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计划_第1页
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计划_第2页
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计划_第3页
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计划_第4页
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宣传计划一、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 越来越高,通过平时饮食摄入的糖分越来越 多,为了使人们更好的了解糖尿病,防患于 未然。从日常生活预防糖尿病。减少其发病 人群。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二、宣传地点:项店镇卫生院三、参加人员:项店镇乡镇居民四、宣传时间:2011年2月13日五:宣传内容:(1)什么是糖尿病(2)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3)糖尿病的预防(4)糖尿病病人的饮食需要注意的 问题(5)糖尿病的治疗原则项店镇卫生院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diabetes )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 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

2、岛 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 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 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 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 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 临床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即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 , IR)。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可导致感染、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

3、肢坏疽等而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高渗综合症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初始阶段可表现为多尿、多饮、倦怠乏力、反应退钝等,随着机体失水量的增加病情急剧发展,出现嗜睡、定向障碍、癫痫样抽搐,偏瘫等类似脑卒中的症状,甚至昏迷。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 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 视力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 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上诉症状就是糖 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 等疾病的明显表现。(2)饥饿和多食。因体内的糖分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

4、 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 增,但依旧饥饿如故;平时不吃甜食的人,也开始不加选择的 吃很多的甜食,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这些异常症状往往是 糖尿病的先兆。(3)口渴,多尿。病人的饮水量大量增加,排尿的次数和份量也随 之增加,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径。正常人每日的排尿量是1.5公升,但糖尿病人因小便频数,每日的排尿量往往达到4公升,有的病人甚至高达10公升,尿液中葡萄糖增多。(4)体重下降。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 重下降很快,就应该考虑是否的了糖尿病。因为肥胖会增加胰 岛素的需求量,导致病情急剧恶化。(5)手脚麻痹、发抖。糖尿病病人会有顽固性手

5、脚麻痹、手脚发抖、 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等,一经发现 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延误。(6)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糖尿病会感到双腿乏力,膝盖酸软, 感冒后经常长疥疮或血压高,尿液白色,有甜酸气味。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A1cN6.5%*。空腹血糖FPGN7.0 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 摄入*。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h血糖N11.1 mmol/l*。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 N11.1 mmol/lo*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 13。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1.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2.弱化了症状

6、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中 国也将采用上述标准。糖尿病高危人群诊断标准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 24者;以往有IGT或IFG 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位于5.76.5%之间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2.8mmol/L )者。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 )和/或心脑血管病变 者。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治疗方法一、医学营养治疗饮食的控制对糖尿病病人尤为重要,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糖血

7、脂等代谢紊乱, 减少降糖药物剂量。1、计算总热量按照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者简易公式获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生活习惯等计算总热量。2、营养物质含量糖类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粮、面和一定量杂粮,忌葡萄糖、蔗糖、 蜜糖及其制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 15%,伴有肾功能不全者,蛋白摄入减量(遵 医嘱),脂肪约30%,控制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mg/天。3、合理分配每克糖、蛋白质(4kcal),每克脂肪(9kcal),将热量换算成食品后制定食谱, 根绝生活习惯、病情和药物治疗进行安排。早中晚食物量可以按照 1: 2: 2,或

8、1: 1: 1分配。体育锻炼和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体重,提高胰岛素敏 感性(即单位量的胰岛素可以降低更多的血糖)。心、脑系统疾病患者或严重微血管 病变者,根据情况安排运动。三、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有:化学类有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AGI等;其中以下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化学类类药:(1)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依赖型)。(2)怀孕妇女。(3)明显肝、肾功能不良患者。服用大量降血糖药仍无法良好控制血糖。严重之全身或局部感染症。重大压力情况,如重大手术、严重外伤、长期禁食。对口服药过敏或不能忍受其副作用患者。请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禁忌症等。四、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1

9、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 P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 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 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 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药物很难使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P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

10、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人。胰岛素制剂:常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平。临床试验证明, 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方面优于人胰岛 素。使用注意: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应继续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鼓励和指 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便于胰岛素剂量调整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有开始胰 岛素治疗的患者都应该接受低血糖危险因素、症状和自救措施的教育。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应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包括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两部 分的补充。方案的选择应高度个体化,按照血糖达标为驱动

