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2课时;公开课定稿)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708e7368c425b38b9ad9187af5bdc4/0e708e7368c425b38b9ad9187af5bdc41.gif)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共2课时;公开课定稿)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708e7368c425b38b9ad9187af5bdc4/0e708e7368c425b38b9ad9187af5bdc42.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共2课时)【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
2、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学情分析】孔子曾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鲁迅的作品有过一定的了解,在本篇课文的学习中,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语言分析和情感认知上仍有待提高,需要教师进行启发指导。【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
3、。难点: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古诗村居,引出对童年的回忆,导出课题。村居作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二、检查预习生字词确凿() 菜畦() 桑葚()轻捷(ji) 油蛉() 斑蝥() 缠络(clu) 攒( c)
4、 珊瑚( s ) 高枕而卧(w)豁() 敛()脑髓() 臃肿(yngzhng)陌生()鉴(jin)赏 人迹罕至() 蝉蜕(tu)人声鼎沸(dng)觅食() 竹筛(s) 秕谷()系() 传授() 书塾()了解作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
5、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初读课文(1)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
6、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18段):回忆在百草园游戏玩乐的快乐生活。第二部分(第9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学习的生活。(2)画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和过渡段。例如:百草园部分起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止句: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三味书屋部分起句: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止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过渡部分第9段第二课时研读探究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赏析景物描写特色。例如:从句式上看,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可见园里的
7、佳趣定然比比皆是。这是“以一概全”的写法。从描写的范围来看,先写整体,后写局部。从描写的景物来看,既有植物,又有动物。从观察的角度来看,有好看的(视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有好听的(听觉):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有好玩的(触觉)有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有可以拔起来的何首乌的臃肿的根;有好吃的(味觉)有桑椹,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难怪百草园是儿童的乐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特有
8、的感受。课堂总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首先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描写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其次,运用对比方法,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次,用词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布置作业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确凿( ) 菜畦( ) 宿儒( ) 倜傥( )( )敛( ) 脑髓( ) 桑葚( )斑蟊( ) 攒在一起( ) 秕谷( ) 拗( )盔甲( ) 锡箔()() 人声鼎
9、沸()2、填空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_,节选自_,作者原名_。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开一块雪,_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些秕谷,棒上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便罩住了。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4、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句式表明写作顺序是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B、两个“不必说”的内容是略写,“单是”的内容详写。C、两个“不必说”是为“单是”作铺垫的。D、这个句式表明这段文字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3.5《整式的化简》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32讲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听评课记录3
- 一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听课评课记录
-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复习题》听评课记录4
-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听课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6.2 黄金分割》听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训练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除法口算题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销售与销售目标管理制度
- 特殊教育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技术员个人工作计划例文(四篇)
- 2025年第一次工地开工会议主要议程开工大吉模板
- 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9)-江西省(解析版)
- 无人机运营方案
- 糖尿病高渗昏迷指南
- 【公开课】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领导力》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