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个现象是( )A 蒸发现象 B

4、扩散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固现象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2、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此过程要_热(选填“吸”或“放”) 3、下列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一种?(1)寒冷的冬天,窗户上有冰花: ;(2) 樟脑丸变小了: 。 上述变化中要吸热的

5、是 (填序号)。4、冻肉出冷库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5、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激光橡皮”,专门用来除去白纸上的黑色碳粉。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为防止高温对纸张的破坏,激光照射时间需严格控制。6、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 侧(填“内”或“外”)。7、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这说明碘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

6、气发生了 现象,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8、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_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_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故在此物态变化中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9、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 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

7、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10、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此过程要_热(选填“吸”或“放”).三、实验探究(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小明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把“碘锤”放入热水中,(1)观察到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_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她查询了一些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8、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她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3)小明发现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她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2、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5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

9、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2、答案:B3、答案:A4、答案:B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中会迅速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是吸热的过程;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冰晶变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5、答案:D6、答案:D7、答案:C8、答案:C 碘在加热时,直接由固态变为碘蒸气,属于升华现象9、答案:B10、答案:D二、填空题1、答案:升华2、答案:室内; 凝华; 放3、答案:凝华;升华;(2)。4、答案:冻肉出冷库时,会产生凝

10、华现象,使得表面增加一层霜,这样就增加了冻肉的重量。5、答案:升华6、答案:凝华,内7、答案:升华,凝华8、答案:升华 凝华 放出9、答案:碘由固态变为碘蒸气,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是凝华现象可见温度对碘的升华和凝华有影响故答案为:吸收;碘的温度;10、答案:室内 凝华 放北方冬天的清晨,室外的温度低,室内的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强冷的玻璃窗凝华成“冰花”,凝华要放热.三、实验探究1、答案: 紫升华水的沸点小于碘的熔点,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使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提高热水的温度 【详解】(1)把“碘锤”放入热水中,碘吸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黑色固态碘颗粒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 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2)由题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小于碘的熔点,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3)实验速度较慢,产生的气体颜色也较淡,是因为碘升华较慢,可以使用酒精灯给热水加热,提高热水的温度,可使碘升华加快,现象明显。2、答案:补充器材:大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解析:为了避免固态碘发生熔化现象,必须控制碘的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113.60 ),可以仿照课本晶体熔化实验中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