11、的阶梯治疗方案,尽早控制血糖 平稳达标。四、并发症的治疗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晚期病人。五、糖尿病饮茶疗法现代医药研究证明黄莲所含黄莲素,小檗碱具有有抑菌及抗病毒、抗原虫作用,并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再生、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等多方面作用患者易犯错误第一,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 P细胞的 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 “鞭打病马”, 是错误并且危险的。第二,根据自觉症状服药。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 力。第三,不定期复诊。有

12、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 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是我国 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第四,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第五,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 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 剂量,不要早下结论。第六,觉得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 种降糖药更适合。对甲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

13、制 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饮食、运动和 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们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严格证明、确实 有效的方法。第八,盲目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人认为,服药时间一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 且副作用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 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预防一、不暴饮暴食,生活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尽可能不在短时间 内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这样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对保护胰 腺功能有

14、帮助,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记住!二、多加锻炼身体,少熬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我国目前有超过9200万的糖尿病患,另外还有1亿5000人将成为患者,这样中国已经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此病到 目前为止是一种不能根治,但可以良好控制的疾病。如果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 运用好现在的三类基本疗法,包括饮食、运动、降糖药物在内的综合疗法,积极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避免致残、致死,从流行病学资料来看,如果控制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餐后血糖8.9mmol/L(160mg/dl),糖化血红蛋白8% 者极少发生并发症,亦是延缓其发生、发展的有效措

15、施。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遵循严 格控制高血糖,坚持治疗达标的原则,才是治疗糖尿病的根本保证,不能偏听、偏信 社会上的“游医”所谓“包医、根治糖尿病”的谬论。三、糖类摄入这是相对来说,糖尿病人不能吃糖是指日常饮食不能直接食用蔗糖和葡萄糖,果糖是 可以吃的,果糖的分解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但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与葡萄糖,请患者 慎食蜂蜜。运动降血糖有学问医学研究证实,运动能够增进胰岛素功能、降低血糖,对病情的控制有一定帮助。 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要注1噫掌握正确的方法,根据身体条件和疾病的情况量力而 行。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1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要注重采取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其中最简单也最

16、适合 中老年患者的运动项目就是散步。以一位60公斤体重的人来说,散步1小时便可以 消耗掉热量2 0 0千卡。散步时,还可搭配其他类型运动,以增添情趣和效果。除散 步之外,还可以利用许多机会开展运动。例如下楼时尽量步行,少乘电梯;外出时不 妨提前一两站下车步行;看电视时,也可一面看一面甩手,既享乐又可健身。其他较 适合的温和运动还有太极拳、柔软体操、气功等。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在太热和太冷的天气运动,要养成每天睡前及运动后检查 双脚的习惯,看看足下有无受伤、破皮或长水泡。外出运动应携带识别卡,当糖尿病 患者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缺血性心脏病、严重高血压时,更 应避免慢跑、球类、跳跃

17、、有氧舞蹈等高冲击力的剧烈运动,以免病情恶化。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必须要有充分准备,随身携带饮料、食品,以备不时之 需;运动时要注意低血糖的防范及足部的保护。为了避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尽量不 要在空腹或餐前运动,一般在餐后1 2小时运动较佳;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宜避免 在胰岛素作用巅峰时段运动;运动前后及运动期间不要喝酒,否则有可能导致低血糖; 一旦运动期间出现低血糖现象,就应立即停止运动,补充糖分或食物。对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患者,当血糖超过250毫克/分升时,运动后血糖反而有增高的可能,因 此要注意节制运动。此外,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时切勿单独运动,最好结伴一起运动,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低 血糖等紧

18、急情况。饮食原则1、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2、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3、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4、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不可太咸,食 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5、饮食不可太咸,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 食物。6、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7、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8、经常选用含纤维质高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蔬果等。9、含淀粉质高的食物及中西式点心均应按计划的份量食用,不可随意吃,以免 过量吸取。10、少吃精制糖类的食物,如炼乳、蜜饯。11、多使用苦瓜或苦瓜茶,苦瓜降糖更安全、无任何副作用,糖尿病预防和控制要比治 疗简单糖尿病人饮食禁忌1、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甘薯、藕、淀粉、荸葬等。2、烹饪方式最好是清炖、水煮,凉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