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元宵节教案_第1页
认识元宵节教案_第2页
认识元宵节教案_第3页
认识元宵节教案_第4页
认识元宵节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认识元宵节教案认识元宵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自主选择适宜的工具制作彩色元宵。 2.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动手操作,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3.体验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区:幼儿已制作成的各种彩色水、米粉。 2.工具区:各种餐具(碗、调羹、盘子等),抹布 3.游戏区:大地毯上洒满蓝色小绉纹纸条。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共同回忆制作彩色水的过程。 2.教师出示米粉和彩色水,讨论如何制作彩色的元宵。 师:今天我们要来做彩色元宵,需要什么材料呢? 幼:彩色水,米粉。 师:有了彩色的水,米粉。我们怎样制作彩色的元宵呢? 幼A:米粉里放点红色的水。

2、 幼B:搅拌米粉。揉成米粉团,再搓成彩色元宵。 3.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提醒幼儿之间互相帮助,注意卫生。对能力不强的幼儿给予引导和帮助。 幼A:一边和着米粉,一边数着数:“1、2、3、4、5,够了。”然后用调羹搅拌着米粉和红色的草莓汁, “变了,变了,米粉变成红色了。”兴奋的她不断的探索着米粉、米粉糊、米粉团 幼B:不时地看看自己的操作,又偷偷地瞧老师。原来是他的桔子米粉糊太稀了。面对他的困惑,教师给予及时的旁敲侧击的引导。 4.幼儿互相交流制作过程,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5.游戏:元宵乐 幼儿扮成元宵在地毯上自由滚动。(有的幼儿侧着滚、有的幼儿

3、抱着脚翻滚、有的幼儿头顶着地一个接着一个的滚、还有的幼儿两人抱成一团翻滚滚成一团,笑成一团。) 活动延伸: 品尝彩色元宵,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1.彩色元宵是预成活动中的一个生成活动,它建立在幼儿的需要与兴趣上,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上,它是一个现有经验与新经验的整合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操作、主动探索。 2.每时每刻,不论在任何一个地方,一种爱的力量总在激励着幼儿积极地观察这个世界,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作为活动支持者、合、引导者的教师应抓住教育契机,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机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探索活动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舞台,激活幼儿的思维、挖掘智慧,尊重、支持、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

4、胆尝试、主动探索,促进幼儿在现有水平上不断地发展。 3、幼儿天生是个探索家,在探究如何使自己变成元宵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更一步的升华。 认识元宵节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3、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

5、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认识元宵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时间。 2、愿意讲述品尝过的各种各样的汤圆。 3、增进

6、幼儿喜欢我国民族风情习俗的情感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汤圆、泥工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的时间。 二、让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品尝过的元宵。 师:这些汤圆长得什么样子?汤圆里面有什么? 三、鼓励幼儿用泥工捏出自己喜欢的元宵形状,可以从颜色上选择。 认识元宵节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文化故事,增强对中华民俗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2、了解封建统治者的专制残暴和封建社会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培养对新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文章有序地安排材料,养成读书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元宵节的文化故事,增强对中华民俗文化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

7、学习文章有序地安排材料,养成读书积累的习惯。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学习,质疑释疑。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将迎来中华民族最热闹、节日气氛最浓郁,我们大家最期盼的一个节日(春节)。同学们,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元宵节)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想知道有关元宵节的故事吗?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元宵杂谈。 二、检查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三、新课教学 1、一读课文,了解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这篇杂谈共写了几个故事?请用

8、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 这几个故事中有笑话,有惨案,有爱情佳话,还涉及到了古代诗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所以被称为杂谈。正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曲苑杂坛,里面有相声、小品、魔术、杂技等等,节目形式多姿多彩。 2、二读故事,理清顺序。 拉杂谈了有关元宵节的一连串的有趣的故事,你觉得乱吗?为什么?是怎样组织安排材料的?(由近及远)这篇杂谈由近及远地安排材料,再从几个故事的意思看,想想又是一个什么顺序。(由并非佳话到“佳话”) 3、三读课文,体会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认识和体会?(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赏析诗歌,品读论谈。 4、学生质疑。 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难

