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课件_第1页
人教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课件_第2页
人教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课件_第3页
人教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课件_第4页
人教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2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秋歌课堂互动探究知能优化演练第2课秋歌基础自主学案美文佳作欣赏诗海探珠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怆而涕下。诗海探珠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置,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包括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又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本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

2、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思考】诗中的“念”和“独”有何深刻寓意?【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2)如泣如诉不绝如缕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例:风声_,墓地凄然悲凉。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_。如泣如诉不绝如缕五、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保尔魏尔伦(18441896),法国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魏尔伦早年学习法律,后来弃法从文。在诗歌艺术上,魏尔伦是一位既反叛又传统的诗人。魏尔伦是一个忧伤的诗人,1866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即定名为感

3、伤集。其后,忧郁贯穿了他写作的全过程。在诗歌艺术中魏尔伦以他那反叛又不失传统的诗风、哀而不伤的诗意为他在法国的诗歌舞台上赢得了崇高的荣誉。(2)心灵咏叹与音乐性的结合魏尔伦的诗歌创作魏尔伦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具有独特的手法。他往往选取一个精选的场面,用以描绘或表现心灵的一种感受和情绪。他对心灵的挖掘细致深入,写出了微妙的内心情绪,刹那间的、难以捕捉的感受。音乐性是魏尔伦最看重的诗歌要素。魏尔伦从不写自由诗,主张诗歌要押韵。他喜欢叠韵,喜欢长短结合的诗行。长短相间,既复杂多变又流动自如,读来抑扬顿挫,节奏轻快。他尤其喜欢短句,节奏明快跳跃。六、整体预知课堂互动探究文脉探究1秋歌描绘了哪三幅画面?请概

4、括这三幅画面的内容。【提示】此诗分为三节,分别描写秋天三种不同的形象:第一节写萧瑟的“秋声”划破了“我的心”,第二节写回荡的“钟声”勾起伤感的回忆,第三节写“我”在秋风中如落叶一样飘零。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提示】诗人面对单调凄清之景,心灰意懒,深感莫名的倦怠与懊丧。诗人自觉无法同命运抗争,就如同眼前的枯叶任随秋风飘零一般。整首诗流露出诗人一生无法排遣的忧虑以及自觉是命运玩偶的感情。当诗人将这萧瑟的“秋声”比喻成“悠长/呜咽的提琴”,秋天似乎也正用看不见的手指,演奏着诗人忧郁的情思。最后“划破了我的心”一句,更是强化了一种“动作”的效果,对于外界的自然如何作用于人心,读者因此有了更

5、直观的感受。4“秋天”是文学家偏爱的题材,请你回忆一下读过哪些与秋天有关的作品,谈谈文学中“秋天”的形象。【名师点拨】“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技法归纳1诗歌的音乐性。无论是提琴般呜咽的“秋声”,还是回荡如往事的“钟声”,对一种特殊声音效果的追求,是这首诗的亮点之一。魏尔伦非常看中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歌往往使用灵活多变的押韵方法,在声音与意义的搭配中,取得一种丰富的暗示性。诗人格外重视元音的作用,大量使用了元音o,传达出一种孤独、伤感的情绪。诗歌译者对此

6、也有充分的体会,在译本中也多次使用元音n,如“悠长”“敲响”“苍茫”“眼泪汪汪”,形成了类似的声音效果。它形成了另一种暗示:这似断实连、如“游丝一般延伸”的诗句,不就像一根被秋风演绎的小提琴的琴弦一样吗?“分行”不只是简单排列、分割了文字,而是通过这种“分割”创造出了诗意。3诗歌的修辞美。这首诗用字虽然不多,但包含的修辞因素却十分丰富。诗人调动了各种语言技巧,如比喻、用韵、分行等。在诗人的笔下,语言脱离了寻常的意义传达,而成为暗示。如果说布莱克的老虎是一场节奏铿锵、动作有力的舞蹈,那么,秋歌则类似于一支悠扬的、引人无限遐想的乐曲。素材积累有关“秋”的诗词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晋陶渊明酬刘柴桑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秋歌 给暖暖 台湾痖弦美文佳作欣赏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诗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赏评】这的确是一曲秋天之歌。痖弦是那种“轻盈型”的诗人,正如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