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庭中有奇树》 2课时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庭中有奇树》 2课时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庭中有奇树》 2课时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庭中有奇树》 2课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八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上学期第10-13周)单元名称阶段知识巩固课题6.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庭中有奇树节次第2-1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1.文常过关:(1)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_朝的_家,_(人名)。他字_,号_,本文写于他被贬_期间。(2)钱塘湖春行作者是_代诗人_(人名),字_,晚号_,著有_。(3)庭中有奇树的作者是东汉末的刘桢,他是“_”之一。参考答案:北宋、文学家、苏轼、子瞻、东坡居士、黄州唐代、白居易、乐天、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建安七子意图: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

2、承和理解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来源:新编2.重点词句基础过关:(1)解释加点字念无与为乐者:_月色入户:_欣然起行:_遂至承天寺:_(2)重点句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3)易错字句默写:_,_谷中风。_,水面初平云脚低。_,松枝一何劲!最爱湖东行不足,_。_,浅草才能没马_。几处早_争暖树,_。_?松柏有本性。冰霜正_,_。参考答案:考虑,想到门高兴地样子于是,就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

3、人罢了。略。意图: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探究来源:新编3.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其中颔联“争”这个动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的活力。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C全诗紧扣“早春”着笔,准确抓住景物特征,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叹春、惜春之情。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参考答案:C全诗洋溢着作者喜悦的心情意图:赏析诗

4、歌,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感情。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维度:识记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来源:改编自网络拓展性作业(选做)4.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小斋幽敞明朱曦 B.提灯的萤火虫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 D.慈乌夜啼(注:“慈乌”是一种较小的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原因:_参考答案:A曦者日光也(可联系三峡不见“曦”月)。而本文是夜游,所以不可能看到这个景象。意图:勾连文化知识,加深课文理解,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

5、赏和创造R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维度:识记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探究来源:改编自台湾省考试题单元名称阶段知识巩固课题6.记承天寺夜游+钱塘湖春行+庭中有奇树节次第2-2课时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基础性作业(必做)文言文比较阅读【甲】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略)【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节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相与步于中庭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经宿方至 (4)人问其

6、故参考答案:(1)共同,一起;(2)只是;(3)才;(4)缘故,缘由。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维度:识记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R探究来源:根据菁优网素材改编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拍影也。(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参考答案:(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2)我本来就是趁着兴致好的时候去,兴致没了就回来了,为什么非得见到戴逵呢?设计意图: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

7、句义。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维度:识记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R探究来源:根据菁优网素材改编3.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进行正面描写,又借助竹柏的影子侧面表现月光的皎洁;乙文只是对雪景进行直接描写。B.苏轼看到月色入户,想到无人共同欣赏,于是去找张怀民;王子猷触景生情,思念戴逵,于是去访寻好友。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断句是正确的。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将积水和藻、荇描写的非常传神。参考答案: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8、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描写的是月光和竹柏的影子。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文意,分析写法。学科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R审美的鉴赏和创造R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能力维度:识记理解R分析综合R鉴赏评价R表达应用R探究来源:根据菁优网素材改编4.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小舟走了一夜才走到,到戴安道门前却不上前敲门就又返回了。你欣赏王子猷的这种行为吗?为什么?参考答案:我欣赏王子猷的这种行为,通过王徽之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言行,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任情的风度和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可看出,王子猷是一个性情潇洒的人。表现了王子猷潇洒不羁的性情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参考译文】 王徽之住在山阴的时候,(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命(手下)酌酒,环顾四周,一片明亮洁白的样子。他于是起身徘徊,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了戴逵。当时戴逵住在剡县,王徽之于是连夜乘上小船前去拜访他。船行经过一夜方才到达,王徽之到了门口没有进去就返回了。别人问他缘故,王徼之说:“我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