9、问题吗?请你大胆地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5、课堂练笔。 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绚丽多姿,你能写出一个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吗?请你写一写。(指名说说) 每个节日都有着许多精彩有趣的传说或故事,把这些故事有序地组织成一篇文章就是一篇杂谈,同学们课后不妨试着学着写作的方法试一试,把你们的故事串联在一起,写成一篇杂谈,做到杂而不乱,趣味盎然,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妙笔生花,写出跟石花一样精彩的杂谈,老师期待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你写好的作品发到老师的邮箱里,我和你一起赏析,老师的邮箱是xxxx,看到了吧。 四、课堂小结 元宵节吃元宵吃的是美味佳肴,而的这篇杂谈,如一盘文化大餐,让我们得到文化的滋养

10、,受益匪浅,读了这篇杂谈,你一定羡慕的学问。为什么能知道得那么多?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引导学生说出要“多读书,重积累。”) 五、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上的拓展阅读。 六、教学反思: 元宵杂谈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有关元宵节的几个故事,让人体会到元宵的习俗,有关元宵的文化,增强读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同时阅读故事中,让读者了解封建统治的专制残暴和封建社会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培养对新生活的热爱之情。这几则故事中有笑话,有惨案,有爱情佳话,所以被称为杂谈,文章内容丰富,写得杂而不乱,趣味盎然。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理清写作顺序,使学生形成一个很清晰的理解文章的脉络。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小

11、组、全班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谈体会,谈心得,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因为这篇杂谈涉及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如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封建社会女人为何以裹脚为美?”,这是一个涉及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问题,由于我课前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解释得不够全面。由此,我也吸取了教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定要多读书,注重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要多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 认识元宵节教案5 活动目标 知道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感受元宵节喜庆的氛围。 认识元宵的外形特征。 尝试用颜料拓印、添画的方法表现元宵。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元宵习俗

12、”组图;“元宵”组图;“手工材料”组图;“手工成品”图片。 纸面教具:汤碗。 材料准备:颜料、不同大小的海绵印章、油画棒。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元宵习俗”,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元宵习俗。 1.出示组图“元宵习俗”。 你看到了什么? 人们在做什么呢? 小结: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在这天人们会挂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吃元宵来庆祝。 2.师幼谈话,唤起幼儿对元宵的经验。 你们吃过元宵吗? 元宵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今天我们来认识好吃的元宵。 出示组图“元宵”,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元宵。 1.出示图片“元宵-外观”。 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呢? 2.出示图片“元宵-颜色”。 元宵是什么颜色的呢? 还有什么颜色

13、的元宵呢? 小结:元宵的身体圆圆的,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颜色。咬开元宵,里面还包着不同的馅料,味道好极了。 3.出示图片“元宵-做法”。 元宵有很多好吃的做法,你们吃到的元宵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有水煮元宵、油炸元宵,还可以在元宵的汤里加上红豆、水果等等,都非常好吃。 出示组图“元宵”、“手工材料”,通过对比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 1.出示图片“元宵-外观”及“海绵印章”,引导幼儿了解表现元宵外形的方法。 元宵圆圆的外形,我们可以怎么漂亮地画出来呢? 小结:可以用圆形的海绵印章印压出元宵的形状。 2.出示图片“元宵-外观”及“油画棒涂画”,引导幼儿了解表现元宵颜色的方法。 元宵可以用什么颜色表示呢?

14、 小结:等颜料干了,可以用油画棒画上馅料,或者旁边不同的食物哦。 3.出示纸面教具汤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你想创作一碗什么样的元宵?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你想给碗画些什么花纹呢? 出示手工成品图,发放材料鼓励幼儿用拓印、添画的方法制作元宵。 我们可以用不同大小的海绵印章沾一沾颜料,在“汤碗”上印出大大小小的元宵,还可以用油画棒在元宵旁画上其他好吃的食物哦。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元宵节时,组织幼儿品尝元宵,感受元宵的美味。 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可在元宵前后与幼儿一起制作元宵,丰富生活经验。 2.元宵节时,可带幼儿外出赏花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感受元宵节的氛围。 认识元宵节教案6 活动目

15、标: 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 2.能完整地朗诵儿歌。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彩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教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彩泥变出了什么? 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 二、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2.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 3.看图标跟念儿歌,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教师:谁知道

16、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三、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美术区搓团圆。 2.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元宵节传统活动。 附:儿歌闹元宵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圆,人团圆,团团圆圆元宵节。 反思和建议: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

17、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并知道是“团团圆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 在猜灯谜的游戏中达到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认识元宵节教案7 活动目标 1、 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

18、应重音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 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 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